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聖旨傳遍整個六部。


    寶鈔提舉司,搖身一變。從最高官職不過一個八品的提舉,瞬間變成了五品的院使!


    而且從聖上對其的看重,以及未來的潛力。


    一時間,官場上下都開始了運作,瘋狂的打聽“院使”和“院判”以及那四司提舉的人選。


    就連民間一時間,都陷入了大震動。


    坊間這段時間的市井流傳,也全都是此類事情,再有新的寶鈔即將下發的消息,一時間,民間越發熱鬧。


    但蘇家卻比這更熱鬧。


    蘇閑這幾天不論是出門,還是回家,都能看到自家小院門前,馬車前後排列,幾乎占滿了整個巷道。


    裏麵除了來見蘇貴淵的,竟然還有來見自己的?


    “小公子回來了?看看我今天帶來的這奇物山石,聽說發現之時,已有霞光籠罩,端得神異,看看這像什麽?沒錯就是麒麟啊!”


    “蘇小少爺,別聽他吹牛,他那是石頭雕刻的,咱這才是山裏麵正兒八經長出來的,這才是奇玉!”


    蘇閑笑著回應,但沒說什麽很快朝著家裏麵跑去。


    “蘇小公子,能不能給咱們說說格物院到底要做什麽啊?”


    身後,傳來詢問的聲音。


    而蘇閑一直回到家,才終於緩了一口氣。


    “看來,我們還是得搬家了。”


    剛剛到家裏不久,蘇貴淵就歎了口氣。


    “此地雖好,但繼續這麽下去,恐怕咱們的街坊鄰居什麽都辦不了。”


    整個國朝都知道,鈔鏡院一立,院使不出意外,就是蘇貴淵的,雖然現在聖旨還沒下來,但按照以往推測,也就在這幾天了。


    從正八品提舉,正五品院使!


    連跳三級!


    再往細碎一點分,那就是連跳六級。


    雖然現在是開國初期,稍微有個表現好,得到上麵看重的,就能跟坐火箭一樣升上去。


    但蘇貴淵這種升職速度,不到一年的時間,從一個差點被砍的罪臣,一轉眼就是正五品的實權官職。


    這在當朝,誰不豔羨?


    而且看這樣子,隻要其一手握著寶鈔這個利器,恐怕未來整個國朝的戶部尚書,說不定都是其囊中之物。


    到時候,雖然不是丞相,那也是計相!


    而再往後看幾年,誰又說蘇貴淵不能是丞相?


    蘇閑知道,現在能在外麵排隊,要和父親敘舊的,恐怕都是這麽想的。


    “準備往哪裏搬?”


    娘親吳秀還是有些不情願,她非常念舊。


    杏花巷雖然是個平民陋巷,但在上元縣也算是好位置。更何況她們在這裏成婚,誕子,眼看著兒子在這個小院子慢慢長大,曾幾何時,她還想著家裏有這樁院子,兒子娶媳婦都好娶。


    結果現在,過往的淳樸念想,現在想起來卻也別有一番回味。


    “我明日去打聽一下吧。”蘇貴淵說道:“雖然水漲船高,但距離中樞越近,越是要謹小慎微!好些人都盯著這些。”


    蘇貴淵非常清楚。


    別人家裏的後台,不是什麽仕族,就是家裏的長輩曾經在朝為官,又或者依賴元庭舊臣的關係,也能討個好差事。


    而自己的後台,竟然是自家兒子。


    “對了。”


    這段時間忙的厲害,從開國就腳不沾地。


    甚至蘇閑自己,也一直在宮裏忙著,太子妃的事情讓整個國朝上下都提心吊膽,之後又是選仕……


    如今暫時空閑下來,父子兩個也終於有時間,對一對消息了。


    “這格物院,聖上到底是什麽想法?”


    蘇貴淵放下筷子,“聖上將格物院,與太子殿下的詹事府相比,現在不僅是門口的那些人,甚至我去其它衙門處理公務時,也有人前來詢問。”


    “山川、土木、營造、水利……宇宙之大,品類之盛,光是是最後的八個字,似乎把整個大明上上下下、天文地理都包含進去了,遠遠不是國朝六部分類那麽簡單。”


    “是不是聽上去很厲害?”說起這件事,蘇閑雖然有些期待,但他其實也有些頭疼。


    蘇貴淵點頭,“當然!”


