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你怎麽也反對朕禦駕親征呢?朕想把你留在京都監國,這對你也是一個很好的曆練機會。”


    四下無人,李世民露出了一個老父親神情。


    “陛下,高句麗不容小覷,一戰而定的可能性不高,陛下禦駕親征,能親征五年還是十年呢?”


    李承乾反問道,也沒有那般的咄咄逼人,現在兩人就是在商量,用不著急眼。


    因為李承乾知道此戰的結果。


    李世民聞言,也點了點頭,對李承乾擁有戰略眼光深感欣慰,一國之主,若是沒有戰略眼光,那也隻能為守成之君。


    不過,在李世民看來,李承乾還是太嫩了些。


    “我大唐兵強馬壯,水陸齊攻,一年還攻打不下高句麗嗎?”


    大唐以武立國,大小戰役無數,無雙戰將甚多,加上他親自指揮,如何能不勝呢?他有信心在一年之內平定高句麗。


    “陛下,是否覺得衛國公李靖能將麵積比高句麗大數倍的東突厥,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滅亡,就覺得滅一個高句麗,一年時間就已經足夠了。”


    李世民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答案是肯定的。


    “陛下可能忘了,高句麗都是重城,不像突厥那樣一馬平川,可能每拔一個堅城,就要一個多月的時間,一年肯定是滅不了高句麗。”


    李世民嘴巴微張,自己怎麽就把這樣的事情忽略了呢?


    他身為皇帝,肯定是不能一直在外征戰,而無顧國家政事吧!


    而高句麗確實又是如此,城高牆厚,易守難攻,肯定推進十分困難,要滅其國,非一日之功。


    禦駕親征,能勝,但是滅不了國。


    “而且,如果一戰不能將高句麗滅國,那麽等我唐軍退回,那些重城勢必又會被重新打回去,不滅其國,我大唐隻會徒勞無功,空耗國力而已,無利。”


    “若打之而不能滅其國,那還不如不打,若要攻之,必要滅其國,而且這非一年可功畢之,陛下覺得你還適合作為主帥嗎?”


    李承乾耗盡腦力分析著,言其利害關係。


    “戰,就滅其國,不然不如不戰。”


    李世民大為震動,以他的軍事才華,如何不知道李承乾所述之精髓。


    “承乾,想不到你還有如此的軍事才能,以前確實是父皇對你冷落太多了,以至於不曾發現你的才華。”


    李世民既羞愧,又無比的欣慰,李承乾獨特的軍事見解,讓他耳目一新,假以時日,必定能大放光彩。


    “承乾,那以你之見,遠征高句麗主帥人選,誰最為合適呢?李勣?長孫無忌?”


    李世民心中自然也有了人選,不過,他此番既是考驗,也想知道李承乾還有什麽其他的獨特見解。


    “都不是!”李承乾搖了搖頭。


    “承乾,看來,你對朝中大臣還不太了解,不過,也因為你接觸朝政較少的緣故,日後你就會慢慢明白了。”


    李世民沒有失望,還是很耐心的說道:“最合適之人,當屬李勣。”


    “如果沒有本宮的話,陛下所言不錯自然是不錯,李勣是最合適的人選了。”李承乾笑道。


    “你?”李世民再次一驚,不過還是搖了搖頭。


    “你軍事才能獨特,但是實戰經驗基本上沒有,三軍主帥之位置,事關三軍將士生死,朕不會交付於你。”


    李世民現在已經發覺了李承乾的軍事才能,肯定會讓他參與此次的遠征,加以鍛煉,但任用位置,肯定不是三軍主帥。


    “漢時韓信也不是直接就佩戴三軍印信了嗎?”李承乾對於此次的統帥之位,還是誌在必得的,因為這直接關乎到他上位的變動。


    哪怕是強如漢武帝劉徹,也是在當了多年以後的傀儡,才得以真正掌控權力,就是唐高宗李治也是如是


    李世民死了之後,他再上位,也隻不過把李治換成了他李承乾罷了,至於大權,還是要落在長孫無忌和李勣的手中,行使輔國之權。


    而李承乾實在不想當這個傀儡,一代帝皇,誰又會容忍他人的操控呢?


    “但也不是人人是韓信!”李世民還是拒絕了。


    “本宮相信,陛下一定會將遠征高句麗主帥的位置給本宮的。”李承乾嘴角微微揚起,顯得十分的自信。


    “你就這麽篤定嗎?”李世民錯愕,他現在是一點都不想把這樣的位置交給李承乾。


    “陛下會的,因為本宮在軍中,無半點威信,將來又如何統軍禦國?”李承乾答非所問。


    李世民的目光尖銳了起來,這一刻,他想到了很多,他該是時候為下任繼承者考慮了。


    “希望你能是一個合格的統帥吧。”半晌之後,李世民鄭重的說道。


    在某一些方麵之上,勝敗已經不重要了,而且大唐會敗嗎?不會。


    那為何不能讓太子下去鍍金,以穩固將來的至尊位呢?


    “遠征高句麗,朕去不得,那就由你代朕去吧,滅之,你的聲望會達到頂峰。”


    沒錯,李世民會為李承乾鋪路的,而路,就是高句麗國。


    不過能不能立威,那也得看李承乾真正的本領了。


    李承乾上位需要威望,需要得到軍隊中絕大多數將領的認可,換一話說,那就是,李承乾要有自己的人,而非都是李世民的舊臣。


    “這段時間,你也多看看兵書,有什麽不懂的,也可隨時入宮。”


    李世民決定自己親自來培養接班人,那些儒生隻適合教化天下,不適合教導君王。


    “兒臣會記得的,陛下,兒臣想和你要一個人。”


    李世民興致不錯,李承乾隨即開口道。


    “要人?要誰?”李世民沒有立即允諾,他要知道是誰,畢竟現在李承乾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弘文館的生員裴行儉!”李承乾開口道。


    “就一個生員,你不必和朕說,以你東宮太子的身份,還怕弘文館不放嗎?”李世民苦笑,覺得李承乾現在太小心了。


    “對了,前些時日,東宮受到牽連,你宮內的人也都下了獄,朕給你派幾人去保護你吧。”


    經曆了幾次謀反案,繼承人都安全還是要得到保證的。


    李承乾的安危也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重生李承乾,開局謀反審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垠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垠石並收藏大唐:重生李承乾,開局謀反審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