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呂善說完那句話後,四周所有人都幾乎想到了,對方所表達的意思。


    而朱元璋更是早已起身,朝著外麵看去。


    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軍備工藝,並且在腦海中下意識的勾勒起未來的畫麵。


    “看來這格物院,是越來越出乎咱的預料了,此物完全在已意料之外。”


    朱元璋不禁感歎,朱標也點了點頭。


    “不過這工藝要保密,此後恐怕不僅是刀劍之利,其所說的數百倍,雖然駭人誇張了些,但提升數倍總是沒問題的……”


    朱元璋摩挲著下巴,其所言之語,在這個環境下過於誇大可以理解,但他身為大明的皇帝,卻也能看到其真正的潛力。


    “至於接下來……”


    而正在他如此說話的時候。


    與此同時。


    蘇閑看向下方,看著下方的百姓,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後,他這才看向旁邊。


    “今日的事情會很多,立刻進行第二個環節吧!”


    “是!”呂善答應一聲。


    很快。


    下方的賈賢也得到消息。


    此刻,已經有很多人提出各種疑問,甚至剛剛從天江樓二層跳出來的大漢,也因為他說的話陷入震撼,看樣子恨不得自己告訴他那個方法。


    簡單的說了幾句後。


    他這才看向眾人,高聲說道:“我知道諸位是為何而來,格物院因為擴增,此次需要更多新的工匠。”


    話音剛落。


    方才還陷入議論的眾人,紛紛提起更多興趣,更有甚者,已經著急的跨前幾步,明顯急不可耐。


    而看到眾人的表情,賈賢再度說道:


    “因此,還是和之前一樣,若是能答對問題,便直入格物院,答不對的就隻能等待下次了。”


    “而且,眾所周知,因為一些原因,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給後麵留足夠的時間,因此,此次的問題在今天日落之前,就會封存……”


    賈賢說的很清楚,而這些,其實早在之前就已經是格物院的基礎規矩,所以大家也早已了解。


    “您還是快說吧,這些我們都清楚。”


    “是啊,咱們都等著進去呢?”


    人群越來越急,恨不得第一個上前。


    而賈賢則抬頭,先是看了一眼上方,確認指令後,這才道:


    “今天,其實是兩個銅球的問題。”


    一邊說著,他看向左側,很快一位工匠就打開一個木箱,從中取出東西,讓所有人都能看在眼裏。


    “如爾等所看,這兩個銅球一個人頭大,一個拳頭大,現在格物院的問題,便是從這天江樓的五層高處,同時拋下,哪個先落地。”


    看著眾人已經變得呆滯的眼神。


    賈賢自己其實也有些愕然,其實他自己暗地裏還試驗過,然而得到的結果,卻是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當然,高度說不定也有差別,興許這天江樓的地方就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如此想著,他看著似乎還在聽下去的眾人,再度高聲道:“諸位可聽清楚了。”


    “完了?”


    然而,人群卻傻眼了,“就這一個問題?”


    一眼望去,但凡聽到的,似乎都以為自己聽錯了,百姓交頭接耳的同時,一個個臉上也滿是難以置信。


    “格物院這是發善心了?如此簡單的問題,無非是左和右,起碼也是一半的幾率啊。”


    “不該如此簡單吧?”


    聞言,賈賢無奈道:“就是如此簡單。”


    說著,旁邊已經有人拿出一個木箱,全封閉,隻有上麵有一個小口。


    “現在諸位可將自己的答案,寫到紙上,之後將姓名和所居住的看到賈賢明顯是動真格,根本不是在跟他們開玩笑。


    一眾百姓卻是越發愣然。


    這次的問題,簡單的出人意料,簡直是給大家發善心啊。


    “格物院這是錢太多了?”


    與此同時,三樓。


    朱元璋聽到這個問題,下意識的就問出聲來。


    “這是要拿咱大孫的錢,給外麵的人發月俸不成?這格物院是不想開了?還是他們不想幹了?”


    朱標也一臉疑惑,“這個問題確實簡單,一半的幾率,看今天這架勢,最起碼能多五千人以上?六部衙門主要幹事的也沒這麽多。”


    “哼!”朱元璋卻搖頭道:“何止五千人,按照這段時間格物院月俸發放的規模,恐怕這一個下午,全是交答案的,到時候一眼看去,人群接壤,那些人光是站著,就足夠將那幾畝地的格物院給踏平了……”


    “會不會是這問題,不像我們想的那麽簡單?”朱標適時說道。


    朱元璋也疑惑起來。


    而就在這時,下方的百姓顯然也想到了什麽。


    “不會那個大的銅球是空心的,小的銅球是實心的吧?到時候忽悠我們?”


