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第四次改名被拒絕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作者:哈李路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日大典,華燈璀璨,長安城官員不論大小,皆可以踏入大明宮中赴宴。
夜幕降臨,一道道絢麗奪目的煙花呼嘯著衝向天空,轟然綻放。
五彩斑斕的光焰在空中交織。
百姓們紛紛佇立街頭,一個個仰著頭,目光緊緊追隨著皇宮方向升騰而起的煙花盛景。
驚歎聲與歡呼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李承乾身姿挺拔,立於大明宮殿之外,神色寧靜。
默默地與人群一道沉浸於這場美輪美奐的煙花盛宴之中。
足足半個時辰的煙花盛宴,大明宮前的第一輪煙花才漸漸燃盡,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烈火藥味。
一盞盞孔明燈在皇宮外悠悠升起,宛如點點繁星浮於長安城的夜空之上。
承載著無數百姓質樸而美好的心願,搖搖晃晃,越飛越高,最後成為一片壯觀的燈海。
李承乾仰頭凝視著滿天華燈,心中思緒飄飛,萬千感慨湧上心頭。
隨著張阿難那清越悠長的一聲“入宴”。
長安城的大小官員們三兩成群,邁著整齊而莊重的步伐魚貫進入大明宮。
依照官階次序,緩緩坐到了各自所屬的位置之上。
今年的元日大典與往昔不同,諸多改變令各國使臣們麵麵相覷,紛紛露出驚訝之色。
往年眾人皆是席地而坐於坐墊之上,而今年卻全然換成了精致的小桌子和椅子。
這般變化,彰顯出大唐愈發濃鬱的禮儀風範。
李承乾目光緩緩掃過下方落座的文武百官和各國使臣。
看見眾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聚焦於自己身上。
李承乾神色從容,微微抬手,拿起那精致的酒杯,目光深邃地望向下方眾人。
“諸愛卿!”
“今日元日。”
“朕,心懷敬畏,展望大唐之未來。”
“去歲之中,大唐既有風雨,亦現霓虹。”
“風雨者,如民生之微瑕、吏治之偶屙。”
“霓虹處,乃倉廩之愈實、文治之愈興。”
“然朕與百官同心,未敢有絲毫懈怠,終使大唐之舟,穩渡波瀾。”
“今觀各國來使,齊聚於斯,實乃盛景。”
“大唐之盛,非獨於域內,亦影響於萬邦。”
“朕欲展大唐之胸懷,施仁政於四海,與諸國互通有無,共鑄盛世華章。”
“或有爭端,朕必以公正之態、睿智之心,使其冰消。”
“朕望,來年之大唐,田畝豐饒,百姓和樂,士子飽學,兵戈止息。”
“願吾大唐,文可傳千秋之訓,武能保四方之寧。”
“諸公,且與朕攜手同行,共赴此榮光之途,令大唐之名,永載史冊!”
“請諸君,滿飲此杯!”言罷,李承乾將杯中的小白幹昂首一飲而盡,那酒水入喉,火辣滋味自喉嚨口緩緩流下。
台下眾人見狀,紛紛效仿李承乾之舉,舉杯仰頭,一飲而盡。
李世民端坐於一側,目光緊緊鎖住台上的李承乾,臉上滿是驕傲自豪之色。
不愧是我兒子!看上去就是那麽威嚴神武!
一杯小白幹入肚,台下頓時響起一片“斯哈斯哈”的呼氣聲,此起彼伏。
李承乾聽到,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揚,微微嘲笑:“看來諸位都不勝酒力啊!”
李承乾此語一出,那一個個武將頓時按捺不住,紛紛起哄叫嚷起來。
程咬金率先跳將出來,扯著嗓子喊道:“陛下!俺老程怎會不勝酒力!”
“俺老程的酒量,那可是海量無邊,莫說這小小一杯,便是一口氣喝三壺,亦是不在話下!”
