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一仗,北襄國輸得徹
擁兵百萬,女帝求我別造反 作者:峽穀大俠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北襄國國力空虛,若是貿然開戰,恐怕……
於是另一位大臣也站出來勸說道:
“陛下,山南實力強盛,我們不得不謹慎行事啊!”
“住口!”
國王怒喝一聲,打斷了大臣的話。
“難道你們要朕向一個毛頭小子低頭不成?!我北襄國何時受過如此奇恥大辱?!”
大殿內一片寂靜,大臣們麵麵相覷,不敢再言語。
國王的怒火讓他們感到恐懼,也讓他們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片刻之後,大臣們開始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主戰派主張立即出兵,討伐山南,以維護國家尊嚴;
主和派則認為應該以和為貴,保存實力,避免兩敗俱傷。
“陛下,臣以為,山南此舉分明是挑釁我北襄國,我們絕不能忍氣吞聲!”
一位主戰派大臣慷慨激昂地說道。
“隻有出兵教訓他們,才能讓他們知道我北襄國的厲害!”
“臣附議!”
另一位主戰派大臣也站出來表示支持。
“山南欺人太甚,我們必須給他們點顏色看看!”
“不可!”一位主和派大臣站出來反駁道。
“山南實力強盛,我們現在不宜與他們開戰,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是啊,陛下,我們應該以和為貴,保存實力,等待時機!”
另一位主和派大臣也附和道。
朝堂之上,主戰派和主和派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國王坐在龍椅上,聽著眾臣的意見,陷入了沉思。
眼下的北襄國經不起一場大戰,保存實力才是上策。
可若是向山南低頭,北襄國的顏麵何存?
國王深知,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他必須在國家尊嚴和國家利益之間做出選擇。
最終,國王力排眾議,下令楚文不惜一切代價與山南議和。
即便付出一些代價,也要避免戰爭的爆發。
隻有保存實力,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楚文接到國王的指示後,胸腔中翻湧著屈辱的怒浪,幾乎要將他的理智吞噬。
議和!竟然要他去議和!
他堂堂北襄國的使臣,何時受過如此奇恥大辱?!
他幾乎能想象陸言那小人得誌的嘴臉,心中更是憤懣難平。
可惡!他咬緊牙關,幾乎要將牙齒咬碎。
他猛地停下腳步,一拳砸在宮牆上,堅硬的磚石竟被他砸出一個深深的凹痕。
鑽心的疼痛從指骨傳來,卻不及他心中萬分之一的痛楚。
國王的決定雖然讓他不甘,但他明白,這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北襄國經不起一場大戰,他必須忍辱負重,為國家爭取一線生機。
深吸一口氣,他努力平複著心中翻湧的情緒,將那張薄薄的諭旨重新放回袖中。
再次來到山南府衙,他的腳步沉重得像灌了鉛。
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他的尊嚴之上,讓他難以呼吸。
這一次,他沒有再擺出之前那副盛氣淩人的姿態。
因為這一次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更是整個北襄國的命運。
“陸大人,”
楚文深吸一口氣,努力維持著表麵上的平靜。
他必須忍耐,為了北襄國的未來,他必須強迫自己吞下這枚苦果。
“之前是本官一時糊塗,誤解了大人的意思。”
他艱難地吐出這句話,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一般。
“如今本官已經想明白了,”
楚文頓了頓,努力擠出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大人的要求合情合理,本官願意全部答應。”
每一個字都像是千斤重擔,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陸言的目光銳利如刀,能洞穿楚文偽裝的平靜,直達他內心深處翻湧的波濤。
他似笑非笑地看著楚文,心中暗道:
這老狐狸,終於肯服軟了。
“楚大人能想明白就好,”
陸言語氣淡然。
“既然如此,那就請楚大人將賠償的銀兩以及認錯的文書準備好。”
“三日後,本官會派人去接收。”
楚文緊咬著牙關,幾乎要將牙齒咬碎。
但他還是點了點頭,艱難地答應下來。
這一仗,北襄國輸得徹底。
三日後,楚文按照陸言的要求,將百萬兩白銀和認錯文書送到了山南府。
沉甸甸的白銀和墨跡未幹的文書,仿佛一座大山,壓得他幾乎抬不起頭來。
陸言見楚文態度誠懇,便也見好就收。
同意釋放明月公主,並恢複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至此,山南與北襄國的衝突暫時告一段落。
明月公主回到北襄國後,對陸言的思念卻愈發強烈。
她想起在山南府的日子,想起陸言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
他雖然表麵上對她冷淡,但卻總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關心和照顧。
明月公主整日茶飯不思,魂不守舍。
時常一個人坐在窗邊,望著遠方發呆。
腦海中全是陸言的身影。
她身邊的侍女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公主,您這是怎麽了?自從從山南回來後,您就一直悶悶不樂的。”
侍女關切地問道,語氣中帶著濃濃的擔憂。
明月公主長歎一口氣,幽幽地說道:
“我……我想陸大人了。”
她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難以言喻的悲傷和思念。
侍女聞言,大吃一驚。
她沒想到,公主竟然對陸言動了真情。
“公主,您可千萬別犯傻啊!那陸言可是山南的太守,是我們的敵人啊!”
