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大殿之中處理事務的大理寺官員們,看著鄭善果渾身縈繞的陰雲,麵麵相覷。


    但他們沒有不識趣的湊上去,畢竟能讓大理寺寺卿困惱的事情,他們還沒資格去解決。


    唯有一名身著紅色官服的青年見狀,上前問詢道:“鄭大人,怎麽愁眉不展的?”


    “李淵的罪證不都已經收集完了嗎?”


    鄭善果抬起頭,見著來者,歎息一聲道:“盧少卿,李淵的罪證坐實了,但本官不忍見李家絕後,想要將其兒子保下來!”


    “而且,若是一並全部處置了,也未免殺孽太重,隻恐天下人非議啊!”


    大理寺執掌大隋皇朝的刑獄之權,位高權重,內設有寺卿一人,從三品,以及少卿二人,從四品上。


    而這身著紅色官服的青年,正是大理寺的少卿,地位僅在鄭善果之下。


    話音落下!


    盧少卿頓時反應過來,神色古怪的看著鄭善果,默然無言。


    這話說的未免有些太離譜了!


    弑君謀逆,株連九族,那是自古以來的鐵律!


    什麽恐天下人非議……隻怕真正在意的是殺孽太重!


    這方世界曆經上古時期的動亂和分裂,因此衍生出了許多修行方式。


    其中,最為廣而知之的有佛、道、儒、鬼等等。


    大隋皇朝,因其奉佛門為國教,朝中官員,大多修行的是佛法。


    因此,最是忌一些清規戒律,輕易不願沾染殺孽。


    但鄭善果身為大理寺卿,不沾殺孽是不可能的。


    所以,鄭善果真正想的是,殺李淵就算了,但李淵之子能保就保。


    殺一人,積善果,又得名聲。


    這可不是兩頭了……這幾乎是三頭都拿好!


    畢竟,李淵在朝中人脈也不淺,若是能保下他的兒子,也會讓不少人向鄭善果靠攏。


    想到這,盧少卿眸光閃爍,看著鄭善果緊鎖眉頭的樣子,心中有一絲異樣。


    大理寺卿的位置已經不低,位高權重,但相比內閣的那幾位大臣……終究還是差了點距離!


    隻怕,鄭善果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


    “李淵犯的乃是弑君謀反之罪,株連九族都是輕的,其子要想不被牽連,隻怕是不可能!”


    “鄭大人身坐寺卿之位,知悉刑法,當不該如此發言。”


    “若是鄭大人實在為難,心懷慈悲,或可聯合朝中的大人們,為李淵之子求個情?”盧少卿思索了片刻後,試探性的投去了目光。


    他聽說李淵在朝中,也是有不少交好的官員。


    鄭善果……似乎就是其中之一!


    聞言,鄭善果故作沉思後,搖頭道:“大理寺乃是公正之處,執掌刑獄之權,不可摻和朝中之爭!”


    “更何況,此事已經鬧得天下皆知!”


    “但凡有一絲汙點或是不妥,大理寺蒙羞倒是其次,可陛下卻是會被天下人的謾罵淹沒!”


    “我等身為臣子,怎可讓陛下為此陷入輿論之爭?”


    “不可!”


    話音落下!


    盧少卿聳了下肩,他也隻是試探一下,但看鄭善果的樣子,顯然是行不通了。


    那就隻剩下一個辦法。


    “既然如此,不如大人入宮求見陛下,看看陛下有何想法?”盧少卿緩緩說道。


    入宮?


    鄭善果怔了下,稍作思索,反應過來,遲疑道:“你是說讓陛下做決定?”


    盧少卿微微點頭,正是這個意思!


    他們這些人無論做什麽決定,終究是束手束腳,那不如就將此事上稟,交給坐在龍椅上的楊廣做決斷。


    究竟是以株連之罪將李淵的妻小一並斬了,還是說給他們留下一條生路,成為後患!