其餘武將亦不甘示弱,紛紛吹噓自家酒量,一時間,宴會廳內喧鬧非凡,究竟誰真誰假,
誰強誰弱,怕隻有等到大典結束,看誰能傲然挺立,穩穩站著出去方見分曉。
“好了,朕知道你們的酒量。”
李承乾抬手虛按,示意眾人安靜。
“那就,開宴吧!”
李承乾的開宴令下,一個個身姿婀娜的侍女蓮步輕移,手捧著精美的菜肴,穿梭於席間,將一道道佳肴輕輕放置於各位大臣麵前的小桌上。
宴會上,絲竹之聲悠悠奏響。
樂師們手指輕撥琴弦,吹奏竹管。
舞姬們身著華服,翩然而至,輕盈地舞動著婀娜身姿,衣袂飄飄,演繹著大唐的盛世風華。
各國使臣們置身於這般場景之中,皆被這大唐的盛景深深震撼。
他們一邊品嚐著桌上精美的菜肴,那鮮美的滋味在舌尖上散開,令味蕾歡呼雀躍。
一邊交頭接耳,低聲讚歎著大唐的強盛與繁榮,眼中滿是驚羨與欽佩之色。
李承乾端坐在高位之上,緩緩巡視著席間眾人,心中豪情萬丈。
眼看眾人皆已酒足飯飽,一個個盤子亦被侍女們悄然收了回去。
倭國大使臣鬆下有田敏銳地捕捉到宴會間這片刻的間隙,他整了整衣冠,神色凝重,快步走到宴會中央。
“倭國下使鬆下有田,拜見大唐皇帝陛下!”
鬆下有田雙膝跪地,身體前傾,額頭重重地磕在地上,發出一聲清脆的響頭聲。
李承乾見倭國使臣終於站了出來,臉上依舊平靜如水。
他微微眯起雙眸,帶著一絲疑惑看向鬆下有田:“倭國下使有何事要向朕說啊?”
鬆下有田見李承乾這般神情,似是已然忘卻此事,心中焦急。
連忙說道:“陛下,下使此次前來,是希望陛下可以給我們倭國換一個國名。”
李承乾的目光凝視著鬆下有田,緩聲道:“倭國之名乃是漢武帝所取。”
“然國號者,承載一國之根基,豈是輕易可改之物?”
“大唐亦遵循古製與天地正道,名號既定,自有其不容置疑之深意。”
“朕為大唐天子,肩負著秉持公正之重任,需全力維護天下秩序與傳統。”
“此事且罷,勿要再提。”
李承乾的話語傳入鬆下有田耳中,令他心中頗感不平。
這話語分明是在暗指他們倭國人身材矮小,漢武帝以“倭國”稱之亦無過錯。
可鬆下有田知道自己無能為力,畢竟被拒絕對他們而言,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這是第四次碰壁,他們倭國自認為是日出之國,光芒萬丈,想要換個名字卻如此艱難。
隋文帝拒絕了,隋煬帝拒絕了,唐太宗也拒絕了,本以為新帝登基,也許有機會,卻沒想到依舊被拒絕了。
看來隻有繼續等待了,隻要倭國持之以恒。
這神州大地之上,總有一位皇帝會被他們的誠意所打動,為其改名。
周圍其他各國使臣聽聞此事,皆紛紛投來鄙夷的目光。
在他們眼中,倭國人身材矮小,麵容猥瑣,獐頭鼠目,如此模樣,能是什麽好東西?
鬆下有田卻全然不在乎各國使臣的看法,在他心中,唯大唐皇帝陛下的看法才至關重要。
此刻改名不成,他旋即想到那使臣隊伍被打斷腿之事,其實不能改名鬆下有田已經有點懶追究了。
但這件事說不定能加深皇帝陛下對倭國的印象。
再加上此事乃是大唐皇帝陛下親自應允要處理的,陛下可以忘,他不能忘啊!
