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五識與意識
開局過目不忘,鑄造記憶宮殿 作者:我是十三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迷迷糊糊中。
吳文竟看到了一隻惡鬼從漩渦中緩緩爬出。
這隻惡鬼渾身幹枯,沾滿了令人作嘔的泥濘,麵目猙獰可怖,呲牙咧嘴地顯露著尖銳的獠牙,伸出的兩隻枯瘦如柴的爪子,仿佛要將他生生拖入無盡的地獄深淵。
吳文心頭猛地一顫,想要叫卻發現自己連聲音都發不出來。
拚命地想要掙脫這恐怖的幻象,但身體卻像被無形的鎖鏈緊緊束縛,動彈不得。
就在那惡鬼即將觸碰到他的瞬間,那恐怖的惡鬼和漩渦,又在一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就連那黑袍人也不見了蹤影。
吳文大口地喘著粗氣,此刻他還有些心有餘悸,摸了摸自己的額頭,發現已經布滿了細密的汗珠。
從牆角探出頭看去,秦王李世民和魏征都已不見了蹤影。
“難道魏征和李世民之間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這個想法一出,吳文立馬搖了搖頭,認為不可能。
魏征這個人他是了解的,並且也相處了這麽久,對於他的為人吳文很清楚,而且魏征對於秦王李世民的那種防備心是昭然若揭的。
除非他真是那種大奸似忠之人,不然他和李世民之間絕不可能有什麽勾結。
不再糾結這個問題。
吳文轉身離開,回往藏書閣。
一來到四層閣樓,抬頭的李淳風看到吳文臉色不自然,便眉頭微皺問道:“出什麽事了?”
吳文走上前坐下來,稍作思慮後,就將剛剛他遇到黑袍人,眼前出現幻象的過程告訴了李淳風,隻不過他並沒有提及李世民和魏征交談的事情。
李淳風站起身來,一臉嚴肅地看著吳文說道:“你說的這個黑袍者,是不是跟在秦王身後的那個人?”
“嗯!”吳文點頭,“師傅你知道他?”
“你是中了迷魂之術了!”李淳風說道。
聞言,吳文也站起身來,疑惑地問道:“什麽是迷魂之術?”
李淳風緩緩說道:“迷魂之術,是幻術中的一種高深秘術。”
“一般的幻術,大多都是一些障眼法,就如長安城中一些耍戲法的,所謂的空碗生水,三仙歸洞都是些憑借高明技藝施展的障眼法。”
“而稍微厲害一些的幻術,則是利用一些光影讓人的眼睛出現錯覺,從而製造出幻象來迷惑人。”
“而這迷魂之術,乃是幻術中極為高深的秘術。”
“它通過特殊的手段,迷惑人的心神,直接讓人在腦海中出現幻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猶如墜入阿鼻地獄一般。”
聽著李淳風的講述,吳文覺得這迷魂之術與催眠有些相似。
“師傅,那該如何克製這種迷魂之術呢?”吳文急切地追問道。
李淳風捋了捋嘴角的胡須,平淡地說道:“所謂幻術,其實最根本的就是‘欺騙’二字。”
“無論是障眼法、錯覺,還是迷惑心神,都是運用欺騙的手段,讓人從心底接受一種錯誤的感知。”
“想要對付幻術,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心智堅定。隻要不被其欺騙,就不會中幻術。”
說著,李淳風手指向吳文,繼續說道:“除了心智堅定之外,其實你也知道還有一種方法可以克製幻術。”
吳文沉思片刻,隨後恍然大悟地說道:“師傅,您說的是‘扶鸞請仙’!”
“正是。”李淳風點點頭,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幻術,它終究是假的。假的東西,又如何能與真實相抗衡呢?”
“扶鸞請仙,乃是依據這世間最根本的道的方式,去觀察、去思考。
幻術在其麵前,隻不過是旁門左道罷了,又如何能夠與其對抗!”
聞言,吳文虛心地點點頭。
接著,李淳風又鄭重地說道:“不過,話雖如此,但你還是要切記,以後最好還是離那種人遠點。”
這已經是第二個人提醒自己,讓自己離那個黑袍人遠一點了,吳文再次認真地點點頭,將這番話牢牢記在心裏。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
就憑自己現在的這點本事,如何能夠與那個僅僅一個眼神就能讓自己沉淪的人相抗衡?
更何況,他還沒有掌握扶鸞請仙!
說實話,吳文也不認為誰真能達到‘請仙’的那種,幾乎於絕對理智的狀態,和人機有什麽區別?
