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本次青少年組優秀作品獎的是,《觀滄海》字帖作者董佳琪,《鹿鳴》字帖作者許航……”董佳慧開始宣布獲獎名單,“《夜泊牛渚懷古》字帖的作者李澤……”
李澤起身,與其他獲獎者一起向台上走去,
董佳琪走上台後,目光冰冷的瞥了一眼李澤,所有不滿的情緒都寫在了臉上。
而坐在台下的萬振邦、郭萬良的目光也都停留在李澤身上,嘴角噙著欣慰的笑容。
站在舞台側麵的韓鳳霞看了看李澤,又看了看郭萬良,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恭喜十位傑出的少年書法獲獎者,你們以卓越才華,在書法藝術的殿堂中綻放光彩,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未來的希望之星。
現邀請江城市書法家協會副會長萬振邦先生,為你們頒發榮譽證書。願此榮譽激勵你們繼續前行,在書法之路上再創輝煌!”
下方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萬振邦走上台,從禮儀小姐手裏接過證書,陸續頒發給了十個獲獎者。
隨後與眾人一起合影留念。
萬振邦下台後,董佳慧再次宣布道:“接下來要公布的是,本次少年組書法作品金獎的獲得者,他就是《夜泊牛渚懷古》字帖的作者李澤。”
全場掌聲雷動,李澤麵帶微笑,自信滿滿地向前走去,來到董佳慧身邊。
背後的大屏幕上,也播放了他的書法作品照片。
下方眾人的目光紛紛匯聚在大屏幕上,欣賞著李澤的書法。
“還真不錯啊。”
“這首詩是誰寫的,以前沒見過啊。”
“好像是李白的詩。”
“這孩子的書法很有大家風範啊。”
“這書法看著真是大氣磅礴又飄逸瀟灑,真不錯。”
“現在孩子了不得啊,年紀輕輕就能寫出這種書法,真厲害。”
台下眾人議論紛紛。
台上,董佳慧看著李澤意味深長的笑了一下,
旋即朗聲說道:“恭喜李澤同學,下麵有請本次書法展覽會的主辦單位領導章程先生,為李澤頒發獎杯和獎金。”
下方也再次響起掌聲。
李澤從章程先生的手裏接過獎杯和獎金後,笑著說道:“謝謝領導。”
章程笑著與李澤握了握手,然後站在李澤身邊合影。
頒獎結束,章程走下台,
董佳慧接過話題,微笑著對李澤說道:“再次恭喜李澤同學,現在心情應該很激動吧?”
“是啊,很榮幸能夠得到評委老師們的青睞……”李澤拿著話筒,簡單發表了一番獲獎感言。
“說的很好啊,我再采訪一下李澤同學,你的作品不僅書法造詣深厚,所選的詩詞內容也是別具一格,讓人耳目一新。
我想在座的各位也都很好奇,這首詩詞究竟有何獨特之處,能讓你選擇它作為創作主題呢?
而且,既然你對古典文學有如此深厚的興趣,不知道你是否能現場為我們背誦一下這首詩,並為我們講講它背後的故事呢?”
聽到董佳慧的話,李澤眼中閃過一絲精芒,眉頭微不可查的皺了一下。
他不難看出,這董佳慧是在故意給自己出難題。
她這是以為自己對這首詩完全不了解嗎?
不過想想她跟董佳琪的關係,李澤也不難猜出,
她應該就是這麽認為的。
想必是以為自己是個學渣,根本不了解這首詩,甚至可能連背下來都做不到。
所以這董佳慧是想借此機會為難自己,想讓自己下不來台。
真沒想到這娘們心胸這麽狹隘,
自己就是出言糾正她的錯誤,就讓她懷恨在心了。
不過李澤自然不怕她的刁難,
待會誰難堪,誰下不來台,還說不定呢?
董佳慧的問題,也引起了台下觀眾的好奇心,他們期待的看著李澤。
而董佳琪嘴角卻是忍不住的浮現一抹譏笑,準備看李澤的笑話,
在她看來,走後門的李澤,大概率是要尷尬收場了。
“老郭,李澤知道這首詩吧?”萬振邦湊到郭萬良耳邊小聲問道。
“應該……知道吧,我那天跟他簡單說了一嘴。”郭萬良模棱兩可的說道。
其實他也記不清自己那天有沒有給李澤講解這首詩了。
心裏不禁替李澤捏了一把汗,
真怕他對這首詩了解的不夠深刻,會鬧出什麽笑話。
早知道,自己那天就應該給他選個高中課本裏有的詩詞了。
韓鳳霞的眉頭也是皺了起來,看向身邊的下屬問道:“誰讓她這麽問的?”
“不知道啊,之前對稿時沒有這一趴啊?”
