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裏茨,讓你的部隊轉向,往西走,迅速占領博霍瓦尼。”
“霍斯曼,保持對捷克防線的壓力,但是不要冒進,讓你的人打完幾炮就後撤,記得用煙霧彈幹擾,不要被對方的反坦克炮咬住。”
“霍特,你派出一個連,跟著弗裏茨行動,等他們占領博霍瓦尼後,一定要把渡河的橋梁給我守住。”
……
李輝一直利用電台不停發布命令,他必須要麻痹捷克人,趁著他們把注意力都放在利托梅日采,自己則利用突襲拿下博霍瓦尼。
時間很緊張,李輝預計弗裏茨的部隊大概兩個小時後,就會與博霍瓦尼的軍隊交火,這個聲東擊西的計劃能否成功,在此一舉了。
緊張等待了接近三個鍾頭,弗裏茨發來電報,他們成功占領了博霍瓦尼,並控製住了橋梁。
“很好,這個家夥沒讓我失望。”
李輝高興地揮舞手臂,他的計劃成功了,捷克人並沒有意識到,他已經改變了進攻方向。
於是他命令前方部隊迅速撤出戰鬥,第一個坦克營擔任後衛,保護全團向霍夫瓦尼方向前進。
捷克人很快反應過來自己上當了,於是利托梅日采的守軍不得不放棄陣地,他們向著博霍瓦尼的方向趕去,希望能把那個該死的橋梁奪回來。
然而李輝早等著他們,對方都是輕步兵,沒有炮兵和裝甲兵掩護,在開闊的河岸地帶,完全就是己方坦克部隊碾壓的對象。
李輝沒有客氣,直接讓霍斯曼的坦克營來了一次集體衝鋒,這些倒黴的捷克士兵,他們被打的太慘了,麵對這種鋼鐵怪物,僅有輕機槍的他們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不要追擊,給我撤回來,你們的任務是保護部隊過河,仗有很多,沒必要一次都打完。”
麵對己方的大勝,李輝並沒有任何欣喜,他依然秉承著小心謹慎的原則,注重部隊的每一處細節。
“給裏克爾梅中將發報,告訴他,我們已經從博霍瓦尼渡河,請他務必安排一支部隊過來,控製住橋梁和交通線。”
李輝無法停下來,但是他不想放棄這個奪來的渡河口,所以麻煩,隻能交給那位戰區司令大人了。
很快,裏克爾梅就發來回電,他已經命令一個步兵營前去接管防務,大概在四個小時後,就能趕到。
“準備留下多少兵力完成換防,我覺得一個連就夠了,捷克人剛剛吃了一場敗仗,不會那麽快回來。”
高斯覺得這位中將的反應很快,四個小時,這速度很快了。
“一個人都不留,我們迅速沿著公路南下,從這裏到達諾瓦維斯要比原定路線多出三十公裏,時間已經不多了。”
李輝搖著頭無奈地表示,他沒時間等那些人過來了,部隊必須繼續前進,否則捷克人會調集重兵阻擋他們。
“一個都不留……好吧,如果這是命令的話。”
高斯感到擔憂,但看李輝的樣子,他又覺得自己不應該反駁。
的確,李輝的做法有些極端,他在搶速度,要在最短的時間裏,完成參謀總部的命令。
倒不是他有爭功的想法,而是目前的局麵下,他們越磨蹭,局麵就越不利。
要知道薩克森軍隊不止他們這一路,大部隊其實都在捷克西北部,那裏是蘇台德山脈,也是衝突的焦點。
所以捷克人在這邊投入的兵力有限,特別是李輝他們在烏斯季曬了將近兩個星期太陽,這麻痹了捷克人。
但是現在他動了,而且打到了拉貝河南岸,捷克人不可能坐視不理,這個位子可比蘇台德的山區要命太多了。
李輝的部隊通過橋梁後,幾乎沒有休整,順著公路,氣勢洶洶地向南挺進。
他們就像一群公牛,殺氣騰騰地要碾碎沿路所有敵人。
捷克的散兵遊勇們嚐試阻擊,但是都失敗了,他們缺乏反裝甲武器,麵對三型坦克的裝甲,根本無能為力。
李輝也沒太多去管他們,隻是讓部隊稍加還擊即可,他不可能為了這點兒抵抗就放棄前進,那不劃算,畢竟時間對他而言太過重要了。
捷克人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利托梅日采的守軍不得不從戰壕裏出來,他們渡河來到南岸,沿著公路設置防線,並布置火力,試圖阻止李輝的前進。
然而根本沒有用,他們在倉促情況下,根本沒有調過來幾樣反坦克武器,這導致麵對李輝的坦克,官兵們沒堅持多久,便敗下陣來。
李輝命令坦克直接從路障上碾壓過去,他不會去抓那些逃跑的捷克士兵,甚至都沒打算去掃蕩一下。
