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中堂。
此刻堂內陳阜一改往日裏的模樣,一臉恭敬,端正而坐,平日裏貼身伺候的奴役家仆也都紛紛站在了門外。
堂內主座上還有一人,看樣子大概年紀四十有餘,臉龐輪廓分明,背脊挺直硬朗,雙眸深邃,目光如炬,大眼一瞅便知是久經商場養成的謹慎與沉穩。
這人便是陳婉約的父親,陳家家主陳臨,陳家原本在他這一輩不是單傳,陳臨早些時候是有個兄長的,按照陳婉約祖父的規劃,大兒子讀書入朝堂,小兒子陳臨繼承家業。事情原本是按照陳婉約祖父的規劃發展的,大兒子年少得誌,早早地便考了功名,入了朝堂,但沒想到卻在三十多歲的年紀便早早病逝,這一下便打亂的陳婉約祖父的全盤規劃,氣火攻心也跟著去了。
一下失去了家裏的兩大支柱,當時年僅三十多歲的陳臨硬著頭皮接下了陳家的這一攤子,憑著行事果斷的手腕和堅韌的性子,才將陳家從泥潭中拉了出來,非但如此,並且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帶領陳家生意越做越大,到如今已經是遠勝當初。
陳阜對自己的這位父親的態度十分恭敬,相比於對待女兒時候的關切與寵愛,陳臨對待自己這唯一的兒子,稱得上是一絲不苟,別看平日裏陳阜作為陳家獨子麵上風光,私下裏見到自己這個老爹其實跟老鼠見了貓似的。
“阜兒,幾日的時間過去了,婉約的事兒你辦得可有眉目了?”陳臨瞧了瞧自己這個兒子,緩緩問道。
其實陳臨也同大多數父親一樣,望子成龍,特別是在家裏經過那次變故之後,他更是深深意識到朝堂中有人依靠的重要性,但奈何陳阜打小便不是讀書的那塊料,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就是學不出個名堂。
但相比之下自己的女兒卻是對讀書認字頗有天賦,隻可惜是生了個女兒身,但盡管如此,陳臨對自己這個女兒還是極為寵愛,基本上大事小事,都不會對這個女兒太過苛責,女兒本身也是打小乖巧懂事,從不會去給家裏惹什麽亂子,也極少讓陳臨為她操心,但越是如此,陳臨對這個女兒反倒越感到虧欠。
家裏遭變故的時候,女兒還小,陳臨出於無奈將其放到親戚家去寄養,當時隻顧處理家中事務,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知道她在旁人家裏受了不少苦,後來雖然把她接了回來,但從那之後,父女二人便好似產生了深厚的隔閡。如今女兒長大了,卻又偏偏喜歡上一個前途渺茫的窮苦書生,倘若換作別的事,陳臨都會順著女兒的心思去盡量滿足她,唯獨這個關乎女兒一生的終身大事,他不能馬虎,這是他的底線,同樣的苦,他不願女兒再吃第二遍。
也正因如此,他才會聽從兒子的意見,讓他去尋個那什麽所謂的情感大師,希望能幫女兒改變心意。
陳阜隨即答道:“爹,你就放心好了,人我已經請到府上了,妹妹對他應當是頗有好感,現在安排他暫住在北院,你知道的爹,婉約平日裏就比較喜歡那些個肚子裏有墨水的書生,而我請的這人,才華絕對不在那鄉塾書生之下。”
陳臨扭頭問道:“就是那個叫吳白的年輕人?”
陳阜連忙答道:“是的爹。”
陳臨想了想,又問道:“聽管家匯報說,是前幾日在街上出手救了婉約,因此受了傷,婉約便把人帶進了府裏。我想這事兒也是你們合夥耍的小手段吧?”
陳阜見狀解釋道:“什麽都瞞不過爹,但是這事這麽做,是因為......”
