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北方名將


    趙王遷再也不能安心地玩了,急忙打發人上代郡[在山西省東北部和河北省蔚縣附近的地方]去把大將李牧調回來。李牧留下十幾萬人把守北邊,把其餘的十精十兵都帶到邯鄲來。他先去拜見趙王遷,對他說:“秦國一連氣打了幾回勝仗,聲勢浩大,一時不容易打退他們。這回打仗更不能按一定的死規矩。要是大王能夠允許我看事行十事,我才敢遵命。”趙王遷見他說話的時候,從眼睛裏頭發出一道光芒,好像照透了趙王的心思似的。他就在這光芒底下連連點頭,全都答應了他。趙王問他:“你帶來的兵馬夠嗎?”李牧回答說:“衝鋒陷陣是不夠的,守城還行。”趙王遷說:“這兒還有十萬兵馬,我叫趙蔥、顏聚,每人帶領五萬,聽將軍指揮吧。”


    李牧出來,當時就安排陣地,守住肥類[在山西省昔十陽十縣東]。宰牛、宰羊,慰勞將士,叫他們比武射箭,就是不許他們出去打仗。將士們自打頭道地請求去殺敵人,李牧老拿好話安慰他們,始終不許他們出去。


    桓齮見李牧死守著陣地,不出來打,反倒著起急來了。他說:“早先廉頗抵抗王齕就用這個法子。這麽看來,李牧成了第二個廉頗了。”他就分出一半兵馬,去攻打甘泉市[在邯鄲東北250裏的地方]。


    趙蔥得了這個消息,跑來請李牧去救。李牧挺沉著地說:“他們去攻打甘泉市,咱們就去救,正上了他們的套兒。可是他們既然分了一半兵馬出去,這兒就減少了兵力。咱們不如去打他們的大營。”


    他就把趙國的軍隊分成三路,半夜三更突然衝了過去。秦國兵營裏的將士們空等了好些日子,萬沒想到趙國的兵馬突然會來這一手。大夥兒慌得手忙腳亂,大敗而逃。死了十幾個將士,傷耗了好幾萬士兵。敗兵跑到甘泉市向桓齮報告。桓齮心裏一急,趕緊帶著大軍,離開了甘泉市,跑了回來,不料正闖到李牧安排好了的埋伏裏。桓齮抵擋不住,死傷了不少人馬,好容易才衝出了陣地,跑回鹹十陽十去了。


    趙國打了勝仗,趙王遷把李牧當做趙國的白起,也封他為武安君。秦王政氣得鼻子眼冒煙,革去桓齮的官職,罰他去做平民。接著又吩咐大將王翦和楊端和帶著大軍,分頭再去攻打趙國。又叫內史騰發兵十萬上韓國去辦理十十交十十割的事兒。韓王安隻好把全國的地圖和戶口冊子獻了出來,自己當了秦國的臣下。秦王把韓國改為潁川郡[公元前230年,秦王政17年)。韓國第一個亡了。


    王翦到了灰泉山,不能再往前進。一眼望去,全是武安君李牧的營寨,接連不斷的,足有好幾十裏地的連營,好像銅牆鐵壁,秦國人想鑽也別打算鑽進去。小規模的十十交十十手是有的,可是都占不了便宜。王翦隻好打發人去報告。秦王政叫尉繚的門生王敖上王翦的營裏去想辦法。


    王敖見了王翦對他說:“李牧是北方名將。他一向守著北方,打敗過東十胡十,收服了林十胡十,殲滅過匈十奴十十幾萬人,轟走了單於[匈十奴十王;單chan二聲],嚇得匈十奴十這十幾年來不敢挨近趙國的邊界走。咱們憑這點兵力,說真的,隻能在中原跑跑。要想打敗匈十奴十,還談不到。將軍您呐,請您別過意,也未見得比單於強。怎麽敵得過李牧呐?我想將軍不如先跟他通通信,叫兩國的使者能夠彼此來往,商量商量講和的事。這麽著,我就有辦法了。”王翦聽了他的話,就打發使者上趙國的兵營裏去提議講和。李牧也派人去接頭。王翦攏住了李牧,就這麽有時候談談,有時候打打,把戰爭拖下去了。


    王敖又去見趙國的相國小狗子郭開,對他說:“聽說李牧跟王翦私自講和。他跟王翦說停當了:趙國滅了之後,請秦王封李牧為代王。我說這就不對了。秦王要封代王,也應當封您呐!哪兒有李牧的份呐?您得趕緊勸趙王另外派人去替換李牧。咱們有這份十十交十十情,我才先來告訴您。”郭開謝了王敖的好意,趕緊在趙王遷跟前透露了這個情報。君王的疑心病是沒法治的。他把趙蔥升為大將,叫他去接替李牧。李牧歎息著說:“唉,我一向替樂毅、廉頗傷心,想不到今天也輪到我身上來了。”他連夜換了便衣,打算逃到魏國去。郭開和趙蔥還不能放過他,就派武士四處搜查。李牧悶悶不樂,躲在一個客店裏借酒消愁,喝得跟死人一樣。他這一醉,從此再也醒不了啦。一顆寶貴的頭顱就給趙蔥手下的暴徒割去了。趙王遷隻叫趙蔥去替換李牧,可沒叫他去害死他。如今郭開和趙蔥把他弄死了,不用說在趙王跟前沒法十十交十十代。再說趙蔥也壓不住李牧軍隊裏的士兵。他們可有辦法:趙蔥假裝發了虎威,他下命令搜查暗殺李牧的凶手,還嚷嚷著要重重地懲辦。凶手聞風而逃,早跑到大營裏向趙蔥領賞去了,鬧到末了,說是沒拿住凶手,也就算了。


