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共內前行


    不共前行實際上是四攝中的利行。


    不共前行分為六個部分,第一是一切道的基石——皈依引導,“一切道”是多數詞,它是指什麽呢?是指顯宗密宗的一切道。顯宗和密宗的一切道首 先都必須皈依。如雲:“雖眾皆可受戒律,然未皈依不可得。”盡管在所有外道中也都有受一分戒的情況,可是沒有皈依,就不具備真正的善戒,因此相續中要修行 道諦證悟無我的智慧,必須具備它的基礎禪定,正如(《入行論》中)所說:“有止諸勝觀,能滅諸煩惱,知已先求止,止由離貪成。”禪定的基礎是戒律,因此必 須守護清規戒律。受戒之先,如果沒有皈依,就無法得到戒體。


    皈依的含義,自他由於畏懼輪回的痛苦,進而承諾發誓將殊勝的對境作為依怙。打個比方來說,一個小孩被狗追趕,他會到大人麵前求得庇護。尤其大乘行人是因為畏懼有寂二邊而皈依的。


    起初開啟一切道之門的是皈依,開啟皈依之門的是信心。信心分為四種,一是清淨信,這種信心不需了知理由,就對代表佛的佛像、代表法的經書、 代表僧的持四尺紅黃法衣的補丁在內者生起虔誠的心。二是欲樂信,知曉輪回的過患、憶念解脫的功德以後想要獲得解脫的心態。三是誠摯信,對業因果虔誠信受。 四是解信,不管是對佛的解信、對法的解信還是對僧的解信,都必須清楚地知道其原因,換句話說,就是需要對“無上本師即佛寶……”三寶的功德有所了解,明曉 三寶尤其是上師不欺惑這一點後誠信不疑。懷著真誠的信心而皈依者,就叫三皈居士,也就是前文中《皈依七十頌》所說“雖眾皆可受戒律,然未皈依不可得”的意 義。一開始沒有皈依之前,就不存在以戒守護相續的情況,如果沒有受戒,也就談不上守戒,倘若沒有守戒,就無法修行一切道法。假設以四種信心中的誠摯信或者 不退轉信為基礎,從自身而言具足信心,那麽對境沒有好壞之分,就像老婦女依靠狗牙而成佛的事例一樣。


    一  皈依


    皈依的分類,包括三士道的三種皈依。其中小士道的意樂,是為了自己從三惡趣中得以解脫獲得人天善趣果位而皈依。皈依的時間,暫時是有生之 年,究竟在沒有獲得人天果報之前。皈依的對境是佛寶的色身、正法的經函和僧眾,僧眾不需要是聖者,隻要是具戒的凡夫僧眾即可,這種皈依無需十分清楚理由。 這樣的小士道有內與外兩種,它們之間的差別,內教的小士道者將三寶執為皈依處;外教的小士道者不把三寶當作皈依處。


    中士道是指聲聞、緣覺。他們的皈依需要了知理由,皈依的意樂,是認識到三有六道為痛苦的自性,希求自我解脫的心態。皈依的時間,暫時是有生 之年,究竟是在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之前。皈依的對境,是佛法僧三寶。他們隻承認佛陀也是聲聞緣覺阿羅漢,而不承認佛陀是斷證究竟不住二邊的涅槃。他們認為佛 陀的遍知智慧、相好功德莊嚴超勝聲聞緣覺是來源於在三大阿僧祇劫積累資糧和誕生於轉輪王種姓的力量。佛陀的身體並不是皈依的對境,因為它是異熟蘊苦諦不淨 的自性,是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的種子所生,為此要皈依佛陀的智慧滅諦。法寶是小乘的三藏和三學。證法教法中的證法——道諦和滅諦中的滅諦才是皈依的 對境,所謂的大乘並不存在,佛陀也沒有宣說過。僧眾,有凡夫僧眾和聖者僧眾,聖者僧眾是預流、一來、不來的聖僧,他們的身體是異熟蘊苦諦不淨的自性,因此 需要皈依他們的智慧——滅諦。佛陀是阿羅漢,所以本師是佛寶。


    關於小乘的皈依方法,正如下文所說是以佛為本師、法為道、僧為助伴的方式皈依。


    大士道皈依的意樂,不是為了自我利益,而是為了利他證得佛果,也就是加行發心殊勝。皈依的時間,是從即日起直至沒有證得菩提果之間。


    如果有人想:獲得菩提之時還需要皈依嗎?


    到那時,本身具備十力、十自在,因此自身遠離一切畏懼,具足救度他者的力量,所以成佛時不需要皈依。


    皈依的對境,是具四身五智的佛、大乘教法證法以及一地至十地末際之間的住地菩薩僧眾,共同外皈依境是這三寶;不共內皈依境,是加持根本的上 師、悉地根本的本尊、事業根本的空行;尤其是殊勝方便金剛乘的皈依境,是處所的脈、動搖的風、莊嚴的菩提心;究竟無欺實相金剛乘的皈依境是“真實善逝三寶 三根本,風脈明點自性菩提心,體性自性大悲壇城中,乃至菩提果間永皈依”。


    法和僧是暫時的皈依境,究竟唯一的皈依境就是三寶總集、獨一無二的佛寶。彌勒菩薩(在《寶性論》中)說:“斷故欺惑故,無故有畏故,二法及 僧眾,非永皈依境。”教法,需要證悟其意義,因為在原原本本了悟意義時,詞句也就無有必要,就像已經渡過了河就不再需要船隻一樣,這是“斷故”。證法,在 獲得上上道的時候,前麵的道是所舍的無常法,這是“欺惑故”。“無故”,是指聲聞緣覺聖者不具備菩薩聖者的功德,聖者菩薩不具備佛陀的功德,所有凡夫菩薩 仍然懷著惡趣的畏懼,故而不是永久的皈依境。究竟的皈依處隻有佛陀,他是三寶的本性,如雲:“能仁法身故,僧亦彼究竟。”其中的“能仁”是指本師佛寶, “法身”是指證法身以及教法身兩種,與佛心相續功德的法不可分割者,即是僧眾,實際上究竟的皈依處隻是唯一的佛陀。關於三根本和風脈明點在下文有闡述。這 裏講的本體自性大悲是大圓滿的皈依境,所依是風脈明點,能依是自性菩提心光明智慧,如果歸為一種,即是顯宗裏說的如來藏、密宗講的自然智慧唯一明點。倘若 分為兩類,則是本來清淨大空智慧和任運自成顯現智慧。如果分成三類,即是本體空性智慧、自性光明智慧、大悲周遍智慧。大悲周遍智慧,又包括外明大悲與內明 大悲,內明大悲現空無別的本性,是(本體、自性、大悲)三者無二無別。


    皈依的時間:依照因相乘而言,在沒有安住在外菩提果菩提樹下之前,在沒有現前內菩提果覺性如來藏之前皈依。或者按照密宗的講法,在沒有蘇醒本尊本體之前皈依。大士道具足以上三種特點的皈依,包括因皈依和果皈依兩種,因皈依分為相似的承諾皈依和真實的隨修道皈依兩種。


    相似的承諾皈依,通過了知佛是本師、法是道、僧是助伴具足三特點而皈依,念誦十萬遍皈依偈。


    真實隨修道的皈依,依照上麵的承諾,通過實地運用佛是本師、法是道、僧是修道助伴的方式修行。


    果皈依,是指顯宗所說的願菩提心或這裏的特殊意樂。密宗的果皈依是三種自然智慧無二無別,如果證悟了這樣的實相,那就正如所謂的“簡便迅速 救護心識是密宗之法相”,所有相執分別念都自然滅盡、自然解脫、自然斷絕、自然融入、自然清淨於無相無分別的境界中,得以救護,即是果皈依。或者說,因相 乘,緣於他相續前已經現世的三寶而希望在自相續中獲得的一種立誓;密宗果位道用,也就是通過二色身道用方便生起次第、法身道用智慧圓滿次第的途徑使果位三 身事業道用,由此稱為果皈依。


    以上三士道的皈依方法,在這裏講大士道的皈依法,不是為了自我利益而是為了其他一切有情獲得三寶總集本體的佛果(意樂差別),從今日起直至沒有證得圓滿菩提之間,皈依現證的佛陀、聖者及他們相續中具有的一切法。


    特別是殊勝方便金剛藏乘等,作為粗大因的風脈明點雖然自己原本具足,自性清淨,但還沒有現前,這一對境就是密宗所說的智慧勇識,把粗大因的風脈明點觀修為誓言尊者,細微智慧的風脈明點觀修為智慧勇識,依靠這所有對境而成就清淨現前的佛陀。


    有關脈的分類,共稱主要有三脈五輪。三脈即中脈、左精脈、右血脈。五輪即頂上大樂輪、喉間受用輪、心間法輪 、臍間幻化輪、密處護樂輪。如果 分為七輪,就再加上所燃火輪、能燃風輪。或者按照大圓滿的觀點,頂上莊嚴輪有三百六十脈瓣;喉間集味輪有十六脈瓣;心間憶念莊嚴輪有八脈瓣;臍間能生輪有 六十脈瓣,這所有脈瓣上口朝下。共稱的金剛身,處所是脈,脈中運行的是風,風的本體即五大種風,它包括根本的五風和支分的五風,根本的五風是持命風、上行 風、下行風、平等風、遍行風。支分的五風是運行在五種有色根中的風。如果以因的差別來分,拿一個正常的壯年人來說,一晝夜風運行二萬一千六百次,是外行 風。向內運行在細脈支分中的風,有十二萬六百次,它屬於動搖風。明點依靠風,也就是莊嚴菩提心紅白明點依賴於風,如芝麻遍油一般遍及於一切脈。實相金剛乘 的皈依境,所依是風脈明點,能依是菩提心,關於分為一類、兩類、三類的內容,正如前文所說。這樣的風脈明點如果與清淨法相對應,脈清淨為僧寶和化身,風清 淨為法寶和報身,明點清淨為佛寶和法身,本體空性即是佛陀,自性光明即是正法,大悲周遍現空雙運的智慧不可分割,即是僧眾。前文中所講的三根本、風脈明 點、本體自性大悲都可攝集在三寶當中,並且不超出三寶的範疇。


    如果對三寶加以分析,每一寶都有本體、分類和功德三個方麵。


    其一、佛寶:


    一、佛寶的本體,斷證究竟就是佛陀的本體。那麽,佛陀的斷證是如何達到究竟的呢?聲聞緣覺證悟了人無我,滅除粗大的法我執而斷除了所斷業和 煩惱障,而並沒有斷除所知障和習 氣障。作為菩薩,一地見道證悟法性諦,頓然斷除遍計的障礙,在五百大劫中入定以後,在其後得斷除吝嗇煩惱,究竟布施度。隨 後從二地開始,依次跨地,斷除所斷,證悟所證,他們的證悟與小乘相比,更有所提高和進展,因此直接斷除了煩惱障。所知障,是從一地開始間接減少,到獲得七 地時,無餘斷除剩餘的煩惱障,從三清淨地開始斷除一切粗細的所知障,到了十地相續末際,以金剛喻定的智慧將細微的習 氣障盡摧無遺,從而無餘現前剩餘的智 慧,自此再沒有所斷,所證方麵再無所提高、無所進展的,因此斷證究竟就是佛陀的本體。


    二、佛寶的分類,分為所依身體、能依智慧、所為事業三種。


    (一)所依的身體,也分為本性身、法身、報身、化身四類。有關佛陀本性身,新派舊派所持的觀點,新派認為是遠離五蘊的空性,它的這種空性的空分是一種斷空,因此他們承許佛陀沒有遍知智慧。舊派認為,佛陀的本性身是法界、智慧雙運空性智慧藏。


    法身,是自性空明的智慧。梵語為嘎雅,引申出來,就稱為聚者。也就是聚集二十一種無漏法的體性。本性身和法身這兩者都是意——一切種智的智 慧,因此是從佛陀自身側麵來安立的。報身和化身是從所化他眾的角度來安立的,所化有清淨不清淨兩種,在清淨者的麵前,依靠佛陀的自性大悲、願力以及所化十 地菩薩們的福德力,而顯現具五決定的報身。所謂的五決定,處所決定是密嚴刹土;本師決定,即是五部佛,每一部也都有小部的五部眷屬,虛空遍及之處,法身周 遍,法身遍及之處,為了調化清淨所化有情,報身周遍;法決定,是遠離言說的大乘法;眷屬決定,是十地菩薩;時間決定,即恒常相續。也就是說,不是本體常 有,而是相續恒常。不清淨的所化眾生麵前,依靠受用圓滿身的發願力和所化眾生善法增上福德力,顯現佛陀殊勝化身。


    化身包括殊勝化身、投生化身、工巧化身和種種化身四類。其中佛陀的殊勝化身,隻有住於大資糧道和加行道四順抉擇分者才能得以拜見。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佛陀現於世間之際,青蛙、烏鴉等也得以朝見。不管怎樣,圓滿示現十二相的佛陀,就是殊勝化身。


    投生化身,是指在六道之處的六能仁和上師善知識們。依照《涅槃經》中所說的“阿難莫哀傷,阿難莫哭泣,末時五百世,我現善知識,饒益汝等眾”,佛陀的投生化身就是上師善知識大德們。


    工巧化身,一種觀點認為,是指化現為嘎瑪布秀等工巧王;另一種觀點認為,是指土匠、石匠、銅匠等等,泛指從事鑄像、畫像、雕像等增上善法的能工巧匠。


    種種化身,船舶、航船、橋梁、台階,甚至在炎熱逼迫之時的涼風,嚴寒逼迫時的暖流,凡是成為給眾生帶來利樂之因的事物都屬於佛陀的種種化身。


    (二)能依智慧:就像我們的心一樣無所不現,佛陀的智慧也包括法界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五種。


    法界性智,現前萬法實相勝義諦。大圓鏡智,就像清澈的鏡麵上能映現一切影像一樣,在法界性智麵前,輪涅法顯現澄清的部分不滅,就是大圓鏡 智。平等性智,例如,鏡子裏不管映現什麽影像,都沒有好壞之分,同等隻是影像而已。同樣,以平等一味一體的方式照見輪涅二者,就是平等性智。妙觀察智,盡 管從法性的角度而言,一切法都是等性的,可是從有法的側麵,毫不混雜了了洞悉輪涅的萬法,就是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比如,醫生的責任就是通過把脈認清疾 病,依靠藥物治療疾病。同樣,佛陀考慮到如何調化所化眾生,而如如不動、不加勤作任運自成調化所化有情,這就是成所作智。這些智慧可以歸納為兩種,法界性 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屬於如所有智,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屬於盡所有智。所有的智慧都可以概括歸集在一切種智當中。


    (三)所為事業:佛陀將所有惡趣眾生安置於善趣,將所有善趣眾生安置於三種姓聖道中,將三種姓聖道的眾生,逐漸安置於佛地。聲聞緣覺菩薩們 隻能把眾生安置在他們各自的果位,而不能把他們安置到佛地。佛陀,根據所化眾生各自的意樂,指示正道,把他們安置在究竟佛地的事業,超勝聲聞緣覺菩薩的方 麵有三法,即恒常、周遍、任運的事業。恒常:佛陀沒有先前利益眾生現在不利益的情況,因此是恒常。周遍:佛陀沒有隻在東方行持事業、在南方不行持事業的情 況,而是遍及於十方三世。任運:佛陀的事業是不加勤作任運自成的。