不等陳阜說完,陳臨便打亂了他的話,“你們用什麽手段,我不管,但是第一要切記不能惹出什麽亂子,第二要務必保護好你妹妹的安全,凡事不要做得太過分,必要的時候也要照顧你妹妹的感受,莫要給她雪上加霜。”
陳臨頓了頓,繼續說道。
“還有你找的那人,你平日裏也要多上心一些,辦事能力是其次,品行一定要過關。唉,別看著你妹妹這丫頭平日裏溫順懂事,其實骨子裏跟我年輕時候一模一樣,眼高於頂,又倔強得很,尋常人是很難入得了她的眼的,倘若一旦認定一件事,又一根筋的很,誰的話都聽不進去,都說長兄如父,你平日裏也多讓著她點。”
陳阜瞧著父親說話的模樣,微微詫異,父親這人他很了解,平日裏待人待事都是正直的緊,對自己更是嚴厲得沒話說,每次見麵基本都是板著個臉,不管好事壞事都不會把情緒帶在臉上,很少見到他像此刻這般語氣說話。
隨後陳阜鄭重其事道:“放心吧爹,不論到什麽時候我都會照顧好我妹妹的。”
陳臨難得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自己這兒子他也是了解的,雖說平日裏有些小毛病,但是心眼不壞,這也是他唯一欣慰的地方。
隨後像是又想到了什麽,陳臨囑咐道:“這些日子出門在外行事一定要規矩一些,你與曾家小女的婚事不出意外的話馬上就能定下來,曾家也算是有名望的書香門第,一門多進士,對人品德性極為看重,為父費盡心思給你求來了這門婚約,莫要因為一些魯莽小事傳到人家耳朵裏惹出什麽岔子。”
陳阜一聽這事兒,連忙答道:“此事我知曉輕重,定然不勞爹您在這個事兒上多操心。”
一聽父親提這事兒,陳阜心裏打了個顫,慌張得緊,也不知道讓韓序去辦的事辦好沒有,看來晚會兒還是得去趕緊催一催。
陳臨點點頭,“對了,晚上榮興伯爵府王家的夫人設宴,把牡丹棚的瓦舍班子請到了家裏唱戲,叫的都是些東京的權貴子弟,說是看戲,其實是給各家小一輩的搭搭線,到時候曾家女兒也會去,我給你拿了請帖,你晚些時候也過去吧,把你妹妹也叫上,整天悶在家裏哪行。”
聽到父親沒在方才那話上麵多做停留,陳阜這才鬆了一口氣。
連忙點頭答應,隨後借著先去準備的借口起身告辭。
此刻堂內陳阜一改往日裏的模樣,一臉恭敬,端正而坐,平日裏貼身伺候的奴役家仆也都紛紛站在了門外。
堂內主座上還有一人,看樣子大概年紀四十有餘,臉龐輪廓分明,背脊挺直硬朗,雙眸深邃,目光如炬,大眼一瞅便知是久經商場養成的謹慎與沉穩。
這人便是陳婉約的父親,陳家家主陳臨,陳家原本在他這一輩不是單傳,陳臨早些時候是有個兄長的,按照陳婉約祖父的規劃,大兒子讀書入朝堂,小兒子陳臨繼承家業。事情原本是按照陳婉約祖父的規劃發展的,大兒子年少得誌,早早地便考了功名,入了朝堂,但沒想到卻在三十多歲的年紀便早早病逝,這一下便打亂的陳婉約祖父的全盤規劃,氣火攻心也跟著去了。
一下失去了家裏的兩大支柱,當時年僅三十多歲的陳臨硬著頭皮接下了陳家的這一攤子,憑著行事果斷的手腕和堅韌的性子,才將陳家從泥潭中拉了出來,非但如此,並且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帶領陳家生意越做越大,到如今已經是遠勝當初。
陳阜對自己的這位父親的態度十分恭敬,相比於對待女兒時候的關切與寵愛,陳臨對待自己這唯一的兒子,稱得上是一絲不苟,別看平日裏陳阜作為陳家獨子麵上風光,私下裏見到自己這個老爹其實跟老鼠見了貓似的。
“阜兒,幾日的時間過去了,婉約的事兒你辦得可有眉目了?”陳臨瞧了瞧自己這個兒子,緩緩問道。
其實陳臨也同大多數父親一樣,望子成龍,特別是在家裏經過那次變故之後,他更是深深意識到朝堂中有人依靠的重要性,但奈何陳阜打小便不是讀書的那塊料,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就是學不出個名堂。