    賈賢聽此一笑,看得出來,他還是想盡快開始的。


    畢竟要留給他們足夠的時間。


    “諸位盡可放心,這兩個都是實心的,並且連所用的材料都一模一樣。”


    “甚至之後,也可以讓大家來檢查。”


    說著。


    賈賢看向左邊,很快就有人匆匆離開,跑上樓梯。


    賈賢先是讓他們,在四周隔開一片空地,這才靜靜的等著……


    畢竟,得等到他們將答案先交上來,才能公布“事實”。要不然完全就沒意義了。


    “時間,一個時辰內,將答案放到箱子裏,才算完成。一個時辰之後,我們的試驗也會開始,到時候的答案可就不算數了。”


    賈賢說著,其實格物院最開始的猜想,也是最多隻需要三百人就行。


    畢竟一下子接收的太多,他們自己的財政也運轉不過來。


    格物院的收入雖然很多,但那是之前的事情,現如今,各地也基本摸清了“味精”的製作工藝以及流程,格物院並沒有霸道的不準別人製造,隻是在京城這一片地方上,到底還是有人忌憚格物院,所以沒人敢第一個去做。


    而這一點收入,比不過支出。


    畢竟格物院所需要的東西很多,維持的工匠月俸,也遠遠要超過一般人。


    一邊想著……


    而此時,一個個桌子已經被擺好,上麵筆墨紙硯也已經備齊,很多有所準備的百姓,早就自己拿來了紙筆。


    然而,明明答案非常簡單,甚至就是幾個字的意思,一個呼吸就能把答案寫好。


    但大家也不敢輕易下筆,反而是看著左右,聽著他人的商討,似乎在等著有效的答案。


    “大家快說說,這是大的先落地,還是小的先落地?”


    “應該是大的吧,大的重的多啊。”


    “對!那就都填大的。”


    “也不對,萬一小的也先掉在地上呢?畢竟咱們也不是傻子,這問題就跟一加一一樣,怎麽可能這麽簡單?格物院是誰想進去就能進去的?”


    “也是啊……”


    人群越是討論越是迷糊。


    甚至陷入了自我糾結之中,好些人說著說著,似乎都要吵起來一樣。


    然而,這個時候已經有人直接落筆,開始行動了。


    畢竟隻有一個時辰的時間,這麽多人光是排隊就需要好長時間,到時候答案對了,自己卻耽誤時間,能氣的能吐血而亡。


    而此刻,很多人也注意到了這一步,當即不管不顧,狠下心直接寫下答案,然後急忙朝著前方擁擠而去……


    而此刻。


    藍玉還在沉浸在,手中的筆直劍器之上。


    其不像一般的劍器,鋒銳的劍尖在中間,而是斜切而成,看似是劍,實則是刀。


    隻是摸到手裏才發現這和一般的鐵器製造完全不同。


    思量了一會兒,又厚著臉皮和格物院的工匠說了半天,才將這把劍要到自己手裏,之後拿起直接朝著上風閣樓而去。


    至於那什麽答案,他自己又不去格物院,除了最開始好奇之外,論其吸引力,卻是不如手中這器物的萬分之一。


    回到閣樓,發現裏麵除了大姐之外,那兩兄弟還有常茂都沒回來。


    他連忙來到大姐身邊,論起這器物的絕妙起來。


    而此刻……


    旁邊閣樓之內。


    徐膺緒和徐增壽趴在窗戶上,另一邊則是跑來的常升和常森。


    兩人剛才還為那個答案爭吵,吵了半天好不容易統一意見,卻又和徐家兄弟吵了起來。


    “咱們說好了,我們兄弟兩個認為,蘇閑肯定在裏麵有花樣,所以是小的先落地。”常森看向徐膺緒,又一次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


    徐膺緒雖然聰慧,但還是選擇尊重事實,“肯定是大的先落地,大的重!”


    “重有個什麽用,羽毛還大呢,你拿一個小石頭跟它比,誰先落地?這還用腦袋想嗎?”常森不屑道。


    “可那是羽毛嗎?”徐增壽搖頭道:“常森你又開始了,喜歡耍小聰明。”


    “你當然不耍小聰明,是因為你不聰明……”