侍女焦急地說道,生怕公主一時衝動做出什麽傻事。
“我不在乎他是誰,我隻知道,我喜歡他。”她語氣堅定,沒有絲毫猶豫。
侍女見勸說無果,隻好歎了口氣,不再多言。
公主一旦決定的事情,誰也改變不了。
……
陽春三月,山南府已是草長鶯飛,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陳清婉一路北上,隻用了三天時間便抵達了山南府。
上次來去匆匆,她並未仔細看過這座城池。
如今細細品味,竟別有一番滋味。
入城的官道兩旁,桃花灼灼,柳絲依依。
內河之上,商船絡繹不絕,各種貨物被源源不斷地運送上岸。
碼頭的吊車發出吱呀呀的聲響,在吟唱著豐收的歌謠。
這繁忙的景象,竟讓陳清婉想起了京城的護城河。
那曾經是大彤王朝最大的貨運碼頭。
如今這山南府,竟也有了與之比肩的繁華。
於是另一位大臣也站出來勸說道:
“陛下,山南實力強盛,我們不得不謹慎行事啊!”
“住口!”
國王怒喝一聲,打斷了大臣的話。
“難道你們要朕向一個毛頭小子低頭不成?!我北襄國何時受過如此奇恥大辱?!”
大殿內一片寂靜,大臣們麵麵相覷,不敢再言語。
國王的怒火讓他們感到恐懼,也讓他們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片刻之後,大臣們開始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主戰派主張立即出兵,討伐山南,以維護國家尊嚴;
主和派則認為應該以和為貴,保存實力,避免兩敗俱傷。
“陛下,臣以為,山南此舉分明是挑釁我北襄國,我們絕不能忍氣吞聲!”
一位主戰派大臣慷慨激昂地說道。
“隻有出兵教訓他們,才能讓他們知道我北襄國的厲害!”
“臣附議!”
另一位主戰派大臣也站出來表示支持。
“山南欺人太甚,我們必須給他們點顏色看看!”
“不可!”一位主和派大臣站出來反駁道。
“山南實力強盛,我們現在不宜與他們開戰,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是啊,陛下,我們應該以和為貴,保存實力,等待時機!”
另一位主和派大臣也附和道。
朝堂之上,主戰派和主和派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國王坐在龍椅上,聽著眾臣的意見,陷入了沉思。
眼下的北襄國經不起一場大戰,保存實力才是上策。
可若是向山南低頭,北襄國的顏麵何存?
國王深知,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他必須在國家尊嚴和國家利益之間做出選擇。
最終,國王力排眾議,下令楚文不惜一切代價與山南議和。
即便付出一些代價,也要避免戰爭的爆發。
隻有保存實力,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楚文接到國王的指示後,胸腔中翻湧著屈辱的怒浪,幾乎要將他的理智吞噬。
議和!竟然要他去議和!
他堂堂北襄國的使臣,何時受過如此奇恥大辱?!
