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4章 即將迎來改革開放的春風
七零年代軍婚,炮灰前妻太嬌媚 作者:暖風過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說別的,就憑借他沒有和你們簽訂意向合同,這一點我就有十分的懷疑。”支楚楚很堅持自己的想法,“其實這個隻要有一點,你們要考慮清楚,白紙黑字簽下合同都不一定能夠遵守合同。”
“因為那些外國人很狡猾,就算簽訂合同,他們就算不願意遵守,拍拍屁股回國也就完了,但是對咱們來說損失的可就大了。”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看到有定金打入賬戶,這樣才算是最穩妥的一種辦法。”
支楚楚又看向呂和明,“呂廠長,我覺得如果真的願意和咱們紡織廠簽合同,那他先交付一部分定金應該是沒問題的吧?並不是讓他把整個貨款打過來,而是交一部分定金以表示自己的誠意。”
“咱們紡織廠願意配合他,把咱們的設備都給升級換成國外的軸承,費了這麽大的功夫,花費了那麽大的代價,總不能連定金都不出一點,不讓我們看到這個誠意吧?”
原本紡織廠的人還沒有覺得有什麽,但是被支楚楚這麽一說,倒是有很多人轉過彎來。
“對啊,廠長,我覺得支同誌說的一點都沒錯,咱們要是進行技術改造,更換軸承,不僅僅是要用大價錢去買這個軸承的問題,還預示著我們這一條生產線肯定要停產停工。”
“對,生產線停產停工,就預示著我們這條線暫時是被放棄了,在技術升級期間是不能進行生產的,萬一更換了這個軸承,除了這種指定的布外,我們織不了別的布,銷量也沒有說定這個人如果沒有辦法將這條生產線上生產的布批消耗一大半,那我們怎麽把這個布銷售出去?”
“貴的布匹在咱們國內能夠賣出去嗎?我覺得支同誌考慮的問題還是很全麵的。”
以前紡織廠的人不說不代表他們肚子裏沒有意見,但是上麵外匯的壓力這麽大,壓在他們身上他們也六神無主,喘不過來氣。
廠裏領導班子真是做夢閉著眼都在想著賺外匯的事情。
但還是那句話,外匯如果這麽好賺,就不會從最上麵下發命令,一直落實到下麵去。
呂和明的臉色變來變去,他也覺得這件事情可能他真的做錯了,如果不是支楚楚今天一針見血的提醒,可能他們還是最後一咬牙買了這個軸承。
其實軸承如果買了之後,可以對他們的技術進行升級,那也沒什麽問題。
他們現在就害怕這個軸承買了之後,織出來的布無人問津,等於是白白浪費了錢在那裏。
之前呂和明就覺得有些不對,但是之前紡織廠都是被那個外商牽著鼻子走,而且他們特別想從那個外商手裏賺取第一筆外匯,自然是別人說什麽他們應什麽。
現在冷靜下來想一想,就覺得之前那個外商說的話似乎也並不是沒有漏洞,而且他很迫切,一直在催著他們更新軸體。
其實他們這次過來是真正的是想把主體買了,趕緊更新上了。
隻是沒有想到會出現一些變故,導致現在的局麵不尷不尬地淡在這兒。
“其實還有一種辦法。”支楚楚忽然又開口,“我想如果我沒有猜錯這次紡織廠的人來看軸承的事情,那個外商肯定知道。”
“本來咱們廠裏現在就對這個軸承的事情有些拿不準,所以一直搖擺不定。”
“咱們老祖宗有一句話叫做請君入甕,不知道呂廠長聽過沒有?”
支楚楚臉上露出狡猾的笑,呂和明愣了一下,隨即臉上也出現了一個大大的笑容。
他毫不吝嗇地對著支楚楚豎起大拇指,“支同誌,要論佩服的人,我老呂敢拍著胸脯說,真的沒有幾個讓我佩服的,但是你這個小姑娘是這個。”
“果然是年輕,腦瓜子轉得就是快。”呂和明先是感歎了一聲,隨後又打起精神,“以前是我想差了,現在我明白過來,那咱們就騎驢看賬本——走著瞧!”