    三、佛寶的功德:佛陀的功德有法身的功德和色身的功德兩種。其中法身的功德,就是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二十一種無漏法的自性。佛陀色 身的功德,身體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語言具足六十梵音,意具足智悲力的功德。智慧的功德,就是現量照見輪涅諸法的法性,這是如所有智;互不混淆現量照 見世俗有法的萬事萬物,如同濕的庵摩羅果放在手掌中一樣,這是盡所有智。慈悲的功德,晝夜六時關注眾生,看誰興盛、誰衰落等等,猶如獨子之母一樣,無有遠 近親疏照見一切有情。威力的功德,如經中說:“大海與波浪,縱會有越時,所化佛子前,佛不會越時。”聲聞、緣覺、菩薩們,盡管在調化眾生的時機成熟時,也 可能有因懈怠、忘記等沒有及時調伏眾生放棄的情況,可是,佛陀即便是在最後涅槃,仍然使人類中的遍行極喜、非人中的乾達婆極喜現見真諦。往昔,五百名商人 去大海取珍寶,結果出乎意外的狂風把船隻卷到鯨魚口裏,當時其餘所有人都祈禱山神、林神、樹神等等,商主菩薩對大家說:“我們要皈依佛陀。”於是眾人大聲 念誦“皈依佛陀”。就這樣,那條鯨魚聽到佛陀的名號,驚恐不已,沉入大海,閉上大口,饑餓而亡,由於它聽到佛號的緣故,轉生到三十三天,得見聖諦。僅僅聽 到佛陀的名號也能救脫輪回惡趣的恐懼,佛陀具有如此救度眾生的事業。


    其二、法寶也包括本體、分類和功德三個方麵。


    一、法寶的本體:成為斷或能斷煩惱障、所知障、習 氣障的方便,就是正法的本體。所謂的斷或能斷,“斷”是指聲聞緣覺菩薩斷除煩惱的滅諦,“能斷”是指道諦。


    二、法寶的分類:分為教法和證法兩種。關於教法,因相乘認為:它分為八萬四千法蘊,歸納起來是二十部,再進一步概括,攝集在三藏當中,教法 隻是存留在僧眾心相續中,外在的所有法本,是教法的所依。密宗裏,有詮法、詮相、詮稱三種。詮法,是指佛典;詮相,是指僧眾心相續中顯現的教法;詮稱,是 指所有語言文句。實際上,所謂如來的教法證法寶,舉個例子來說,“戒殺”的這個詞,在心裏決定下來,這是教法;實地修行它的意義,是證法。證法,就是勝道 三學。小乘聲聞緣覺的教法,能詮是三藏,它的所詮是三學,大乘的律藏是能詮,其所詮——二十根本墮等是戒學;經藏是能詮,經藏的所詮——慈心、禪定等是定 學;廣中略般若等對法是能詮,其所詮大中觀是慧學。密宗的所有灌頂、戒律、儀軌是律藏,它的教義——誓言的一切次第是戒學;四續部或六續部的法是經藏,其 教義——共同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是定學;大圓滿的所有續部是論藏,其教義——本來清淨直斷和任運自成頓超是究竟的慧學。總而言之,所有能詮詞句的部分就是教 法,一切所詮意義的部分就是證法。


    三、法寶的功德:如雲:“正法功德不可思。”能遣除有寂的一切衰敗,出生有寂的一切圓滿,就是正法的功德。


    其三、僧眾,包括本體、分類和功德。


    一、僧眾的本體:具足智慧和解脫兩種功德就是僧眾的本體。其中,現見、智慧、證悟是同義異名,聲聞緣覺的四果,依次以自性現見自性,不同程 度解脫所斷。菩薩見道,以法性現見、證悟真諦,不同程度解脫所斷。從見道起到十地相續末際之間,不同程度解脫煩惱障、所知障、習 氣障,就是僧眾。


    二、僧眾的分類:分為小乘僧眾和大乘僧眾,或者共同僧眾和不共僧眾。


    (小乘僧眾是聲聞緣覺,大乘僧眾也有菩薩僧眾和持明僧眾。每種僧眾都有凡夫僧眾和聖者僧眾之別。)


    共同僧眾是聲聞緣覺菩薩,不共僧眾是指持明內僧眾。


    共同僧眾又包括凡夫僧眾和聖者僧眾兩種。小乘聲聞凡夫僧眾,受以出離心為本體的八種別解脫戒以後守持清淨戒律,修行禪定,增長智慧,一直到 沒有見諦之前安住加行道、資糧道者。小乘聲聞聖者僧眾,是在差別基——四諦上,以差別法無常等十六行相的方式見諦,即是預流聖者;還沒有完全斷除欲界九品 煩惱,仍舊需要在欲界中受生一次,即是一來聖者;欲界煩惱無餘斷除,不需要再來欲界受生,即是不來聖者;無餘摧毀三界煩惱敵,即是阿羅漢。阿羅漢分為有餘 阿羅漢和無餘阿羅漢兩種。


    緣覺,在一開始學道時,有如聲聞一樣,在一百大劫中積累資糧以後,在最後有者時,發四種願:第一願,投生在佛陀沒有現世的空刹;第二願,在 沒有上師的情況下自證菩提;第三願,不以語言音聲說法;第四願,以身體神變令所化眾生增長福德。結果他們轉生在沒有佛陀、聲聞的刹土,具足少許的相好莊 嚴,不喜在家而渴求寂靜,依靠俱生所得智慧知曉把屍陀林的糞掃衣裁剪、縫製成三法衣,穿戴在身,進而觀屍林的骨鎖,這個骨架是由什麽形成的?是生所形成 的,生又來源於什麽?是從有中產生……通過順式逆式緣起的方式了解推到是由無明中產生,無明中產生行,行中生識……一直到老死之間,是順次十二緣起。再認 真觀察,老死由什麽中滅,由生泯滅而滅……滅次第的逆次十二緣起,無明泯滅而使行泯滅,以滅的順次,直到老死滅之間。結果現見了順次和逆次緣起的法性,從 而與預流聖者等聲聞相同依靠基礎的四禪,不需要道友助伴的利根者,像獨角犀一樣離群索居,需要道友助伴的鈍根者,如鸚鵡一樣眾多群居。緣覺也包括有餘阿羅 漢和無餘阿羅漢兩種。


    菩薩僧眾也有凡夫僧眾與聖者僧眾兩種。


    凡夫僧眾:希望一切有情證得佛果,發殊勝菩提心,進而受甚深見派和廣大行派二派任何一種的菩薩戒,以自宗的清淨戒律守護相續,修學六度所攝 的圓滿、成熟、修行法門——住於資糧道、加行道勝解行地的凡夫。從現量見到見道法性諦以上是聖僧。從一地開始現見法無我,斷除見斷的所有遍計部分,親睹百 尊佛陀,成熟一百有情,前往一百刹土,光照一百刹土,以神變能震動一百刹土,獲得禪定百門,顯示一百自身,每一身體也都幻現百數眷屬,獲得十二種百數功 德。之後從二地開始,對以往見道暫時現見的入定境界繼續加以護持並串習 ,從而次第斷除了修斷所有俱生部分,獲得十二種十萬功德……直到不可言說等同微塵數 的功德之間,能成熟如海有情,修行如海刹土,令如海佛陀生起歡喜,而不厭煩,以此圓滿如海二資糧。總之,令有情愉悅,不起厭煩,令諸佛歡喜而不厭煩,趨入 如海二資糧之門,獲得不可估量禪定門,以不可思議功德莊嚴,這就是菩薩聖者僧眾。


    持明內僧眾:事續、行續、瑜伽續這外三續中,首先入於事續之門,作為密宗,誓言或入門就是能成熟的灌頂。因此,事續,最開始得受共同明覺灌 頂,包括不動瓶水、寶生冠冕、無量光金剛杵三種灌頂,結行作沐浴、擦拭、護持。接下來,以事續自道的清淨誓言守護相續,是能成熟。實修能解脫的教授,分為 有相和無相瑜伽,除此之外並沒有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名詞。首先有相瑜伽,按照寧瑪派修四無量,以“藏巴拉”咒把萬法觀成空性,由空性大悲雙運中,觀修事續 六尊瑜伽  ,並且把自己誓言尊者和智慧本尊,觀修成主仆的形式,也就是把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觀成他體,祈送本尊,誓言者攝於無緣之中。後得時,享用三白三甜的食品, 以沐浴、清潔行為為主。一直到修行所依的畫像笑逐顏開、油燈自然燃起、芳香四處散逸等等成就相紛呈,這之前是凡夫。隨後,取受悉地的同時,成就欲界色界的 持明果位,麵見三部本尊,與之同時修行殊勝悉地,一直到十六世之前修道,最終獲得三部金剛持果位。這般實修的行人,取名為密宗持明內僧眾。


    行續,入門在前麵的三種灌頂基礎上,再得受不空成就鈴灌頂、毗盧遮那佛名稱灌頂,隨後以自道的清淨誓言守護相續。實修能解脫的教授,與瑜伽 續一致來修,將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觀成平等兄弟或朋友的形式,在沒有麵見本尊容顏之前,是凡夫密宗僧眾。當成就與欲界色界本尊身體、受用等同緣分的持明之 後得見本尊容顏,成就殊勝悉地,自此至七世之間修道,在沒有最終證得四部金剛持果位之前,是聖者男女密宗瑜伽行者。


    瑜伽續的能成熟或者入門,得受共同覺性五灌頂、金剛王權灌頂以及結行八瑞相、八瑞物的灌頂。以自道的清淨誓言守護相續。能解脫的教授,不以 沐浴、清潔行為為主,而以內在觀修五現前  的方式把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觀成無二無別,通過修行的所依(佛像)閃閃發光、麵露笑顏等驗相而取悉地,成就欲界色界持明以後,親睹本尊容顏,按照顯宗所說 獲得見諦,或者是成就密宗的殊勝悉地,自此至五世之間修道,直到沒有獲得最終五部金剛持果位之前,稱為凡夫聖者密宗瑜伽行者。


    這以上是外三續的持明內僧眾。


    無上瑜伽續,按照寧瑪派而言,此續包括瑪哈、阿努、阿底三種。


    瑪哈約嘎(大瑜伽),入門或者能成熟或者誓言儀軌,即續部寂猛本尊灌頂或修部八大法行的灌頂,如果沒有得受這些灌頂,以其餘的灌頂可以代表道灌頂,卻不能代替基灌頂。


    依照續部必須要得受外十利的灌頂、內五力的灌頂、密三甚深的灌頂。起初,上師要成熟弟子的相續,自開始作準備起到受皈依戒、菩薩戒之間的所 有事宜就相當於釀酒一開始要煮青稞一樣,堪為灌頂的法器,弟子明觀成本尊的三處三文字,清楚地觀成身語意三本尊,從中放光周遍虛空,由浩瀚無邊的十方刹土 尤其是密嚴刹土等處以身手印、語文字、意標幟的相迎請智慧尊者,融入弟子。如果是上等者,就會證悟灌頂義智慧。假設是中等者,會生起明樂無分別的覺受,即 便是下等者,也將對三門是三金剛這一點產生不被他奪的定解,這就相當於青稞發酵。接著依次進行四灌頂,結尾時,歸納所有誓言,讓弟子以“主尊如何囑,我亦 如是行……”進行承諾。這個過程就相當於平酒。如果自此之後沒有持執灌頂的命脈——以清淨的誓言守護相續,那就如同酒雖然開始經過煮青稞、發酵、壓平的程 序卻以魔障和客人衝犯等變腐了一樣。《金剛手現前灌頂續》中雲:“秉持灌頂命脈即誓言,如若失毀則如種子被火焚。”盡管一開始得受了真正的灌頂,但如果中 間沒有守護清淨的誓言,那就沒有利益可言了。其實,具誓言和破誓言兩者之間並無太大的差距,把地看作地就是破誓言,把地看成佛眼佛母就是具誓言。本來,後 代的諸位密宗行者境界裏應該顯現本尊、密咒、智慧的遊舞,如果一切景象都呈現為妖魔鬼怪,那使自他都不舒暢,如此一來,他們沒有一點密咒的味道。別解脫戒 主要注重外在身體語言的業,所以容易守護。菩薩戒,單單依賴於善惡心的分別念,較前相比稍有難度。密宗的所有誓言都必須在智慧上看待,就更為困難。可是, 當今時代的大多數人認為別解脫戒難以守護,反倒覺得密乘戒隨隨便便就可以,但實際上這是顛倒妄執。


    以瑪哈約嘎自宗的清淨誓言守護相續,能解脫的教授,瑪哈約嘎主要修行方便生起次第,智慧圓滿次第,隻是修風和明點圓滿次第中的風圓滿次第的一部分。


    方便生起次第:通過觀修平庸不清淨的相分別的對治——方便生起次第,使三境清淨,首先意的對境前了然呈現自己的本尊;第二觸覺的對境自己的 手能明顯接觸到本尊及其裝飾、標幟等有觸礙的形象;第三根的對境前,別人也說見到修生起次第的上師是大吉祥怙主和大威德等等。在這樣的生起次第明顯穩固的 八種量達到標準、五種覺受尚未究竟之前一直修習 ,結果,雖然平庸的相分別依靠生起次第能歸攝為本尊的本體,可是由於還沒有離開執著本尊的耽著分別念,所以 必須修行耽著殊妙本尊的對治法——智慧圓滿次第。圓滿次第包括風和明點的兩種圓滿次第。其一,風的圓滿次第,如果風沒有堪能,那麽明點就無法切中要點,一 開始生起次第趨於究竟得以穩固的行者,除了外在身體空朗朗呈現本尊以外,平庸人的身體並不明顯。當然,僅僅是修氣並不代表圓滿次第,因此起初生起次第得以 穩固至關重要。隨後,修具四種雙運的寶瓶氣,使風心入於、安住、融入中脈。所謂的四空,風入於中脈,依次根識融入意識為空,意識融入染汙意為大空、染汙意 融入阿賴耶為極空,阿賴耶融入智慧為一切空,由這四空引發的喻光明在相續中生起以後,以三現作為光明的因,風五光作為緣,從而使不清淨的幻身,能如幻般起 現成唯以風心所成的真實本尊身。這樣的喻智慧,能修成義光明,增進的行為,有需要不需要瑪哈遠道六月會修儀軌兩種。實際上,正如前文所說,所有上師全部是 生起次第、風得以穩固、證得加行道暖智者,要符合壇城聖聚的數目而聚會。具備三層壇城,裏麵驅敵兵器、除病妙藥、維生食品、修行聖物要樣樣齊全。在眾會之 中,即便是有一個破根本誓言的人,也使得其餘所有人的修行都成枉然無義,不會修成殊勝悉地,隻有可能會得到些許共同悉地,除此之外會修沒有實義。正如恩劄 布德所說:“一位破戒者,能毀諸行人,如一有傷蛙,能壞諸餘蛙。”如果眾會之中的所有人都是具誓言者,那麽六月儀軌需不需要酬補,也要看根基的差別。六月 圓滿之時的黃昏,紅黃藍交 錯的光芒散射,由本尊處取受悉地,中夜由怨敵處取悉地,具足三種滿足而降伏並取悉地。黎明時分,依止她身手印的道,依靠上降明 點,相續中生起真實俱生智慧,即不離樂覺受的智慧,依靠下固明點,最後在相續生起自然俱生智慧遠離一切明樂無分別覺受耽著的義智慧。在那時,佛父相續中現 量生起樂智慧、佛母相續中現量生起空智慧。其後,能起現有學雙運清淨的幻身,也就是能起現身意雙運真實圓滿次第的本尊身。就這樣,從資糧道逾越到加行道, 由加行道逾越到見道,見道越到二地……


