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進從影已經二十多年了,1960年第一屆百花獎,他憑借《紅色娘子軍》拿下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19年前就已經是一線大導了。


    動蕩過後謝進拍了兩部電影,《青春》和《啊!搖籃》,雖然反響還不錯,但是在他的作品序列裏隻能算是中下。


    他已經56歲了,從精力體能來講已經過了當打之年,但創作思維,電影技巧都正值巔峰,他希望趁著自己還能拍得動,多拍幾部跟得上時代步伐的電影。


    尤其是文代會之後,他知道電影人的春天來了,得抓緊時間,誰知道啥時候又寒冬了呢。


    此時看著這篇名叫《牧馬人》的,他非常有創作衝動,尤其是這個男主角許盛放,雖然完美的有點不像話,可電影本來不就是一種理想化的呈現嘛。


    而且作者用精妙的對白和對比構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故事,而導演隻要讓觀眾看過之後也能相信就好了。


    早在幾個月前他就聽說過魏明這個名字了,春江水暖鴨先知嘛,自己還湊熱鬧買過兩瓶參桂養榮酒呢。


    不過石廠長也是很有眼光的,於是謝進又看起了《天雲山傳奇》改編的這個劇本。


    《牧馬人》更偏傷痕文學一些,雖然也有對那個時代的鞭撻,但內核積極正麵,給人以力量。


    《天雲山傳奇》則是比較標準的反思文學,故事同樣非常優秀,作者借主角之口說出了很多人不敢說的話,就是角色偏臉譜化,可能還要再改改。


    而且這是一個反右故事,現在拍這個會不會有些風險呢。


    在謝進心裏,他的天平更傾向《牧馬人》多一些,不過《天雲山傳奇》已經有完整的劇本了,改改就能用,很快就能搭班子拍出來。


    拍電影,拍可能用不了多少時間,但有時候寫劇本就能用掉一年半載,謝進喜歡讓原著作者自己寫,然後再經過專業編劇修改。


    而魏明好像才18歲吧,他會寫劇本嗎?


    於是他找上了孫道林老哥,他從燕京回來後曾提及交了個小朋友,就是這個作家魏明。


    “寫劇本啊?”孫道林聽到謝進的問題後笑道,“你找他應該沒錯,他之前還給美影廠寫過劇本呢。”


    “啊,美影廠?動畫片劇本?”謝進感覺有些不搭啊。


    “對啊,那小子本事多著呢,所以他寫劇本應該沒什麽問題,你可以給北大打個電話,讓他改成劇本發出來看看嘛。”


    謝進點點頭:“那就先讓他寫,我先跟石廠長聊聊《天雲山傳奇》,他挺看重這個項目的。”


    他想的是要不就先拍《天雲山》,等魏明把《牧馬人》寫完估計自己都拍完《天雲山》了。


    而等謝進走後,孫道林就從抽屜裏翻出魏明給自己郵來的那個信封,上麵有北大南門的電話,這小子有心了。


    巧的是,魏明把阿龍送走後,這會兒正在南門呢,正好接到了來自魔都的孫道林先生的電話。


    接了電話後魏明對孫老師再三表示感謝,這個消息對他太及時了!


    出名要趁早,改編最好也是。


    他希望謝進能先拍自己的《牧馬人》,這樣自己在電影圈也算是有成名作了,說不定還能帶動前麵幾篇的改編,改編身價也能漲。


    多來幾次改編自己都能買車買房了!


    孫老師這通電話最大的作用是讓魏明知道自己還有一個競爭者,而且謝導更喜歡《牧馬人》,所以他必須快!


    如果等《天雲山》項目正式啟動,那就遲了,起碼還要再等一年。


    雖然說《牧馬人》這麽好的故事底子,肯定還會有其他導演垂涎,不愁找不到婆家,但在魏明看來,這個時間段內地還沒有能力在謝進之上的導演,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魏明掛了電話沒多久,平安叔的電話就打了過來,也是找他的。


    “喂,魏主任。”


    “魏明同誌,喜訊啊!”魏平安激動道,“上影廠的謝進導演剛剛看完你的《牧馬人》,把電話打到學校來,詢問你是否有意把改成劇本,他對這個故事很有興趣!”


    魏明平靜道:“好的,我這就改,替我向謝導問好。”


    掛了電話,魏平安奇怪,怎麽感覺小明一點都不興奮呢?那可是謝進啊,紅色娘子軍的謝進啊!


    魏明的興奮勁兒都在筆端,本來下午還想陪梅琳達的,現在決定馬上改寫劇本。


    而在他進行改編工作的時候,20萬冊《當代》僅用了三天就完全被市場消化掉了。


    文壇再次被“魏明效應”所震驚,在劉振雲之後,很多文章開始拋開魏明某一部,直接評論魏明,研究魏明,還總結了一個“魏明效應”。


    頗有後世王碩、王小波風靡時的氣象,文壇霸主可能遠遠談不上,但文壇偶像是實打實的,帶貨能力都超強。


    而人民文學出版社反應也很快,緊急又加印了15萬冊迅速發往全國各地!