但相比之下自己的女兒卻是對讀書認字頗有天賦,隻可惜是生了個女兒身,但盡管如此,陳臨對自己這個女兒還是極為寵愛,基本上大事小事,都不會對這個女兒太過苛責,女兒本身也是打小乖巧懂事,從不會去給家裏惹什麽亂子,也極少讓陳臨為她操心,但越是如此,陳臨對這個女兒反倒越感到虧欠。
家裏遭變故的時候,女兒還小,陳臨出於無奈將其放到親戚家去寄養,當時隻顧處理家中事務,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知道她在旁人家裏受了不少苦,後來雖然把她接了回來,但從那之後,父女二人便好似產生了深厚的隔閡。如今女兒長大了,卻又偏偏喜歡上一個前途渺茫的窮苦書生,倘若換作別的事,陳臨都會順著女兒的心思去盡量滿足她,唯獨這個關乎女兒一生的終身大事,他不能馬虎,這是他的底線,同樣的苦,他不願女兒再吃第二遍。
也正因如此,他才會聽從兒子的意見,讓他去尋個那什麽所謂的情感大師,希望能幫女兒改變心意。
陳阜隨即答道:“爹,你就放心好了,人我已經請到府上了,妹妹對他應當是頗有好感,現在安排他暫住在北院,你知道的爹,婉約平日裏就比較喜歡那些個肚子裏有墨水的書生,而我請的這人,才華絕對不在那鄉塾書生之下。”
陳臨扭頭問道:“就是那個叫吳白的年輕人?”
陳阜連忙答道:“是的爹。”
陳臨想了想,又問道:“聽管家匯報說,是前幾日在街上出手救了婉約,因此受了傷,婉約便把人帶進了府裏。我想這事兒也是你們合夥耍的小手段吧?”
陳阜見狀解釋道:“什麽都瞞不過爹,但是這事這麽做,是因為......”
不等陳阜說完,陳臨便打亂了他的話,“你們用什麽手段,我不管,但是第一要切記不能惹出什麽亂子,第二要務必保護好你妹妹的安全,凡事不要做得太過分,必要的時候也要照顧你妹妹的感受,莫要給她雪上加霜。”
陳臨頓了頓,繼續說道。
“還有你找的那人,你平日裏也要多上心一些,辦事能力是其次,品行一定要過關。唉,別看著你妹妹這丫頭平日裏溫順懂事,其實骨子裏跟我年輕時候一模一樣,眼高於頂,又倔強得很,尋常人是很難入得了她的眼的,倘若一旦認定一件事,又一根筋的很,誰的話都聽不進去,都說長兄如父,你平日裏也多讓著她點。”
陳阜瞧著父親說話的模樣,微微詫異,父親這人他很了解,平日裏待人待事都是正直的緊,對自己更是嚴厲得沒話說,每次見麵基本都是板著個臉,不管好事壞事都不會把情緒帶在臉上,很少見到他像此刻這般語氣說話。
隨後陳阜鄭重其事道:“放心吧爹,不論到什麽時候我都會照顧好我妹妹的。”
陳臨難得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自己這兒子他也是了解的,雖說平日裏有些小毛病,但是心眼不壞,這也是他唯一欣慰的地方。
隨後像是又想到了什麽,陳臨囑咐道:“這些日子出門在外行事一定要規矩一些,你與曾家小女的婚事不出意外的話馬上就能定下來,曾家也算是有名望的書香門第,一門多進士,對人品德性極為看重,為父費盡心思給你求來了這門婚約,莫要因為一些魯莽小事傳到人家耳朵裏惹出什麽岔子。”
陳阜一聽這事兒,連忙答道:“此事我知曉輕重,定然不勞爹您在這個事兒上多操心。”
一聽父親提這事兒,陳阜心裏打了個顫,慌張得緊,也不知道讓韓序去辦的事辦好沒有,看來晚會兒還是得去趕緊催一催。
陳臨點點頭,“對了,晚上榮興伯爵府王家的夫人設宴,把牡丹棚的瓦舍班子請到了家裏唱戲,叫的都是些東京的權貴子弟,說是看戲,其實是給各家小一輩的搭搭線,到時候曾家女兒也會去,我給你拿了請帖,你晚些時候也過去吧,把你妹妹也叫上,整天悶在家裏哪行。”
聽到父親沒在方才那話上麵多做停留,陳阜這才鬆了一口氣。
連忙點頭答應,隨後借著先去準備的借口起身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