要是日後追究起來,這可怎麽辦?
夜幕降臨,一道道絢麗奪目的煙花呼嘯著衝向天空,轟然綻放。
五彩斑斕的光焰在空中交織。
百姓們紛紛佇立街頭,一個個仰著頭,目光緊緊追隨著皇宮方向升騰而起的煙花盛景。
驚歎聲與歡呼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李承乾身姿挺拔,立於大明宮殿之外,神色寧靜。
默默地與人群一道沉浸於這場美輪美奐的煙花盛宴之中。
足足半個時辰的煙花盛宴,大明宮前的第一輪煙花才漸漸燃盡,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烈火藥味。
一盞盞孔明燈在皇宮外悠悠升起,宛如點點繁星浮於長安城的夜空之上。
承載著無數百姓質樸而美好的心願,搖搖晃晃,越飛越高,最後成為一片壯觀的燈海。
李承乾仰頭凝視著滿天華燈,心中思緒飄飛,萬千感慨湧上心頭。
隨著張阿難那清越悠長的一聲“入宴”。
長安城的大小官員們三兩成群,邁著整齊而莊重的步伐魚貫進入大明宮。
依照官階次序,緩緩坐到了各自所屬的位置之上。
今年的元日大典與往昔不同,諸多改變令各國使臣們麵麵相覷,紛紛露出驚訝之色。
往年眾人皆是席地而坐於坐墊之上,而今年卻全然換成了精致的小桌子和椅子。
這般變化,彰顯出大唐愈發濃鬱的禮儀風範。
李承乾目光緩緩掃過下方落座的文武百官和各國使臣。
看見眾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聚焦於自己身上。
李承乾神色從容,微微抬手,拿起那精致的酒杯,目光深邃地望向下方眾人。
“諸愛卿!”
“今日元日。”
“朕,心懷敬畏,展望大唐之未來。”
“去歲之中,大唐既有風雨,亦現霓虹。”
“風雨者,如民生之微瑕、吏治之偶屙。”
“霓虹處,乃倉廩之愈實、文治之愈興。”
“然朕與百官同心,未敢有絲毫懈怠,終使大唐之舟,穩渡波瀾。”
“今觀各國來使,齊聚於斯,實乃盛景。”
“大唐之盛,非獨於域內,亦影響於萬邦。”
“朕欲展大唐之胸懷,施仁政於四海,與諸國互通有無,共鑄盛世華章。”
“或有爭端,朕必以公正之態、睿智之心,使其冰消。”
“朕望,來年之大唐,田畝豐饒,百姓和樂,士子飽學,兵戈止息。”
“願吾大唐,文可傳千秋之訓,武能保四方之寧。”
“諸公,且與朕攜手同行,共赴此榮光之途,令大唐之名,永載史冊!”
“請諸君,滿飲此杯!”言罷,李承乾將杯中的小白幹昂首一飲而盡,那酒水入喉,火辣滋味自喉嚨口緩緩流下。
台下眾人見狀,紛紛效仿李承乾之舉,舉杯仰頭,一飲而盡。
李世民端坐於一側,目光緊緊鎖住台上的李承乾,臉上滿是驕傲自豪之色。
不愧是我兒子!看上去就是那麽威嚴神武!
一杯小白幹入肚,台下頓時響起一片“斯哈斯哈”的呼氣聲,此起彼伏。
李承乾聽到,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揚,微微嘲笑:“看來諸位都不勝酒力啊!”
李承乾此語一出,那一個個武將頓時按捺不住,紛紛起哄叫嚷起來。
程咬金率先跳將出來,扯著嗓子喊道:“陛下!俺老程怎會不勝酒力!”
“俺老程的酒量,那可是海量無邊,莫說這小小一杯,便是一口氣喝三壺,亦是不在話下!”
