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百裏內遷
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 作者:滿地是菠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哦?馮提督有何妙計?”
李長青一聽,頓時來了精神。
“既然海鯊提前預告了襲擊時間,我們何不將計就計?”
馮如斯嘴角露出一絲冷笑,“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
“主動出擊?怎麽個出擊法?”
李長青不解地問道。
“很簡單,將沿海居民內遷二百裏。”
馮如斯沉聲道,“海鯊之所以如此猖狂,就是因為他知道官府投鼠忌器,不敢大規模反擊,怕傷及無辜百姓。”
“如今我們把百姓遷走,他就沒了顧忌,我們也能放開手腳,和他好好較量一番!”
“二百裏?!”
李長青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手裏的茶盞險些脫手,灑了馮如斯一身。
“馮提督,您…您是說笑的吧?”
“二百裏!這…這可是要把沿海幾座縣城的百姓都遷走啊!”
他臉色煞白,嘴唇哆嗦著,像篩糠似的抖個不停。
二百裏,那是何等的概念?沿海居民世代靠海吃海,讓他們遷徙二百裏,無異於要了他們的命!
“這…這比海鯊來劫掠還要可怕啊!”
李長青顫聲道,他腦中已經浮現出百姓們揭竿而起,暴亂四起的景象。
“李大人,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之事!”
馮如斯語氣堅定,絲毫沒有被李長青的反應嚇到。
“沿海居民世世代代生活於此,民風彪悍,讓他們遷徙,確實困難重重。”
“但刀兵一起,生靈塗炭,到那時,就不是簡單的財產損失了!”
“我們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被戰火波及吧?”
“可是……”
李長青還想再說什麽,卻被馮如斯打斷。
“沒有可是!李大人,您也說了,沿海居民民風彪悍。”
“若是真打起來,誤傷在所難免。與其讓他們在戰火中擔驚受怕,不如讓他們暫時內遷,躲避鋒芒。”
馮如斯頓了頓,目光灼灼地盯著李長青,“我知道此事不易,但為了大局,為了百姓的安危,我們必須這麽做!”
李長青臉色變幻不定,內心掙紮不已。
他知道馮如斯說的有道理,可讓他下令強製遷徙這麽多百姓,他實在於心不忍。
縱然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說動沿海百姓,讓他們拋棄如今的土地進行內遷。
“安置問題怎麽解決?二百裏,這麽遠的距離,百姓們吃什麽,住哪裏?”
“這些事,我會和李大人一起想辦法解決。”
馮如斯語氣緩和了一些,這個問題他自然也是考慮到的,這都是大把的銀錢,該如何使用才能讓朝廷的花銷減到最少,都是需要考慮的。
“我會盡快擬定安置方案,盡最大努力安撫百姓,確保他們衣食無憂。”
見馮如斯態度堅決,李長青知道再勸也無用,隻能長歎一口氣,無奈地點了點頭。
“好吧,馮提督,就依你所言。隻是…希望一切都能如你所願。”
馮如斯走後,李長青獨自一人坐在府衙內,反複思量著馮如斯的計劃。
他眉頭緊鎖,手中緊緊攥著茶杯,茶水早已涼透,他卻渾然不覺。
遷徙百姓二百裏,這無異於一場豪賭,賭贏了,或許能徹底剿滅海鯊,保一方平安;
可若是賭輸了,激起民變,他李長青可就成了四郡的罪人!
“唉……”
李長青長歎一聲,將涼茶一飲而盡,苦澀的滋味在口中蔓延開來,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事已至此,他也隻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告示就貼滿了四郡沿海各縣城的大街小巷。
上麵用鮮紅的墨水寫著內遷的命令,白紙紅字,格外刺眼。
告示一出,立刻炸開了鍋。
“什麽?要我們遷徙二百裏?這是要我們的命啊!”
一個漁民狠狠地捶著告示牌,怒吼道。
“就是!我們世代靠海吃海,遷到內陸,讓我們怎麽活?”
另一個漁民附和道,唾沫星子噴了告示一臉。
“朝廷這是不把我們當人看啊!”一個老婦人哭天搶地,“我的老伴兒就葬在這片海裏,讓我離開,我到死也見不到他了!”
“這狗官!就知道坐在府衙裏享福,哪管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死活!”
一個年輕力壯的漢子咬牙切齒地說道。
“走!我們去府衙,找那狗官理論去!”
