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有些緊張地盯著李曉林的麵部表情。
直到她翻開最後一頁,看到最後一行,露出滿意的微笑,魏明心頭的石頭才放了下來。
他後來不再做編劇,而是當老板,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夠了讓投資方呼來喝去地改劇本,可能改十遍最後來一句:還是第一稿吧。
丟!
寫小說就要好很多,畢竟是你自己的作品,編輯有連帶責任,所以要對作品負責,可如果橫挑鼻子豎挑眼,大不了換一家雜誌社就是。
全部看完,李曉林表示:“我這邊已經沒問題了,為了不麻煩你再跑一趟,現在就讓主編看看吧。”
魏明驚喜:“他老人家今天在呢?”
李曉林點點頭,再然後,她把魏明帶到了主編辦公室,一個小時後,魏明出來了。
不僅稿子通過,他手裏還多了一本巴老親筆簽名的《新生》。
在魏明一句“我最喜歡巴老您的小說了”後,老人家非常開心地從書架上選了一本自己的作品,簽名送給了這個後起之秀,並勉勵了幾句。
而《新生》這個書名,對身懷大秘密的魏明也有著一重別樣的意義。
出了父親辦公室的門,李曉林對魏明哼道:“我肯定要告訴他,你最喜歡的是魯迅和老舍。”
魏明:“在世作者裏,我最喜歡巴老的小說,沒毛病啊。”
雖然魏明忽悠老頭,不過李曉林還是關切道:“小說定在11月號發表,雖然我們的規矩是發表的同時發稿費,不過我可以申請給你提前結算。”
沒想到魏明還沒開口,李曉林就主動提了這件事。
他激動地握住李曉林的手:“李編,真的太感謝了,你是個好人!”
李曉林:“以後記得多給我們《收獲》投稿就行。”
“您放心吧,我肯定把最好的稿子都留給《收獲》,一般的給其他雜誌。”
李曉林忍俊不禁:“哼,說的好聽,走,跟我簽個字吧。”
在魏明將要動筆的時候,李曉林透露了一件事:“明年國家的稿費標準可能要往上提一提,如果你願意等明年發表,到時候應該會多一些。”
聽到這話,魏明都不帶一絲猶豫的,他直接簽下名字:“明年的錢明年賺,我先把當下過好吧,而且明年我肯定還會有新作品的。”
畢竟他寫得快。
之後他去財務那裏領走了一百六十元巨款,給他的標準也是千字四元。
今天的160,昨天的65,還有剛來時《故事會》的15塊,這就已經240塊了,超過了他這個北大臨時工一年的工資!
再加上補助的錢,輕鬆超過250!
這下子車和表都能安排上了,而且還有富裕,回頭再問問章德凝,如果能提前支取稿費,他都想回老家一趟了。
畢竟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他其實無所謂,主要老魏應該急不可耐想裝個大的。
心情愉悅的魏明沒有立即回賓館,他漫步在魔都街頭,直到有了饑餓感。
在路邊好吃但貴國營飯店,以及不要錢也沒毒的招待所餐廳之間,他果斷選擇了後者。
果然還是不夠有錢,舍不得那一頓幾毛錢。
回到招待所,服務員小姑娘叫住他:“魏作家,剛剛有人找你。”
“誰啊?”
“不太清楚,等了一會兒沒等到就先走了,不過他們給你留了東西,說你看過後就知道了。”
魏明接過袋子後瞅了一眼,好像是幾個玻璃瓶子,有點分量。
他謝過後拿回樓上,取出後細看,原來是三瓶酒。
其中兩瓶和他之前買的參桂養榮酒是一樣的,還有一個,瓶子是一樣的,但是沒有標簽,顏色也不同。
而且這個袋子裏還有兩張紙條。
其中一個自稱是中藥二廠的銷售科經理梁陸。
“那日到《文匯報》公幹,得知魏作家寫了一篇小說《春江水暖鴨先知》,編輯部上下無不稱奇,梁某看過後亦十分感動,在老王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謝魏作家對本廠和本廠產品的肯定,感謝魏作家寫出了這樣一篇優秀的作品讓人們記得我們,今日代表全廠上下特意呈上兩瓶參桂養榮酒,聊表敬意。”
魏明看完之後罵罵咧咧:“早知道我就不買了!”
