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打通了。


    人家一聽是個四萬字左右的中篇,立即表示暫時沒有拍電影長片的打算,主要是經費緊張,沒那個預算。


    電話那頭是金近的老朋友,跟他合作了《小鯉魚跳龍門》的導演何玉門。


    金主編有些尷尬,趕緊又把《沒牙的老虎》和《假如我是武鬆》這兩個短篇童話推薦給老友,這次何導倒是沒推辭,表示這就找雜誌來看看是否適合改編。


    呂曉燕這才心滿意足,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出了主編室,隻不過有個別同事看她更不爽了。


    ~


    保衛員宿舍裏。


    作品名:《牧馬人》


    主角名:??


    魏明先是在本子上寫下魏解放和許淑芬兩個名字,然後把他們的姓氏互換,許解放和魏淑芬。


    之後又稍作改動,變成了許盛放、魏芬芳,花開盛放,遍地芬芳。


    直接用父母本名肯定別扭,但原版《靈與肉》裏的許靈均和李秀芝也不能用。


    魏明對這篇的創作曆程有些了解,雖然張賢亮是在明年三月後才開始創作的,但他多年前就已經寫過一個故事梗概,男女主角是一對叫許靈均和李秀芝的夫妻,後來他寫《靈與肉》就直接用了這兩個人名。


    之後魏明又根據老支書周興邦等村民塑造了幾個關鍵角色。


    雖然寫得還是《牧馬人》這個故事,但很多角色和細節都是魏明農村生活的折射。


    包括兩個主角的人設,雖然依然是男大女小,但也沒有原版那麽大的差距,一個二十出頭,一個接近三十,一個溫婉賢淑漂亮,一個樂觀灑脫有責任有擔當。


    女主角基本按照老娘來寫,男主角就要在老魏的基礎上再美化幾倍了。


    在兩部作品之間,魏明幾乎是沒有休息的。


    他統計了一下自己的現金儲備,算上那些轉載稿費和讀者來信夾帶,一共是595塊,積累的很快,主要是靠《鴨先知》的轉載稿費。


    這些錢一家四口去一趟川渝肯定是夠了,但魏明還有更高的物質和精神追求。


    而這些都需要金錢來實現。


    他正寫著,上麵門崗的同事喊他接電話,是柳如龍的。


    阿龍上午來了一趟,並從魏明這裏知道了和插圖過稿的消息,所以他可以放心繼續後麵的插圖創作了。


    而魏明讓他回學校後找一下張易謀,問他願不願意幫自己看看二手相機。


    要柳如龍說,買什麽二手的啊,直接去華僑商店買新的不好嗎,我那麽多僑匯券呢,不給你花給誰花。


    魏明想想也行,但要按照行情把差價補給阿龍。


    另外,張易謀還得請。


    柳如龍這個電話就是說這事的。


    “一開始他還不樂意呢,我說是你拍照的那個模特,他也不答應,最後我說了你《二牛》《理想》作家的身份,他這才同意。”


    “哦,他也看過我的作品?”


    “嗯,對《二牛》特別推崇,一聽是你寫的就覺得很不可思議。”


    於是兩人約定了時間地點,明天魏明休班,到時候柳如龍和張易謀來北大找他,再一起進城。


    剛放下電話,門崗同事道:“哦,還有一件事,這裏有你一封,呃,邀請函。”


    魏明想起來了,明天是跟李家約定的一起吃飯的日子,人家還特意送了邀請函過來,這麽正式,肯定是推不掉了。


    好在吃的是晚飯,時間上並不衝突,對了,這次龔樰應該也會去,兩人有日子沒聯係了。


    ~


    第二天,魏明在八點半的時候等到了柳如龍和張易謀,彪子因為是白班隻能遺憾錯過進城。


    張易謀的自行車老舊程度跟魏明那輛有一比,就像他這個人一樣。


    “魏明同誌你好,我一直以為你是學表演的呢,沒想到你竟然是個作家!”老謀子緊緊握住魏明的手,靦腆而主動。


    “我也沒想到你竟然看過我的,走,咱們邊騎邊聊。”


    “嘿,你們倆慢著點啊~”微胖的柳如龍跟上這倆人有些費勁,關鍵自己的車可是最好的。


    前麵的魏明和張易謀先是聊了一會兒《二牛》這部,然後說起了攝影。


    張易謀:“你想學攝影就對了,攝影可以讓你的文字更有畫麵感,讓讀者更身臨其境,其實《二牛》的畫麵感已經很足了,但還可以做到更好。”


    他說話倒是很直,魏明就當他是對管唬說的:年輕人,畫麵還不夠,還得練!