    如果大家都具足誓言,那麽掌握時間的雞和犬、犏牛等也能走向持明地。倘若會修者全部獲得了暖相,那在六個月期間,頂位忍位圓滿取悉地時,繼 勝法位刹那智慧之後,得到顯宗所說的見道或密宗所說的大手印殊勝悉地。按照教部索瓦派的觀點,誠如《道次第論》中所說:“得未得能力,見道為二種。”依靠 禪定的火能清淨庸俗的身體,使它變得澄清,證得無生無死壽自在,即是壽自在持明;沒有能夠清淨身體,盡管心成熟為本尊身,可是由於未能清淨身體,就是異熟 持明;從二地到九地之間,是大手印持明;任運持明,是沒有得以成佛的究竟道部分。依照全知無垢光尊者的觀點,安住大資糧道邊際者,身體還沒有成熟為本尊 身,心已成熟為本尊身,即是異熟持明;之後見道是大手印持明,身體成為澄清以後壽命得以自在,勝法位道圓滿,即是壽自在持明;如果沒有得到壽自在,那麽在 即生當中證得見道,中陰越到二地,後得起現有學雙運境界,一直到十地末際以上是大手印持明,達到究竟現前佛地,即是任運持明。安住於以上四種持明地者,就 是大瑜伽續的勇士勇母,也就是持明內僧眾。


    阿努約嘎(隨類瑜伽)能成熟的灌頂,十種外灌頂、十一種內灌頂、十三種修灌頂,加上兩種密灌頂,獲得這三十六種根本的最勝灌頂以後,以自道 的清淨誓言守護相續,實修能解脫的教授,生起次第的部分、圓滿次第瑪哈約嘎中講的風圓滿次第為前提,在這裏主要切中要點修行明點的圓滿次第,具足自身方 便,脈直、風清淨、明點堪能以後,依靠她身手印之道,首先憑借明點上降的力量引發出真實的俱生智慧,在下固明點之際生起假立自性的俱生智慧,然而在初學階 段,難以生起遠離耽著覺受的智慧。當喻智慧在相續中生起時,後得所謂不清淨的幻身,實際上能起現唯風心所成的本尊身。當相續中生起義智慧時,能起現清淨的 幻身,也就是智慧相中呈現的本尊身。在希求心的資糧道,辨別大種姓的加行道,獲得大授記的見道,得大安慰的修道,圓滿大妙力的無學道,安住以上五種持明地 者,就是阿努約嘎自道的空行和空行母,即持明內僧眾。


    阿底約嘎(最極瑜伽)能成熟的灌頂,得受下麵兩種灌頂的四種句寶灌頂中特別分出的有戲、無戲等四灌頂,以自宗的清淨誓言守護相續。實修能解 脫的教授包括懈怠者無勤解脫的本來清淨直斷和精進者有勤解脫的任運自成。如果從法的角度而言,必須把法性現量相安立為見道。然而,以修行者作為出發點,法 性現量相立為資糧道覺受增上相即加行道;覺性如量相為見道;在法性盡地時,外所取境、內能取心、密覺受增上都逐漸滅盡,是聖者有學道;圓滿滅盡時,即是無 學道。安住在以上道位四相中者,就是持明內僧眾。


    三、僧眾的功德:具備戒、定、慧、總持、辯才等不可思議的如海功德。


    這以上所有皈依境,歸納起來匯集為上師,如果廣義來講,就是暫時的九種。由於把他們作為皈依境,尤其是本身具全風脈等,所以在皈依時脈清淨為化身……


    大士道的意樂,是以為遣除有寂一切衰敗的心願而皈依的。這樣的心態,按照因相乘來講,既是意樂差別,也是果皈依。因皈依是以具足三種特點 (即佛為本師、法為道、僧為助伴)而皈依的。關於這個問題有兩種觀點,按照中轉法輪 的意趣,以因皈依作為因,獲得佛果,就承許是果皈依,承認(因皈依和果 皈依)是真正能生所生的因果。末轉法輪 以上承認:“如來藏智”在基位有情的相續中以基住自然智慧存在著,它是恒常、不變、本體空性,如來三身的一切功德以 無改任運的方式存在著。由於離基如來藏的智慧被客塵所障蔽,因此需要遣除它的方式或者二資糧的緣,然而並不承認它們是真正能生所生的因果,認為(因皈依) 是能現前的外緣。


    首先因皈依,包括相似的承諾皈依和真正隨修道的皈依兩種。


    其一、相似的承諾皈依,以本師、道、助伴的方式念誦十萬遍皈依偈。


    其二、真正隨修道的皈依:繼因承諾皈依之後,邁入積累二資糧的所有門,就是隨修道的皈依。這樣的自然本智,是無則不生的因,沒有認識它的本 來麵目之時就是眾生,認識之後現前時就是佛陀。從一地開始,片麵證悟了這一本智,從此以後次第證悟、修習 ,最終在十地相續末際,依靠道位的證法和十地相續 末際的對治金剛喻定的智慧無餘斷除剩餘的所斷而成佛。本體本來清淨、離客塵清淨的佛陀就是果證法。佛陀心相續中具有的甚深和廣大之法就是它,它包括抉擇滅 和非抉擇滅兩種。非抉擇滅在眾生的相續中,以如來藏智慧本體本來清淨的方式存在著。抉擇滅,是離客塵清淨的部分——佛陀法身。這樣的本智在眾生相續中是如 何存在的呢?就像劍存於劍鞘裏、寶珠被淤泥所遮蔽一樣,被客塵所障蔽著,消除它的方便——因皈依和果皈依分別是因和緣。


    不共內皈依境三根本三寶到底是怎樣的呢?


    按照顯宗的觀點承許,殊勝化身是佛寶。在密宗的講法中,一種承許是佛陀的受用圓滿身是佛寶,認為上師是僧眾,有信心的本尊和有緣的本尊是佛陀。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上師是佛寶,本尊是法寶,其餘傳承上師是持明內僧眾。


    關於上師是佛的道理,必須以教證、理證來證實。有關的教證,《五次第論》中所說“此即自然佛,唯一大本尊,盡賜諸竅訣,金剛師勝佛”等等。 理證,上師的意是大智慧(法身),上師的現象顯似身體,傳出語音,心現動念(是色身),法身的現象是色身,色身的本體是法身,這兩者不可分割、無二無別就 是雙運金剛持。


    關於本尊是法寶的道理,通常而言,新派舊派共同有四續部,瑜伽續部又包括外瑜伽和內瑜伽。內瑜伽中,寧瑪派有甚深內三續部,新派有《勝樂金 剛》、《喜金剛》、《密集金剛》,這所有法都包括教法和證法。其中教法,外密宗的教法是現聲、聞聲、表示,事、行、瑜伽外三續部。證法是能成熟的灌頂和能 解脫的教言。恩賜能成熟和能解脫之教授的上師是佛,上師所恩賜的成熟、解脫之教授是法,實修的行人是持明內僧眾。恩賜內三續部之入門的灌頂和能解脫之教言 的上師是佛,能成熟和能解脫的教授是法寶,如此實修的行者是持明內僧眾,三根本歸集在三寶的自性中。


    類別暫時可以分成九種,但歸納起來,就攝為獨一無二的上師。


    以上稍稍解釋完皈依的含義,接下來實際修行,分為入座與座間兩個階段。入座,白天兩座、夜晚兩座四座或八座都可以。入座也包括入座的前行、 入座的正行和入座的後行。入座的前行,身的要點、語的要點、心的要點和祈禱這四項在所有入座時都要運用。身的要點,作毗盧七法,解脫道的七法,身體放鬆、 跏趺端直。語的要點,除垢氣,除三次垢氣或九次垢氣,根據自己的信解而行。在除垢氣時,觀想自他從無始輪回以來所積的業、墮罪、破誓言、深道的一切障礙違 緣通通變成黑氣的形象,向外排放。心的要點,就是調整發心,首先去除所有惡劣的發心,改變無記的發心,以菩提心意樂扭轉發心。祈禱,上師的形象改不改變都 可以,觀想:在頭頂上十萬瓣白色蓮花的紅黃色花蕊中央,日輪墊上獅子座層層疊放的柔軟綾羅墊上,把自己的根本上師觀成出家相或密咒師形象。必須以將上師視 為真佛情不自禁的虔誠恭敬信心祈求所想之事,在修暇滿難得時,祈禱上師加持自相續生起實現暇滿人身價值的功德。隨後,上師化光融入自己,再入定。同樣,不 管是修共不共任何加行的時候,就需要祈禱上師心相續中的所有功德在自相續中生起,自己的心與上師的智慧融為一體而入定,要知道這些內容類推普及所有入座。


    入座的正行:一切菩薩的圓滿、成熟、修行三種功德中,這裏屬於修行刹土,清清楚楚地觀想:整個大地是珍寶地,繪製成格,在自己對麵的遠方, 奇珍異寶組成的如意樹五枝的中央一枝上麵,獅子座層層疊放軟軟的綾羅墊上,本體是根本上師,形象是鄔金仁波切蓮花生大士,他的頂髻五光圓明點環繞之內安住 著所有的傳承上師,法座周圍,是自己得過灌頂等法的所有上師,它的周圍是四續部或六續部的本尊聖眾。右邊的樹枝上,佛陀等周邊環繞男性護法,他們的麵向外 觀,從而完成不許外敵魔障入內的事業;所有女性護法麵向內看,完成不使內在悉地失散向外的事業。在護法的周圍,是財神寶藏主等,把這一切的一切都觀成上師 大智慧的幻現,並沒有高低賢劣,均具足遍知的智慧,以超越人的明目照見,以超越人的耳聽聞,以超越人的心垂念,成為我們的引導商主。


    要皈依的眾生,把父親等觀想在自己的右方,如同在地麵上集會一樣,穿衣佩飾,黑壓壓一片。其後,自己隨著維那師的腔調念誦皈依偈。這裏不與 頂禮在一起修,自他眾人身恭敬合掌,語恭敬念誦皈依偈。心恭敬發自心坎深處思維:從今天起,直到沒有獲得究竟佛果之間,無論我被拋到上麵的佛地也好,被拋 到下麵的地獄也罷,不管是吉是凶、是病是痛、是樂是苦,既不向父親詢問,也不和母親商量,又不自作主張,就是祈禱上師三寶您明知、您垂念,除您之外不尋找 其餘指望處和皈依處,修的是您,念的是您,依的是您。這樣全心依附念誦皈依頌。特別是以本師、道、助伴的方式皈依,首先要呼喚“本師佛陀出有壞”接著說: “從此年此月此日此時起,直至沒有獲得究竟菩提果之間,您是我的本師,不依止除您之外的其餘本師。”再次呼喚“本師佛陀出有壞,我發誓從今日起,直至沒有 獲得究竟菩提之間,將您親口所說教法證法體性的妙法,作為實修解脫菩提的道,不依止除正法之外其餘的邪道外道。”又再次呼喚:“本師佛陀出有壞,我發誓以 通過講修途徑受持您親口所說之妙法的引導聖僧作為修道的助伴,不依止除此之外俗世中背信棄義的朋友、胡 言亂語的朋友、為非作歹的朋友。”


    這以後供養上師等內容 容易理解。


    入座的後行:接下來到了收座的時候,觀想皈依境的所有尊眾身體放射紅光,照耀自他一切有情,從而清淨遮蔽斷證功德的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習  氣障,眾生界中本有的如來藏種姓或界性轉依而現前智慧。我與一切眾生猶如鳥雀被石簧擊中一般“撲楞楞”飛到皈依境中,最後上師也從足、墊、座和頭依次收 攝,消失於心間,在這種狀態中入定,就是實相義的皈依。就這般觀察、安住輪番交 替而修。其後在又開始起心動念的後得時,如前一樣明觀福田等等。念誦“以此 善……”作回向,並發清淨願。座間吃飯、睡覺、行走、安坐的一切時分裏,明觀皈依境的福田……


    當準備再度入座時,首先解手、擤好鼻涕、洗好臉,將外麵的院門、裏麵的房門都關好,總之凡是該辦的事都完成,保證不中斷入座。隨後心裏想: 如果座間的一切繁雜妄念沒有中止下來,那後一座也就難保修得成功。所以要發誓:現在這一座裏,我絕對不能放任這顆心隨著迷亂煩惱所轉,寧死不舍此誓願。接 下來,心不跟隨過去,不迎接未來,不持續現在的分別念,盡可能安住,這相當於是修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時的驅魔、修護輪,身的要點等在所有引導中都相同。


    當一座結束時,要觀察一下是否履行了前麵發的誓願,如果履行了諾言完全是生起善分別念,那就會滿心歡喜。要對治這種心態,就要在心裏這般提 醒自己:啊,你是因為小小的福德才導致如此的,你真的這麽好嗎?我還要看你下一座。從而鏟除傲慢心。如果沒有履行諾言,心隨著迷亂所轉,而認為現在我什麽 也修不成,進而悲觀失望,這時就要打起精神、提高心力,自我鼓勵:啊,你有什麽可悲觀的呢?如果你從一開始就不曾迷惑,那現在你為什麽沒有成佛,如今這一 座已經隨著迷亂所轉,我在下一座裏誓死也不放縱你遺失在迷亂的控製中。除非沒有閉關一座,也就另當別論,隻要閉關一座,所有的加行、正行、後行必須完整無 缺。早晨起來時,以自己是本尊的佛慢起來時,觀想整個虛空到處是勇士瑜伽母眾,他們用長腰鼓和金剛鈴的聲音、元音輔音的自聲喚醒自己。有關入座的前行等內 容與前麵是一模一樣的。


    皈依戒:簡單地講,正法就是不害他眾,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都必須斷除害他的一切事,從來沒有說過正法是害他眾。作為一名內道佛教徒, 務必斷除害有情。別解脫戒也要從這一點做起。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去除損害有情的心態和行為。密宗當中,上師是一切皈依處的本體,所以,凡是與上師身語意相 違的自己身語意所行均要斷除,要依止上師身語意所攝的身語意所行。如果讓上師心情愉悅,就是令如海皈依境歡喜,如果違背了上師的意願,那從此之後就無藥可 救,同時也與如海皈依境的心相違背。所以我們一定要斷除令上師不歡喜的事,即生當中實修這唯一的皈依務必達到究竟。一個人在一生當中,要麽是痛苦要麽是快 樂,另外再沒有什麽出路。痛苦也有苦果與苦因兩種。苦果是指受到疾病折磨,著魔中邪,晦氣所罩,當遭遇諸如此類不幸時,千萬不要認為“我不該遭受這樣的痛 苦”而要想到,這也是三寶以大悲賜給我滅盡惡業的方便,後世將要感受的業,如今依靠三寶的大悲,使我現在就受報,從而使之窮盡,我真是高興。苦因是指貪嗔 癡的分別念,當萌生這些煩惱時,要想到:這也是三寶的大悲所至,為什麽呢?是三寶以大悲在警告我:我的相續中有這樣的煩惱隨眠存在(,一定要舍棄)。從而 把這些看成是值得歡喜、大有必要、必不可少的事,想到是三寶您以大悲關照使我的相續中不能生起這種不善的心行,由此滿懷喜悅之情。