接著他看另一張紙條,這個人自稱中藥二廠藥酒車間主任王振旭,魏明對他有印象。
“魏兄弟,那天見你,便知你的不凡,隻可惜公務纏身,照顧的不夠周到,怪我怪我,特意從我的珍藏裏拿出這瓶珍貴的虎骨酒,這是我師父傳給我的,正經壯年雄性東北虎的骨頭泡製的,有壯筋骨,強腰腎的功能,這玩意兒不能多喝,一天最多半兩,切記切記!”
見是虎骨酒,魏明嗤之以鼻,我魏某人哪裏需要這種東西!
那方麵的能力他一直很自信,60歲之前都沒用過藥。
魏明把虎骨酒瓶蓋打開聞了聞,也不知道這玩意兒是不是真有那麽邪乎,反正他是有點擔心會喝出問題,果斷蓋上,然後小心翼翼地裝好,防止磕碰。
第二天,諶榮大姐準備交稿了,屈教授那邊的會議也結束了,所以他們定在明天一起回京。
兩個幹部身份的買硬臥回去,魏明還是硬座,不過這次沒有漂亮姐姐相伴,魏明反倒是認真讀了些書。
當二十多個小時後重新踏上燕京的土地,魏明扶著腰,感覺似乎需要一些來自東方神秘虎骨酒的力量。
而諶榮大姐看到車站外的報刊亭,第一時間跑去問有沒有今天的《文匯報》,結果沒有,隻有昨天的。
屈教授對魏明道:“小魏,估計你那個短篇這兩天就該發表了,盯著點。”
魏明無所謂道:“盯啥,反正錢都到手了。”
諶榮:“這可是你第一篇發表的小說,多有意義啊!”
而實際上,《春江水暖鴨先知》還真就是今天發表的,因為報紙的版麵有限,所以分成了三期連載。
~
魔都,重慶北路一棟石庫門房子的二樓。
在服裝公司擔任美工的龔苑東下班回家後,妻子莊徹正在做飯,桌子上還擺著她給自己買的《文匯報》。
“今天有什麽大新聞嗎?”他隨手拿起報紙。
“還是少點大新聞,過幾天安生日子吧,”莊徹關了火,把飯菜端上來,“不過有一篇小說還蠻有意思的,你可以看看。”
“哦,我看看,這個嗎,《春江水暖鴨先知》……”
龔苑東很快看了進去,時不時還笑出聲,老婆催他吃飯,他也是一邊拿筷,一邊拿報。
“這小說有點意思,可惜沒寫完,明天你接著買吧,我有點好奇這個鴨先知用什麽辦法賣藥酒了。”
“電視廣告啊,”莊徹道,“這說的不就是參桂養榮酒嗎?哦,你沒看過,我在我大哥家的電視上看過廣告,對了,女婿還給咱媽買了一瓶呢,老太太舍不得喝,現在還沒喝完呢。”
“啊?”
說完莊徹把那瓶昂貴的藥酒翻出來,讓老公也聞了聞:“裏麵有人參呢。”
“聞著還不錯,”龔苑東嘿嘿一笑,“咱媽不喝,要不咱們喝點?”
“你呀,行吧,那就一人一小杯~”
魏明這篇小說第一部分除了用高超嫻熟的小說技法吸引了大量路人讀者外,最大貢獻可能就是喚醒了很多魔都人對參桂養榮酒這個過氣網紅的記憶。
小酒下肚,老兩口又開始思念起唯一不在身邊的二女兒了。
雪兒是兩天前走的,四個兒女他們最疼愛的就是這個,又漂亮又乖巧。
可就偏偏她時運不濟,沒能留在魔都,而且這麽大了也沒個對象,愁死個人~
直到她翻開最後一頁,看到最後一行,露出滿意的微笑,魏明心頭的石頭才放了下來。
他後來不再做編劇,而是當老板,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夠了讓投資方呼來喝去地改劇本,可能改十遍最後來一句:還是第一稿吧。
丟!