“不要去管屍體,我們會回來妥善安置他們的,現在給我上車,快點兒。”
“不能動的坦克就留下,把彈藥和機槍轉移走就可以了。
沒聽我說麽,不能動的都留下,包括坦克,裝甲車和卡車,總之,快點兒給我走,跟上隊伍。”
他鑽出裝甲車,不停對著官兵們嚷嚷著,他現在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占領電廠,完成參謀總部的命令。
在他的催促下,官兵們不得不扔下戰友的屍體,把不能動的車輛扔在路上,帶上武器,跟著趕路。
這是一場急行軍,在李輝近乎瘋狂的指揮下,部隊快速前進著。
他們晝夜兼程,終於在第二天拂曉,出現在諾瓦維斯外圍。
這是一個交通樞紐,但卻不是什麽大地方,勉強算是一座小鎮,人口隻有一千多人。
捷克方麵已經增加了守衛力量,但也僅有一個連的規模,麵對突然出現在眼前的裝甲部隊,捷克指揮官露出一臉難以置信的神情。
根本沒有戰鬥,對方非常坦誠的選擇投降,這是一個理智的決定,雖然有點兒屈辱,但起碼保住了性命。
“第一坦克營,不要停下,繼續前進,去占領電廠。
霍特,讓你的部隊也別停下,向東南方向前進,去把那裏的電廠也占領了。
其他人迅速布防,捷克人很快就會反撲,我們沒有時間耽誤,動作都快點兒,建立起防線,守住這個鬼地方。”
眼看目的即將達成,李輝沒有讓部隊停下,該前進的前進,該布防的布防,沒有休整的時間。
因為他們已經深入敵人後方,隨時麵臨被包圍的危險處境。
隨著兩座電廠陸續被占領,李輝將消息發給參謀總部和德累斯頓戰區司令部。
他希望得到增援,畢竟他是裝甲部隊,防禦戰可不是強項。
然而還沒得到回信,捷克的增援部隊就到了,雙方發生交火,最終依靠火力優勢,李輝將捷克人擊退。
但是越來越多的捷克部隊相繼到來,不僅諾瓦維斯爆發了激烈戰鬥,兩座電廠也傳來隆隆炮聲。
好在這樣的交戰隻持續了幾個鍾頭,捷克人就停止了進攻,他們開始實施包圍戰術,試圖想把李輝的部隊分割後,再吃掉。
李輝還在組織防禦,這時候新的消息傳來,後續部隊已經渡過拉貝河,他們正在向著諾瓦維斯趕來。
同時利托梅日采的捷克軍隊也投降了,因為後續的薩克森部隊對城市進行了包圍,他們的指揮官認為戰鬥已經沒有意義,於是舉起了雙手。
毫無疑問,捷克人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他們已經無力抵擋薩克森人的攻勢,失敗是注定的事情。
在遙遠的柏林,此時的參謀總部,已經一片歡騰。
李輝以最快的速度占領了交通樞紐諾瓦維斯,還有兩座具備戰略意義的發電廠,這等於侵入了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輻射圈。
宛如一柄利劍,懸在那座城市頭頂。
這讓參謀總部認為,對捷克的壓迫行動已經完成,就等著外交部門發力了。
而薩克森的外交部門也沒有讓軍方失望,他們對捷克發出最後通牒,如果他們不同意割讓蘇台德地區,那麽薩克森軍隊,將會對布拉格發動進攻。
無助的捷克人隻得尋求外部支持,最後由不列顛人出頭,拉上加洛林,意大利和波蘭,與薩克森舉行了一場五方會談。
這場會談僅持續了二十分鍾,最終決定捷克割讓蘇台德地區,以換取退兵。
憋屈的捷克代表甚至連會場都沒進去,便被要求簽署割讓文件,從此失去了對蘇台德地區的控製權。
對於國家來說,這是一個屈辱的時刻,但是對於普通捷克人而言,卻鬆了一口氣。
蘇台德地區本來在捷克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地方,那裏的土地很貧瘠,也沒什麽好的礦產,經濟在捷克屬於倒數,價值很低。
除了戰略位置,那地方一無是處,普通捷克人並沒有報仇或奪回來的想法,他們更多抱怨當局,早知如此,就不應該抵抗,平白死了那麽多人。
蘇台德從此被劃入薩克森帝國的版圖,柏林爆發了歡慶遊行,人們載歌載舞,慶祝普魯士的又一次勝利。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對於普魯士的一場圍堵,也正在悄然發生。