與李淳風的交談結束。
李淳風繼續投身於自己的事情中。
而吳文則是走下樓梯,來到藏書閣的另一層,開始尋找有關幻術之類的書籍,打算好好補補這方麵的知識。
找來找去,吳文最後竟然隻找到了一本佛經。
但別看這隻是本佛經,裏麵的內容卻是教導人如何對抗幻術的。
而其傳授的方式,就是通過修煉五識,讓自身不再受外界所欺騙,從而不陷入幻術之中。
人的意識,是由五識基礎組成的。
五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眼識:以眼根為所依,緣色境,即眼睛接收並解讀外界的視覺信息。
耳識:以耳根為所依,緣聲境,即耳朵接收並解讀外界的聲音信息。
鼻識:以鼻根為所依,緣香境,即鼻子接收並解讀外界的氣味信息。
舌識:以舌根為所依,緣味境,即舌頭接收並解讀外界的味道信息。
身識:以身根為所依,緣觸境,即身體接收並解讀外界的觸感信息。
佛經中闡述,人所觀察到的世界,也就是意識世界,其實都是由自身的五識所接收並構建的。
眼睛看到的色彩和形狀,耳朵聽到的聲音,鼻子嗅到的氣味,舌頭品嚐到的味道,身體感受到的觸感,這一切都是五識在起作用。
而幻術,則是通過幹擾或扭曲這些感官信息,來製造虛假的感知和體驗,使人陷入迷惑之中。
修行需回歸本真,即認識到一切外在現象都是虛幻不實的,隻有內心的清淨和平靜才是真實且永恒的。
通過修煉五識,自身才可以逐漸擺脫對外在現象的執著和迷戀,從而在麵對幻術時能夠保持內心的清淨和平靜,不被其所迷惑。
經書中,修煉五識的方法僅有兩步。
一是冥想,借由冥想來提升自己的專注力。
二是專注感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集中注意力於五識的感知過程。
譬如,在觀察時細心分辨物體的形狀、顏色、紋理等細微之處;在聆聽時專心留意聲音的來源、音調、節奏等特征。
如此,在遭遇幻術之時,便能夠清晰地辨別出哪些是真實存在的,哪些是虛幻的假象。
“專注,五識辨別,這倒是和‘扶鸞請仙’挺搭的!”
……
迷迷糊糊中。
吳文竟看到了一隻惡鬼從漩渦中緩緩爬出。
這隻惡鬼渾身幹枯,沾滿了令人作嘔的泥濘,麵目猙獰可怖,呲牙咧嘴地顯露著尖銳的獠牙,伸出的兩隻枯瘦如柴的爪子,仿佛要將他生生拖入無盡的地獄深淵。
吳文心頭猛地一顫,想要叫卻發現自己連聲音都發不出來。
拚命地想要掙脫這恐怖的幻象,但身體卻像被無形的鎖鏈緊緊束縛,動彈不得。
就在那惡鬼即將觸碰到他的瞬間,那恐怖的惡鬼和漩渦,又在一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就連那黑袍人也不見了蹤影。
吳文大口地喘著粗氣,此刻他還有些心有餘悸,摸了摸自己的額頭,發現已經布滿了細密的汗珠。
從牆角探出頭看去,秦王李世民和魏征都已不見了蹤影。
“難道魏征和李世民之間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這個想法一出,吳文立馬搖了搖頭,認為不可能。
魏征這個人他是了解的,並且也相處了這麽久,對於他的為人吳文很清楚,而且魏征對於秦王李世民的那種防備心是昭然若揭的。
除非他真是那種大奸似忠之人,不然他和李世民之間絕不可能有什麽勾結。
不再糾結這個問題。
吳文轉身離開,回往藏書閣。
一來到四層閣樓,抬頭的李淳風看到吳文臉色不自然,便眉頭微皺問道:“出什麽事了?”
吳文走上前坐下來,稍作思慮後,就將剛剛他遇到黑袍人,眼前出現幻象的過程告訴了李淳風,隻不過他並沒有提及李世民和魏征交談的事情。
李淳風站起身來,一臉嚴肅地看著吳文說道:“你說的這個黑袍者,是不是跟在秦王身後的那個人?”
“嗯!”吳文點頭,“師傅你知道他?”
“你是中了迷魂之術了!”李淳風說道。
聞言,吳文也站起身來,疑惑地問道:“什麽是迷魂之術?”