他幾乎能想象陸言那小人得誌的嘴臉,心中更是憤懣難平。
可惡!他咬緊牙關,幾乎要將牙齒咬碎。
他猛地停下腳步,一拳砸在宮牆上,堅硬的磚石竟被他砸出一個深深的凹痕。
鑽心的疼痛從指骨傳來,卻不及他心中萬分之一的痛楚。
國王的決定雖然讓他不甘,但他明白,這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北襄國經不起一場大戰,他必須忍辱負重,為國家爭取一線生機。
深吸一口氣,他努力平複著心中翻湧的情緒,將那張薄薄的諭旨重新放回袖中。
再次來到山南府衙,他的腳步沉重得像灌了鉛。
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他的尊嚴之上,讓他難以呼吸。
這一次,他沒有再擺出之前那副盛氣淩人的姿態。
因為這一次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更是整個北襄國的命運。
“陸大人,”
楚文深吸一口氣,努力維持著表麵上的平靜。
他必須忍耐,為了北襄國的未來,他必須強迫自己吞下這枚苦果。
“之前是本官一時糊塗,誤解了大人的意思。”
他艱難地吐出這句話,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一般。
“如今本官已經想明白了,”
楚文頓了頓,努力擠出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大人的要求合情合理,本官願意全部答應。”
每一個字都像是千斤重擔,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陸言的目光銳利如刀,能洞穿楚文偽裝的平靜,直達他內心深處翻湧的波濤。
他似笑非笑地看著楚文,心中暗道:
這老狐狸,終於肯服軟了。
“楚大人能想明白就好,”
陸言語氣淡然。
“既然如此,那就請楚大人將賠償的銀兩以及認錯的文書準備好。”
“三日後,本官會派人去接收。”
楚文緊咬著牙關,幾乎要將牙齒咬碎。
但他還是點了點頭,艱難地答應下來。
這一仗,北襄國輸得徹底。
三日後,楚文按照陸言的要求,將百萬兩白銀和認錯文書送到了山南府。
沉甸甸的白銀和墨跡未幹的文書,仿佛一座大山,壓得他幾乎抬不起頭來。
陸言見楚文態度誠懇,便也見好就收。
同意釋放明月公主,並恢複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至此,山南與北襄國的衝突暫時告一段落。
明月公主回到北襄國後,對陸言的思念卻愈發強烈。
她想起在山南府的日子,想起陸言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
他雖然表麵上對她冷淡,但卻總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關心和照顧。
明月公主整日茶飯不思,魂不守舍。
時常一個人坐在窗邊,望著遠方發呆。
腦海中全是陸言的身影。
她身邊的侍女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公主,您這是怎麽了?自從從山南回來後,您就一直悶悶不樂的。”
侍女關切地問道,語氣中帶著濃濃的擔憂。
明月公主長歎一口氣,幽幽地說道:
“我……我想陸大人了。”
她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難以言喻的悲傷和思念。
侍女聞言,大吃一驚。
她沒想到,公主竟然對陸言動了真情。
“公主,您可千萬別犯傻啊!那陸言可是山南的太守,是我們的敵人啊!”
侍女焦急地說道,生怕公主一時衝動做出什麽傻事。
“我不在乎他是誰,我隻知道,我喜歡他。”她語氣堅定,沒有絲毫猶豫。
侍女見勸說無果,隻好歎了口氣,不再多言。
公主一旦決定的事情,誰也改變不了。
……
陽春三月,山南府已是草長鶯飛,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陳清婉一路北上,隻用了三天時間便抵達了山南府。
上次來去匆匆,她並未仔細看過這座城池。
如今細細品味,竟別有一番滋味。
入城的官道兩旁,桃花灼灼,柳絲依依。
內河之上,商船絡繹不絕,各種貨物被源源不斷地運送上岸。
碼頭的吊車發出吱呀呀的聲響,在吟唱著豐收的歌謠。
這繁忙的景象,竟讓陳清婉想起了京城的護城河。
那曾經是大彤王朝最大的貨運碼頭。
如今這山南府,竟也有了與之比肩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