“霍斯曼,保持對捷克防線的壓力,但是不要冒進,讓你的人打完幾炮就後撤,記得用煙霧彈幹擾,不要被對方的反坦克炮咬住。”
“霍特,你派出一個連,跟著弗裏茨行動,等他們占領博霍瓦尼後,一定要把渡河的橋梁給我守住。”
……
李輝一直利用電台不停發布命令,他必須要麻痹捷克人,趁著他們把注意力都放在利托梅日采,自己則利用突襲拿下博霍瓦尼。
時間很緊張,李輝預計弗裏茨的部隊大概兩個小時後,就會與博霍瓦尼的軍隊交火,這個聲東擊西的計劃能否成功,在此一舉了。
緊張等待了接近三個鍾頭,弗裏茨發來電報,他們成功占領了博霍瓦尼,並控製住了橋梁。
“很好,這個家夥沒讓我失望。”
李輝高興地揮舞手臂,他的計劃成功了,捷克人並沒有意識到,他已經改變了進攻方向。
於是他命令前方部隊迅速撤出戰鬥,第一個坦克營擔任後衛,保護全團向霍夫瓦尼方向前進。
捷克人很快反應過來自己上當了,於是利托梅日采的守軍不得不放棄陣地,他們向著博霍瓦尼的方向趕去,希望能把那個該死的橋梁奪回來。
然而李輝早等著他們,對方都是輕步兵,沒有炮兵和裝甲兵掩護,在開闊的河岸地帶,完全就是己方坦克部隊碾壓的對象。
李輝沒有客氣,直接讓霍斯曼的坦克營來了一次集體衝鋒,這些倒黴的捷克士兵,他們被打的太慘了,麵對這種鋼鐵怪物,僅有輕機槍的他們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不要追擊,給我撤回來,你們的任務是保護部隊過河,仗有很多,沒必要一次都打完。”
麵對己方的大勝,李輝並沒有任何欣喜,他依然秉承著小心謹慎的原則,注重部隊的每一處細節。
“給裏克爾梅中將發報,告訴他,我們已經從博霍瓦尼渡河,請他務必安排一支部隊過來,控製住橋梁和交通線。”
李輝無法停下來,但是他不想放棄這個奪來的渡河口,所以麻煩,隻能交給那位戰區司令大人了。
很快,裏克爾梅就發來回電,他已經命令一個步兵營前去接管防務,大概在四個小時後,就能趕到。
“準備留下多少兵力完成換防,我覺得一個連就夠了,捷克人剛剛吃了一場敗仗,不會那麽快回來。”
高斯覺得這位中將的反應很快,四個小時,這速度很快了。
“一個人都不留,我們迅速沿著公路南下,從這裏到達諾瓦維斯要比原定路線多出三十公裏,時間已經不多了。”
李輝搖著頭無奈地表示,他沒時間等那些人過來了,部隊必須繼續前進,否則捷克人會調集重兵阻擋他們。
“一個都不留……好吧,如果這是命令的話。”
高斯感到擔憂,但看李輝的樣子,他又覺得自己不應該反駁。
的確,李輝的做法有些極端,他在搶速度,要在最短的時間裏,完成參謀總部的命令。
倒不是他有爭功的想法,而是目前的局麵下,他們越磨蹭,局麵就越不利。
要知道薩克森軍隊不止他們這一路,大部隊其實都在捷克西北部,那裏是蘇台德山脈,也是衝突的焦點。
所以捷克人在這邊投入的兵力有限,特別是李輝他們在烏斯季曬了將近兩個星期太陽,這麻痹了捷克人。
但是現在他動了,而且打到了拉貝河南岸,捷克人不可能坐視不理,這個位子可比蘇台德的山區要命太多了。
李輝的部隊通過橋梁後,幾乎沒有休整,順著公路,氣勢洶洶地向南挺進。
他們就像一群公牛,殺氣騰騰地要碾碎沿路所有敵人。
捷克的散兵遊勇們嚐試阻擊,但是都失敗了,他們缺乏反裝甲武器,麵對三型坦克的裝甲,根本無能為力。
李輝也沒太多去管他們,隻是讓部隊稍加還擊即可,他不可能為了這點兒抵抗就放棄前進,那不劃算,畢竟時間對他而言太過重要了。
捷克人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利托梅日采的守軍不得不從戰壕裏出來,他們渡河來到南岸,沿著公路設置防線,並布置火力,試圖阻止李輝的前進。
然而根本沒有用,他們在倉促情況下,根本沒有調過來幾樣反坦克武器,這導致麵對李輝的坦克,官兵們沒堅持多久,便敗下陣來。
李輝命令坦克直接從路障上碾壓過去,他不會去抓那些逃跑的捷克士兵,甚至都沒打算去掃蕩一下。
“不要去管屍體,我們會回來妥善安置他們的,現在給我上車,快點兒。”
“不能動的坦克就留下,把彈藥和機槍轉移走就可以了。