李淳風緩緩說道:“迷魂之術,是幻術中的一種高深秘術。”
“一般的幻術,大多都是一些障眼法,就如長安城中一些耍戲法的,所謂的空碗生水,三仙歸洞都是些憑借高明技藝施展的障眼法。”
“而稍微厲害一些的幻術,則是利用一些光影讓人的眼睛出現錯覺,從而製造出幻象來迷惑人。”
“而這迷魂之術,乃是幻術中極為高深的秘術。”
“它通過特殊的手段,迷惑人的心神,直接讓人在腦海中出現幻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猶如墜入阿鼻地獄一般。”
聽著李淳風的講述,吳文覺得這迷魂之術與催眠有些相似。
“師傅,那該如何克製這種迷魂之術呢?”吳文急切地追問道。
李淳風捋了捋嘴角的胡須,平淡地說道:“所謂幻術,其實最根本的就是‘欺騙’二字。”
“無論是障眼法、錯覺,還是迷惑心神,都是運用欺騙的手段,讓人從心底接受一種錯誤的感知。”
“想要對付幻術,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心智堅定。隻要不被其欺騙,就不會中幻術。”
說著,李淳風手指向吳文,繼續說道:“除了心智堅定之外,其實你也知道還有一種方法可以克製幻術。”
吳文沉思片刻,隨後恍然大悟地說道:“師傅,您說的是‘扶鸞請仙’!”
“正是。”李淳風點點頭,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幻術,它終究是假的。假的東西,又如何能與真實相抗衡呢?”
“扶鸞請仙,乃是依據這世間最根本的道的方式,去觀察、去思考。
幻術在其麵前,隻不過是旁門左道罷了,又如何能夠與其對抗!”
聞言,吳文虛心地點點頭。
接著,李淳風又鄭重地說道:“不過,話雖如此,但你還是要切記,以後最好還是離那種人遠點。”
這已經是第二個人提醒自己,讓自己離那個黑袍人遠一點了,吳文再次認真地點點頭,將這番話牢牢記在心裏。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
就憑自己現在的這點本事,如何能夠與那個僅僅一個眼神就能讓自己沉淪的人相抗衡?
更何況,他還沒有掌握扶鸞請仙!
說實話,吳文也不認為誰真能達到‘請仙’的那種,幾乎於絕對理智的狀態,和人機有什麽區別?
與李淳風的交談結束。
李淳風繼續投身於自己的事情中。
而吳文則是走下樓梯,來到藏書閣的另一層,開始尋找有關幻術之類的書籍,打算好好補補這方麵的知識。
找來找去,吳文最後竟然隻找到了一本佛經。
但別看這隻是本佛經,裏麵的內容卻是教導人如何對抗幻術的。
而其傳授的方式,就是通過修煉五識,讓自身不再受外界所欺騙,從而不陷入幻術之中。
人的意識,是由五識基礎組成的。
五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眼識:以眼根為所依,緣色境,即眼睛接收並解讀外界的視覺信息。
耳識:以耳根為所依,緣聲境,即耳朵接收並解讀外界的聲音信息。
鼻識:以鼻根為所依,緣香境,即鼻子接收並解讀外界的氣味信息。
舌識:以舌根為所依,緣味境,即舌頭接收並解讀外界的味道信息。
身識:以身根為所依,緣觸境,即身體接收並解讀外界的觸感信息。
佛經中闡述,人所觀察到的世界,也就是意識世界,其實都是由自身的五識所接收並構建的。
眼睛看到的色彩和形狀,耳朵聽到的聲音,鼻子嗅到的氣味,舌頭品嚐到的味道,身體感受到的觸感,這一切都是五識在起作用。
而幻術,則是通過幹擾或扭曲這些感官信息,來製造虛假的感知和體驗,使人陷入迷惑之中。
修行需回歸本真,即認識到一切外在現象都是虛幻不實的,隻有內心的清淨和平靜才是真實且永恒的。
通過修煉五識,自身才可以逐漸擺脫對外在現象的執著和迷戀,從而在麵對幻術時能夠保持內心的清淨和平靜,不被其所迷惑。
經書中,修煉五識的方法僅有兩步。
一是冥想,借由冥想來提升自己的專注力。
二是專注感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集中注意力於五識的感知過程。
譬如,在觀察時細心分辨物體的形狀、顏色、紋理等細微之處;在聆聽時專心留意聲音的來源、音調、節奏等特征。
如此,在遭遇幻術之時,便能夠清晰地辨別出哪些是真實存在的,哪些是虛幻的假象。
“專注,五識辨別,這倒是和‘扶鸞請仙’挺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