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八月。


    上庸。


    劉封策馬城中。


    三日前。


    劉備遣使上庸,給劉封送來了“副軍將軍”的任命和印綬。


    然後。


    劉封沉睡的前世記憶也跟著覺醒了,猶如失憶青年找回了丟失的記憶,今日方知我是我。


    然而回想這二十餘年的失憶人生,劉封都想找個地縫兒鑽進去。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隻長肌肉不長腦子,整個兒就一憨批。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前世記憶終於在今生最大一次作死前覺醒了。


    倘若前世記憶再晚覺醒幾個月,劉封都沒必要掙紮了,直接在上庸找個山頭自掛東南枝都比回成都被賜死的好。


    前世的劉封隻是個牛馬,雖然有過熱血的夢想但都在現實麵前屈服。


    今生成了劉備的養子又身處漢末亂世,不闖下一番功業,豈不是白穿越了?


    雖然是上庸時期開局,但劉封不怕。


    是男人就下一百層,隻要我不死那就是你死。


    劉封現在的處境很不妙。


    記憶覺醒的時間太晚,當失憶青年的時候又是個肌肉憨批,導致很多事都已經無法改變。


    且不提江陵城的糜芳和公安城的傅士仁,單提這上庸就已經是一潭渾水。


    由於孟達在攻打房陵的時候讓房陵太守蒯祺死於亂兵,劉備對孟達的能力產生了質疑。


    讓你取東三郡,你讓蒯祺死於亂兵?


    你讓上庸和西城的豪族怎麽想?你讓我的軍師將軍怎麽想?你讓依附我的荊州士人怎麽想?


    於是乎。


    為了能順利拿下上庸和西城,為了安撫諸葛亮等荊州士人,也為了給養子劉封一個獨立施為的平台。


    劉備就將劉封派去了上庸,令劉封統孟達軍攻取上庸和西城。


    在劉封抵達上庸前,孟達圍了上庸十餘日,申耽高呼“誓死不降”。


    結果劉封一來,申耽直接就開城投降了,高呼“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今日投效漢中王,誓不複反。”


    差點沒將孟達的肺給氣炸。


    說好的誓死不降,你見到劉封就降了?


    更令孟達氣惱的是:申耽不僅降了,還主動提出將妻小以及宗族子弟都遷往了成都,以表忠誠。


    申耽裏裏外外都在表達一個意思:蒯祺都“死於亂兵”了,這上庸太危險,我怕妻小以及宗族子弟也“死於亂兵”。


    雖然沒有明示,但也跟對著孟達貼臉開大沒啥區別了。


    劉封記得很清楚,孟達當時的臉色非常的難看,不僅對申耽有惱意,對劉封的惱意也不小。


    就我孟達是惡人就你劉封是好人?


    由於申耽是劉封來了才投降,這取上庸和西城的功勞自然就落在了劉封頭上。


    因此劉備在得到上庸的捷報後,先拜申耽為征北將軍、領上庸太守、封員鄉侯,後拜申耽弟申儀為建信將軍、領西城太守,最後遷劉封為副軍將軍。


    很多蜀黑喜歡用陰謀論來臆測劉備和劉封的父子情誼。


    而實際上。


    劉備對劉封是非常寵溺的,寵溺到了即便立了劉禪為王世子也不肯取締劉封的“副軍”職務。


    “副軍”的職務含權量有多大?


    用孟達的話來講:征則有偏任之威,居則有副軍之號,遠近所聞也。


    進一步講:即便是有假節鉞的關羽也號令不了劉封。


    按理說。


    立劉禪為王世子後,劉備就應該取締“副軍”,避免引起劉封及群臣誤會。


    偏偏劉備覺得虧欠了劉封,不僅不取締,還趁著劉封上庸立功的機會將劉封的副軍中郎將遷為副軍將軍,讓劉封坐鎮上庸。


    劉備的本意就是:既然我不能讓養子當嗣子,那就得給養子一個新的平台,今後立了功勞也能封侯拜將,位極人臣。


    而事實也是如此。


    以劉禪的性格,隻要劉封不犯蠢,今後地位必然會跟曹魏的曹真相同。


    劉封升了。


    申耽封侯拜將了。


    申耽的弟弟申儀拜將了。


    被孟達留在宜都的偏將樊友也升任宜都太守。


    就連房陵太守也是由房陵豪族鄧輔出任。


    孟達的問題就來了。


    原宜都太守、統兵四千的孟達,不僅沒升官還丟了宜都太守更要受劉封節製。


    孟達氣得肺都快炸了。


    劉備的解釋是上庸太小留孟達另有大用,先積累功勞今後再升遷,又賜“鼓吹”儀仗給孟達以示器重之意,希望孟達能暫時在上庸盡心盡力的輔佐劉封。


    按照漢製,“鼓吹”儀仗隻有統率萬人以上的將軍才有資格,以孟達目前的身份是沒資格擁有“鼓吹”儀仗的。


    可孟達也不傻。


    漢中太守是魏延,襄陽太守是關羽。


    除了上庸,還能去何處被“大用”?


    孟達認定這是劉備身邊有“小人”在讒言,是在為蒯祺“死於亂兵”出氣。


    為此還對當了尚書令的法正心有不滿。


    都說朝中有人好做官,孝直你就看著小人在大王麵前誹謗我排擠我?


    於是乎。


    孟達在上庸擺爛了。


    每日裏就帶著劉備賜的“鼓吹”儀仗在城中來回,招搖過市,美名其曰:巡城。


    而名義上要歸劉封統領的四千部曲,也被孟達放了長假。


    或是山間打獵、或是河邊摸魚、或是買地娶妻,除了不幹正事什麽都幹。


    孟達在軍中的親信也是對劉封的軍令各種花式的陽奉陰違。


    最麻煩的是:


    這三日裏,已經有多起孟達軍士哄搶士民錢財的案件發生。


    上庸本就是縣改郡,地兒不大戶籍不多,誰的軍士在哄搶財物很容易查到。


    可即便查到了,上庸太守申耽也不敢緝拿這些犯事兒的軍士。


    蒯祺都“死於亂兵”了,申耽“死於亂兵”也不是不可能。


    真要“死於亂兵”了,都沒人給申耽伸冤去。


    看看蒯祺。


    諸葛亮的大姐都跑去成都告狀了,劉備也隻是沒給孟達升職,孟達甚至還敢對劉封陽奉陰違。


    申耽自認為才能和關係都不如蒯祺,自然也不敢明著去招惹孟達。


    於是乎。


    申耽隻能向劉封求助。


    今日劉封,就是去太守府赴宴的。


    踏著落霞的餘暉,劉封抵達了申耽的太守府。


    說是太守府,其實也就一縣衙改的。


    上庸縣改郡,縣衙自然也跟著升級成太守府。


    名頭是響亮了,地兒還是那個地兒。


    見到劉封,一個留著山羊胡的中年男人快步上前,向劉封躬身行禮:“末將申耽,恭迎副軍將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不是劉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紋本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紋本神並收藏三國:我不是劉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