    快樂也有樂因與樂果兩種。樂因,就是生起諸如信心、出離心、菩提心之類的善分別念。華智仁波切親口說過:如果生起一念善心,那也值得高興。 我們必須生起強有力的善念,使它與日俱增。誠如《入行論》中所說:“猶如烏雲暗夜中,刹那閃電極明亮,如是依佛威德力,世人暫蒙修福意。”為了使這樣的善 念蒸蒸日上,一定要虔誠祈禱上師三寶。


    樂果:如果自己豐衣足食,十全十美,要知曉這並不是來自於我了不起的魄力,而是三寶的悲心所致,進而對三寶感念恩德,報答恩德,精進供養。 最起碼,不管自己吃什麽、喝什麽,應該準備一個供養獻新用的獻新杯  ,可後來的人都隻是把它看成是供鬼供神的,高低強弱的人誰也不曾想過它本是用來供養三寶的。(我們無論享受什麽飲食,首先)在獻新杯裏加一點獻新,口裏念 誦“無上本師即佛寶,無上救護即法寶,無上引導即僧寶,供養皈處三寶尊”,少少供上一點,這就代表不間斷定時供養三寶、感恩圖報。而且,身體受用都要供養 三寶,權勢財富要用在正法方麵,就像所說的“辛勤如山王,不如積微福”。我們需要累積福德,而積累資糧的對境就是僧眾。噶舉派的教言中說:“活生生的佛 陀、活生生的佛法、活生生的僧眾。”供養僧眾能夠獲得供養三寶的福德,供養佛、法雖然能得到供養的福德,卻得不到對境接受的福德,而供養僧眾既能得到供養 的福德,也能得到接受的福德。尤其是,如果供養上師,就是供養第四寶,能獲得無量福德。


    四、皈依的功德利益,包括暫時的功德利益和究竟的功德利益。今生今世,能救離病魔、國王的懲治、饑荒的威脅等等八大災難和十六難,得到增上 生、決定勝的一切安樂,這就是暫時的功德利益。皈依的究竟利益:皈依佛陀將獲得佛果;皈依法能轉三次法輪 ;皈依僧,能成為本師調柔、眷屬調柔,本師寂靜、 眷屬寂靜,本師極寂靜、眷屬極寂靜的聲聞和菩薩僧眾眷屬。


    二  發殊勝菩提心


    大乘之根本——發殊勝菩提心引導,如果修行人的意樂廣大,那麽即便所修的法是小乘法,也就成了大乘法。從諸位初學者的側麵安立大乘小乘,就 是看具不具備世俗菩提心,而並不是以法來安立大乘和小乘的。所以,世俗菩提心居於主導地位,見解作為助伴。了義、究竟的目的地就是勝義菩提心,而依靠世俗 菩提心並不能獲得究竟的果位。也就是說,在初學階段,必須有一顆善良的心。如雲:“心善地道亦善妙,心惡地道亦惡劣。”如果具有菩提心的意樂,那麽地道都 必然善妙,也就是會經行五道十地。如果居心不良 ,那麽地也惡劣道也險惡,必然走向三界九地,必然步入五道。為此,在初學階段,不看見解,不看修行,就是看 菩提心意樂,除此之外什麽也不依賴。談到見解,其實聲聞緣覺也有證悟的,正如薩迦班智達所說:“諸聲聞修空性法,彼之果即滅盡定。”所以說,依靠菩提心意 樂和積累資糧這兩者才能獲得佛果。新派主張世俗發心位居於首。舊派把菩提心分成不了義、相似了義和了義三種。不了義,具備世俗菩提心。相似了義,世俗和勝 義菩提心需要雙運。聲聞緣覺沒有證悟三大的見解,了義就是最終要達到的究竟勝義菩提心。龍樹菩薩說:“菩提心即大乘……”月稱菩薩在《入中論自釋》  中說:建立究竟一乘,隻有以勝義菩提心來證成究竟一乘,而以世俗菩提心無法建立究竟一乘。


    這樣的善妙意樂——菩提心,隻有心地善良的人才會生起來,而心腸歹毒的人不會生起。


    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包括修四無量心、發殊勝菩提心和受願行菩提心學處三個步驟。


    首先需要修四無量心:如果沒有依靠四無量來修心,那麽就斷不了謀取自利的心行。牟取自我利益(想要大有作為那純屬癡心妄想),不管是佛教裏 還是世間中,都從來不曾有過謀求私欲而成功、成就的實例。我們從耳聞目睹的現量加以權衡,在這個世界上的帝王將相、達官顯貴凡是自私自利的人,到頭來無不 淪落到最悲慘的境地,都是以毀壞自他而告終。從佛法方麵來講,謀取一己私利的聲聞緣覺們,既沒有獲得佛子菩薩地的功德,更不會得到佛陀出有壞果位的一切功 德,這歸根到底就是這個私心在作怪。


    現在,我們絕不可以牟取私利,一定要發起菩提心意樂。寂天菩薩說:“菩提心妙寶,未生令生起,已生勿退失,日日而增上。”所謂的“菩提心妙 寶”,就是指希望一切有情獲得佛果的心願。“未生令生起”的方法就是修四無量心。“已生勿退失,日日而增上”的方便,就是發起殊勝菩提心和修學它的學處。 關於“未生令生起、已生勿退失、日日而增上”的方便方法,如果想廣修,就要修四無量心;中等修法,就修慈心和悲心;假設略修,就隻修這獨一無二的悲心。


    這樣的菩提心,沒有生起讓它生起的方便就是四無量。四無量與四梵住之間有一定的差別,四梵住是指梵輔天等四處。轉生到四處的因是緣於慈悲喜 舍四種心,但它並不是無量心,隻是局限性地修行。四梵住不叫無量的原因是,簡略地說,由於慈、悲、喜、舍既沒有以出離心攝持,也沒有以菩提心攝持,又沒有 以空性見攝持,更沒有以證悟無我的智慧攝持,為此才叫梵住。打個比方來說,一個好心腸的老婦女,她的所緣、行相是局限性的,她一心想:我的這個孩子快樂幸 福等等。如果這種意樂入到遍知之道上,那就是四無量。道位時三十七菩提分法中居於首位的就是四無量,果位時是佛陀的四無量。正因為四無量心所緣的對境無 量、有境的心無量,它的果無量,為此才稱為無量。就講理論的順序而言,先從慈心講起;按照竅訣的觀點,如果首先沒有從舍無量開始修,那麽其餘所有修法就成 了梵住,所以最初必須從舍無量心修起。


    具體來說,希望眾生具足樂因及樂果,是慈心的本體或法相或行相;希望眾生遠離苦因及苦果,是悲心的本體或法相或行相;希望眾生不離安樂,即是喜心的本體或法相或行相;希望眾生遠離貪嗔,即是舍心的本體或法相或行相。


    四無量心也分為有緣的無量心與無緣的無量心兩種。在修有緣的無量心時,要對應所緣、行相來修。


    慈心的所緣境:“願等同虛空的一切老母有情具足安樂及安樂因”,這顯然是以不具安樂的有情作為所緣對境,希望他們具足樂因及樂果即是行相。


    悲心:以痛苦有情作為所緣對境,希望他們遠離苦因及苦果是行相。


    喜心:以具足樂因及樂果的有情作為所緣境,希望他們不離其安樂是行相。


    舍心:以自相續的貪嗔、他相續的貪嗔作為所緣境,希望平等息滅貪嗔心而具饒益心即是行相。


    以上是四無量心,就這樣對應所緣、行相來修。


    無緣的無量心,作為初學者,以如夢如幻等幻化八喻來修煉內心;如果是一個開悟者,那就以“無分別智行諸事”入定,修行它的妙力慈悲心等。


    要修四無量心的人,如果一開始沒有從舍無量修起,那麽慈悲喜就不能成為無量。修法有觀察修與安住修兩種。“慈心與慈等持,悲心與悲等持,喜 心與喜等持,舍心與舍等持”是指修寂止和勝觀中的修寂止。修寂止也包括理論的修法和竅訣的修法,這裏依照竅訣的修法,入座的所有前行法如前一樣。


    正行:把怨敵觀想在自己的右側,把親友觀想在自己的左側。一開始要對自己的親友生貪心,對仇人起嗔心。接著對此從三個時間來思維:敵人、親 人這兩者包括我自己在內在輾轉生死的過程中,沒有不當過父母親朋摯友的,如今的這個仇敵在以往做父母親朋好友的當時,曾經給予過我不可估量的幫助,保護我 免遭無量的加害。所以,他是利益我的親人。今世,我把他當作仇敵,他也不一定反過來也把我看成仇人,假設互相仇視,那麽在彼此之間發生爭鬥等等情況下,勢 必會以英勇、得勝作為美名傳揚的因。或者,他沒有把我看成仇人,或者即便對我敵視,但經過其他的中間人從中調解,或許會變成親友,也有可能變成比自己親生 骨肉更近的親人。就算沒有別人調和,但是雙方互相坦誠相待,互相認錯說:“你不對,我也有錯,現在開始我們不該像以前那樣了。”或者,以財物來坦白認錯, 或者通過對話坦誠道歉,這樣一來,也會彼此和睦,成為親友。


    從修行的角度來說,正是因為被敵人搶劫一空的外緣才使我遇到佛法,如果有這樣的外緣出現,那這回我就是一個佛子菩薩了。再者說,百年布施不 如一日守戒,百年守戒不如一日修忍,佛陀的所有相好就是通過安忍而獲得的,而且修安忍的對境就是仇敵,如果我能夠修行安忍,那怨敵就是饒益我的人,所以他 並不是敵人。


    將來,這個敵人也會變成親人而幫助我。


    還有一種情況:這個仇人從無始以來的生世中作為我的怨敵加害於我,現在也是作為怨敵加害於我,未來也將作為怨敵加害於我。


    由此可見,這個敵人對我既有利也有害。


    接下來對這個隻是一味貪戀的親人也加以思維,要經過一番詳詳細細的思索而斷定他是仇敵。前世當中,這個親人也害過我,他作為怨敵曾經無數次 掠奪過我的財產、剝奪過我的生命、砍斷過我的頭顱肢體。今生,他也成為我修行正法的違緣,孩子成為父母的痛苦緣,父母成為孩子的坑害者,父母為孩子迎娶作 為終身伴侶的妻子,這實際是把我們捆縛在輪回的繩索上,並且教給他們如何製伏敵人、如何扶助親友、如何做生意、搞欺騙各種各樣作惡的方法,這無疑會導致我 根本無法從輪回中獲得解脫。


    從正法的側麵來講,我起初幸逢了了不起的上師,中間修行妙法,最後守持戒律等等,可是為了成辦父母雙親等這些親人的利益,我的戒破了、禪定 退失了、智慧一敗塗地了,這就是他們所造成的。所以說,前世的敵人因討債變成今生的親人,今世的親人因為討債後世也會成為仇敵。這個親人在三時裏做我的仇 敵。


    還有另一種情況,這位親人從無始輪回以來,曾經當過父母等利益過我,現在也作為親人,從衣食、住所等方麵來幫助我,將來也會變成親人饒益於我。


    可見,親人對我也是既有利也有害。


    綜上所述,其實,親人敵人都是利害兼而有之,通過如此觀修,結果心裏既不會有想要加害敵人的念頭也不會有想幫助親人的欲望 。如果停留在這樣 的狀態上,就叫做無利無害的愚舍。所以,必須進一步觀想親怨兩者是母親,是該幫助的對象。那要怎樣來觀修呢?虛空遍及的地方充滿有情,有情遍及的地方充滿 業感痛苦,被業感痛苦折磨的一切有情從無始時以來無一不曾當過自己的父母親友等等。從更親密一層的關係來講,就像如今的這位生身母親一樣,這個敵人也當過 我的母親,並且不隻是一次而是不可思議次當過母親。(龍樹菩薩曾說:)“地土摶成棗核丸,其量不及為母數。”比如說:在無所不知的如來麵前,坐著我母子二 人或者敵人和我,佛陀告訴我們說:這個怨敵和你,在前世是這個人的母親,再前世當一個天人的母親……於是,我把這個大地的土摶成棗核丸來計數,結果這個大 地的土已經用完了,可是單單這個怨敵做母親的邊際還沒有算盡。這是什麽原因呢?因為我們從無始以來迄今為止一直流轉,可想而知,在巴掌大的地上,不曾多番 出生、不曾多番死亡的地方是沒有的。除了天界與地獄的多數眾生是化生以外,基本上都是胎生,如果需要從胎中出生,那沒有母親就無法出生。當然,假設隻是一 個眾生作為母親,那倒也僅此為止,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一切有情彼此之間都曾無數次做過母親,這個敵人當母親的次數就相當可觀。


    這以上是知母。


    接著就要念恩,隻要是母親,就必然有著深恩厚德,無恩無德的母親是不存在的,哪怕是變成了鷂鷹和豺狼等凶殘猛獸的崽兒,當母親的它們是殺害 別的眾生來深情養育自己的孩子。不用說轉生為豐衣足食應有盡有的富家子弟,就算是投生在乞丐之家的時候,恩重如山的母親,以啟明星做帽子,用白霜當鞋子, 以畢宿星做鞭子,腳上的血流在地上,手上的血灑在石頭上,臉肉給人,小腿肉給狗。也就是說,母親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孜孜不倦,嘔心瀝血,曆盡艱難,飽經 滄桑,甚至不顧臉皮,用痛苦和罪惡換來的乞討食物當中,哪怕有指頭大小的油脂,她會馬上給我,即便隻是得到了一個破破爛爛的墊子,她也會把稍微結實的地方 給我做成衣服或補丁,諸如此類。母親就是這樣以深情厚愛來養育我的。


    現在的這個敵人在作母親時,當我自己徘徊在中陰中的尋香近取神識,聞到食物的香氣而奔去的時候,依靠以往的業力和父母做愛的因緣而入胎,母 親她懷胎九個月零十天,忍痛受苦,暗地裏流著酸楚的淚,付出血肉之軀的一切代價,全然不顧滔天罪惡、艱難困苦、惡言惡語。母親享用飲食的營養和身體的所有 精華通過臍道來養活我的生命,使我身體得以成長,這是生身之恩。


    接著是出生時候的我,說活著,連頭都抬不起來,說死了,氣還沒有斷,就是這副要死不活、蔫蔫巴巴的樣子,是深情的母親,要死的沒讓死,要爛 的沒讓爛,要幹的沒讓幹。母親滿懷著生子的最大喜悅,以慈愛心撫育,臉上散發出含笑的光彩,用親昵的愛稱來呼喚,展開雙手摟在懷裏,不讓我死去,這是賜命 之恩。