寫小說就要好很多,畢竟是你自己的作品,編輯有連帶責任,所以要對作品負責,可如果橫挑鼻子豎挑眼,大不了換一家雜誌社就是。
全部看完,李曉林表示:“我這邊已經沒問題了,為了不麻煩你再跑一趟,現在就讓主編看看吧。”
魏明驚喜:“他老人家今天在呢?”
李曉林點點頭,再然後,她把魏明帶到了主編辦公室,一個小時後,魏明出來了。
不僅稿子通過,他手裏還多了一本巴老親筆簽名的《新生》。
在魏明一句“我最喜歡巴老您的小說了”後,老人家非常開心地從書架上選了一本自己的作品,簽名送給了這個後起之秀,並勉勵了幾句。
而《新生》這個書名,對身懷大秘密的魏明也有著一重別樣的意義。
出了父親辦公室的門,李曉林對魏明哼道:“我肯定要告訴他,你最喜歡的是魯迅和老舍。”
魏明:“在世作者裏,我最喜歡巴老的小說,沒毛病啊。”
雖然魏明忽悠老頭,不過李曉林還是關切道:“小說定在11月號發表,雖然我們的規矩是發表的同時發稿費,不過我可以申請給你提前結算。”
沒想到魏明還沒開口,李曉林就主動提了這件事。
他激動地握住李曉林的手:“李編,真的太感謝了,你是個好人!”
李曉林:“以後記得多給我們《收獲》投稿就行。”
“您放心吧,我肯定把最好的稿子都留給《收獲》,一般的給其他雜誌。”
李曉林忍俊不禁:“哼,說的好聽,走,跟我簽個字吧。”
在魏明將要動筆的時候,李曉林透露了一件事:“明年國家的稿費標準可能要往上提一提,如果你願意等明年發表,到時候應該會多一些。”
聽到這話,魏明都不帶一絲猶豫的,他直接簽下名字:“明年的錢明年賺,我先把當下過好吧,而且明年我肯定還會有新作品的。”
畢竟他寫得快。
之後他去財務那裏領走了一百六十元巨款,給他的標準也是千字四元。
今天的160,昨天的65,還有剛來時《故事會》的15塊,這就已經240塊了,超過了他這個北大臨時工一年的工資!
再加上補助的錢,輕鬆超過250!
這下子車和表都能安排上了,而且還有富裕,回頭再問問章德凝,如果能提前支取稿費,他都想回老家一趟了。
畢竟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他其實無所謂,主要老魏應該急不可耐想裝個大的。
心情愉悅的魏明沒有立即回賓館,他漫步在魔都街頭,直到有了饑餓感。
在路邊好吃但貴國營飯店,以及不要錢也沒毒的招待所餐廳之間,他果斷選擇了後者。
果然還是不夠有錢,舍不得那一頓幾毛錢。
回到招待所,服務員小姑娘叫住他:“魏作家,剛剛有人找你。”
“誰啊?”
“不太清楚,等了一會兒沒等到就先走了,不過他們給你留了東西,說你看過後就知道了。”
魏明接過袋子後瞅了一眼,好像是幾個玻璃瓶子,有點分量。
他謝過後拿回樓上,取出後細看,原來是三瓶酒。
其中兩瓶和他之前買的參桂養榮酒是一樣的,還有一個,瓶子是一樣的,但是沒有標簽,顏色也不同。
而且這個袋子裏還有兩張紙條。
其中一個自稱是中藥二廠的銷售科經理梁陸。
“那日到《文匯報》公幹,得知魏作家寫了一篇小說《春江水暖鴨先知》,編輯部上下無不稱奇,梁某看過後亦十分感動,在老王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謝魏作家對本廠和本廠產品的肯定,感謝魏作家寫出了這樣一篇優秀的作品讓人們記得我們,今日代表全廠上下特意呈上兩瓶參桂養榮酒,聊表敬意。”
魏明看完之後罵罵咧咧:“早知道我就不買了!”
