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是我換的一張自行車票,可以讓爸買輛自行車,平時方便辦事,這幾本書我準備寄給我哥我姐的,他們參加高考也許用的上,還有……”


    這時候也是有教輔資料的,隻不過因為印刷數量的問題,就算在北平也很少能買到,更別說偏遠地區,很多人壓根就不知道有教輔資料的事。


    歐陽遠寄的也不是教輔資料,隻是他選出來的,感覺對高考有幫助的書,他還沒有渠道買教輔資料。


    李稻花看著他寫的這些東西,也不好說什麽,現在的她,還沒有歐陽遠對家裏了解的多。


    隻是回想一下這幾天她了解到的情況,這麽一搞,他們在北平也沒什麽東西啊,除了吃食堂,那就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她必須要想辦法掙錢。


    第二天,李稻花準備出門轉轉,看看有沒有什麽賺錢的門路,盡管她知道這希望十分渺茫。


    79年,雖然改革開放的號角已經吹響,但是各方麵依舊十分嚴格,從上到下,都不敢大動,一切都要慢慢摸索前進。


    這個年代,北平還沒有後來那麽多的高樓大廈,也沒有那麽多的人,李稻花在北郵這地界也算是一戰成名。


    到校門口的時候,突然被門衛叫住,說是有她的信。


    “我的信?哪來的?”隨口問著,李稻花接過信,上麵的字清秀得體,看起來是練過的。


    信是北平日報寄來的,隨信的還有幾張鈔票,不多,信裏清楚的寫著是給她的稿費。


    “哎呀,李作家厲害了,稿費可不是誰都能拿的。”


    門衛興奮的向李稻花科普,在北郵,他見過的拿稿費的不是一個兩個,按理說沒必要這麽興奮。


    可那些拿稿費的,哪個不是文曲星下凡,有文化,有學曆,像李稻花這樣剛從農村來北平的婦女拿稿費,他還是頭一次見,讓人莫名有種親切感。


    北郵門口,冬季人們通常來去匆匆,認出李稻花也沒工夫打招呼。


    打開信封,看著裏麵的幾張錢,李稻花腦海中靈光一閃,對呀,她可以繼續自己的老本行,給報紙雜誌供稿!


    最近她在家裏也看了不少報紙,沒有電腦手機,報紙是家裏為數不多可以打發時間的東西。


    實話實說,報紙上很多文章還不如她呢,當然,比她厲害的也不是沒有。


    這個年代,文化人本來就不多,盡管報紙已經是優中選優,想每篇文章都非常優秀也是不可能的。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就算是作者本人,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每篇文章都保持最好的水平。


    不過供什麽稿她還要好好想想,最好還是緊跟熱點爆點,作為自媒體供稿人,她最擅長的就是這個。


    熱點爆點也最容易出成績。


    捏著稿費,李稻花也不出去找工作了,直接轉頭去圖書館,她需要更多、更新的報刊雜誌來讓自己了解文化市場。


    圖書館裏,歐陽遠在忙著幫學生們做登記,北郵的學生多,到圖書館借書的人也多,人們如饑似渴的從書籍中汲取知識,也就使得這時候的圖書管理員格外忙碌。


    看到李稻花進來,他還以為是來找自己的。


    “有什麽事嗎?”


    “最新的雜誌報刊在哪部分?”


    “那東西不能拿回家,家裏的報紙是以前老頭子自己訂的,我來之後沒訂。”


    李稻花詫異的看一眼歐陽遠,原身以前還有愛占便宜的毛病啊?


    “我是過來看的,上次我的投稿還有稿費呢,我準備看看報紙,再寫幾篇合適的投過去,掙錢補貼家用。”


    此話一出,嚇得歐陽遠趕緊看看周圍,見同事們都在忙碌,才把李稻花拉到一邊:“你又準備罵誰啊?”


    原身是這樣的,在村子裏,誰敢惹她,那就等著被堵門口罵吧。


    在歐陽遠看來,李稻花顯然已經進化,她不滿足於口頭上罵,學習文化之後,登報罵。


    罵的比以前高雅了,畢竟,登報也算是個文化人,可這狗血淋頭的程度卻比以前上升好幾個檔次。


    黃來弟的名聲臭了,本來她是在圖書館負責上書,現在領導覺得她的影響太壞,又不能開除她,幹脆把她搭配到後麵的倉庫,負責更累的搬書。


    同事們雖然覺得黃來弟是自作自受,可他們也害怕被李稻花盯上。


    最近同事們對他的態度跟之前大不相同,從無視甚至排擠,變成兩極分化,一部分人討好,另一部分躲著。


    李稻花更覺得莫名其妙:“我吃飽了撐的我罵別人,你要是說黃來弟的事,那不叫罵人,那叫科學探討,理性批判。”