    漂泊不定的中陰神識口裏無食、手中無財、背上無衣,不知何去何從,當來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家裏,是那深情似海的母親,用最初的食品——甘甜的 乳汁喂我,乳汁的精華落到眼裏,人在命終之時,眼裏瑩瑩流的淚水就是它,糟粕留在體內吸取所有食物營養,使身體茁壯成長,待到死亡之時,上吐下瀉身體元氣 的東西就是它。母親,用自己的體溫 當作我最初的衣服。當我稍稍能吃東西的時候,母親總是先把好的食品給我吃,不管是白的紅的,凡是有營養、香噴噴的食物, 她就用嘴來喂我,用手給我擦拭髒物,用手輕輕撫摸我的肚子看我餓了還是飽了,用指頭測試食物的冷熱,用最好最柔軟最暖和的布給我做衣服。母親她自己卻總是 舍不得上供三寶,舍不得下施貧乞,舍不得給亡者作佛事,舍不得給生者食物,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不顧一切罪業、痛苦、惡言所積累,通過邪惡、欺騙的手段所 攢下的一切財產通通給予我,就算是讓我登上轉輪王位,她也不覺得給予得太多。我要食馬上給食,要財馬上給財,身上無衣給我衣裳,從無吝嗇心和舍不得的心, 母親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受用通通給予了我,這是施財之恩。


    當我剛剛會吃東西、會走路的時候,母親教我吃飯該怎麽吃,穿衣服該怎麽穿,衣服哪是上哪是下,腰帶拴的鬆緊程度、鞋帶該怎樣係。不會走路教 我怎麽走,不會說話教我說“媽媽、爸爸……”,耐心地教我世間的所有知識。當我們在搖籃裏的時候,母親真的好像把自己的心掏出來放在平原上一樣把我當成心 肝寶貝,極其寵 愛,視為掌上明珠,一直到我長大成人 ,這是教世間知識之恩。


    以上生身、賜命、施財、教世間知識四種,是感念世間法方麵的恩德。


    從佛法的側麵來說,具足十八暇滿的這個珍寶人身也是大恩母親所生,再者衣服飲食、住所資具等修行菩提的這些助緣,如果沒有母親,單憑自力一 樣也是實現不了的,由此感念母親的恩德。佛子菩薩道,首先發殊勝菩提心,如果沒有母親,也無法發起,中間修學如海的菩薩行,如果沒有母親,也無有修學的對 境,倘若不具備菩提心、菩薩行,就不會有最終現前圓滿佛陀的果位。可見,從佛法方麵來說,母親對我也是有著大恩大德。


    以上從佛法和世法兩個角度來憶念恩德,就是念恩的修法。


    接下來心裏思維:對我具有深恩厚德的母親,既然在這以前是將利益勝利奉獻我,虧損失敗自取受,以深情養育了我。我這回有幸遇到大乘佛法,承 蒙上師善知識攝受,明曉道的利害,以往是媽媽關注我的苦樂,現在該輪到作為孩子的我要關注母親的疾苦。心裏有渴求報恩的想法,這就說明產生了想要報恩的念 頭。


    隨後,從自己的親生父母、兄弟姐妹等逐步觀修,在臨收座時,對一切有情無有親怨貪嗔,平等觀成中等的對境,這就是修舍無量心。


    在這般觀察修的過程中,心感疲憊,不想繼續的時候,不跟隨過去的妄想,也不迎接未來的希求,又不持續現在的分別念,不加改造悠然安住,這就是舍等持。


    當再度想起心動念時,又進行觀察,就這樣通過觀察、安住輪番交 替來修寂止。結座與前麵一模一樣。隨之進入座間,以有貪嗔的有情作為所緣境, 知母、念恩等觀修法與前相同,心想:但願此人遠離相續中的貪嗔;如果他能離開貪嗔之心,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他遠離貪嗔之心。為了使他遠離貪嗔而虔誠祈禱 三寶。


    在此之後,修無緣的舍心,自他的身體可分成微塵,心刹那間生滅,不會停留到第二刹那,在勝義中自性不成立,名言中在一切皆非的空性中緣起不滅,對空性和緣起不滅平等引生定解,在不加改造的狀態中安住,這是生起勝觀的方便法。


    另外,在所有座間階段,再針對有貪心、嗔心、有爭論的有情,第一與發願相聯:但願這些有情隨時隨地都能遠離貪嗔之心。第二與希求心相聯:如 果他們能遠離貪嗔之心那該多好!第三與立誓相聯:我一定要使他們遠離貪嗔之心。具足以上這三種相聯。第四祈禱:為實現以上願望虔誠祈禱三寶。反反複複觀 修。


    盡管在入座期間舍無量修得不錯,使心相續稍微有所改變,可是如果在座間沒有思維,那麽又會落入以前殘存的惡習 痕跡中。打個比方來說,當鐵放 在火裏燒的時候是紅彤彤的,一旦從火裏取出放在地上,它又會變得黑乎乎的。因此,在座間觀修入座所修的內容這一點相當關鍵。如此這般修行之後,在座間,對 怨敵放下嗔心,對親人拋下愛戀,要對所有眾生一視同仁,等如父母。


    修慈無量心,當借助舍心息滅了貪嗔之後,就必須對平等是父母的有情修慈心。在入座的開端要局部性觀修,結尾時,對一切有情觀修。開始,在前 麵直接觀想自己親生母親的音容笑貌。心裏思維:現在的這位母親,不止一次做過我的母親,而且當過無數次我的母親,做母親的邊際沒有盡頭……這是知母。


    接著念恩:我並不是從天上突然掉下來的,也不是像地上長花一樣自然冒出來的,而是母親九月零十天懷胎,給予了我的生身性命。凡母親享用飲食 的營養成分,就如同油燈裏放燈芯一樣,經過母親的臍部,滋養著我的身命。這是感念生身的恩德。在後來分娩的時候,母親除了頜骨的關節以外的所有關節部位全 部分離,七天之間,飽嚐著“想到做愛都會膽戰心驚”的痛苦。當時的我感受著“從鐵砧眼裏牽引出”般的痛苦。出生時候的我,說活著,連頭都抬不起來,說死 了,氣還沒有斷,就是這副要死不活、蔫蔫巴巴的樣子。回頭看時,不知從六道什麽地方來,往前瞧時,不知來到了什麽地方,在當時,如果不是深情的母親做我的 母親,也許我就死了。母親首先剝去我身上的胎盤,用乳汁的溫 流給我沐浴,剪斷臍帶,要死的沒讓死,要爛的沒讓爛,要幹的沒讓幹……感念賜命的恩德。其後, 母親以最初的食物——甘甜的乳汁喂養我……感念施財的恩德。母親把我當成心肝寶貝,滿懷慈愛心隨伴著我,以利益心養育我……凡是她會的、她懂的都通通教給 我,這是感念教世間知識的恩德。


    接下來從佛法的方麵憶念恩德,母親是饒益我的恩田,她把住所、床 榻等一切日用資具給予我。修慈心的福田也是這位大恩的母親,母親對我是這般 利濟的,而我以前從來沒有給予母親這樣的利益,甚至母親在世間法方麵教誨吩咐時,我非但不聽從,反而恩將仇報罵她:“老太婆,老糊塗,你怎麽還不死!”這 完全是沒有憶念恩德導致的。


    現在想到母親的恩德以後就要報答恩德,心裏思維:母親到底有什麽所求、想要什麽呢?其實她所求的、想要的無非就是快樂,衣裳、食品、住宅、 臥具等等今生今世的快樂一直到善趣天、人的一切安樂,甚至曬一天熱乎乎的太陽,喝一碗香噴噴的茶,諸如此類的快樂她都想求得,而不願意受苦。可是,她卻不 具有信心、出離心、菩提心這些安樂的因以及增上生人天之樂直至佛果的大樂,而接連不斷造作苦因,以不具樂因及樂果的深恩母親作為所緣境,心裏想:但願這位 母親現世及生生世世,具足珍貴的信心、出離心、菩提心——安樂因;如果母親能具足珍貴的信心、出離心、菩提心——安樂因,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母親具足珍 貴的信心、出離心、菩提心——安樂因。為了使母親具足安樂因而虔誠祈禱三寶。但願母親具足增上生人天果報直至圓滿佛果之間的安樂果;如果母親能具足增上生 人天果報直至圓滿佛果之間的安樂果,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母親具足增上生人天果報直至圓滿佛果之間的安樂果;為了使母親具足安樂果而虔誠祈禱三寶,念誦 “奇哉三寶大悲尊……上師如來眾生怙……勇士您具悲心力……”。當心裏稍有安樂之感的時候,不遮止分別念也不跟隨它,心悠然安住。


    相信因果的誠摯信心是善趣的因,出離心是解脫的因,菩提心是圓滿佛陀的因。


    以上從知母一直到希望他們具足樂因及樂果之間,是觀察修;不遮止分別念也不跟隨它,心悠然安住,是慈等持。


    在所有座間階段,需要奉行一切仁慈的身業和語業,心業就是懷有“必須成辦一切老母暫時和究竟的一切安樂”的心念。具體來說,我們對於父親叔 伯等長輩,包括家畜在內,要慈愛有加,斷除毆打等行為。語言上杜絕口出粗語和刺耳的話,心裏想到凡是眾生所求的暫時究竟的一切安樂,隻要能辦一定要成辦。


    無緣的慈心,就是引生三輪現而無自性的定解。


    修悲無量心:按照華智仁波切和阿底峽尊者的觀點,從自己的親生母親開始觀修。如果依照持明無畏洲的意趣,那就觀想羊隻等待宰的眾生,或生病 的患者或是痛苦者,把他當成自己或者自己的母親來觀修。不管按照哪種方式修都可以。就初學者從自己的親生母親開始觀修而言,把母親的身體了然觀在自己的前 麵。首先知母,她不隻是一次而是許許多多次當過自己的母親,對我有生身、賜命之恩……而且,給予我財產:深情的母親含辛茹苦,曆經萬難,不分晝夜(白天當 哨兵,晚上當巡邏)撫養嗬護……教世間知識:我不會說話母親教我說,不會走路教我走,不會吃飯教我吃,不會穿衣教我穿。從我孩提時代、少年時代、青春美 滿……凡是她會的懂的都通通教給我。


    從佛法方麵來說,難得的暇滿人身也是母親所生……生起想要報恩的渴望,對我恩重如山的母親有什麽所求、她想要什麽呢?她所求的想要的無非是 快樂,可是她卻不知道修行快樂的因——信心、出離心、菩提心,也沒有宣說的善知識,即便是有一位法師,可她也不會依照其言教修行,而把快樂之因的一切善法 視為不共戴天的敵人一般摧毀無餘。正如《入行論》中所說:“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盡管她不想受苦,但是卻糊裏糊塗地造痛苦之因的不善法。如雲:“眾 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不願意感受三有三界輪回的一切痛苦,甚至微微火星落在身體上或者紮小小刺兒之類微不足道的痛苦也不想遭受,可是卻屢屢造作痛苦的 因不善業,身體所行是不善業,口裏所說是不善業,心裏所想是不善業,如此一來,心中所想與實際所行背道而馳,直接受著苦諦損害,間接受著集諦危害,今生的 痛苦作為護送者,後世的痛苦作為接應者,中陰的痛苦作為連接紐帶。母親她不僅僅是具足這樣的苦因及苦果,而且單單為了我,也是和人廝打、和狗拚打,甚至僅 僅因為弄死我頭上虱子的果報就要漂泊在地獄那漫無邊際的痛苦中。對痛苦之因的不善過患一無所知,對善法的功德利益也全然不曉,夜以繼日連續不斷遭受痛苦的 大恩母親真是悲慘!實在可憐!這是悲心的所緣或者對境。但願母親離開三有三界輪回的苦果;如果母親能離開三有三界輪回的苦果,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母親離 開三有三界輪回的苦果;為了使她離開苦果,虔誠祈禱無欺的皈依處三寶,願您以大悲關照。但願母親離開一切業和煩惱的苦因;如果母親能離開一切業和煩惱的苦 因,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母親離開一切業和煩惱的苦因;為此虔誠祈禱三寶。就這樣,觀察、安住輪番來修。


    隨後,從父親、姊妹……父族親屬……逐步觀修,最後普及到虛空所遍的一切有情,這所有眾生都充斥著三苦,也就是遍及三惡趣的苦苦、遍及人天 善趣的變苦、遍及色界無色界的行苦,尤其是人類被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不欲臨苦及生老病死等等今生的痛苦所追趕著,被後世的痛苦等候著,由中陰 的痛苦銜接著。但願一切有情都遠離這樣的苦因及苦果;如果一切有情都遠離了這樣的苦因及苦果,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一切有情都遠離這樣的苦因及苦果;為此 而祈禱三寶。


    修無緣的悲心,就是引生出三輪現而無自性的定解。


    修喜無量心:首先也是對自己的母親,從知母、念恩、想要報恩開始修,再修希望她具足安樂的慈心和希望她遠離痛苦的悲心。接著,再觀想自己的 母親,有吃有穿、有住宅有臥具,有財產有受用,有權有勢,有地位有名聲,擁有點點滴滴的幸福快樂,這是所緣或者對境。行相或心態:把這看作是值得歡喜、大 有必要、不可缺少的,修歡喜心。但願母親所擁有的微乎其微的樂果及善業的樂因,永不失去、永不衰落而蒸蒸日上,永不離開善業的樂因及樂果;如果母親不離開 善業的樂因及樂果,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母親不離開這一切;為此虔誠祈禱三寶。但願母親不離開如此所擁有的一切樂因及樂果,蒸蒸日上,直至暫時增上生人天 果報、究竟決定勝解脫及遍知佛果之間與日俱增;如果能夠與日俱增,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其與日俱增;為此虔誠祈禱三寶。就這樣,觀察、安住輪番交 替而修。


    無緣的喜心:就是引生出三輪現而無自性的定解。


    在座間階段,隨時隨地對凡是幸福安寧的有情不生嫉妒,而滿懷欣喜。對於具備聞思修行的道友等眾人,也但願他們不離開這樣的所有安樂功德,但 願他們永不離開這些功德而蒸蒸日上,如果他們不離開這些功德那該多好。這般修喜心,有使自相續聞思修行不衰不退的必要。一切有情是母親,我作為孩子,本 來,母親的一切安樂該由子女來實現,對於不需要我去成辦而有情各得其樂,隻能是滿懷喜悅之情,而根本不會有嫉妒之心。


    第二、發殊勝菩提心。


    發殊勝菩提心包括本體、分類、發心方法三個部分。


    其一、菩提心的本體:具備兩個條件或兩層含義就是發菩提心的本體,正如補處彌勒菩薩所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第一個條件或第一層 含義就是心想:一切有情遠離苦因及苦果,以悲心緣眾生。後一個條件或後一層含義就是心想:一切有情遠離苦因及苦果而獲得珍貴的圓滿佛果,這是以智慧緣正等 菩提。具全這兩個條件,必須具備既不雜有隻想到眾生離苦而沒有想到獲得佛果的一般悲心,也不雜有沒有緣眾生痛苦而隻是想到要獲證佛果的慈心這兩個條件或兩 層含義。