如果是他們錯怪了那個外商,到時候一定送上最誠摯的道歉,但如果真的像支楚楚說的那樣,哼!真當他們華國人是軟柿子隨便捏的嗎?
“晚芳,我聽說昨天友誼商店來了一批貨,有許多外國人都在打聽,咱們今天也去看看吧。”
穿著一身幹練西裝的支時回到家,看著正在織毛衣的寧晚芳臉上露出笑意,“你這段時間一直在家呆著,也不出去,今日我帶你出去散散心,剛好我手裏還有一些外匯券,咱們也去友誼商店裏轉一轉。”
寧晚芳抬起頭,但是手中的針線活卻沒有停,“友誼商店?咱們現在的身份去那裏合適嗎?”
“沒關係,這段時間監視咱們的人已經不見了。”支時心疼的看著寧晚芳,“估計他們也已經放棄了。”
寧晚芳關心地看著支時,“說起這個,已找到咱們女兒了沒有?”
他們這副身體的孩子也是個女孩,這是從現有的記憶中提取出來的。
所以這孩子也等於是他們的孩子,而且隻要想到這個孩子在外麵可能受苦,寧晚芳也就忍不住的心疼。
作為母親她自然希望孩子能夠平安成長的。
但是想也知道,支家那個時候動亂,匆匆將孩子送走,到底送到哪裏去了?
現在這個年代都是吃不飽穿不飽的年代,人家可能養活自己家裏人都有問題,更何況別人家的孩子?
人心隔肚皮,就算在一開始原主給了一大筆錢托付給別人,但是這個錢到底能不能用在親生閨女身上還是兩可的事情。
她隻要想到一個小小的姑娘,從小就跟家裏人分離,最後還不知道原主托付的那個人靠不靠譜,她心裏就有些抽疼。
“目前有點眉目了,老婆你放心吧,我比任何人都對咱們閨女的消息上心。”支時明白寧晚芳的意思,但是那個消息斷掉得太久了,他隻能一點點打聽。
他現在重新把生意做起來,選擇了在這個年代允許做的生意,而且現在局勢也漸漸明朗,高考都已經恢複了,平反的人也越來越多,華夏即將迎來改革開放的春風。
“因為那些外國人很狡猾,就算簽訂合同,他們就算不願意遵守,拍拍屁股回國也就完了,但是對咱們來說損失的可就大了。”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看到有定金打入賬戶,這樣才算是最穩妥的一種辦法。”
支楚楚又看向呂和明,“呂廠長,我覺得如果真的願意和咱們紡織廠簽合同,那他先交付一部分定金應該是沒問題的吧?並不是讓他把整個貨款打過來,而是交一部分定金以表示自己的誠意。”
“咱們紡織廠願意配合他,把咱們的設備都給升級換成國外的軸承,費了這麽大的功夫,花費了那麽大的代價,總不能連定金都不出一點,不讓我們看到這個誠意吧?”
原本紡織廠的人還沒有覺得有什麽,但是被支楚楚這麽一說,倒是有很多人轉過彎來。
“對啊,廠長,我覺得支同誌說的一點都沒錯,咱們要是進行技術改造,更換軸承,不僅僅是要用大價錢去買這個軸承的問題,還預示著我們這一條生產線肯定要停產停工。”
“對,生產線停產停工,就預示著我們這條線暫時是被放棄了,在技術升級期間是不能進行生產的,萬一更換了這個軸承,除了這種指定的布外,我們織不了別的布,銷量也沒有說定這個人如果沒有辦法將這條生產線上生產的布批消耗一大半,那我們怎麽把這個布銷售出去?”