    趙蔥當了大將,顏聚當了副將。他們哪兒管得住李牧帶來的隊伍呐?代郡的士兵知道了李牧的屈死和搜查凶手的把戲,當夜就爬山越嶺地跑了一大半。趙蔥沒法管,隻好收集自己的兵馬,重新整編隊伍。隊伍還沒排定,王翦和楊端和的大隊人馬兩路夾攻,衝過來,當時就把趙蔥殺了。顏聚比較有點能耐,帶著自己的兵馬,趕緊退到邯鄲,準備死守。


    秦王政親自帶著三萬十精十兵幫助王翦來攻打邯鄲。邯鄲人好像給黃鼠狼嚇亂了的雞,連蹦帶跳,滿處叫喚,誰也沒敢希望還有活命。趙王遷不敢言語,就會流眼淚。小狗子郭開外麵上裝出慌張的樣子,心裏頭非常得意。眼瞧著就要得到秦王的稱讚了。他要做多大的官就做多大的官,要發多大的財就發多大的財。這一下子差點笑出聲兒來。他勸趙王遷投降,趙王遷親自上秦王的兵營裏去。趙王遷的哥哥公子嘉和顏聚帶了隨從的幾千人殺出北門,逃到代城,準備恢複趙國。秦王政帶領著軍隊進了邯鄲,改趙國為秦國的巨鹿郡,拜郭開為上卿,把趙王遷送到別的地方去住。到了這時候,趙王遷才知道郭開是個叛徒。他歎息著說:“要是李牧還在,我也不會當俘虜了。”他自歎自怨地得了病,沒有幾天工夫就死了。


    趙王死了,郭開當了秦國的上卿。趙國的人哪個能像他那麽闊氣呀!他把積攢在家裏的金子裝了好幾十車,準備全帶到鹹十陽十去。這一輩子可夠花的了。郭開挺得意。一路上稱讚著自己有見識。在這種兵荒馬亂的年月,管他國家不國家呐!真的,要是良心不黑,臉皮不厚,不是早已做了秦國的俘虜了嗎?哪兒還能帶著幾十車的金子上秦國去當上卿呐?他正在搖頭晃腦,渾身全是舒服自在的時候,迎頭碰見了李牧的一班門客。金子全給搶了去倒也罷了,連小狗子的狗頭也給他們砍了去了。


    顏聚帶著一隊兵馬和公子嘉到了代城,知道趙王遷已經死了,他們就公推公子嘉為代王,也就是趙王,祭奠了李牧,表揚了他的功勞。代城人都歸附代王嘉。代王嘉一心要恢複趙國,他打發人上燕國去聯絡,共同抵抗秦國。


    評:先看一下李牧對抗匈十奴十的情況,引《史記》:


    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十奴十。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日擊數牛饗士,十習十騎射,謹烽火,多間諜,厚遇戰士。為約曰:“匈十奴十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匈十奴十每入,烽火謹,輒入收保,不敢戰。如是數歲,亦不亡失。然匈十奴十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趙王讓李牧,李牧如故。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將。


    歲餘,匈十奴十每來,出戰。出戰,數不利,失亡多,邊不得田畜。複請李牧。牧杜門不出,固稱疾。趙王乃複強起使將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許之。


    李牧至,如故約。匈十奴十數歲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於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悉勒十習十戰。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十奴十小入,佯北不勝,以數千人委之。單於聞之,大率眾來入。李牧多為奇陣,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十奴十十餘萬騎。滅襜襤,破東十胡十,降林十胡十,單於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十奴十不敢近趙邊城。


    這裏麵值得分析的東西很多。要知道漢武帝舉全國之力對抗匈十奴十效果也不是那麽的好,而李牧僅以代地一處拒敵就可以使匈十奴十不敢近,說他是趙國最後的長城一點也不為過。李牧的軍事藝術我就不多說了,各位可自行查閱相關資料,我隻說一點,就是他成功在處理好了君臣、軍民、官兵的關係,失敗在君臣關係的破裂。所以,人和人之間的信任是最難的,李牧在對抗匈十奴十時可以說就是一個“代王”,趙王能信任他,所以他成功了。而長城總是自毀的,趙王不信任他,所以趙國滅亡了。所以,某種意義上講,良將難得,君臣間的相互信任更難得。


    郭開這種人在趙國滅亡後對秦王來說就失去了利用價值,所以他被李牧的門客收拾了恐怕裏麵還是有著秦王默許乃至暗中示意的成分在。靠出賣自己國家獲得利益的人永遠隻能在曆史上留下罵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周列國故事新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漢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漢達並收藏東周列國故事新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