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統一中原


    齊國一亡,範睢和尉繚的“遠十十交十十近攻”的計策完全成功了。打這兒起,六國全歸並到秦國,天下統一。東周列國,經過了五百年的變遷,才合成了一個大國。秦王兼並六國,統一中原,跟著就改變國家的製度。頭一樣,他知道“名不正,則言不順”。當初六國諸侯都稱為“王”,如今“王”沒有了,那麽自己又叫什麽呐?他總得比“王”的名號更大、更高吧。還有,君王的稱號要等到他死了以後讓大臣們共同來起,這不是叫臣下來議論君王嗎?秦王把這種辦法廢了。他用了“皇帝”這個名稱。自己是中國頭一個皇帝,就叫“始皇帝”。以後就用數目字計算:第二個皇帝,就叫“二世”,第三個叫“三世”……這麽下去一直到萬世,沒結沒完。他又叫玉器匠刻了一個大印,算是皇帝的玉璽。那玉璽刻好之後,大臣們全都給秦始皇慶賀,還要聽他的新命令。


    秦始皇瞧了瞧那些大臣們真是什麽樣兒的人才都有,朝堂上黑壓壓地都擠滿了。可是那個出計策收買各國大臣的尉繚在哪兒呐?他的門生王敖又在哪兒呐?這回兼並六國,統一中原,拿打仗來說,功勞最大的當然要數王翦、王賁爺兒倆啦。可是拿對付各國的計策來說,尉繚和王敖師徒倆的功勞也不在他們兩位大將之下。秦始皇就問大臣們這兩個人到哪兒去了。大臣們正在懷疑:皇帝得了天下,怎麽還不把土地封給他們呐?丞相王綰[wan三聲]就借題發揮了。他說:“尉繚、王敖幫助皇帝平定四海。他們的功勞好比周朝的太公、周公,當然指望皇帝封他們做諸侯。如今皇帝沒分封有功的大臣,他們就挺沒指望地走了。”秦始皇一聽這話,眼珠子一轉,又問大臣們:“周朝分封諸侯的製度還能用嗎?”他們都說:“這是古時候的製度,怎麽會不能用呐?再說齊國在東邊,楚國在南邊,燕國在北邊,這麽又遠又大的地界,要是不封王、封侯,怎麽管得住呐?”秦始皇閉著嘴,摒住氣,眼珠子在朝堂上一掃,眼光就停在李斯身上。


    李斯早就和秦始皇計劃妥當了,跟背書似地說:“周武王把天下分成好幾百個小國,封給自己的子弟和功臣們。到後來,這些小國你打我、我打你,簡直沒有一天安靜的日子。好容易幾百個小國並成了幾十個,再由幾十個並成了十幾個,最後,就剩了七國。可是七國還是不安定。老是彼此不合,互相攻打。如今皇帝兼並六國,統一中原,哪兒能把一統的天下再分開來,重新退回到周朝那種混亂的老路上去呐?有大功的臣下,當然要有重賞。比方說,增加他們的俸祿,可不能割據國家的土地。咱們已經把列國改為郡縣,那麽,就應當用郡縣製度來統治天下。”大家夥兒聽了,心裏全不讚成,可又說不出反對的理由來。


    秦始皇就采用了李斯建議的郡縣製度,把天下分為三十六郡,就是:


    1.內史郡 19.遼西郡


    2.三川郡 20.遼東郡


    3.河東郡 21.代 郡


    4.南十陽十郡 22.巨鹿郡


    5.南 郡 23.邯鄲郡


    6.九十江十郡 24.上十十黨十十郡


    7.鄣 郡 25.太原郡


    8.會稽郡 26.雲中郡


    9.潁川郡 27.九原郡


    10.碭 郡 28.雁門郡


    11.泗水郡 29.上 郡


    12.薛 郡 30.隴西郡


    13.東 郡 31.北地郡


    14.琅琊郡 32.漢中郡


    15.齊 郡 33.巴 郡


    16.上穀郡 34.蜀 郡


    17.漁十陽十郡 35.黔中郡


    18.右北平郡 36.長沙郡


    郡下麵再分縣。每個郡由朝廷直接任命三個頂重要的官長,就是:郡守、郡尉和郡監,管理全郡。郡守是一郡中最主要的官長。郡尉是個武官,在郡守的下頭,管理治安,全郡的軍隊也由他統領。郡監執掌監察的事情。三十六郡全是這麽統治的。全國行政機構都一律了,辦起事情來當然提高了效率;可是好幾千年來沒統一過的國家,當初是各自為政的,倒不覺得怎麽不方便。如今天下統一了,過去種種的十毛十病就顯出來了。要是這些十毛十病不去掉,三十六郡的事情就很難統一進行。秦始皇還得下個決心來個大改革。


    評:本節說了兩件大事,一個是確定“皇帝”這個稱呼,另一個是確定郡縣製。我們一一來說。


    秦始皇設想的一世、二世直至萬世的想法顯然沒有實現,但“皇帝”這個稱號卻被沿用了兩千多年,影響不能說不深遠。他廢除了的諡法,不想給大臣以評議君主的權利,這點卻沒有維持多久。所以其實曆史還是公平的,合理的終究會留下,不合理的終究維持不下去。沒有人能堵住所有人的嘴,也沒有人能否定個別人的偉大功績,事實就是這麽簡單。


    郡縣製就更不要說了,可以說至今都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比如說年年都要熱議的高考移民的問題。偌大的國家,采用什麽樣的體製來治理,這是根本十性十的問題之一,而研究這種體製的變化其實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周朝是真正的分封製,封出去的諸侯實際上就是各個地方的主人,天王不過是名義上的共主。秦始皇顯然不喜歡這一套,為了適應集權的需要,他將天下完全劃分為郡縣,由自己統一管理。而上麵這兩套做法可以說是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係的兩個接近端點的做法。然後讓我們稍微往後看一看。楚漢相爭和漢朝初期,實際上又實行了分封製,恢複了諸侯割據的局麵。之後漢朝的諸侯王雖說隻能由姓劉的皇室宗親來做,但他們的權利還是挺大的。到漢景帝的時候終於爆發了七王之亂,勝利的中央政權又將地方的權力大幅削弱。我們可以看到,很難說那種做法最好,隻能說當下的做法肯定是比較符合當時的國情的。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動蕩中前進像是人類社會的必然趨勢,這點倒是一直沒有變過,而且似乎仍將繼續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周列國故事新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漢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漢達並收藏東周列國故事新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