    隨後張易謀還介紹了自己的那台相機,這也是他的第一台相機,是改變他命運的好夥計。


    “海鷗4型雙鏡頭反光相機,我那會兒工資每個月40,還得支援家裏,為了這台相機我戒了葷,每天啃幹饃吃鹹菜,攢了三年,花了180多塊錢拿下的。”


    至於老謀子賣血買相機的傳聞,其實是獻血,隻不過獻血有補助,他就是奔著補助費去的。


    現在北大也會動員大學生獻血,也有補助,而且補助費相當可觀,根據血量從幾塊到二十多塊不等。


    ~


    進了城,到了華僑商店,張易謀被琳琅滿目的商品迷花了眼。


    他是第一次來這種地方,阿龍來過兩三回,依然有新鮮感,魏明見慣了後世的大場麵,倒是波瀾不驚。


    阿龍還對魏明道:“如果認識外國人,讓他帶咱們進友誼商店的話,那裏的東西更多更全。”


    魏明點點頭,這年頭的老外可以當工具人用,他認識好幾個。


    時間已經不早了,他們直奔相機區域,這裏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


    國產的主要就是海鷗和鳳凰這兩隻鳥。


    進口的嘛,有徠卡、索尼、尼康等等,還有拍立得,樣式很多,價格相當不便宜。


    張易謀願意過來幫忙挑相機,也存了想試試高檔進口相機的想法。


    所以指著一台尼康el係列道:“這個可以看看嗎?”


    售貨員麵無表情道:“兩千。”


    張易謀“嘶”了一聲。


    魏明笑道:“拿來看看嘛。”


    最後還是讓張易謀試了試,但知道價格後他也沒了一開始的隨意,那台更貴的徠卡,還有索尼他也不試了,這要是掉地上,就得讓學校來贖人了。


    隨即他們從歐美日片區轉移到了國產區。


    抓著錢包的阿龍也鬆了口氣,就那些外國相機,他也買不起,不說這個月老爸還沒給他打錢,就算打了錢也不夠。


    在雙反相機和單反相機之間,魏明選擇了更便宜的雙反,就是老謀子用的那種,之前平安叔和屈教授也是用的這種,價格相對親民。


    就是雙反相機的取景器中看到的畫麵與膠片成像的畫麵會有較大的視差,需要同時更換兩個鏡頭以保持一致性。


    以後錢多的花不完魏明肯定要換單反的,畢竟單反才能燒錢,現在用雙反就是過度一下。


    最後在張易謀的建議下,魏明拿下了一台海鷗4a型雙反相機,算是張易謀那款的進階版,價格200塊,如果是海鷗同級別的的單反相機大概要四五百。


    除了相機,魏明還買了一些膠卷,既然來華僑商店,自然買的都是進口的柯達,以黑白膠卷為主,彩色的隻有一盒,太貴了。


    “老張,你要不要買點膠卷,算我賬上。”


    張易謀擺擺手拒絕了,他平時都是用的國產的樂凱民用膠卷,每卷隻要幾塊錢。


    雖然拒絕了膠卷,但中午飯他是拒絕不了的。


    “哎呀,吃個麵就行,不用來這種大飯店,我其實也沒幫上什麽忙。”


    張易謀說的是真心話,因為都是新機子,不存在質量問題,他覺得自己發揮的作用頂多值一碗油潑麵,來全聚德屬實有些蹭吃蹭喝了。


    魏明笑道:“老張謙虛了,而且相機是買到了,但攝影技術還要跟你請教呢,就別客氣了。”


    選的飯店是和平門那家全聚德,上次有幾道菜魏明還沒試過呢,以他現在的身家,一頓吃十來塊錢不叫個事兒,自己偶爾也要改善一下夥食嘛。


    一開始張易謀還有些局促,不過說起自己的專業,他就滔滔不絕起來,他們的話題除了攝影自然也少不了電影。


    “你們在電影學院都看什麽電影,內參片?”


    “有啊!”兩人異口同聲。


    不過聽他們列的幾個名字,基本以歐洲文藝片居多,美國的很少,哪怕是美國出品也基本是獲獎片,比如去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安妮·霍爾》,畢竟他們培養方向就是那個。


    魏明也講了講他從留學生那裏,還有《時代》周刊上了解到的美國電影的狀況。


    什麽科幻,怪獸,諜戰,張易謀雖然知道那距離自己很遙遠,但依然聽得津津有味。


    “老張,你想過當導演沒有?”魏明說著說著突然來了一句。


    張易謀抹了抹嘴:“咋不想,不想當導演的攝影師不是好工人,導演係的課隻要有機會我都想上,跟導演係的人都很熟。”


    說起導演係,張易謀也補了一句:“對了,導演係有個同學很喜歡你的詩呢。”


    魏明嘴角微抽,他說的該不會是陳鎧戈吧?


    “我覺得他是導演係那群人裏天賦最高的,他叫陳鎧戈,對了你最近又寫詩了嗎,回頭我還能跟他說說。”


    魏明:還真是!


    “呃,你讓他下個月買本《燕京文藝》吧~”


    因為魏明晚上還有一場,所以吃完飯就讓兩人先回去了,他則在燕京城一些後來會被拆除的區域打卡拍照,消耗了一卷黑白膠卷。


    直到六點他才趕到了位於煤市街的豐澤園,並在門口看到了四處張望的龔樰姐姐……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激蕩197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泥白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泥白佛並收藏激蕩197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