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訊息傳播速度的確很慢,但是架不住傳播消息的人多,且人群聚集的密度也不小。


    馬融所在的地方,幾乎就是關中之地的學術聖地,聚集了人數最多的讀書人、消息靈通分子。


    馬氏門生弟子約四千多人,袁樹講學的對象是五百人,所謂一傳十,十傳百,都不需要他們抵達十傳百的地步,一傳十就夠了,就能夠實現馬氏門生弟子的全覆蓋了。


    所以隻是一個晚上,那五百人就基本上把袁樹講學的內容給傳播到了整個四千多人的群體之中,由此經過了一個晚上的討論、發酵,第二天上午就開始引發劇烈反響。


    致良知。


    知行合一。


    立誌、勤學、改過、責善。


    袁樹從經典文章之中提煉、重組、總結的這些東西,和經典文章裏所說的基本要義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是細細觀之,就能品出一絲不一樣的味道。


    他說的一切都沒有超脫儒學的範疇,可組合在一起,就是能給人新奇的觀感。


    而且這還不是空口白牙的大白話,人家還有方法論,還給出了實實在在的辦事方法,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麽的無懈可擊。


    這是一個新弟子第一次代表老師授課就能講出來的水平?


    哦,是袁樹啊。


    那就不奇怪了。


    真要說大家夥兒有多少的炸裂般的震驚,倒也不至於,畢竟袁樹此前幾個月打了三百多場辯論而不敗的事情已經充分證明了他是個實實在在的神童,學術能力及其牛逼。


    辯之力起碼有八段。


    既然是神童,就不能等閑視之。


    雖然事情本身離譜,但是一想到幹事情的人,大家總會莫名覺得有那麽一絲合理性。


    饒是如此,辯經至少還在大家的日常生活範圍之內,而新的學說理論思想和方法論,就實在是有點出人意料了。


    這個神童,未免太神。


    但反過來說,如果不是太神,又如何擔得起神童二字呢?


    馬氏弟子門生們一邊震撼,一邊又覺得可以理解,隻是又有點震撼,卻又覺得可以理解,這樣反複矛盾之下,袁樹的新理論也基本上人所共知了。


    主要自東漢以來,儒家學說已經沉寂太久,已經太久沒有新的東西出來了——如果說讖緯、神鬼之說也能算是新東西,那廢話文學也能算是一種新文學了。


    結果就在大家渾渾噩噩過日子、即將迎來東漢末年大災變的檔口,袁樹支楞起來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八字真言!


    東西就在《孟子》這本書裏,不過《孟子》在東漢並非經典,隻有少數人關注,結果就被袁樹拿出來做成旗幟使勁兒搖擺。


    說實在的,這年頭,袁樹的關注度都比《孟子》的關注度要大,所以要說是新東西,那確實,就是新東西。


    關鍵袁樹不僅僅提出了新的理論,還一股腦兒的把實踐方法拿出來供大家評價、操作。


    理論可以討論,辦事方法直接實踐就知道對不對了,一旦有錯,被貼臉嘲諷的可能性極大,造成大家信仰崩潰的可能性也很大。


    王莽沒有操作之前,儒生們也不知道克己複禮是個完蛋玩意兒、孔老夫子堪稱孔大炮。


    而袁樹居然如此光棍的把這一整套說了出來,這也就意味著,他是有備而來,並非臨時起意。


    很有可能,他考慮這一套學說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甚至很有可能已經得到了馬融的首肯,否則,馬融不會這邊給了袁樹高足的身份,那邊就允許他代表自己外出講學。


    人們在震撼和理解的情緒交織之中,逐漸出現了好奇、欣賞、崇拜、懷疑、質疑等等諸多情緒,袁樹的致良知之學得到了極大的討論熱度,斬獲極大流量。


    堪稱關西之地的頭版頭條。


    當下,整個馬氏弟子門生團體之中,僅有少數還對袁樹持負麵觀感,其中自然包括因為袁樹而受到懲戒的高足們。


    自從被懲戒之後,六名高足各有各的想法和怨念。


    不過相比較於潁川人陳修、郭啟以及北海人王駿的怒火中燒、極其不滿,汝南人許德、譙人陳磊和吳尚則稍微有些自我的反省,覺得自己做的確實有點不太地道。


    老師讓他們禁足十日而不是像那群蠢貨一樣直接趕走,顯然也是對他們懷有期待,不想就此徹底失去他們。


    所以在陳修力主向袁樹進行報複的時候,郭啟和王駿表示讚同,許德、陳磊和吳尚則表示他們不想報複。


    “這件事情歸根結底還是我們先犯了錯,所以被老師懲戒,不單單是袁術的原因,要是為此報複,且不說老師怎麽看,袁氏家族又會怎麽看呢?”