    其二、菩提心的分類:依靠心力的差異有三類,這三類在以悲心緣眾生的條件上沒有差別,而是在後一個條件(以智慧緣佛果)上安立的,一是希求 我先成佛,這是大希求或者如國王之發心;二是希求我與眾生同時成佛,我不先成佛不把眾生遺留在後一起成就佛果,即是如舟子或妙智慧之發心;三是我從無始以 來一直在作意自利、牟取自利停滯不前,導致漂泊至今,如果仍舊牟取自利,那必然無有盡頭地漂泊下去。所以現在不管我何去何從,先要將一切有情安置在圓滿佛 位,我不管獲不獲得佛果都可以,以珍寶菩提心降伏作意自私自利的這個妖魔鬼怪而希望其餘眾生獲得佛果,這是無喻之發心或如牧童之發心。所有的比喻都簡明易 懂。如此一來,下根者在三十三大阿僧祇劫證得佛果,中根者曆經七大阿僧祇劫證得佛果,上根者曆經三大阿僧祇劫證得佛果。


    按照地的界限來分,在資糧道和加行道,稱為信解行發心,因為盡管相續中生起了真真切切的世俗菩提心,可是對於勝義菩提心,隻是以總相的方式 理解或領受,而並沒有現量證悟,為此叫做勝解行發心。從一地到七地之間,稱為增上清淨意樂之發心,入定時滅盡染汙意而在後得時偶爾萌生細微的我執,然而不 會成為道的違緣,所以叫做增上清淨意樂之發心。三清淨地的階段稱為異熟之發心,先前資糧道、加行道時所發的一切願現在得以實現,就像秋季莊稼成熟一樣,是 成辦廣大他利的時間,為此稱為異熟之發心。佛地稱為斷障之發心,因為煩惱障所知障連同習 氣通通斷盡,雖然以前發世俗菩提心“乃至菩提果”的承諾之時已過, 可是由於勝義發心以得而不失的方式上具存在,另外還因為是令無量有情發心的開端,由此才叫發心的。


    資糧道加行道,雖然有清淨的世俗發心,但勝義發心,作為資糧道者隻是了解,加行道者隻是領受。本來,見解有現量的見解和比量的見解,在資糧 道、加行道階段屬於比量的見解,為此是勝解行發心。加行道勝法位是無間智慧,相續中生起它的後一刹那就步入見道,如果按照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從資糧道到見 道之間需要一劫,見道就是現見法性真諦的第一“極喜”地,自利方麵現量證悟智慧,他利方麵等持神變運用自如,依靠劫轉變成刹那、刹那變成劫的自在神變能成 辦廣大他利,為此稱為極喜。在不清淨七地時,直接斷除煩惱障,間接減少所知障,所以在七地以前並沒有斷除染汙意,由此叫做不清淨七地,在後得時會出現個別 細微的自利分別念,但它自然而然清淨或者消失,行為上並沒有成辦自利,為此是增上清淨意樂發心。所謂的三清淨地,由於刹土、行境清淨,在三清淨地,煩惱障 無一遺留,從第七地已經斷完,在三清淨地階段,斷除所有粗細的所知障,到了十地相續末際,無餘斷除殘餘的習 氣障,這是異熟發心。其中第一刹那依靠對治法 ——金剛喻定的智慧無餘斷除剩餘的習 氣障,接著在第二刹那轉依成一切種智,即是斷障之發心。此處說它是刹那並不是以自本體來講的,是從對對境起作用方式的 角度而言的。關於二障,自宗的觀點,《寶性論》中說:“吝等分別念,許為煩惱障,三輪分別念,許是所知障。”貪心等煩惱是煩惱障,對三輪耽著實有,承許是 所知障。新派認為,煩惱障和所知障是同體存在的,實執是煩惱障,如此一來,煩惱障變得越來越細微,就是所知障,所知障變成越來越細微就是習 氣障,比如,麝 香(表示煩惱障),裝麝香容器上的氣味(表示所知障),容器上的氣味變得越來越微弱(表示習 氣障)。


    從本體的角度來分,有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兩種。如雲:“世俗勝義別,二種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在分別念上發起並收攝於分別念中。勝義菩提心,是分別念的運行隱沒於法界的智慧。


    世俗菩提心又包括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兩類。首先為得果位而立誓,是願菩提心;想要修行得果的因或方便的六度之心願,在因上立誓,是行菩提心。我必須要以這兩種誓言的鐵鉤鉤住。


    世俗菩提心需要依靠儀軌生起,勝義菩提心,雖然密宗裏說依靠儀軌生起,但那是指勝解道用,而並不是指真正的勝義菩提心。真正的勝義菩提心, 必須借助三殊勝而修行的力量才能生起。關於三殊勝,《經莊嚴論》中說:“令佛生歡喜,積累福慧資,不分別法智,生故許殊勝。”  殊勝包括攝持殊勝、隨修殊勝和證悟殊勝三種。其中攝持殊勝包括內外兩種,外攝持殊勝是從加行道開始至見道之間,常常令上師和圓滿佛陀滿懷喜悅之情,而不令 其心生厭煩。內攝持殊勝,是以大悲、智慧攝持。隨修殊勝,即積累資糧,也就是積累有現福德資糧和無現智慧資糧。證悟殊勝,生起不分別其邊的智慧,是指現見 見道的智慧。可見,勝義菩提心必須憑借真正修行的力量才能生起,也就是依靠攝持殊勝、隨修殊勝和證悟殊勝來產生。


    世俗菩提心必須依靠儀軌生起。儀軌有中觀和唯識或者甚深見派和廣大行派兩種,不管按照哪一種儀軌,都包括加行前行法、正行立誓和結行自他歡喜三個步驟。


    第一、加行前行法:先積資淨障,按照寂天菩薩的意趣,要施舍自己擁有執取的身體、受用、善根這三種事物。中觀宗承許世俗菩提心由積累資糧中 產生;唯識宗認為它是由澄清的心中所生。也就是說,通過七支供積累資糧,隨後修四無量心,接著再施舍三種擁有執取的事物,對這三種事物斷掉執著,就是斷派 的實修法,也是這裏講的修心法。


    正行立誓:在沒有祈禱三垂念之前,要從虛空遍及之處充滿眾生……知母、念恩、想要報恩,具備以悲心緣有情和以智慧緣菩提這兩點而觀修。再進 一步歸納,就是為了一切有情遠離苦因及苦果獲證珍貴的圓滿佛果,我發殊勝願菩提心,盡己所能修學行菩提心,隨之祈禱三垂念,即“祈請十方一切出有壞正等 覺、十地菩薩摩訶薩眾及諸位大金剛持上師垂念我”,接著是具有三種特點的皈依,念誦“乃至菩提果,皈依諸如來,正法菩薩眾,如是亦皈依”,以三皈依作為基 礎。


    以上這兩者是加行法。


    第二、正行立誓包括三個步驟,念誦:“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複此循序住,菩薩諸學處。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複於諸學處,次第勤修 學。”其中第一頌的前兩句是說佛菩薩往昔如何發殊勝願菩提心,後兩句講發殊勝行菩提心,所以指明了我們所效仿的對境。接下來的一個頌詞是說我也隨學佛菩薩 發殊勝願菩提心並盡己所能次第修學作為其因的六度。一邊觀想一邊念誦以上兩頌三遍,結尾時觀想諸佛菩薩說“此乃方便”,自己回答“善哉”。這時心裏想到已 經得到戒體。


    得戒體的界限,“得界 三次念誦際”說明是在念誦三遍剛剛結束時生起戒體。


    第三、結行使自他生歡喜,“今生吾獲福,善得此人身,複生佛家族,今成如來子。爾後吾當為,宜乎佛族業,慎莫染汙此,無垢尊貴種。猶如目盲 人,廢聚獲至寶,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就在今天的此時此刻,我所擁有的人身有了價值,獲得了人身,並不是罪得,是善得。到底是怎樣的呢?今天我的相 續中生起了佛種姓的珍寶菩提心。成為佛陀之子身的繼承人、受持語寶藏者、持受密意者,也成了能救度剩餘所化眾生的佛子菩薩。現在我無論如何,哪怕是遇到生 命危險,也絕不能以自私自利的惡心歹意玷汙沒有自私自利過失唯是功德莊嚴的這一尊貴種姓,必須要著手於合乎殊勝種姓的事業——菩薩行。一旦相續中生起了這 種珍寶菩提心,那就好似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在垃圾堆裏得到了如意寶而萬分慶幸一樣,想到我的相續中生起了珍寶菩提心,真是喜不自禁。


    令他生歡喜:“今於怙主前,筵眾為上賓,宴飧成佛樂,普願皆歡喜。”我在今天的日子裏,也就是“此年此月此日此時”,於佛菩薩麵前,以暫時 的人天果報和究竟圓滿佛果的安樂來宴請一切有情作為上賓,但願天、非天、人、非人等六道眾生您們皆大歡喜。隨後觀想:山神、樹神、林神等等直至色究竟天之 間輾轉相告說:“在某某地點、某某人說是要把我等都安置在暫時人天果位和究竟圓滿佛果,但願普皆歡喜”。所有眾生都已聽聞。既然如此,倘若以後仍舊出現犯 墮罪等情況,那勢必成了慚愧之處,被人所恥的對象。自從發起殊勝菩提心到沒有出現根本墮罪之間,名稱上也轉變成“即刻得名諸佛子”,意義上轉變為(“世間 人天應禮敬”),不僅僅成為包括天等在內的眾生之主,而且也是本師佛陀應禮、應供的對境。金剛手菩薩扛在肩上作為本尊、護白法的梵天等淨居天神吉祥怙主七 十尊  等等予以保護,居於何處消除貧困諸如此類的所有功德會一舉而得。這樣的菩提心雖然容易發起,卻難以生起。因此,我們一定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從四無量心或 慈心和悲心或者唯一的悲心開始修。如果自食其言,背棄承諾,那並不是像破了別解脫戒騙一騙五六位親教師、軌範師,一旦退失了菩提心,那麽相續中同時犯下四 黑法,也就是欺騙了應供,欺騙了所有佛菩薩,以諂誑的行為欺騙一切有情,總而言之就像騙狗一樣欺惑所有聖者和凡夫,犯下非常嚴重的彌天大罪。


    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如雲:“若有成佛彼足矣,若無成佛無計施,成佛無誤之種子,勝菩提心願生起。”意思是說,如果具備了菩提心,那麽成就佛 陀的條件一切齊全,如果沒有菩提心,那就無計可施了。其中的“種子”是指佛性,佛性有自性住佛性和隨增長佛性兩種,自性住佛性是指一切有情相續中所擁有的 如來藏智慧,隨增長佛性(即修行生佛性)是指世俗菩提心。在修行佛果的過程中,自性住佛性是因,隨增長佛性是緣,因此佛性猶如種子。相續中生起這樣的一顆 心,正如前文所說,就擁有名義轉變的功德、以妙樹果實比喻的所有善根都趨入大乘的功德、勝過有被菩提心攝持的所有善根如同芭蕉樹之果實隻是享受一次樂果就 會窮盡的功德,有這三種功德。哪怕僅僅是供一盞燈,但如果緣佛果來供養,那麽善根將因為佛陀的功德數(不可思議)、眾生的數目(無量無邊)而與日俱增。積 累了無間罪定業的人,相續中如果生起了珍寶菩提心,隻需要在線團 彈起般短暫的時間裏墮入惡趣。殺人奪馬、放火燒宅之類的所有不定罪業,在相續中生起菩提心 的一瞬間就如同劫末火焚燒草堆般一掃而光。所以,它能將業和煩惱的障礙從根本上鏟除,逐漸去除所知障。有關此類的詳細功德利益,在《華嚴經》中有闡述;不 詳不略的功德,在《入行論》第一品有說明;簡略的功德,誠如彌勒菩薩所說:“阻塞惡趣道,顯示善趣道,引至無老死,頂禮菩提心。”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隨時隨 地憶念菩提心的功德,就不會退失菩提心,也不會出現犯根本墮罪等情況。為此,在發心開端和結尾令自他歡喜時都要憶念。


    “已生勿退失、日日而增上”的方便,分別是願菩提心的學處和行菩提心的學處。已生不退失的方便是願菩提心,能失毀菩提心的因是謀取自私自利 的意樂和它的助伴嗔恨心,這兩者能使菩提心退而不增。如何退失呢?如果失壞了願菩提心的兩個條件中任何一個,就已經犯了根本墮罪,即使支分的其他墮罪沒有 失毀,也無濟於事,就像樹根已斷樹枝自然傾倒一樣。如果失壞了根本,則難以恢複,假設失壞了支分,則容易恢複。怎麽才算失毀兩個條件呢?也就是舍棄有情和 舍棄遍知。


    舍棄有情:對於加害自己或者殺害父親的凶手,或者雖然不是凶手,卻是自己不喜歡的某人說“你對我如此這般……”,當時終歸是由自私自利心念 所引起的。當生起嗔恨心之際,就會互相舍棄。可見,自私自利的心態和嗔恨心這兩者能失毀以悲心緣有情這一條件,比如從許多捆在一起的棍棒中取出一個,那其 餘所有的棍棒自然東離西散。同樣,舍棄了一個有情,即便沒有舍棄其他有情也於事無補,已經犯了根本墮罪。


    舍棄遍知佛果:就拿一個布施為例,所布施的事物頭顱、肢體,布施的對境一切眾生,時間是在輪回未空期間,數目是每一位眾生沒有不得到盡微塵 數頭顱肢體的。依此類推,持戒等也需要如此成就。我等大師曾經在菩提樹下就布施過超過大地微塵數的頭顱肢體,在其餘地方就不言而喻了,佛陀是這樣修學六度 萬行的,我們也要效仿而學修。在積累資糧的過程中,資糧道、加行道者,也會因為害怕魔障而歎息道:唉!我實在修不了如此大的成就,還不如修行聲聞緣覺阿羅 漢的果位呢!沒有領受見道的所證萬法如幻境界而舍棄遍知佛果,歸根到底也是從資糧道加行道起首先就謀求私利的心行所導致,顯宗的別解脫戒和菩薩戒,也會依 靠這一己私欲的念頭而失掉。與密宗的上師和道友發生矛盾而破誓言,歸根到底也是由謀求自我欲望 的心行所致。所以,我務必要念念想到前麵所說的謀求私利的過 患和珍寶菩提心的功德。


    簡而言之,就是寂天菩薩所說的“何須更繁敘?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能仁圓滿佛陀出有壞全心全意追求的是利益他眾,結果證 得了圓滿佛果,而所有凡夫俗子從無始以來一直成辦自我利益,結果仍舊停留在成辦一己私利上麵,到頭來還是沒完沒了地流轉。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快樂是由利他菩 提心的功德利益所得,誠如月稱菩薩所說:“聲聞中佛能王生,諸佛複從菩薩生,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今生後世大大小小的痛苦,也就是三界輪回 的一切痛苦通通歸結於成辦私利的心行。為此,把這個自私自利取名為厲魔。就算是母牛的奶沒喝到嘴,人們也會習慣性地認為那是妖魔在作怪,那麽自私自利的這 種心念使暫時佛子菩薩地的功德和究竟遍智果位的一切功德到不了我們自相續中,它才是真正的大魔頭。要驅逐這個厲魔,就該把菩提心立名為驅魔的儀軌。那要怎 麽驅逐它呢?就是修煉自他平等、自他交 換和自輕他重的菩提心,從而能達到不退失菩提心並把成辦私利的魔王驅逐出境的目的。