群情激奮的百姓們浩浩蕩蕩地湧向府衙,如同潮水一般,勢不可擋。
府衙的守衛哪裏見過這種陣仗,頓時慌了神。
“快!關上府門!”
守衛隊長扯著嗓子喊道。
沉重的府門緩緩關閉,將洶湧的人潮擋在了門外。
但卻攔截不住百姓們的群情激奮。
“開門!開門!我們要見李大人!”
百姓們在門外叫喊著,拍打著府門,聲音震耳欲聾。
“李大人說了,不見任何人!”
守衛隊長壯著膽子喊道,“都回去!朝廷的命令,誰敢違抗!”
“呸!什麽狗屁朝廷!我們隻認李大人!”
一個漢子朝著守衛吐了口痰,“今天李大人要是不出來給我們個說法,我們就拆了這府衙!”
府衙內的守衛們嚇得麵如土色,趕緊派人去稟報李長青。
此時,馮如斯正在城外操練新招募的水師。
他站在高台上,看著下麵排列整齊的士兵,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這些士兵雖然缺乏經驗,但和自己帶來的軍隊能夠很好的合作。
且一個個都精神抖擻,鬥誌昂揚,假以時日,定能成為一支精銳之師。
“報!大人,不好了!百姓們都圍在府衙門口,要見李大人!”
一名先鋒兵氣喘籲籲地跑到馮如斯麵前稟報。
馮如斯眉頭一皺,“怎麽回事?”
守衛將事情的經過大致說了一遍。
“嗯,知道了。”
馮如斯對此沒有什麽太大的反應,遷徙百姓必然會引起不滿,今日若是風平浪靜才奇了怪了。
“大人,現在怎麽辦?”
守衛焦急地問道。
“我去看看。”
馮如斯沉聲道,翻身上馬,朝著府衙疾馳而去。
府衙門前,李長青硬著頭皮站在台階上,麵對著憤怒的百姓。
“李大人,您為什麽要讓我們遷徙?”
“我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裏,讓我們離開,我們怎麽活啊!”
一個老漢聲淚俱下地哭訴道。
“鄉親們!鄉親們!請靜一靜!聽我說!”
李長青站在高台上,雙手向下壓了壓,示意眾人安靜。
“李大人,你為什麽要讓我們搬家?”
“我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裏,你憑什麽讓我們搬走?”
“搬到內陸,我們怎麽活?”
李長青一聽,頓時來了精神。
“既然海鯊提前預告了襲擊時間,我們何不將計就計?”
馮如斯嘴角露出一絲冷笑,“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
“主動出擊?怎麽個出擊法?”
李長青不解地問道。
“很簡單,將沿海居民內遷二百裏。”
馮如斯沉聲道,“海鯊之所以如此猖狂,就是因為他知道官府投鼠忌器,不敢大規模反擊,怕傷及無辜百姓。”
“如今我們把百姓遷走,他就沒了顧忌,我們也能放開手腳,和他好好較量一番!”
“二百裏?!”
李長青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手裏的茶盞險些脫手,灑了馮如斯一身。
“馮提督,您…您是說笑的吧?”
“二百裏!這…這可是要把沿海幾座縣城的百姓都遷走啊!”
他臉色煞白,嘴唇哆嗦著,像篩糠似的抖個不停。
二百裏,那是何等的概念?沿海居民世代靠海吃海,讓他們遷徙二百裏,無異於要了他們的命!
“這…這比海鯊來劫掠還要可怕啊!”
李長青顫聲道,他腦中已經浮現出百姓們揭竿而起,暴亂四起的景象。
“李大人,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之事!”
馮如斯語氣堅定,絲毫沒有被李長青的反應嚇到。
“沿海居民世世代代生活於此,民風彪悍,讓他們遷徙,確實困難重重。”
“但刀兵一起,生靈塗炭,到那時,就不是簡單的財產損失了!”
“我們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被戰火波及吧?”
“可是……”
李長青還想再說什麽,卻被馮如斯打斷。
“沒有可是!李大人,您也說了,沿海居民民風彪悍。”
“若是真打起來,誤傷在所難免。與其讓他們在戰火中擔驚受怕,不如讓他們暫時內遷,躲避鋒芒。”
馮如斯頓了頓,目光灼灼地盯著李長青,“我知道此事不易,但為了大局,為了百姓的安危,我們必須這麽做!”
李長青臉色變幻不定,內心掙紮不已。
他知道馮如斯說的有道理,可讓他下令強製遷徙這麽多百姓,他實在於心不忍。
縱然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說動沿海百姓,讓他們拋棄如今的土地進行內遷。
“安置問題怎麽解決?二百裏,這麽遠的距離,百姓們吃什麽,住哪裏?”