    眼看著又要吵起來。


    在其另外一邊,徐輝祖臉色無奈,準備站起身,將這幾個吵的他們頭疼的全都趕遠點。


    要知道,今天來的,可不隻是娘親,還有大姐也來了,還有太子妃以及幾個公主,就在隔間。


    而此刻,另一邊


    “娘……”燕王妃徐妙雲就要離開京城,跟隨燕王前去北平就藩。


    此前哪怕是嫁入宮城,也很少有離別傷感的愁苦。畢竟都在京城,想見隨時都能見到。


    可是很快,北平與應天府的距離似乎是生死之距離,畢竟,按照大明對藩王的規定,無皇命,不得擅自走出封地。


    一旦離開,不知下次何時再見。


    “哭什麽?這不還有一些時間嗎?你爹馬上就要回來,咱們一家人還能再聚聚,再說了,王妃想回來還是能回京的……”


    徐母寬慰著,同時,對旁邊的太子妃以及幾位公主,也抱有歉意。


    畢竟,自己應該在另一邊等著,女兒自然會來拜見自己。然而那邊吵得實在厲害,再加上另外兩個女兒想見妙雲心切,太子妃又在這裏,於情於理也就一起過來了。


    而正在這時,太子妃常菁見此,也是當先起身。


    她自己也是要去拜見自己的娘親的,也不好在這裏繼續打擾。


    隻是,就在她們即將動身前……


    “這才是答案!”


    一旁,幾個看上去和常森他們差不多大的小女孩,穿著各色華麗的衣裙,也陷入討論之中。


    而在裏麵,先是一個身穿淺綠色衣裙的女孩明媚一笑,“我早就聽我二哥說了,這蘇閑出的問題,肯定不至於如此簡單。”


    “所以大的小的,都不會當先落地。”


    她撿起地上,剛才跑下去的兩個耳環。


    兩個並不一樣大,看起來倒是和那銅球有些相似。


    而她們扔了好幾次後,其實並沒有得到同樣的答案,反而因為各種原因,不盡相同。


    隻是嚐試了好幾次後,後者似乎發現了什麽,終於忍不住雀躍起來。


    “也是。”


    另一邊,鵝黃色的女孩也是甜甜一笑,其不同於前者的明媚,倒是有些活潑甜美,“父皇早就說過了,這蘇閑年紀小鬼心眼,從其行事舉動來看,也不會大發慈悲,將格物院大門敞開先進去一半。”


    說著,她又指了指下方,疑惑道:“不過,之前我看過格物快報上的招新,每一個問題背後,其實都藏著一些其他的目的。這次難道就隻是簡單的誰先落地嗎?”


    “記得去年驚蟄,起碼還是借此談及了力,之後格物院出的《力的分析》我還翻過呢,重力、推力、拉力、升力、摩擦力……細分下來看似簡單,但稍微深究就會很複雜……”


    “這次的重點應該是《四民稅收》吧?這應該隻是因為招新?”


    “也對。”


    兩人討論著,而此刻,正準備離開的太子妃,也不由得轉過身來。


    徐家目前有三個女兒,分別是徐妙雲、徐妙清、徐妙錦,無一不是冰雪聰明,而老三雖然年紀小,但論及聰明程度還猶有過之。


    至於此次前來的公主,也不過三位,寧國公主和崇寧公主,還有一位則是宮城內外這段時間討論最多的八皇女。


    因為其年齡隻有八歲,所以朱元璋並未賜其封號。


    討論的兩人,正是徐妙錦以及八皇女朱玉婧。


    “這麽一說,倒是提醒我了。”


    太子妃常菁反應的很快。


    這段時間,蘇家父子“危險至極”,她有意保住蘇閑,也是和崇寧公主一道給父皇他們出了主意。


    隻是外麵的傳聞自己也能聽到,到底是有些不穩的。


    此刻見此卻是計上心來,“你們說的有把握嗎?”


    “當然有了!”朱玉婧非常自信,“大嫂,你不信等著看吧,肯定是同時落地。”


    徐妙錦也輕輕點頭。


    “是嗎?”常菁似乎有其它疑問,“那這次格物院是一個都招不到了?”


    “也不是。”朱玉婧搖頭,聲音清脆,雖然年紀小但她長得比同齡人稍高,頭能搭在常菁的胳膊肘位置,“父皇說了,一山更有一山高,這京城裏麵能人多著呢,再說了多動動手也該知道這個答案。”


    “我估計,蘇閑出這個問題,肯定是想找一些……嗯,打破常規的人。”


    “打破常規?”常菁一愣,她自己都沒想到這些。


    “大嫂你想啊,蘇閑說了隻有誰先落下的答案,那大家下意識想去,不就是兩個答案嗎?大的和小的。就算有人能想到同時落下,還要用勇氣寫上麵。”


    “我估計……嘖嘖。”朱玉婧搖頭,“這一次能想到的多,但能招進去的肯定少。”


    常菁想到自己剛才的想法,不由得笑道:“說的也對,指不定也沒想招新,我也聽雄英說,因為上次那些孩子亂玩的原因,格物院已經入不敷出了。”


    “指不定這一次,就算有人答出來,他們也會說沒人答對。”


    “啊?”此話一出,朱玉婧頓時瞪大眼睛,“不會吧,這樣做不是作假嗎?”