    “但什麽都沒有,歸根到底,還是要看之後的發揮。”蘇閑說道。


    他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格物,聽起來取自經義,但說白了就是技術工藝的進展,而他如果派遣官員,若是其什麽都不懂,一通亂指揮,反倒壞了這件事。


    若是由國朝,按照正兒八經的規矩去挑選工匠。難保最後又會出現其它官員推諉,進來的匠戶是別人的眼線等等問題。


    所以,朱元璋就幹脆放手。


    “其實,也不是什麽都沒有。”蘇貴淵道:“單憑一個借著皇長孫的名頭,就算不給錢不給官職,外麵的人也是是爭著搶著都要來。”


    蘇閑點頭,是這個道理,現在家門口的人就是實例。


    “可沒錢幹什麽都不成,現在說是格物院,但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要資源沒資源,就是一塊土地加幾個簡陋的閑置房子。你如果真的要讓格物院站穩腳步,這第一步一定要走好。”


    蘇貴淵提醒道:“聖上不是還跟你說,百無禁忌?那便說明,這格物院並不受國朝的一些規矩影響,小子,光是這四個字,就足夠很多人散盡家財,求也求不到。”


    “但話雖如此,大的方向還是要遵守一下,起碼不要違反大明律,否則,這格物院到頭來,恐怕就真的成了皇長孫的玩鬧之舉。”


    蘇閑點點頭,他清楚這裏麵的利害關係。


    “所以,我第一步,都已經準備好了。”


    蘇閑笑道。


    蘇貴淵一臉好奇,卻見蘇閑微微一笑,“集賢路!國子學!”


    “我得先把人氣給聚齊了,先在這國朝天才聚集地,打響名頭,但基本的工匠還是要招收的。”


    父子兩個這段時間沒說過什麽,而趁著今晚這個機會,也是將很多未來的打算,都細致的說了一下。


    其中關於格物院的打算說的最多,其就像是一張白紙,正期待蘇閑的第一道筆墨。


    ……


    夜色沉靜,逐漸天明。


    臨到一月底的時候。


    終於,蘇貴淵等來了聖旨!


    “因國朝職務更改,免去蘇貴淵寶鈔提舉司提舉一職,新任鈔鏡院院使……”


    “八品跳五品!連跳三級,恭喜蘇提……不,現在應該是蘇院使了。”


    傳旨公公笑眯眯的將聖旨放到蘇貴淵的手上。


    此刻,在門外跪成一片,共同聽著聖旨的眾人,卻已經聽得心中翻起驚天浪濤!


    要知道,之前在自己心裏猜想是一方麵,現在真正見到聖旨又是另一方麵。畢竟好歹是五品正職,還和其他的官職不一樣。這潛力就算是傻子都知道未來不可限量。


    現在已經掌管大明全國範圍的“寶鈔、乃至銅錢”了,其地位甚至沒辦法用品級來衡量。


    比如同樣是五品,現在國子學的五品博士,就和其半點都比不了。


    而從今天開始,對方也是真正的位列諸卿,需要每日進入朝會了。


    綠色官袍換成了青色官袍,官袍上的飛禽,也換成了象征五品文官的白鷳,還有象牙做成的芴板……一應俱全,全都由這位公公親自帶了過來。


    “多謝高公公!”蘇貴淵上前,從對方手中接過聖旨的同時,也順便從衣袖裏劃出去了一些東西。


    等到前者的衣袖似乎重了一些,那老公公這才笑了起來。


    “其實不用如此,這段日子承蒙小公子照應,奴婢看好的那後輩,也在內官監做的一手好差事。”後者笑得滿臉褶子,但還是接著道:“倒是蘇院使,連升三品的彩頭,奴婢還是要跟著恭賀一下。”


    再度寒暄了幾句,後者便慢慢離開。


    而蘇貴淵看著手中的官服和烏紗帽,再度看向這一方小院。


    長長的吐出一口氣。


    自今日,自己才在這個官場,徹底站穩腳跟!


    足可稱一聲……官場新貴!


    ……


    與此同時,大本堂內。


    朱元璋雖然沒給自己任何東西,但他這段時間,可算是把宮裏這些公公們給薅了不少。


    還是由內務府出的。


    就在今天,自己來大本堂上完課後,徑直前去內官監,終於得到消息。


    兩口銅鍋終於好了。


    而且他們也想好了辦法,將水灌進去滿了之後,再用上麵留的木塞口把水抽出來,雖然抽的有些費人,得好些人一起轉那個木柄。


    那玩意蘇閑見過,就跟風車一樣,利用的是滑輪原理。


    試驗了一遍差不多後,蘇閑終於下定決心。


    “我都想好了,咱們就去國子學,把這格物學的第一炮,給放的滿京城的人都知道,而且還要更多的人來觀禮。”


    蘇閑說著自己的計劃。


    一旁,這段日子以來,朱雄英、朱杞、朱椿,還有常家徐家,等一眾“小班成員”,可是期待許久。


    畢竟在他們看來,自己還在上學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辦學校”了,屬實是走到了所有人的前頭,一直磨著蘇閑盡快行動,但蘇閑一直都說等。


    現在終於放下話,頓時,他們一個個興奮站起,“什麽時候?”


