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此一分經。總是四章。原佛之意。初則反其辭而語須菩提曰。汝若作是念。如來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次則正其辭而謂之曰。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下文亦然。初則反其辭而語須菩提曰。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相。次則正其辭而謂之曰。莫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世本第一章多誤作如來不以具足相故。新州印六祖注本。南浦陳氏施本。第一章並無不字。於理為當。王虛中注本。武夷張公綽施本。並作如來可以具足相故。其理亦通。(壽州石本皆有不字。經義尤明。)


    【王日休曰】諸法斷滅者。謂一切法皆斷之滅之而不用也。相。謂凡夫之相也。佛經所謂相者。凡有者皆謂之相。故晝明則謂之明相。夜暗則謂之暗相。經所說之法。則謂之法相。非佛經所說之法。則謂之非法相。所以於此言不用法而斷滅之者。則謂之斷滅相也。且法者。固不可以泥。然亦豈可以斷滅之哉。譬如渡水。既渡之後。固不須舟楫。未渡之前。豈可無舟楫耶。是故既悟之後。不須佛法。未悟之前。不可以無佛法。所以發求無上正等正覺真性之心者。必須依佛法修行。不可遂斷滅佛法。而謂不用法。故雲汝若作是念。發求無上正等正覺真性心者。說諸法斷滅相。不可作是念也。何故不可作是念乎。以發求真性心者。必依佛法以修行。故於法不可斷滅也。


    【顏丙曰】此一卷經。雖然隻說無之一字。佛又恐人執著此無。一向沉空滯寂。棄有著無。反成斷滅相。何異證道歌雲。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故此一分。專戒人不可斷滅。今人或已悟。或未悟。便以無為極則。誤汝去在。昔張拙秀才參西堂藏禪師。問山河大地。三世諸佛。是有是無。藏答雲有。拙。雲錯。藏雲。先輩曾參見什麽人來。拙雲。參見徑山來。某甲問徑山。皆言無。藏雲。待先輩得似徑山時。一切皆無即得。大凡未見性人。如何便說一切皆無。所以佛告須菩提。汝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若果作是念發心。即是說諸法斷滅相。何故。凡發無上正等正覺心。不可說斷滅相。


    【智者禪師頌曰】相相非有相。具足相無憑。法法生妙法。空空體不同。斷滅不斷滅。知覺悟深宗。若無人我念。方知是至公。


    【李文會曰】如來不以具足相故者。佛恐須菩提落斷滅見。是故令離兩邊。然性含萬法。不自具足。應用遍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來自由。無所掛礙。此法上至諸佛。下至含識。本無欠少。是名具足相也。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者。諸法性空。空即是常。是故不斷不滅。若作念雲。無相而有道心者。是斷一切行。滅一切法。此乖中道也。又雲。若作有相觀。即是一邊見。若作無相觀。亦是一邊見。若不作有無觀。即見斷滅法。故知真如法性。不是有。不是無。湛然不動。觀與不觀。皆是生滅。故雲莫作是念也。於法不說斷滅相者。見性之人。自當窮究此理。若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以為究竟。即著空相。斷滅諸法。


    【晁太傅雲】諸佛說空法。為治於有故。若複著於空。諸佛所不化。故雲大士體空而進德。凡夫說空而退善。當知有為是無為之體。無為是有為之用也。


    【川禪師雲】翦不齊兮理還亂。拽起頭來割不斷。頌曰。不如誰解巧安排。捏聚依前又放開。莫謂如來成斷滅。一聲還續一聲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剛經集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棣並收藏金剛經集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