沒聽我說麽,不能動的都留下,包括坦克,裝甲車和卡車,總之,快點兒給我走,跟上隊伍。”
他鑽出裝甲車,不停對著官兵們嚷嚷著,他現在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占領電廠,完成參謀總部的命令。
在他的催促下,官兵們不得不扔下戰友的屍體,把不能動的車輛扔在路上,帶上武器,跟著趕路。
這是一場急行軍,在李輝近乎瘋狂的指揮下,部隊快速前進著。
他們晝夜兼程,終於在第二天拂曉,出現在諾瓦維斯外圍。
這是一個交通樞紐,但卻不是什麽大地方,勉強算是一座小鎮,人口隻有一千多人。
捷克方麵已經增加了守衛力量,但也僅有一個連的規模,麵對突然出現在眼前的裝甲部隊,捷克指揮官露出一臉難以置信的神情。
根本沒有戰鬥,對方非常坦誠的選擇投降,這是一個理智的決定,雖然有點兒屈辱,但起碼保住了性命。
“第一坦克營,不要停下,繼續前進,去占領電廠。
霍特,讓你的部隊也別停下,向東南方向前進,去把那裏的電廠也占領了。
其他人迅速布防,捷克人很快就會反撲,我們沒有時間耽誤,動作都快點兒,建立起防線,守住這個鬼地方。”
眼看目的即將達成,李輝沒有讓部隊停下,該前進的前進,該布防的布防,沒有休整的時間。
因為他們已經深入敵人後方,隨時麵臨被包圍的危險處境。
隨著兩座電廠陸續被占領,李輝將消息發給參謀總部和德累斯頓戰區司令部。
他希望得到增援,畢竟他是裝甲部隊,防禦戰可不是強項。
然而還沒得到回信,捷克的增援部隊就到了,雙方發生交火,最終依靠火力優勢,李輝將捷克人擊退。
但是越來越多的捷克部隊相繼到來,不僅諾瓦維斯爆發了激烈戰鬥,兩座電廠也傳來隆隆炮聲。
好在這樣的交戰隻持續了幾個鍾頭,捷克人就停止了進攻,他們開始實施包圍戰術,試圖想把李輝的部隊分割後,再吃掉。
李輝還在組織防禦,這時候新的消息傳來,後續部隊已經渡過拉貝河,他們正在向著諾瓦維斯趕來。
同時利托梅日采的捷克軍隊也投降了,因為後續的薩克森部隊對城市進行了包圍,他們的指揮官認為戰鬥已經沒有意義,於是舉起了雙手。
毫無疑問,捷克人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他們已經無力抵擋薩克森人的攻勢,失敗是注定的事情。
在遙遠的柏林,此時的參謀總部,已經一片歡騰。
李輝以最快的速度占領了交通樞紐諾瓦維斯,還有兩座具備戰略意義的發電廠,這等於侵入了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輻射圈。
宛如一柄利劍,懸在那座城市頭頂。
這讓參謀總部認為,對捷克的壓迫行動已經完成,就等著外交部門發力了。
而薩克森的外交部門也沒有讓軍方失望,他們對捷克發出最後通牒,如果他們不同意割讓蘇台德地區,那麽薩克森軍隊,將會對布拉格發動進攻。
無助的捷克人隻得尋求外部支持,最後由不列顛人出頭,拉上加洛林,意大利和波蘭,與薩克森舉行了一場五方會談。
這場會談僅持續了二十分鍾,最終決定捷克割讓蘇台德地區,以換取退兵。
憋屈的捷克代表甚至連會場都沒進去,便被要求簽署割讓文件,從此失去了對蘇台德地區的控製權。
對於國家來說,這是一個屈辱的時刻,但是對於普通捷克人而言,卻鬆了一口氣。
蘇台德地區本來在捷克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地方,那裏的土地很貧瘠,也沒什麽好的礦產,經濟在捷克屬於倒數,價值很低。
除了戰略位置,那地方一無是處,普通捷克人並沒有報仇或奪回來的想法,他們更多抱怨當局,早知如此,就不應該抵抗,平白死了那麽多人。
蘇台德從此被劃入薩克森帝國的版圖,柏林爆發了歡慶遊行,人們載歌載舞,慶祝普魯士的又一次勝利。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對於普魯士的一場圍堵,也正在悄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