從六十六章節,到七十二章節這一段,寫的很水。


    這一點作者也承認了。


    今天三更,算是彌補過錯!


    至於最近的劇情……


    但還是說說原因吧。


    剛開始,是看到寫到“回旋鏢”那一章,作者看到一個評論,是遊戲水太多了,作者就想著是不是真的水了,然後就想換一種寫法。


    還是之前說的,光在宮裏麵嘴遁,沒有劇情加持。


    我擔心這本書打不出來。


    再加上本書主角先天年齡小,又是父子開局。


    這種出成績的就更少了。


    特別是作者這種小白,沒讀者加持、前期沒有任何數據,大家也能從前麵的章節末尾,作者留言看到,兩三萬字的時候,這本書當時是真想太監的……這並不是我熟悉的寫法。


    但當時,有十幾個讀者在追,所以就咬牙寫下來了。


    ……


    再說劇情。


    作者想寫的:是結合大明期間,發生的劇情,再將理論結合實踐!情節還要起承轉合,要有爽點!


    實際上前麵的都是在起承轉……


    之前就說過。


    咱們後世人看到覺得匪夷所思的大明國策,其實都是受其當時的環境所限,朱元璋隻能想出來,當時符合那個時代背景的……


    而最近這些章節。


    其實就是我想寫的“大明地麵上發生的事情”。


    這種寫出來,會讓主角所說的,不是空談,而是結合劇情,能讓人有閱讀興趣的一個體驗。


    同時……外界的“真實情況”剛好能和主角在宮裏玩的遊戲,形成一個對應。


    可作者沒有想到,寫出來的效果是一片水聲,然後瘋狂掉追讀……!


    總結錯誤點:


    一、是真的寫的水了,總想著鋪墊一下,然後在後麵的章節來一個“平地起驚雷”的效果。


    但效果顯而易見,玩脫了,非常拉胯!


    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將這七八章左右的劇情,濃縮到三四章,這樣一來,效果應該很不錯。但章節一精簡,就會顯得趕……這還是原因。


    二、更新原因,一天隻能更新兩章,導致追讀的書友每次看上去就跟有個讀者說的“老太太拉稀”一樣,又臭又長,哈哈哈……我當時看到這個評論笑死了。


    如果一天能多更,想來在寫的過程中應該能很快進入狀態,然後一波走完這些劇情,說不定也能有很好的效果。


    但最後就是,每天去進入狀態的時候,都會自顧自的將前麵的想一下,總會添加一些新的東西,比如酒樓內,蘇閑和朱雄英等孩子的白銀換寶鈔的談話,這個也要在後麵遇到。


    比如張觀策和郭翰文的謀劃,這個也要在後麵用到。


    類似的情節很多,一天兩章的情況下,就顯得主劇情根本沒有推進,反而細碎的劇情一波波,讀者追更看的不明就裏,於是就罵水!


    但給我一個解釋的機會:


    作者還沒那麽沙貝,故意去水。


    實際上看見水後,我已經很盡力的去補救,本來寫好的四五張劇情趕緊刪了,立刻濃縮再濃縮。


    但前麵的劇情沒辦法了,效果就是越來越差……


    最開始想的。


    其實是:


    主線推進、分線、分線、分線——合,然後一看我草,是這麽玩的這種效果。


    但我真沒想到,效果是賣家秀,和買家秀。


    寫的還可以就這麽繼續——唉,怎麽分劇情了?——臥槽怎麽又寫升遷宴蘇貴淵了——在這水什麽——繼續水——還在水——老子不看了,作者你免費期吸引人讀的時候都這麽水,上架還得了,丟書架養著去吧,什麽時候想起來什麽時候看……


    ……


    ……


    如上所見,這應該就是最近這段劇情罵的最多的了。


    實際上。


    從這本書開始,罵的最多的聲音,就是囉裏囉嗦,有點水……剩下的評論基本上還都可以,作者看到好玩的也會心一笑。


    再總結一下本書!


    ……


    本書真正掉了很多追讀的,隻有兩個點。


    第一個就是之前說過的,空印案完了之後,蘇貴淵謀劃國子學的劇情,這一段那段時間掉了很多。


    原因:讀者喜歡看主角裝逼,震驚老朱,而不是蘇貴淵這個本地人給兒子的謀劃,因為這看起來,除了一個父親對孩子好之外,好像沒有任何值得看下去的點……


    前期二比一的追讀,在這裏直接成了四比一。


    第二個劇情,就是剛才說的,也掉了很多……


    作者玩脫了,那就沒什麽好抱怨的!