    “我這不是猜嗎?”常菁解釋道。


    “那我們試試。”這時,另一邊的徐妙錦卻仰著頭,眨巴著黑白分明的澄澈眼眸,“我們也給裏麵送上答案。”


    常菁微微一笑,“試試唄。”


    ……


    與此同時,眾人擁擠著將答案送進麵前的箱子,賈賢也在一邊看著。


    隻是突然,天江樓內,又匆匆下來一個麵白無須的人,給他遞了數張卷在一起的紙條。


    他下意識的接過,再看到麵前人的相貌後卻被嚇了一跳。


    “放進去。”


    尖細的聲音響起,賈賢下意識的點了點頭,但腦子是全懵的,連對方什麽時候離開都不知道,隻是在心裏瘋狂猜想。


    終於,時間到了。


    賈賢連忙強行停止,引起後方好些人的不滿,還說著自己答對答案,但慢了半步時間雲雲。


    對此,四周的侍衛隻是往前了半步,他們就趕緊散去,喊著可惜,和格物院隻差了一步……


    而此刻,五層閣樓上。


    黃恪早已經準備好,他兩隻手分別抓起銅球,在眾人期待而又忐忑的目光中,同時鬆手。


    “嘩!”


    這一刻,數不清有多少目光聚焦在,這一大一小的銅球上。


    明明隻有不到百米的高度,瞬息之間就可落下。


    但在很多人壓力,卻仿佛走了一個時辰那麽漫長。


    中間,兩個銅球並沒有拉開距離。


    而是“咚”的一聲。


    同時落地!


    刹那間……


    人群先是寂靜,緊接著,一道道目光從愕然,到不敢置信,然後,再是疑惑不解。


    “同時落地?”有人驚呼,“怎麽可能是同時落地?”


    伴隨著聲音的響起,人群瞬間沸騰了。


    “我不信,不應該是大的先落地嗎?大的重啊!”


    驚呼聲夾雜著不可思議之聲,但隱約間,似乎還有驚喜到極致的聲音――“我答對了……”


    “諸位……”而這時,一道似乎是從高空降臨的聲音,籠罩而下。


    卻見上方,蘇閑正拿著喇叭一樣的東西,正衝著下方喊道:“請諸位記住今天這個日子。”


    “正如上一次,在國子學給大家的銅球試驗――第一次,格物院想給大家所闡述的,是這天地間存在的任何的力!”


    “而這第二次……”


    “也同樣如此,是讓諸位重新認識一物――速度!”


    下方的議論越來越小,而蘇閑則繼續道:“兩個不同大小的銅球,相同位置,相同時間,其實我想讓誰先落地,就可以讓誰落地,無非是在初始多給一點力氣而已。”


    “而若是讓它們沒有任何力,同時下落,那便隻有重力的影響。”


    “當然,此種環境,必須先拋卻物體所受的阻力,比如用一張紙就不行……”


    “而完美條件前置下,這種現象也正說明,若是沒有任何外力,物體下落的速度並不受各自的重量影響。”


    “所以,此種現象可以解釋為,我大明的自由落體運動……”


    蘇閑看著下方,再度說出一句引人深思的話。


    “當然,爬的越高,自身越重,一旦摔下去,可是要粉身碎骨的。反之,輕的就不會,要是能有羽翼,還能順勢學會如何去飛!”


    “格物院正是要做到這些!”


    其一語多關,很多人都聽到,以此展開聯想,甚至想到了那位丞相,暗道其意有所指。


    隻是如今蘇貴淵都倒了,一手伴隨成長的鈔鏡院,也成了別人的嫁衣。


    以至於,現在隻能靠格物院,現在蘇閑的目的,似乎就在以格物院為基礎,提升自身影響力?


    一時間,人潮洶湧,從《四民稅收論》後,今日所發生的事情,就像是在刻意擴大這個旋渦。


    有人將其完全當成了局麵大變之前的一個緩衝劑。


    而如今,緩衝劑的效果也到了末尾,山雨欲來,格物院再度映入所有人眼簾。


    而《明史》記:洪武十二年驚蟄。


    繼國子學試驗後,格物院第二次大型試驗,再度引發萬人空巷。


    此實驗記名為:自由落體運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從空印案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江東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江東月並收藏大明,從空印案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