    此刻。


    早就聽到動靜的方孝孺、宋濂也紛紛看來。


    和蘇閑的那番爭論過後,格物沒進入國朝選仕,他們就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任務,而要說對於這格物不好奇,說出去也沒人相信。


    此刻聽聞,也是有些期待。


    “難道你們還想繼續那個拔火罐?”方孝孺打趣道,但其實在探聽消息。


    “當然不是。”蘇閑道:“這次我們可是去招新的,怎麽可能給每個人把火罐?再說了,要是沒有人,格什麽物?”


    方孝孺奇怪道:“真要是招人,貼一個告示不就什麽都有了?就連先生我的那些同窗,現在也在打聽格物院。”


    說到這裏,方孝孺自己都有些唏噓。


    曾幾何時,他一直擔心聖上用格物取代選仕,甚至他們的科舉還沒被選中,就直接被遺忘成了曆史塵埃。


    他還曾想,若是真到了那個時候就召集同窗,來一次群諫!


    但沒想到,此次格物院的消息一出去,最先感興趣的卻是他們,甚至都紛紛想去格物院任教?


    方孝孺當然知道這是為什麽。


    聖上親旨,格物院仿製詹事府給皇長孫設立。


    現如今,太子殿下的詹事府,說是大明的小朝廷都毫不為過。


    而格物院一旦成真,十年以後,保不齊就是現在的詹事府!


    “哪能那麽輕易?”蘇閑搖頭,“要進格物院,必須得過這一關的考核。”


    “考核?”方孝孺越聽越詫異,“你還準備考試?”


    蘇閑道:“當然,我們要設立格物院的第一個門學問。”


    “我都想好了,此後咱們也將格物院設立幾個部門,這第一次招新,當然得找筆杆子成員。順便也暫定下……力部,專門研究這天地間的力,然後匯總發現,形成書籍。”


    “此後考校過後,若是天地真理,便總結下來。此後傳遞下去,教授學子……”


    聽著聽著,方孝孺隻覺得不對勁了,怎麽對方還沒死心,聽這樣子,還要擴大到和先賢經義一樣,廣泛傳播?


    “蘇閑,先把路走好,別想著跑……”方孝孺叮囑道。


    但蘇閑不在意,又是說了幾句。


    最後,甚至還拿出一張紙,在上麵寫寫畫畫,連題目都寫好了。


    “待會兒我再去內官監,讓他們印刷上千份,然後貼往京城各處,到時候,齊聚國子學!”


    想到這裏,蘇閑不禁有些惡趣味了。


    西方的文藝複興還沒開始,自己就先把他們的實驗成果給竊取了。


    以後記錄史書上的,不是什麽馬德堡半球實驗,改成大明集賢路半球實驗?


    自己雖是穿越者,就不借鑒前輩們的詩詞了,薅也要薅外麵的毛。


    “蘇閑,那我們定什麽日子啊?”


    這時,朱雄英似乎想到什麽,連忙問道。


    “還能是什麽日子。”


    蘇閑嘿嘿一笑,過幾天,剛好是個好日子。


    咱們趁著這段時間,將這告示發出去,給天下人也出出難題。


    也算是給年關過後,這百無聊賴的生活,再增添一絲趣味。


    想到這兒。


    蘇閑直接道:“驚蟄時節,春雷乍動,陽氣上升,萬物複蘇!”


    ……


    與此同時。


    朱元璋也半躺著,看著麵前的兩個消息。


    第一道:昔年,老朋友的兒子,終於來京了。


    劉漣,三年之期已到。


    致仕結束,特回京複命。


    “劉伯溫,都走了三年了?”


    朱元璋呢喃著,目光似乎露出追憶,隨著他越發坐穩皇帝寶座,越是覺得過去的生死險情,爭奪天下時候的蕩氣回腸,現在回想起來,就像是一場讓人驚心動魄、但又回味無窮的夢!


    然而,到了如今,老朋友一個個的離他而去,好久沒有這個感覺了。


    “是要見見他……這朝廷怕是也要不安分了。”


    一邊沉吟著,另一邊,則是剛才的內侍,新送上來的消息……


    朱元璋轉頭望去,這一下,就眼角滿是笑意。


    果然,那小子手腳還真是快,嗯,選的日子也不錯……


    驚蟄時節,格物初動。


    二月二,龍抬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從空印案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江東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江東月並收藏大明,從空印案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