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院掌門的職權非常完整,有承上啟下之效。


    這令周元意識到,正常獲取職業的方式應該不是直接前往職業秘境。


    而是自新手村出發進入城鎮,加入某派的下屬分院,從而獲得職業與相關技能。


    如此一來,秘境勢力的分布方式就顯得更為合理了。


    否則在沒有傳送術輔助的情況下,從某處村鎮前往門派秘境不知要花費多少時間,各類主職業的價值便會失色。


    但人間各國均未放任無邊秘境肆意擴張,所以並未出現具有地區特色的門派分院。


    “若地方分院是就職的第一途徑,那麽無憂郡內多半也會有其他門派的分院。


    不知秘境之人掌握的門派分院會有什麽入門條件。


    僅以道門的行事風格來看,定然不會隨意傳法,或許需要完成某個事件才能入門學藝。”


    周元經曆過多個職業秘境,對此類秘境的運行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無論是主職業還是副職業,總要滿足某個條件才能獲得認可。


    即便他來做分院掌門之位,能依照個人喜好隨意招募學徒,亦不會無條件傳授術法。


    或是促成某種局麵,或是獲取一些利益,他總歸也是有所求的。


    至於分院弟子有名額限製倒不是問題,秘境之人秉公處事,定會將符合條件的弟子推薦入門派秘境。


    長期留守分院占據名額之人,有可能會被視作資質奇差,從而被移出傳法弟子行列。


    在周元思考分院掌門的作用時,掌教李思也在掙紮取舍。


    之前周元入道、受傳法真人優待之事,他都如實稟告了。


    依照君臣相護之義,他應該將周元成為分院掌門之事稟告大魏皇帝。


    無他,隻因掌門之位多半能福澤眾人,或可提升大魏國力。


    但他並非無欲無求毫無私心的人,如實稟告可惠及大魏,稍作隱瞞可分流人間清源道。


    此時清源道門與大魏國運,在他心中不斷上下翻騰。


    到底是為清源道留一條支脈,還是壓上所有忠心無二,實在令他萬分糾結。


    “太祖您說的對,我等秘境之人看似無牽無掛,卻也會被世家之事所困。


    因我等為人有喜有惡、會權衡利弊,總有一天會想保留珍視之物,從而輕慢國政。”


    李思此時十分羞愧,他對大魏的感情遠超尋常魏臣,甚至願為大魏拚死一戰。


    概因他是大魏的創建者之一,當年多少豪傑與他並肩作戰,多少將士因他軍令慷慨赴死,那些事皆是他心中抹不掉的烙印。


    百餘年間,他親眼見證大魏如何自一片廢墟中頑強屹立,也見證了曆代國主如何嘔心瀝血繁榮國朝。


    因此,大魏不僅是魏太祖的心血,也是他們這些開創者的摯愛子侄。


    在大魏令他們失望前,魏皇能夠以情義為紐帶、君臣為名分,調動他們這些魏國老臣。


    現在他卻生出私心,想為清源道留條後路,這等辜負之情令他心焦難安。


    此刻他突然想起,首次國宴時太祖對諸秘境勇將的囑托。


    “你等壽長事多,總歸會遇到想做卻不義之事,到時不必因愧生恨。


    隻要不是危害大魏國體之事,你等皆可爭取利益。


    若是負了大魏也無甚大礙,待我歸來自能清算功過。”


    李思心情複雜之餘打開了一口紫檀木匣,從中取出一枚略顯陳舊的印璽摩挲輕拂。


    其上有字樣篆刻,謂曰護國公李。


    “太祖啊,此事我也不知該如何做了,就交給大魏的年輕人去抉擇吧。


    他若有私心,我便借他私心為清源道建一支脈,好如門閥士族般留個傳承退路。


    他若無私,合該我大魏再近一步,以武護國、以道布國,當有威臨天下之日。”


    下定決心後,李思將魏太祖親手篆刻的護國公印放回匣中。


    他準備做一次無為道人,等周元抉擇因果。


    李思心中有多種取舍自然糾結無措,周元卻沒有這種困擾。


    對他而言,言明掌門之事利大於弊。


    如此一來,他將能撬動更多大魏國力,身份職位再次增長的同時,也有可能進入大魏的決策層。


    唯一的壞處是身份再次變化後,大魏朝堂必然改變對他的看法,多半會從少年英傑變為傳國之寶。


    那時他再想以身犯危探索秘境,定會遭到層層阻礙,乃至由武轉文,逐步卸下軍職接任治理之位。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等儲君岐王繼位時,九卿重臣中必會有他一席之地。


    這種待遇絕不誇張,因為他的價值已超越了探索秘境,成為了國朝穩定傳承的根本之一。


    他多活一日,便能為大魏教導幾位清源道人;他一旦離世,大魏便沒了求法捷徑。


    畢竟道法也好武學也罷,越是高深越難以入門,他卻能直接傳法一蹴而就。


    “無憂之地不足為奇,引大魏兵將介入也沒什麽。


    索性我無法時時監控無憂地,玄水謀士也未必可靠,不若引大魏入場協調督導。”


    “隻是如此一來,逸島之國八月八動亂之事定多變數。


    叛亂者與國君或許都不會是勝者,大魏反倒能趁機增加一州之地。”


    即便這一州之地需要大魏自己去取,周元的傳法、通路之功也會是國朝首功,封侯晉位不在話下。


    周元隻希望九卿重臣考慮到他年少尚武,不要為了過分保護,將他封到逸島之國做逸州都督或刺史之位。


    否則他就要費盡心思尋幾位治理賢才,輔助他處理一州瑣事了。


    畢竟大魏隻能配置各類屬官,並不會為督鎮者配備幕僚團。


    當周元退出清源秘境回到顯真殿時,李思早已驅散殿中道人等待多時。


    “道兄,你可去了那蓋原城,不知其風貌如何?”


    “倒是趁機看了一眼,當真是富庶之地、有臨海奇觀,若是隱居修道當是一好去處。”


    “那便恭喜道兄了,不知道兄有何教我,是要隱修傳教、還是要廣納天下人。”


    “傳教傳法自然要籠絡天下英才,掌教可有空閑,不若陪我下山歸京。”


    李思聞言先是一愣,隨後釋懷一笑。


    天賜大魏明珠出海,原非獨自高懸於天,而是光照紅塵人世。


    “將軍高義,李思拜服,恰少年興國,賜我大魏盛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看見血條的我,選擇打爆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豆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豆茶並收藏看見血條的我,選擇打爆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