    譙人陳磊搖頭道:“汝南袁氏勢力太大,不過禁足十日,也不是什麽大事,犯不著與之為難,而且袁術才學突出,明顯不好對付,陳君,我就不參與了。”


    許德與吳尚也和陳磊持一樣的態度,想要息事寧人,不想進一步刺激馬融和袁樹。


    陳修則對陳磊的態度感到難以置信。


    “你我屬同宗,你為何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陳磊還是搖頭。


    “你我雖是同宗,但早已分家,我家勢力微弱,經不起袁氏一擊,還請高抬貴手,放過我吧。”


    說完,陳磊轉身就走。


    許德與吳尚也是一樣的態度,跟著陳磊就離開了,沒給陳修麵子。


    陳修眼見如此,更是怒火中燒,怒罵陳磊是個沒膽子的慫貨,然後麵向郭啟、王駿二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袁術驟然得勢,必然驕傲放縱,眼下更是提出大逆不道之言,違背師門家法,我等可以此為由,向老師控告袁術,打壓其威風,如何?”


    王駿也是惱火於袁樹的不講武德,居然偷襲他們,搞得他們毫無還手之力,現在能報複回去,他當然願意。


    反正他家族遠在北海,袁氏的手再長,能伸到北海去?


    同為潁川人的郭啟倒是看著離開的陳磊等三人,有了一些想法,思慮再三,他向陳修拱手告辭。


    “雖然我也非常不喜袁術,但是家族應該非常不願意我和袁氏的人有所爭執,消息傳回去,萬一惹得家族受損,我可沒有好下場,陳君,行事之餘,多考慮考慮家族吧。”


    郭啟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


    陳修和王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愣住了,以至於王駿都有點想打退堂鼓了。


    但是陳修還是氣不過袁樹的囂張跋扈和對他的毫不尊重,心胸並不寬廣的他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彼等皆小人也!王君,你我二人同去,如何?!”


    陳修瞪著發紅的眼睛看著王駿,王駿給他嚇了一跳,生怕在這裏反對他會被他活剝了,於是隻好點頭答應。


    於是這兩人就開始商量對策,研究話術,準備對袁樹發起偷襲。


    兩人商量來商量去,覺得隻靠他們兩人,想讓馬融對付袁樹,可能性不大,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兩人決定活學活用袁樹的打法。


    眾人拾柴火焰高!


    你能發動群眾?


    我也能!


    針對袁樹的小黑子們聚集起來了!


    他們拿出一套說法,指責袁樹是在傳播“歪理邪說”,不守家法,是嚴重的僭越行為,不僅不尊敬老師馬融,也是不尊敬先賢,袁樹就是個狂妄小孩兒,該打,該批,該被驅逐出師門!


    十七名弟子被驅逐之後,一部分門生也跟著離開,但還是有部分原先依附於弟子們的門生留了下來。


    他們當中有醒悟過來、佩服袁樹的,也有對袁樹依舊不滿,但是為了求學不得不留下的。


    後麵這種人,就受到了陳修和王駿這一說法的影響,對袁樹提出的致良知之學產生了公開的質疑。


    說實話,師法、家法這些說辭,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市場。


    所謂師法,指的就是一派學說的源流,放在當下,就是五經本身,詩經,尚書,禮經,易經,春秋經。


    而所謂家法,則是這五經體係下十四套得到朝廷官方認可的解經流派,也就是《孟氏易》、《大夏侯尚書》等等。


    在漢儒治學的理論之中,師法和家法的解經思路和主題論調都是不可以違背的,但是允許在不違背本意的前提下刪刪改改、添磚加瓦,使之更加凝練。


    由此,陳修等人開始指責袁樹違背傳統,要收拾他,否認他。


    “昔日光武帝在時,左氏春秋一度被立為官學,乃正統學派,後雖一度失其位,曆代天子也十分重視左傳,多次褒獎左傳,引入研習左傳者入朝為官,製定禮法,可見其重要。


    如此,左氏便可被視為家法,袁術拜師學習左傳馬氏家法,現在卻在講學家法的同時傳播私學,曲解先賢道理,乃至於妖言惑眾,妄言天下之道,實乃罪不可赦!”


    小黑子們在公開場合宣揚這些說法,得到了少量門生的響應,似乎有點聲勢。


    然而陳修和王駿等人高高在上、脫離群眾太久,沒有注意到馬氏門生群體基層到底發生了什麽,沒有意識到眼下已經是此一時、彼一時。


    驅趕弟子事件之前,袁樹是少數派,隻有少量鐵杆粉絲,影響力有限。


    可驅趕弟子事件之後,在這個群體之中,袁樹已經成為絕對的多數派,大獲人心,收攏了一大批真心實意擁護他的ishu,儼然已是馬氏家學中的第一愛豆、流量之王。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發起對袁樹的進攻,不就是茅廁裏麵打燈籠——找死嗎?


    於是以盧植和十三太保為首的ishu們立刻發起反擊,誓死捍衛袁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不是袁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炎並收藏我不是袁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