    看看看看,他就說她進化了吧。


    圖書館裏有不少學生,還有更多學生直接借書回宿舍看,宿舍比這裏要舒服,還沒這麽多人。


    李稻花要看的是報刊雜誌,尤其是報紙,一份很快就能看完,需要經常更換,她就直接在圖書館裏看。


    1979年,改革開放提出已有一年,但是很多依舊故步自封,或者是拿捏不準,摸不透改革開放的力度。


    這一年,改革文學登上舞台,非常出名的《喬廠長上任記》就是在今年完成的。


    李稻花覺得,自己也可以寫改革文學,至於傷痕文學,她並不喜歡,許多傷痕文學,不過是一些人通過賣慘來謀求自己的利益。


    雖然不至於所有的傷痕文學都是如此,或許一開始,隻是情感抒發,但是因人而異。


    至於改革文學,這個時候沒人比她更了解改革啊,1979年,改革剛提出一年,她穿越的時候,改革已經進行四十多年,各種現實和思想的碰撞。


    《喬廠長上任記》,那她就寫《李幺妹下崗記》。


    改革開放一大特點就是,從計劃經濟,轉變為計劃經濟和市場調節相結合,在這樣的條件下,大批國企改革、轉型,甚至是倒閉。


    從改革開放開始,越來越多的企業因為無法適應市場而變得半死不活,直到九十年代下崗潮出現。


    其實在九十年代之前,就已經有這樣的情況,隻是那時候是少數人。


    李稻花準備寫的就是個一輩子在紡織廠工作的紡織女工,為了孩子的未來,主動從紡織廠下崗。


    下崗後經曆過痛苦,迷茫,最後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生活方向。


    九十年代下崗潮,對於很多下崗工人來說是痛苦的回憶。


    他們一輩子都在工廠裏,會的也隻有在工廠學到的技能,突然下崗回到社會,思想難以轉變,經濟也受到重創。


    《李幺妹下崗記》就準備圍繞這些困境來寫。


    確定好寫作方向,李稻花收拾好東西,準備找個紡織廠了解一下,至少要真的找個紡織女工了解一下。


    真誠,才是必殺技。


    找紡織女工對李稻花來說也是件困難的事,她來這裏沒多久,跟周圍的鄰居也不熟悉,再加上黃來弟這個老住戶從中挑撥,很多人都對她避之不及。


    不過就在她找人打聽的時候,有個年輕女人湊過來說:“我是紡織廠的女工,你有什麽事嗎?”


    李稻花驚喜的說:“也不是什麽大事,我就是想了解了解你們紡織廠,我們村子那沒有紡織廠,就對這個比較好奇。


    認識一下,我叫李稻花,你呢。”


    年輕女人有些靦腆,小聲的說:“我叫陳麗,去年搬來這裏的。”


    “來來來,來我家,咱們慢慢說。”李稻花引著陳麗進家,家裏還有些糖果,這是她住院的時候,歐陽遠給買的。


    “我是高中畢業之後分配到廠裏的,我們廠有七百多工人,我一個月的工資是15……”


    陳麗慢慢的回憶,李稻花則是把她說的這些都記錄下來,時不時的還提一些問題,比如說紡織廠房子分配製度,進廠的方式……


    “你是想進紡織廠嗎?或許我能幫你問問。”


    陳麗的話裏都是真誠,她是去年嫁到這裏的,因為是新媳婦,再加上內向,她跟這裏的人也不太能融入一起。


    說起來,她還挺佩服李稻花的,她也被黃來弟罵過,隻是她性子軟,被罵哭跑走了。


    那天打架她看到了,李稻花真是有力氣,如果不是不小心摔倒,真不一定誰吃虧呢。


    “那倒不是,我就小學畢業,肯定進不去你們廠,就是好奇。”


    臨走的時候,李稻花又給她塞了幾塊糖,總不能讓人白幫忙。


    了解完,李稻花立刻就開始著手寫。


    作為自媒體寫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速度!


    信息化社會,一切都瞬息萬變,一個熱點,你不趕緊抓住,可能第二天另一個熱點就出現了。


    用他們老板的話來說就是,磨磨蹭蹭的,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在這樣的高強度訓練下,李稻花已經鍛煉出來拿到熱點,迅速完成稿子,質量當然有高有低。


    等歐陽遠回來的時候,就看到李稻花坐在火爐邊,頭也不抬的在寫字,飯什麽的,自然也沒有。


    他默不作聲的站在李稻花旁邊看了一會兒,歎口氣,拿上飯盒,關上門打飯去。


    去的晚了,幸好飯菜還有點,給李稻花留了一份,自己的那份帶著,準備不忙的時候,吃幾口。


    “幹什麽都得記得吃飯,這還是你說的。”歐陽遠把飯盒放在李稻花跟前,用手指敲敲,提醒她。


    李稻花這才被驚醒,抬起頭,看到歐陽遠,又看看掛在牆上的表,一點多了,手還真有點酸。


    懷念以前的電腦,雖然鍵盤打字時間長了也會手疼,但是不至於像現在這麽快。


    “我還真沒注意到時間,耽誤你吃飯了吧……”


    “你幹什麽也不能不吃飯啊,你不吃飯,你寫這些東西,跟人打起來你都吃虧。”歐陽遠意味深長的說。


    李稻花噘噘嘴,說的倒也沒錯,她現在的身體比之前社畜的時候好太多了,不會動不動就累,也不會動不動就胸悶氣短的。


    等歐陽遠下午下班的時候,李稻花已經寫了五千字,前期鋪墊完成。


    見歐陽遠的眼睛總是往稿紙上瞄,李稻花主動說:“要不要看看?提提意見?”


    “現在看沒關係嗎?”歐陽遠的語氣裏都是期待。


    “看吧,最好能提提意見。”她也想知道,在別人眼裏,她寫的這篇怎麽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零文藝婦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頭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頭山並收藏八零文藝婦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