    這些事情隻需要楊廣一句話,便可定下論調了。


    “此事……確實需要陛下做決斷了!”鄭善果思慮間,已經起身往殿外走去,顯然是準備入宮求見。


    那盧少卿見狀,躬身作拜,目送鄭善果離去。


    大殿之中,一名大理寺官員頓時湊上前去,低聲道:“盧少卿,這鄭大人剛剛在煩惱什麽?”


    其餘人見此一幕,亦是悄悄的跟了過來,想要打聽一下。


    然而,盧少卿微微眯起眼睛,笑道:“你這麽好奇,不如等鄭大人回來,親自去問問?”


    話音落下,眾人頓時訕訕退去,心裏卻是忍不住嘀咕。


    他們若是敢去問……哪裏還會這麽小心翼翼的打聽?


    這大理寺誰人不知,鄭善果早年得佛門一位高僧傳法,修有類似‘他心通’的術法,能感應他人善惡,側聽心聲!


    他們這些心懷鬼胎之人,真要敢湊上去,那就是自投羅網!


    ……


    皇宮,秘閣。


    這裏是大隋皇朝藏書之地,乃是隋文帝在位之時修建起來,收攏了天下各類奇聞軼事、上古傳記、百家功法等等。


    若是細分起來,整個秘閣極其龐大,幾乎不遜色任何一座大殿,內劃有數個區域。


    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藏書,大多是孤本或是失傳。


    楊廣站在一座書架前,翻看著手中的藏書,心情從一開始的激動,到現在漸漸有些悵然若失。


    “薪火錄,點燃五髒之火,垂震穹宇,但隻有百字入門,隻是收錄象征所用...”


    “鎮國冊,一尊帝皇舉國殺天所遺,但隻有一頁,也難窺見其中真正的玄妙...”


    “……”


    “這地方倒是個好地方,許是因為如此多藏書堆積在一起,產生了些許玄妙的道韻!”


    楊廣放下手中藏書,抬頭望向了四周。


    一種難以言語的道韻,在這秘閣之中回響,恍惚之間,讓人有種沉浸在書海中的感覺!


    這是因為秘閣的不同尋常,存放著不知多少藏書,經年久月,自然就蘊生出了難以磨滅的玄妙氣息。


    久而久之,這整個秘閣都仿佛通靈了。


    此外,自隋文帝修建秘閣以來,曾讓許多大隋修行者出入,在此借閱和翻看藏書。


    不時有人因此悟道,憑借秘閣中的典籍、經文,獲得突破。


    因此,整個秘閣漸漸誕生了一種玄而又玄的道。


    隻要是在這裏待的久了,即便再無所獲,也能憑此短暫進入悟道的境界。


    剛剛楊廣初入這裏,就因此獲益,隱有所得。


    嗡!


    楊廣抬手而動,一瞬間而已,體內五髒發光,眉心天靈映照出玄奧無比的天門!


    他屹立在無邊玄光之中,緩緩吐出一口氣,頓時遍地生蓮,道道金霞彌漫,環繞而起!


    這是一種悟道的異象!


    隻要他能靜心感悟,必然能借此觸及煉氣化神境的門檻。


    說不得,都不需要運朝錄加點突破了!


    “可惜……唯一的遺憾是沒有找到我想要的東西!”


    楊廣搖了搖頭,揮手散去了周身的異象,隨後歎息一聲,邁步離開了秘閣。


    他特意到秘閣之中,為的可不是進入悟道,尋求突破至煉氣化神境的感悟。


    而是想要找一門,能跟供給他進行修煉的功法。


    如今,楊廣已經到了煉精化氣境後期,隻差一步便能突破到煉氣化神境。


    但他卻還沒有一門功法,支撐起目前的修煉。


    這也是楊廣紫府內法力淺薄的原因之一。


    所以,他特意到秘閣之中,就是想找一門修煉功法。


    隻可惜,結果並不如他意。


    秘閣之中倒是有不少驚人的功法,甚至連上古時期,人族三皇五帝的傳承都有。


    隻不過,皆是一些殘本,大多隻能修煉到返虛合道境。


    至於後麵境界的修煉之路……根本沒有提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剛成大隋人皇,你跟我說這是洪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墟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墟衍並收藏剛成大隋人皇,你跟我說這是洪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