接著他看另一張紙條,這個人自稱中藥二廠藥酒車間主任王振旭,魏明對他有印象。
“魏兄弟,那天見你,便知你的不凡,隻可惜公務纏身,照顧的不夠周到,怪我怪我,特意從我的珍藏裏拿出這瓶珍貴的虎骨酒,這是我師父傳給我的,正經壯年雄性東北虎的骨頭泡製的,有壯筋骨,強腰腎的功能,這玩意兒不能多喝,一天最多半兩,切記切記!”
見是虎骨酒,魏明嗤之以鼻,我魏某人哪裏需要這種東西!
那方麵的能力他一直很自信,60歲之前都沒用過藥。
魏明把虎骨酒瓶蓋打開聞了聞,也不知道這玩意兒是不是真有那麽邪乎,反正他是有點擔心會喝出問題,果斷蓋上,然後小心翼翼地裝好,防止磕碰。
第二天,諶榮大姐準備交稿了,屈教授那邊的會議也結束了,所以他們定在明天一起回京。
兩個幹部身份的買硬臥回去,魏明還是硬座,不過這次沒有漂亮姐姐相伴,魏明反倒是認真讀了些書。
當二十多個小時後重新踏上燕京的土地,魏明扶著腰,感覺似乎需要一些來自東方神秘虎骨酒的力量。
而諶榮大姐看到車站外的報刊亭,第一時間跑去問有沒有今天的《文匯報》,結果沒有,隻有昨天的。
屈教授對魏明道:“小魏,估計你那個短篇這兩天就該發表了,盯著點。”
魏明無所謂道:“盯啥,反正錢都到手了。”
諶榮:“這可是你第一篇發表的小說,多有意義啊!”
而實際上,《春江水暖鴨先知》還真就是今天發表的,因為報紙的版麵有限,所以分成了三期連載。
~
魔都,重慶北路一棟石庫門房子的二樓。
在服裝公司擔任美工的龔苑東下班回家後,妻子莊徹正在做飯,桌子上還擺著她給自己買的《文匯報》。
“今天有什麽大新聞嗎?”他隨手拿起報紙。
“還是少點大新聞,過幾天安生日子吧,”莊徹關了火,把飯菜端上來,“不過有一篇小說還蠻有意思的,你可以看看。”
“哦,我看看,這個嗎,《春江水暖鴨先知》……”
龔苑東很快看了進去,時不時還笑出聲,老婆催他吃飯,他也是一邊拿筷,一邊拿報。
“這小說有點意思,可惜沒寫完,明天你接著買吧,我有點好奇這個鴨先知用什麽辦法賣藥酒了。”
“電視廣告啊,”莊徹道,“這說的不就是參桂養榮酒嗎?哦,你沒看過,我在我大哥家的電視上看過廣告,對了,女婿還給咱媽買了一瓶呢,老太太舍不得喝,現在還沒喝完呢。”
“啊?”
說完莊徹把那瓶昂貴的藥酒翻出來,讓老公也聞了聞:“裏麵有人參呢。”
“聞著還不錯,”龔苑東嘿嘿一笑,“咱媽不喝,要不咱們喝點?”
“你呀,行吧,那就一人一小杯~”
魏明這篇小說第一部分除了用高超嫻熟的小說技法吸引了大量路人讀者外,最大貢獻可能就是喚醒了很多魔都人對參桂養榮酒這個過氣網紅的記憶。
小酒下肚,老兩口又開始思念起唯一不在身邊的二女兒了。
雪兒是兩天前走的,四個兒女他們最疼愛的就是這個,又漂亮又乖巧。
可就偏偏她時運不濟,沒能留在魔都,而且這麽大了也沒個對象,愁死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