    分析一下,兩次掉追讀的時間段,剛好就是十萬字,和二十萬字這個關鍵節點。


    ……


    總結與反思:


    還是那句話,作者不是傻逼不會故意在這上架節點,最關鍵的時間點去水劇情。


    本書剛開始,從幾乎沒人看,到後來這麽多讀者,再到三江,一步步的成長,兩次波折,作者都看在眼裏。


    每一章三千多字的字數,有一些章節都是“老太太拉稀”,這一點作者也承認。


    但不管你們信不信,作者是真的在好好寫,但很多東西都是這樣,作者因為知道後麵的劇情要怎麽寫,要埋一些伏筆,但放在讀者端,就是不推劇情,硬在水的問題。


    反思:


    以後類似的這種寫法,除非當天爆更一次性過完,否則絕對不會再用。


    人不能吃兩次虧,上架前這兩個劇情點有問題,作者也深刻反思。


    杜絕水!堅決杜絕水!


    原本。


    作者還是包了很大的希望,但近期的這個劇情,我都想扇自己兩巴掌!


    掉了這麽多追讀……都是教訓啊!


    再說一下,本書的預期和未來。


    本書的主線,其實很長。


    兩條主線,一個是蘇貴淵的升遷之路。


    蘇貴淵的人設,是讀了先賢文章,心中有那麽一丟丟報複,但在五年的檢校生涯中已經逐漸放棄,然後一心為孩子的老好人人設。


    後期會通過劇情,讓他一步步的找回,自己年少時讀書立下的那種大願,然後就是能力有多大,責任有多大。


    為什麽要用蘇貴淵這個人設。


    因為主角是穿越者,大明當下的環境,需要一個當下的人去見證,去修正,去落實!


    他更像是將主角的想法,逐漸去具現化的人。


    再說主角……


    本書的主角,是肯定會長大的。


    他剛像是一個,落到高點,然後和皇室有交集,望父成龍,在關鍵的時候,機緣巧合的挽回劣勢,甚至劣勢換優勢!


    當然,也會殺伐果斷。


    後期主角肯定是要長大的。


    ——


    前期二十萬字,大家最喜歡看得劇情,我也知道了。


    主角通過朱雄英,去和老朱打對抗路……這種寫起來也好玩,以後也基本上,都是這方麵的篇幅。


    再如最近這樣水,肯定是不可能了。


    ……


    再說金手指,和之前說的一樣。


    這本書最開始的金手指,其實不是作者為了劇情設立的,而是為了讀者能看下去設立的,要不然主角天然就會處在一個弱勢地位。


    現在這種文並不受歡迎。


    所以金手指更像是施加主角的一層保障……


    實際上最近十幾張,第二個詞條就可以出來,但我就怕違和,一直就沒加上去。


    這個金手指的設立,一定不能太強,讓讀者產生跳脫劇情的感覺,比如明明是搞笑的曆史文,非要去寫個什麽金剛不壞的那種。


    最好的設定就是和童言無忌一樣,你說它有用,他還真有用,你說它沒用,那就真沒用。


    屬於這個年齡段的一些本來特質。


    再說說主角的性格。


    因為年齡小,所以主角的性格,就和大部分小孩一樣,處於那種什麽都可能被影響的狀態。


    本書的設定也是,他就是一個在大明出生,恰好有後世記憶,但沒有被影響心智,符合其年齡的孩子。


    所以有時候會跳脫、會貪玩、會吹牛、會和人硬懟、會年少氣盛……總之小孩有的特質,主角都會有。


    在長大之後,性格應該會逐漸定型。


    這樣更有真實感。


    ……


    最近出現的問題,應該說的都差不多了。


    這段劇情也馬上要收尾。


    也剛好,明天就要上架。


    前期的劇情大概有二十二萬,基本上寫法也定型了。


    能不能出成績,是騾子是馬,也就看明天了。


    求首訂之前……


    作者還是要再說一遍……不管你們信不信,最近這些劇情,其實要比前麵的更難寫,因為真的是在埋伏筆,還有後麵各種情緒交接,劇情的合攏……


    都在上架之後了。


    ……


    明天中午十二點上架。


    其它煽情的話,包括最近這幾天的心裏變化,還有寫書要吃飯之類的話就不再多說了。


    實際行動,今天三更,算上這篇解釋劇情的感言,大概還一萬兩千字……求首訂!


    作者心裏很清楚:最近幾天的更新,肯定會讓剛開始的預測成績大打折扣。


    但作者還是希望,本書有個好的成績。


    明天再看看吧……


    也算算最近到底丟失了多少讀者。


    唉,本來二十多萬字,跟讀比:四比一上架的。


    引以為戒!


    謝謝大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從空印案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江東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江東月並收藏大明,從空印案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