    《當代》從10萬冊發行量暴漲至30萬級別,直接晉級為一線文學刊物。


    白舒榮還打電話過來告訴魏明,他們負責人嚴文景先生突發急性腦血栓住院了。


    魏明嚇一跳:“不會是因為雜誌賣太好吧?”


    “可能有這方麵的原因,不過主要還是年紀大了,先生身體一直不好,這次生病之後估計要從這個位置上退下來了。”


    “嚴先生在哪家醫院?”魏明問。


    “友誼醫院,你有這份心意就好了,我會幫你轉達的,不過現在我們都不讓去。”白舒榮道。


    “那好吧。”魏明歎息一聲。


    白舒榮又道:“你這篇不出意外又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靠近報刊,感覺每一份報紙上都在討論牧馬人,討論許盛放,你怎麽看。”


    “我坐著看。”魏明麵前就擺著一份報紙,上麵一篇評論文章就是針對《牧馬人》假大空這一點展開了批判的。


    魏明覺得這種評論也挺好的,評論者認為人有私心,有享受美好生活的生物本能,所以許盛放顯得不夠真實。


    放在以前這種想法想都不能想,現在他想了,還寫出來,並發表。


    這就是一種進步。


    雖然更多讀者被許盛放的選擇所感動,《牧馬人》也被視作一種正麵典型,很多官方報紙都在力推,但這種質疑的聲音還不少呢。


    不過很快《日報》就給出了強有力的回擊。


    這天第三版發表了一篇在寧夏養豬的現實版“許盛放和魏芬芳”的故事,《巴西華僑嚴紀彤、王柏玲夫婦的抉擇》。


    同一天,魏明在《中國青年報》上也發表了一篇文章《我的父親母親》,先是講了自己創作《牧馬人》的動機。


    “最初隻是想記錄父親母親先結婚後戀愛的故事,後來看到了寧夏嚴紀彤、王柏玲夫婦的報道,於是又融入了她們的故事,這才有了《牧馬人》……”


    之後魏明根據自己的兒時記憶講了一些父母的故事,並在文章最後表露了尋人的企圖。


    《中青報》很配合,一個字都沒刪,而魏明也答應過幾天給他們做一次正式的采訪。


    ~


    燕京火車站。


    43歲的張賢亮終於又回到燕京了。


    二十多年前他曾在燕京上學。


    十年前他曾扒火車從改造的農場逃回燕京看望母親,那也是他和母親的最後一麵,也是他最後一次回到燕京。


    而這次他是以作者身份被請回燕京的,北影廠想改編他的《吉普賽人》,於是請他來京商議相關事宜。


    剛下火車,張賢亮就就急忙找到報刊亭,想要買一本《當代》第三期。


    因為在火車這兩天兩夜他從不同的人手上蹭了不少報紙看,其中很多都在討論《牧馬人》這部。


    不過很可惜,報刊亭表示已經賣完了,不過新的雜誌很快就到。


    問了幾家都是如此。


    好在到了北影廠,張賢亮從文學部主任江懷延那裏借到了一本,總算一睹廬山真麵目了。


    看完這篇,張賢亮算是明白魏明為什麽能火了。


    這篇整活程度遠不如二牛雙驢,趣味性略差,但筆力紮實,看了開頭就讓人欲罷不能,不看完根本停不下來。


    很難想象對方才18歲而已,真是個妖孽啊!


    隨即又想到故事原型就在寧夏,自己卻不如一個遠在燕京的人嗅覺敏銳,張賢亮遺憾不已。


    ~


    勺園女生樓,梅琳達宿舍裏。


    魏明正寫著劇本,身後一人靠近,從後麵抱住他。


    從後背那明顯的觸感,魏明就知道梅琳達回來了。


    他上午想去圖書館寫劇本,結果沒搶到座位,再加上小查白天幾乎不回來,在征求梅琳達意見後他就暫時來這裏求個清靜。


    梅琳達咬著魏明的耳朵:“我已經反鎖了門,要不要在宿舍裏……”


    魏明的手從後麵抓著她的腿:“白晝宣淫可不好,而且我還要吃午飯呢。”


    “吃我還不夠啊。”梅琳達繞到前麵,小嘴湊了上來。


    魏明咂了兩口:“吃過了,該吃飯了。”


    “要不今天在留學生食堂吃吧,吃完你跟我去還磁帶,順便帶你認識一下穀老師……”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激蕩197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泥白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泥白佛並收藏激蕩197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