“貴的布匹在咱們國內能夠賣出去嗎?我覺得支同誌考慮的問題還是很全麵的。”
以前紡織廠的人不說不代表他們肚子裏沒有意見,但是上麵外匯的壓力這麽大,壓在他們身上他們也六神無主,喘不過來氣。
廠裏領導班子真是做夢閉著眼都在想著賺外匯的事情。
但還是那句話,外匯如果這麽好賺,就不會從最上麵下發命令,一直落實到下麵去。
呂和明的臉色變來變去,他也覺得這件事情可能他真的做錯了,如果不是支楚楚今天一針見血的提醒,可能他們還是最後一咬牙買了這個軸承。
其實軸承如果買了之後,可以對他們的技術進行升級,那也沒什麽問題。
他們現在就害怕這個軸承買了之後,織出來的布無人問津,等於是白白浪費了錢在那裏。
之前呂和明就覺得有些不對,但是之前紡織廠都是被那個外商牽著鼻子走,而且他們特別想從那個外商手裏賺取第一筆外匯,自然是別人說什麽他們應什麽。
現在冷靜下來想一想,就覺得之前那個外商說的話似乎也並不是沒有漏洞,而且他很迫切,一直在催著他們更新軸體。
其實他們這次過來是真正的是想把主體買了,趕緊更新上了。
隻是沒有想到會出現一些變故,導致現在的局麵不尷不尬地淡在這兒。
“其實還有一種辦法。”支楚楚忽然又開口,“我想如果我沒有猜錯這次紡織廠的人來看軸承的事情,那個外商肯定知道。”
“本來咱們廠裏現在就對這個軸承的事情有些拿不準,所以一直搖擺不定。”
“咱們老祖宗有一句話叫做請君入甕,不知道呂廠長聽過沒有?”
支楚楚臉上露出狡猾的笑,呂和明愣了一下,隨即臉上也出現了一個大大的笑容。
他毫不吝嗇地對著支楚楚豎起大拇指,“支同誌,要論佩服的人,我老呂敢拍著胸脯說,真的沒有幾個讓我佩服的,但是你這個小姑娘是這個。”
“果然是年輕,腦瓜子轉得就是快。”呂和明先是感歎了一聲,隨後又打起精神,“以前是我想差了,現在我明白過來,那咱們就騎驢看賬本——走著瞧!”
如果是他們錯怪了那個外商,到時候一定送上最誠摯的道歉,但如果真的像支楚楚說的那樣,哼!真當他們華國人是軟柿子隨便捏的嗎?
“晚芳,我聽說昨天友誼商店來了一批貨,有許多外國人都在打聽,咱們今天也去看看吧。”
穿著一身幹練西裝的支時回到家,看著正在織毛衣的寧晚芳臉上露出笑意,“你這段時間一直在家呆著,也不出去,今日我帶你出去散散心,剛好我手裏還有一些外匯券,咱們也去友誼商店裏轉一轉。”
寧晚芳抬起頭,但是手中的針線活卻沒有停,“友誼商店?咱們現在的身份去那裏合適嗎?”
“沒關係,這段時間監視咱們的人已經不見了。”支時心疼的看著寧晚芳,“估計他們也已經放棄了。”
寧晚芳關心地看著支時,“說起這個,已找到咱們女兒了沒有?”
他們這副身體的孩子也是個女孩,這是從現有的記憶中提取出來的。
所以這孩子也等於是他們的孩子,而且隻要想到這個孩子在外麵可能受苦,寧晚芳也就忍不住的心疼。
作為母親她自然希望孩子能夠平安成長的。
但是想也知道,支家那個時候動亂,匆匆將孩子送走,到底送到哪裏去了?
現在這個年代都是吃不飽穿不飽的年代,人家可能養活自己家裏人都有問題,更何況別人家的孩子?
人心隔肚皮,就算在一開始原主給了一大筆錢托付給別人,但是這個錢到底能不能用在親生閨女身上還是兩可的事情。
她隻要想到一個小小的姑娘,從小就跟家裏人分離,最後還不知道原主托付的那個人靠不靠譜,她心裏就有些抽疼。
“目前有點眉目了,老婆你放心吧,我比任何人都對咱們閨女的消息上心。”支時明白寧晚芳的意思,但是那個消息斷掉得太久了,他隻能一點點打聽。
他現在重新把生意做起來,選擇了在這個年代允許做的生意,而且現在局勢也漸漸明朗,高考都已經恢複了,平反的人也越來越多,華夏即將迎來改革開放的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