“這些事,我會和李大人一起想辦法解決。”
馮如斯語氣緩和了一些,這個問題他自然也是考慮到的,這都是大把的銀錢,該如何使用才能讓朝廷的花銷減到最少,都是需要考慮的。
“我會盡快擬定安置方案,盡最大努力安撫百姓,確保他們衣食無憂。”
見馮如斯態度堅決,李長青知道再勸也無用,隻能長歎一口氣,無奈地點了點頭。
“好吧,馮提督,就依你所言。隻是…希望一切都能如你所願。”
馮如斯走後,李長青獨自一人坐在府衙內,反複思量著馮如斯的計劃。
他眉頭緊鎖,手中緊緊攥著茶杯,茶水早已涼透,他卻渾然不覺。
遷徙百姓二百裏,這無異於一場豪賭,賭贏了,或許能徹底剿滅海鯊,保一方平安;
可若是賭輸了,激起民變,他李長青可就成了四郡的罪人!
“唉……”
李長青長歎一聲,將涼茶一飲而盡,苦澀的滋味在口中蔓延開來,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事已至此,他也隻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告示就貼滿了四郡沿海各縣城的大街小巷。
上麵用鮮紅的墨水寫著內遷的命令,白紙紅字,格外刺眼。
告示一出,立刻炸開了鍋。
“什麽?要我們遷徙二百裏?這是要我們的命啊!”
一個漁民狠狠地捶著告示牌,怒吼道。
“就是!我們世代靠海吃海,遷到內陸,讓我們怎麽活?”
另一個漁民附和道,唾沫星子噴了告示一臉。
“朝廷這是不把我們當人看啊!”一個老婦人哭天搶地,“我的老伴兒就葬在這片海裏,讓我離開,我到死也見不到他了!”
“這狗官!就知道坐在府衙裏享福,哪管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死活!”
一個年輕力壯的漢子咬牙切齒地說道。
“走!我們去府衙,找那狗官理論去!”
群情激奮的百姓們浩浩蕩蕩地湧向府衙,如同潮水一般,勢不可擋。
府衙的守衛哪裏見過這種陣仗,頓時慌了神。
“快!關上府門!”
守衛隊長扯著嗓子喊道。
沉重的府門緩緩關閉,將洶湧的人潮擋在了門外。
但卻攔截不住百姓們的群情激奮。
“開門!開門!我們要見李大人!”
百姓們在門外叫喊著,拍打著府門,聲音震耳欲聾。
“李大人說了,不見任何人!”
守衛隊長壯著膽子喊道,“都回去!朝廷的命令,誰敢違抗!”
“呸!什麽狗屁朝廷!我們隻認李大人!”
一個漢子朝著守衛吐了口痰,“今天李大人要是不出來給我們個說法,我們就拆了這府衙!”
府衙內的守衛們嚇得麵如土色,趕緊派人去稟報李長青。
此時,馮如斯正在城外操練新招募的水師。
他站在高台上,看著下麵排列整齊的士兵,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這些士兵雖然缺乏經驗,但和自己帶來的軍隊能夠很好的合作。
且一個個都精神抖擻,鬥誌昂揚,假以時日,定能成為一支精銳之師。
“報!大人,不好了!百姓們都圍在府衙門口,要見李大人!”
一名先鋒兵氣喘籲籲地跑到馮如斯麵前稟報。
馮如斯眉頭一皺,“怎麽回事?”
守衛將事情的經過大致說了一遍。
“嗯,知道了。”
馮如斯對此沒有什麽太大的反應,遷徙百姓必然會引起不滿,今日若是風平浪靜才奇了怪了。
“大人,現在怎麽辦?”
守衛焦急地問道。
“我去看看。”
馮如斯沉聲道,翻身上馬,朝著府衙疾馳而去。
府衙門前,李長青硬著頭皮站在台階上,麵對著憤怒的百姓。
“李大人,您為什麽要讓我們遷徙?”
“我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裏,讓我們離開,我們怎麽活啊!”
一個老漢聲淚俱下地哭訴道。
“鄉親們!鄉親們!請靜一靜!聽我說!”
李長青站在高台上,雙手向下壓了壓,示意眾人安靜。
“李大人,你為什麽要讓我們搬家?”
“我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裏,你憑什麽讓我們搬走?”
“搬到內陸,我們怎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