    其一、修自他平等:正是由於從無始以來沒有做到自他平等,才導致對我和我方貪戀,對仇敵和敵方憎恨,現在必須要對我和我方放下貪愛,對他和 他方放下憎恨。這兩者的根本實際上就是牟取一己私利的心態和行為。所以,認識到它的過失以後,就絕不能再一如既往,而務必要做到自他患難與共、風雨同舟。 如何做到患難與共、風雨同舟呢?心裏思維:天邊無際的有情是我的母親,我作為孩子,我們之間是獨母獨子的關係,我們母子二人該同甘共苦,同舟共濟。如果想 到這一點,就不會有成辦自利的心念,自私自利的心態自然銷聲匿跡。一切有情都是我的家人,我們母子平等渴求快樂,同樣不想受苦,要懷著大慈心一起成辦我和 一切有情的安樂,心裏務必具備“有福同享、同難同當”的願望,行為上必須一起成辦快樂。一切有情雖然都希求快樂,可是卻對修行快樂之因的善業和正道一無所 知,也沒有如理宣說的善知識,即便是有善知識,他們也不依教奉行。我如今有幸得見善知識,遇到大乘法,與了解取舍道理的上師善知識善友朝夕相處,也算得上 是個修行人了,如果能做到,那我一定要去成辦一切有情的快樂。


    首先發願:但願一切有情具足增上生人天果報直至圓滿佛陀之間的快樂——樂果和信心、出離心、珍寶菩提心等樂因。隨之希求:如果他們能夠具足 樂因及樂果,那該多好。接著發誓:我一定要使他們具足樂因及樂果。然後虔誠祈禱三寶。首先緣於增上生等快樂之果而具備三種關聯並虔誠祈禱,隨後緣於信心等 快樂之因而具足三種關聯並虔誠祈禱。從今日起,就必須依靠意樂和行為來平等饒益我和一切有情。心裏想著“我和眾生一起成就佛果”,實際行動上,也一同修行 佛果,也要一起遣除痛苦。虛空遍及之處充滿有情,有情遍及之處充滿業感痛苦,被業感痛苦逼迫的一切有情從無始時以來無一不曾做過父親、母親等,從更親密的 關係而言,未曾當過母親的眾生一個也沒有。當母親的次數不僅僅是一次,而是不可思議次。假設把這個大地的土摶成棗核大小的丸子,當整個大地的土已經用完, 可是作為一一眾生母親的邊際還沒有到頭。作為母親,全部是以深情養育我。接著需要感念母親的恩德:一是生身之恩,二是賜命之恩,三是給財之恩,四是教世間 知識之恩。從而生起想要報答恩德的念頭:這些有情雖然所求的就是快樂,可是對快樂之因的善法和正道全然不知,也沒有指引宣說的善知識,即便是有,他們也不 如理奉行善知識的言教,以至於快樂之果的增上生人天安樂直至圓滿佛陀之間的一切安樂,他們一無所有。盡管所有眾生都不想受苦,可是卻遭受著三界輪回三苦的 苦果直接危害、集諦業和煩惱間接危害,緣於這一切眾生而平等觀作母親,這是舍無量心;緣於不具備快樂的眾生希望他們具足樂因及樂果,這是慈心;緣於具足苦 因及苦果的眾生希望他們遠離苦因及苦果,這是悲心;我和一切有情是母子關係,作為孩子的我必須要關注母親的疾苦,如果不需要子女關注,作為母親的有情各得 其樂,那麽我絕不會悶悶不樂而大發嫉妒,必然感到歡喜,而不會無動於衷,會滿懷喜悅之情,這是喜無量心。


    以上四無量心入定後得時,知母、念恩必須一一修行。隨後,再想到,這些有情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比如,我的頭痛那是天人的痛苦;喉嚨痛,那 是非天的痛苦;心髒痛,那是人的痛苦;腹部等下身疼痛,那是三惡趣眾生的痛苦。為此痛苦是一定要去除的,正如腳痛需要用手來消除一樣,有情所求的是快樂, 而不想受苦,所想所行背道而馳的有情真好似徘徊在空空荒野中舉目無親的盲人一般,我如今遇到了大乘上師和大乘佛法,由此明曉利害關係,但願他們遠離苦因及 苦果;如果他們遠離了苦因及苦果,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他們遠離苦因及苦果;為了使他們遠離苦因及苦果,虔誠祈禱三寶。心裏要想到一起遣除自他的痛苦,行 為上必然一起去解除痛苦。如果眾生的頭痛,作為菩薩必然會痛心疾首。行為上,比如,當在雪裏行走時,我自己有一雙鞋,如果另一人沒有鞋,那就要把一雙鞋分 給他一隻,自己一隻,(他的一隻腳和我的一隻腳)兩隻腳同時在感受痛苦,另兩隻腳在一起享受安樂。所以,有情的快樂我必須要成辦,有情的痛苦,我必須要遣 除,不需要我關注,他們各享其樂,就如同我的幼子在享受增上生的快樂,中子在享受聲聞緣覺的安樂,長子在享受佛陀的安樂,無需我兢兢業業,無需我下功夫, 對於眾生享受的快樂之果要滿懷歡喜之情。對於眾生得到的信心等快樂之因要滿懷歡喜。心裏想:如果他們的這種幸福安寧永不失去、永不衰落與日俱增,那該多 好。從心態方麵這般修歡喜心。從行為上,也需要這樣一起去成辦快樂。如果廣修,那就完整無缺地修四無量心。或者,如果略修,就修慈心與悲心二者,或者隻是 修希望離苦的唯一悲心。


    這以上是世俗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引生出三輪現而無自性的空性定解。


    簡而言之,華智仁波切親口說過:“如果快樂,同樣做花喜鵲,如果痛苦,同樣當黑烏鴉。”意思就是說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修自他平等是道位 時從心態和行為兩方做到平等和果位時證悟自他一切法為等性的方便。因此,自他一切的一切從法性空性的側麵是平等,從空性顯現的側麵是平等,從世俗顯現的側 麵是平等,從現空雙運的角度是平等,這是修行顯宗的等性義。如果自他平等的菩提心已經修行很成功,那就該修自他交 換菩提心。  華智仁波切這樣講道:打個比方來說,成群的牧童如果隻有一個氈子,那在自他平等的時候,就相當於自他一起來蓋這個氈子的階段。到了自他相換時,就要把那個 氈子給其餘所有人蓋,自己跑到外麵呆在雨裏。所以,在修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時,如果有什麽過失災難,主要由自己來承擔。現在必須要驅逐我執這個厲 魔,就把自他交 換的意樂,取名為驅魔儀軌。修行自他交 換時,最初,先要知母、念恩、生起想報恩的心念,一直觀修達到標準為止。這位母親,起初在我無衣可穿 時,她得到一件衣裳也給我,我口中無食,哪怕有一點點兒美食也是給了我。所有財產受用毫不吝惜地給予了我,就算是讓我登上轉輪王位,她也不會覺得給予得太 多。一切幸福安寧、快樂的事物通通圍繞著我。苦難罪業惡語等一切苦楚,母親她自己默默承受;所有虧損失敗母親自己承擔,一切利益勝利奉獻給孩子。


    現在,該輪到作為孩子的我了,母親的痛苦,務必要由我來遣除,以大悲心來代受,想一想母親有沒有快樂、有沒有痛苦,她無有快樂隻有痛苦,她 被現世的生老病死的痛苦追逐著,中陰的痛苦連接著,轉生後世的痛苦在等候著,她正被三苦之果所折磨著,還有貪嗔癡和它所產生的十不善的痛苦。但願她遠離這 樣的苦因和苦果。如果她遠離了苦因和苦果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她遠離苦因及苦果;要遠離苦因及苦果必須虔誠祈禱三寶,通過念誦“奇哉三寶大悲尊……上師如 來眾生怙……勇士您具大悲力”來祈禱心想事成。當然,隻是遙遠地呼喚起不到有利的作用,但願深恩母親的苦因及苦果,速在當下、就在此地、就在此坐墊上成熟 於我身;如果能成熟於我身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她的苦因及苦果成熟於我身;為了做到這一點,虔誠祈禱無欺皈依處的三寶,願您以大悲威德力關照。但願我現在 微乎其微的快樂直至暫時佛子菩薩的安樂和究竟圓滿佛果之間的一切安樂,速在當下、就在此地、就在此坐墊上,成熟於大恩母親的相續中,如果能得以成熟,那該 多好,我一定要使之成熟,為了做到這一點而虔誠祈禱三寶。


    為了便於更容易修成,應該這樣結合呼吸來觀想:老母的苦因及苦果,以黑氣的形象向這邊呼過來,與之同時和我自己的氣一並從鼻孔吸進體內,如 此一來,我就具有了苦因及苦果,老母離開了苦因及苦果,如同太陽脫離了羅睺羅的危難一般,母親的痛苦要由我來承受。心裏要想:母親的痛苦我要承受,在行為 上,母親的痛苦我來遣除。反反複複加以思維。


    之後以大慈心施舍:但願母親具足增上生決定勝之間的安樂;如果她具足這些安樂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母親具足這些安樂;為了使她具足安樂,虔 誠祈禱三寶。但願母親具足信心、出離心、珍寶菩提心這些樂因;如果她具足這些樂因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她具足安樂之因;為了使她具足樂因,虔誠祈禱三寶。 僅僅是這一點也不能饒益她,還要觀想:我身體的快樂、內心的快樂等增上生決定勝之間的樂果和信心、出離心、珍寶菩提心的樂因一並奉獻給慈母,回向給慈母。 在觀修“我來奉獻、母親獲得”的時候需要結合呼吸來觀修:我的福壽榮華、身體受用、幸福安寧一切快樂的事物以白氣的形象就如同香、煙冒出一樣,從鼻孔中出 來,氣向外排散運行的同時,母親一並向內吸氣,由此我離開了樂因及樂果,母親如同身上穿衣一般獲得、擁有了樂因及樂果。心裏要想:為老母謀取樂因及樂果, 行為上必須從細微的快樂起為老母成辦。


    之後對自己的父親、同胞兄弟等等,逐步修行慈心,希望他們具足暫時增上生等直到究竟決定勝之間的安樂;如果他們能具足這些安樂那該多好;我 一定要使他們具足這些安樂;為了使他們具足這些安樂,虔誠祈禱三寶。但願他們具足信心、出離心、珍寶菩提心這些快樂之因;如果他們具足這些樂因那該多好; 我一定要使他們具足這些樂因;為了使他們具足這些樂因,虔誠祈禱三寶。再觀想自己的身體受用及善根施舍給他們。在結座時修三種關聯:但願遍布虛空際的一切 有情身體的病痛、心裏的痛苦、意願的違緣、墮落的罪業、一切障礙速在當下成熟於我的相續;如果能夠成熟於我的相續,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他們的所有這些罪 業、痛苦成熟於我的相續;為了能做到這一點,虔誠祈禱三寶。隨後觀想:眾生的一切墮罪以黑氣的形象從自己的鼻孔而入,滲透融入到內心中愛重執著我的這個厲 魔當中,就好似氆氌放在染料中一樣,它具足了苦因及苦果。對一切有情愛重、珍惜,把他們看作至關重要、至珍至愛、大有必要、必不可少的。最終,為了容易修 成,結合呼吸等觀修法都與前麵是相同的。


    接著修喜心,心裏想:我們母子二人中母親的快樂,作為孩子絕不會心生嫉妒,因此心中滿懷喜悅,行為上隻會為她去謀取快樂,而絕不會以嫉妒心 驅使給她造成痛苦,所以必須要成辦快樂。把牟取一己私利的心態和行為,看成是不足愛重、無足輕重、不值珍惜、不足為喜、無關緊要的,務必要驅逐牟取自利心 行的這個厲魔。但願一切眾生具足安樂;如果他們具足安樂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他們具足安樂;為此虔誠祈禱三寶。心裏觀想:我的福壽榮華、身體受用、幸福安 寧所有快樂的事都回向給一切眾生,布施給一切眾生,施舍給一切眾生,但願他們獲得;如果他們能夠獲得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他們獲得。為此虔誠祈禱三寶。在 觀想時也結合呼吸來修,以上修法必須從心態和行為兩方麵來修行。


    自他交 換歸根到底就包括在“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當中。既然它是菩提心,那必然具備兩個條件。所以,以大悲心取受(虧損失敗),是以悲心緣有情的第一個條件,以大慈心施舍(利益勝利)是以智慧緣正等菩提。


    交 換包括四個方麵:


    一是執著相交 換,一切眾生是我,三善趣是身體的上身,三惡趣是身體的下身,必須把眾生執著為我。或者,一切眾生是我的母親,我作為孩子,“一切眾生是我的母親”是把眾生執為我所。


    二是愛重交 換,要放下以往愛重自己的心態,現在要珍視一切眾生,把他們看成是至關重要、至珍至愛,大有必要、必不可少的。


    三是苦樂交 換,以往,一切利益勝利通通圍繞著自己,所有虧損失敗都圍繞著他眾,一切溫 暖自己去取受,所有寒冷給予別人。現在,也就是從今天 起,要將一切利益勝利通通奉獻給他眾,所有虧損失敗全部自己取受,一切溫 暖奉獻給別人,所有寒冷自己麵對。總而言之,凡是幸福安寧快樂的事都給予其他眾 生,其他眾生的所有痛苦由我來承受。結合呼吸等觀修法依然如前。


    (四是自他交 換  ,)本來無有自己,我們卻執為自己,原本無我反而執為我,這種執著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我的心是前世在天界等漂泊不定的神識,如果想到身體的因,那就是因和 緣,因是前世之因,也就是善不善的因,緣是父母的精血,風心進入父母精血之間使身體得以形成,這顆心也是其他的心,這個身體也是將其他的身體執為我,將以 前、現在、以後執為我的這種我執從無始以來一直串習 ,為此世間八法同品方麵的利、稱、譽、樂始終圍繞著自己,以至於利益勝利都是歸屬於自己,虧損失敗給予 他眾,而世間八法違品方麵的衰、譏、毀、苦圍繞著別人,其實就是以這種過失造成我們漂泊至今。所以,現在絕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要把牟取私利的過患看得清 清楚楚、明明白白,要懂得我就是他,他就是我,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把他人當作自己,設身處地推己及人,進而做到“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 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麽依靠這所有眾生的恩德,生生世世能獲得具足十八暇滿的人身,究竟證得圓滿佛果。我自私自利的心久經熏習 ,以它的過患導致從無始以 來迄今為止一直漂泊,現今仍然要沒完沒了地漂泊下去。為此務必要深思愛重他和珍惜自己的功過。


    下麵通過念誦來修煉:“樂時安樂回向眾,但願利樂滿虛空,苦時承擔他痛苦,但願苦海悉幹涸。”“但願等同虛空諸有情,離苦苦因成熟我相續,但願我之利益善資糧,為母有情悉得而成佛。”


    在吃飯、睡覺、走路、安住等一切行為舉止中,依靠這種念誦來修煉。


    再者,“三境三毒三善根”,如果擁有樂因及樂果、遇到苦因及苦果,尤其是出現破誓言等情況時,要斷除這些不幸的念頭,而依靠菩薩的善巧方便 把一切轉為道用。也就是說,在擁有快樂之因和快樂之果的時候,要道用為菩提心的本體,以大慈心施舍樂因及樂果。在遇到苦因及苦果時,非但不成為菩提道的違 緣,反而以大悲心取受,我們要千方百計努力通過這種方式把快樂痛苦轉成道的本體。也就是說,把樂因及樂果奉獻給一切有情,施舍世間八法的四種同品,取受苦 因及苦果,坦然接受世間八法的四種違品。