其餘武將亦不甘示弱,紛紛吹噓自家酒量,一時間,宴會廳內喧鬧非凡,究竟誰真誰假,
誰強誰弱,怕隻有等到大典結束,看誰能傲然挺立,穩穩站著出去方見分曉。
“好了,朕知道你們的酒量。”
李承乾抬手虛按,示意眾人安靜。
“那就,開宴吧!”
李承乾的開宴令下,一個個身姿婀娜的侍女蓮步輕移,手捧著精美的菜肴,穿梭於席間,將一道道佳肴輕輕放置於各位大臣麵前的小桌上。
宴會上,絲竹之聲悠悠奏響。
樂師們手指輕撥琴弦,吹奏竹管。
舞姬們身著華服,翩然而至,輕盈地舞動著婀娜身姿,衣袂飄飄,演繹著大唐的盛世風華。
各國使臣們置身於這般場景之中,皆被這大唐的盛景深深震撼。
他們一邊品嚐著桌上精美的菜肴,那鮮美的滋味在舌尖上散開,令味蕾歡呼雀躍。
一邊交頭接耳,低聲讚歎著大唐的強盛與繁榮,眼中滿是驚羨與欽佩之色。
李承乾端坐在高位之上,緩緩巡視著席間眾人,心中豪情萬丈。
眼看眾人皆已酒足飯飽,一個個盤子亦被侍女們悄然收了回去。
倭國大使臣鬆下有田敏銳地捕捉到宴會間這片刻的間隙,他整了整衣冠,神色凝重,快步走到宴會中央。
“倭國下使鬆下有田,拜見大唐皇帝陛下!”
鬆下有田雙膝跪地,身體前傾,額頭重重地磕在地上,發出一聲清脆的響頭聲。
李承乾見倭國使臣終於站了出來,臉上依舊平靜如水。
他微微眯起雙眸,帶著一絲疑惑看向鬆下有田:“倭國下使有何事要向朕說啊?”
鬆下有田見李承乾這般神情,似是已然忘卻此事,心中焦急。
連忙說道:“陛下,下使此次前來,是希望陛下可以給我們倭國換一個國名。”
李承乾的目光凝視著鬆下有田,緩聲道:“倭國之名乃是漢武帝所取。”
“然國號者,承載一國之根基,豈是輕易可改之物?”
“大唐亦遵循古製與天地正道,名號既定,自有其不容置疑之深意。”
“朕為大唐天子,肩負著秉持公正之重任,需全力維護天下秩序與傳統。”
“此事且罷,勿要再提。”
李承乾的話語傳入鬆下有田耳中,令他心中頗感不平。
這話語分明是在暗指他們倭國人身材矮小,漢武帝以“倭國”稱之亦無過錯。
可鬆下有田知道自己無能為力,畢竟被拒絕對他們而言,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這是第四次碰壁,他們倭國自認為是日出之國,光芒萬丈,想要換個名字卻如此艱難。
隋文帝拒絕了,隋煬帝拒絕了,唐太宗也拒絕了,本以為新帝登基,也許有機會,卻沒想到依舊被拒絕了。
看來隻有繼續等待了,隻要倭國持之以恒。
這神州大地之上,總有一位皇帝會被他們的誠意所打動,為其改名。
周圍其他各國使臣聽聞此事,皆紛紛投來鄙夷的目光。
在他們眼中,倭國人身材矮小,麵容猥瑣,獐頭鼠目,如此模樣,能是什麽好東西?
鬆下有田卻全然不在乎各國使臣的看法,在他心中,唯大唐皇帝陛下的看法才至關重要。
此刻改名不成,他旋即想到那使臣隊伍被打斷腿之事,其實不能改名鬆下有田已經有點懶追究了。
但這件事說不定能加深皇帝陛下對倭國的印象。
再加上此事乃是大唐皇帝陛下親自應允要處理的,陛下可以忘,他不能忘啊!
要是日後追究起來,這可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