    抑製妄想  :當自己身體感到不適的時候,包括遭受一點頭痛之類不足掛齒的痛苦在內,都要想到:但願一切有情三有三界輪回的所有痛苦都承受在這上麵,從而依靠我的這次 頭痛代替一切有情所感受的苦楚;但願以我的疾病替代眾生的疾病;但願以我的疼痛替代眾生的疼痛;但願以我的死亡替代眾生的死亡。在感受苦果和萌生貪嗔癡分 別念的苦因時,如果能夠以菩提心攝持,那真正是落到了實處。自相續的貪欲等分別念起初萌生、引發以後,就要想到:但願我的貪欲等這種分別念替代一切有情相 續中的貪嗔癡等不善分別念驅使下的不善業等一切痛苦之因,一切有情的貪欲妄念成熟於我的相續,一切有情的嗔恨、愚癡分別念由我的這個分別念所替代,成熟於 我的相續。但願一切有情離開苦果及貪嗔癡等苦因,所有苦因及苦果都成熟於我的相續,以此替代一切有情的苦因及苦果;但願以我的疾病承擔起眾生的疾病;但願 以我的疼痛承受起眾生的疼痛,但願以我的死亡替代眾生的死亡;但願以我的苦楚代受眾生的痛苦。這樣觀想取受到自相續中。


    再者,凡是與菩薩結緣者無不獲益,結善緣者即生成佛,即便是結惡緣者,也必然不再流轉輪回。在前麵施受法的基礎上,要慷慨布施自己所執著的(身體、受用和善根)三種事物,使它們成為一切眾生得樂的資本、離苦的條件。


    首先是布施身體:心裏這樣思維:我以往的所有身體都是毫無價值枉然空耗過去了,從今天起到證得究竟圓滿佛果之間,大到巍巍梵天帝釋,小至區 區螻蟻在內,但願我所受生的上上下下的任何身體,不管是以信心、清淨心結善緣還是以貪嗔癡結惡緣的一切眾生,無論是眼見色相、耳聞聲音、身體接觸、心裏憶 念,甚至僅僅領受到腐爛屍體的氣味,也願他們當中有病的病愈,著魔的除魔,身痛的消痛,內心痛苦的解除痛苦,意願有違緣的消除違緣,總之願消除三有三界輪 回的一切痛苦,也但願能滅除作為痛苦之因的貪嗔癡等煩惱及煩惱引發的一切不善業,簡單一句話,但願能使一切有情離開苦因及苦果!再者,但願凡是眼見、耳 聞、憶念、接觸我身體的眾生相續中產生增上生人天之樂直至圓滿佛陀之間的大樂——樂果,以及萌生信心、出離心、珍寶菩提心——樂因。


    接著是施舍受用,心裏思維:以往的一切受用都是毫無意義白白浪費掉,從現在起,從今日起,凡是我所擁有的下至乞丐手拿的木棒直至最終虛空藏 的受用之間大大小小的一切受用,不管是以信心、清淨心結善緣還是以貪嗔癡結惡緣,凡是結善緣、惡緣的眾生以六根見聞覺知等,但願都能滅除他們的苦因及苦 果,有病者病愈,著魔者除魔,消除身體的疼痛,去除內心的痛苦、解脫意願的違緣,消除貪嗔癡分別念的苦因,獲得增上生直至佛陀之間安樂的樂果,相續中萌生 信心、出離心、珍寶菩提心的樂因。但願一切受用成為見解脫、聞解脫、觸解脫。願依靠三寶諦實力加持使這些發願能得以實現。


    再有,三時積累的一切善根也是同樣,從小至微乎其微的隨福德分善直到究竟一切種智浩如煙海的無漏善之間的善根,不管是以信心、清淨心結善緣,還是以貪嗔癡結惡緣的眾生,凡是他們以六根結上緣,都如前一樣發具有實義的大願,虔誠祈禱三寶。


    這以上自他交 換的內容已經講解完畢。


    接下來修自輕他重,在思維自他交 換的基礎上,進一步屢屢串習 ,達到純熟程度以後,就要在付諸實踐上行持自輕他重,處在凡夫位也有能夠做到這 一點的,就像仁慈瑜伽上師那樣,這來自於世俗菩提心修煉達到純熟的力量。而真正的自輕他重,(登地以上才能做到,)證悟見道的智慧同時現前四平等性義,也 就是證悟到自他勝義離戲平等性、證悟世俗如幻平等性、證悟佛與眾生平等性、證悟我與佛陀平等性,在那時,才到了能直接成辦他利的開端。如果頭顱被砍斷帶 走,也隻是視為糞土而別無他想,因此到了那時真正能做到自輕他重。在初學者的階段,必須通過修煉世俗菩提心來實現自輕他重。


    斬斷我執的方法,包括以方便斬斷和以智慧斬斷兩種,首先要以方便斬斷我執,也就是通過修自他平等、自他交 換、自輕他重的途徑,最初依靠方便 來斷掉自私自利的分別念,隨後憑借依靠方便的方便生證悟勝義的智慧把我執斬草除根。起初,反反複複修行、抉擇世俗菩提心,然後要著重修煉勝義菩提心。對於 一己之私的心念,是通過世俗菩提心壓製、依靠勝義菩提心根除。作為一個行人,畢生當中的實修法僅此菩提心就已足夠。


    我們要清楚,不管享樂受苦都要轉為道用。身為一個人,絕不會永恒快樂或恒常痛苦,都是偶爾快樂偶爾痛苦,苦樂交 織。當我們擁有快樂或遭受痛 苦的時候,要把它變成菩提道的本體。倘若痛苦沒有成為行道的障礙,那就是菩薩的善巧方便。因此,身為菩薩,如果自己幸福安逸,會看成是不歡喜的事。當我們 自相續萌生信心、出離心、珍寶菩提心這些安樂之因時,不可執此不放,要想到:這些會因為我一念之嗔而毀於一旦,所以為了使之永不失毀,提前就要布施給有 情。當處於痛苦之中,受到麻風、天花等疾病折磨,著魔中邪,被晦氣所逼,諸如此類的不幸此起彼伏,也要像在修皈依時那樣,認識到這是三寶的大悲所致,心裏 想:我生生世世當中所積下的不善因、後世所要感受的一切業果,依靠三寶的大悲,在今生今世就得以成熟,但願以我一人的這種災難替代天邊無際一切有情感受的 所有苦楚。當生起貪心嗔心等苦因時,也要想到這是三寶以大悲警告暗示我還有要舍棄的煩惱,但願依此承擔起一切有情的貪心等所有煩惱,從而使一切眾生的貪欲 等所有煩惱和業成熟於我的相續。這樣一來,不管是苦因還是苦果,都轉為道用,成為菩提道的助伴,進而使無數劫的罪惡得以清淨,使資糧得以圓滿。


    再者,當目睹破戒等惡劣的修行人時,要對他修施受法,而且要意識到自己的守戒必須依靠對治,好比烏鴉不敢吃活蛇一樣,如果我們沒有喪失正 知、正念、不放逸的對治,就不可能導致彌天大罪之因的墮落。又如當碰到死蛇時,就連烏鴉也會如同大鵬鳥一般為所欲為。同樣,如果我們離開了對治,那麽微故 細過也會成為墮落的因,由此可見必須要增強對治力。作為追隨雄師般如來圓滿佛陀出有壞的菩薩我,好似幼獅,對於一切所對治的墮落,要提高心力,堅忍不拔。 如果對於自己嚴守戒律等進而使別人守戒等心懷耽著、傲慢、實執,那就是魔業了,因此務必予以斷除。就這樣發自內心自他相換。


    在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換菩提心的基礎上,獲得不為八風所動的威力以後再修自輕他重,心裏思維:我從今天起,不管獲得解脫也好,沒得解脫也罷,地獄、餓鬼、旁生等六道眾生的痛苦理當由我來承受忍耐,我的幸福安寧快樂的事等博施給一切有情……


    對於上從有頂下至地獄之間的一切有情,修知母、念恩,萌發想要報恩的念頭。在希望他們離苦時念念想到:但願所有眾生遠離三苦的苦果及貪嗔癡 等煩惱的苦因,以及由它所引發出的十不善業、五無間罪、近五無間罪、四重罪、八邪罪等苦因及苦果;如果他們遠離了苦因及苦果,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他們遠 離苦因及苦果;隨後虔誠祈禱三寶。即便這樣也無濟於事,但願速在當下一切眾生的苦果及苦因都成熟於我的相續,以心態和行為來取受眾生的苦因及苦果。如果有 一個必定能成熟的辦法,那我甘願代替一切眾生的血肉、骨骼、病痛、死亡等,如果墮落到地獄之處,那麽地獄一切眾生的痛苦都由我來感受。


    或者觀想:根據眾生一一的數目,我的身體也變得多如其數,而作為某某眾生的替身,感受所有痛苦也甘心忍耐。


    或者觀想:我的身體變成龐然大物,遍及三界六道一切處所,上身感受普及善趣的行苦變苦為主的一切痛苦,從而使善趣的所有眾生離開痛苦。再觀 想:下身主要感受三惡趣的苦苦,從而使三惡趣的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從地獄等分門別類的一一痛苦開始細致入微加以思維,把這些痛苦承受在自相續中,使淪陷那 裏的眾生遠離所有痛苦,享受人天善趣果報直至圓滿佛陀之間的一切安樂,一一眾生悉得成佛。到最後,一切眾生成佛時,想到那些眾生是依靠我的善根而得以成佛 的,我實在喜出望外。


    我們還要生起這樣的想法:在漫漫歲月裏,就算是為了一個有情需要在盡恒河沙數劫裏安住,也甘心情願忍耐。心裏要想:但願一切眾生的痛苦成熟 於我的相續;行為上,我僅僅以意願和向往但願一切有情的痛苦成熟於我身心上。作為痛苦之因的所有業和煩惱成熟於我身心上,我的幸福安寧快樂的事通通為眾生 的利益而回向,奉獻給眾生。以大慈心施舍:從今天起,我的身體、受用、三時積累的一切善根無不奉獻一切眾生,其數量盡大地的微塵數、極其可觀,是以想布施 的意願奉獻、回向。既然布施了這一切,那就不能再出爾反爾,對於這個身體,一切眾生把轡頭放進口裏,把鞍子韝在背上,諸如此類,不管做什麽不樂意的損害, 都是理所當然的事,一切都取決於那些眾生,如果再說“我的身體……”把它執為我所,那顯然不是菩薩的風範。如果把身體受用以及善根,毫不吝惜、毫無貪戀地 施舍給一切眾生,那麽直接是利益眾生,間接是利益自己。


    以上這些是不退失願菩提心的方便法。


    不退失行菩提心的因就是修學六度萬行,我們自從發起了願行菩提心以後,就必須修學願行菩提心的學處,願菩提心的學處已經宣講完畢。行菩提心 的學處,盡管有浩瀚如海的佛子行,但這一切歸納而言,就包括在六度當中。六度再進一步概括,布施等前五度是有緣福德資糧或者方便行為分,後麵的智慧是無緣 智慧資糧或者見解分。


    “度”(即波羅蜜多)的含義,成為能到達涅槃彼岸的方便,為此稱為“度”。它包括到達聲聞緣覺地的寂滅涅槃彼岸和抵達圓滿佛地的涅槃彼岸。 具體來說,如果六度以出離心攝持、以證悟無我的智慧攝持而沒有以空性見攝持,那就是相似的六度,是獲得聲聞緣覺寂滅果位的因。佛果不住二邊,因此獲證佛果 的方便是以見解製止三有之邊,以大悲製止寂滅之邊,能到達不住有寂二邊的彼岸,為此稱為六度。換句話說,如果方便智慧不相脫離,以方便大悲和智慧空性攝 持,就是以方便製止寂滅邊,以智慧製止三有邊。修學六度的行者,凡是入於勝解行道者所行持的六度就叫假立的六度,原因是:在當時還不能夠做到直接布施頭顱 肢體等,隻能在心裏觀想布施,行為上加以護持,空性方麵,僅僅是以總相的方式證悟空性,而沒有直接現見。所以,在當時隻能是誠心誠意觀想布施頭顱等、行為 上予以護持,否則如果直接布施,就會成為墮落的因。對於布施等和智慧隻不過是以勝解行持,為此是假立的六度。


    真正的六度:現見見道法性真諦、以智慧現量見到、得見真如、現前真實際,這些都是同一個意思,隻是不同名稱。從證悟見道的所證時起,到十地 相續末際之間,入定是離戲的境界,後得需要圓滿十度。作為一地菩薩,在布施等方麵,能夠直接施舍頭顱肢體,呈現出現空無別的境界,以入定無現境界與後得八 幻喻的形式足能圓滿一切度。到那時,布施等並不是單空,盡管本體是空性,但從行相的角度,能起到呈現布施持戒等相的空性作用,這些都是空性的遊舞、是現空 無別,依此能圓滿從暫時的十地之果直至究竟的佛果,所以從一地到十地之間的一切度均是名副其實的真正度,是二資雙運,入定無現,後得如幻的遊舞,因此是真 正的波羅蜜多。六度,必須依靠遠道、近道和捷徑來修學才能使圓滿、成熟、修行功德達到究竟。通過六度能圓滿如海二資糧,借助六度能把一切有情安置在三菩提 道中進而成熟如海有情,要依靠六度修行如海刹土。修行刹土有清淨和不清淨兩種。根據自己的願望,以此六度的善根,“願我未來在自己想修成的清淨不清淨這樣 的刹土中出世”,這需要以善根作為因、以發願作為緣來修行。清淨的刹土,就像文殊刹土、極樂世界一樣,不清淨刹土,諸如我等大師的娑婆世界。


    對於這樣的六度,作為初學菩薩,需要在日常生活實際行動中,不離開布施等範圍而行持,在心態上屢屢修煉,在行為上從小到大,循序漸進,量力 而行。尤其是,有吝嗇心的一類人,先把東西從右手移到左手並觀想布施,一步步串習 ,漸漸地,直接施舍葉子、蔬菜等,逐步修行到最後布施頭顱肢體。從初地到 十地之間的菩薩,心態和行為中,主要是以行為學修六度。身為初學者,要著重行持見解,其原因是,我執和我所執能把我們束縛在三有之處,對治它的道就是三 學,道中居於首位的是道諦,憑借證悟無我的智慧來觀察人我與五蘊是一體還是他體,從而認識到人我無基,再觀察設施處五蘊是微塵和刹那的自性,由此決定蘊無 自性。而分析法無我和人無我,主要進行觀察修。見道依靠現量的見解證悟真如,從修道開始串習 它的相續。在初學階段,樹立見解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六度分為本體和分類兩個方麵,這裏所修的都是修本體,所有分類是在座間思維。


    修行時分為入座和座間,入座的前行與其餘引導相同。在虔誠祈禱時,要觀想上師心相續中修行布施等六度的功德在自相續中生起,思維自己的心與上師的智慧渾然融為一體,心盡可能入定安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前行備忘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堪布阿瓊仁波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堪布阿瓊仁波切並收藏前行備忘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