韓鳳霞麵色一沉,感覺這主持人似乎有些臨場發揮了,
這李澤要是答不上來,可能就要鬧了笑話啊。
她雖然以前瞧不上李澤,但畢竟是親屬,她也不希望李澤丟人。
更何況這是自己主辦的活動,她可不想出現任何不好的情況。
但就在她思索該怎麽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時。
就見李澤不慌不忙,微微欠身,向觀眾致意後,緩緩開口:“我選擇的這首詩,名為《夜泊牛渚懷古》,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李澤聲情並茂的背誦了一下這首詩。
背誦完畢,李澤稍作停頓,讓詩詞的韻味在會場中回蕩,也在等待眾人掌聲平息。
然後繼續說道:“這首詩是李白在夜泊牛渚時,觸景生情,懷念古代名將謝尚而作。”
“謝尚乃是東晉時期的一位傑出人物,他不僅武藝高強,胸懷坦蕩,更善於識才。”
李澤故意在胸懷坦蕩上加重了語氣。
“相傳他曾在月夜泛舟,聽到船上有人吟誦《詠史》詩,便邀其相見,發現是一位年輕的書生袁宏。
兩人一見如故,從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李白在詩中,就是通過追憶謝尚與袁宏的故事,來表達了自己對知音難覓、懷才不遇的感慨。
同時,也寄托了他對理想的追求和對未來的憧憬。”
說到這裏,李澤的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他的聲音也變得更加堅定有力:“在我看來,這首詩詞不僅僅是對曆史的追憶,更是對人性光輝的頌揚。
它告訴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向往,對於知音的渴望與珍惜,都是永恒不變的主題。所以這就是我選擇這首詩的原因。”
隨著李澤的講述,台下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
李澤起身,與其他獲獎者一起向台上走去,
董佳琪走上台後,目光冰冷的瞥了一眼李澤,所有不滿的情緒都寫在了臉上。
而坐在台下的萬振邦、郭萬良的目光也都停留在李澤身上,嘴角噙著欣慰的笑容。
站在舞台側麵的韓鳳霞看了看李澤,又看了看郭萬良,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恭喜十位傑出的少年書法獲獎者,你們以卓越才華,在書法藝術的殿堂中綻放光彩,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未來的希望之星。
現邀請江城市書法家協會副會長萬振邦先生,為你們頒發榮譽證書。願此榮譽激勵你們繼續前行,在書法之路上再創輝煌!”
下方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萬振邦走上台,從禮儀小姐手裏接過證書,陸續頒發給了十個獲獎者。
隨後與眾人一起合影留念。
萬振邦下台後,董佳慧再次宣布道:“接下來要公布的是,本次少年組書法作品金獎的獲得者,他就是《夜泊牛渚懷古》字帖的作者李澤。”
全場掌聲雷動,李澤麵帶微笑,自信滿滿地向前走去,來到董佳慧身邊。
背後的大屏幕上,也播放了他的書法作品照片。
下方眾人的目光紛紛匯聚在大屏幕上,欣賞著李澤的書法。
“還真不錯啊。”
“這首詩是誰寫的,以前沒見過啊。”
“好像是李白的詩。”
“這孩子的書法很有大家風範啊。”
“這書法看著真是大氣磅礴又飄逸瀟灑,真不錯。”
“現在孩子了不得啊,年紀輕輕就能寫出這種書法,真厲害。”
台下眾人議論紛紛。
台上,董佳慧看著李澤意味深長的笑了一下,
旋即朗聲說道:“恭喜李澤同學,下麵有請本次書法展覽會的主辦單位領導章程先生,為李澤頒發獎杯和獎金。”
下方也再次響起掌聲。
李澤從章程先生的手裏接過獎杯和獎金後,笑著說道:“謝謝領導。”
章程笑著與李澤握了握手,然後站在李澤身邊合影。
頒獎結束,章程走下台,
董佳慧接過話題,微笑著對李澤說道:“再次恭喜李澤同學,現在心情應該很激動吧?”
“是啊,很榮幸能夠得到評委老師們的青睞……”李澤拿著話筒,簡單發表了一番獲獎感言。
“說的很好啊,我再采訪一下李澤同學,你的作品不僅書法造詣深厚,所選的詩詞內容也是別具一格,讓人耳目一新。
我想在座的各位也都很好奇,這首詩詞究竟有何獨特之處,能讓你選擇它作為創作主題呢?
而且,既然你對古典文學有如此深厚的興趣,不知道你是否能現場為我們背誦一下這首詩,並為我們講講它背後的故事呢?”
聽到董佳慧的話,李澤眼中閃過一絲精芒,眉頭微不可查的皺了一下。
他不難看出,這董佳慧是在故意給自己出難題。
她這是以為自己對這首詩完全不了解嗎?
不過想想她跟董佳琪的關係,李澤也不難猜出,
她應該就是這麽認為的。
想必是以為自己是個學渣,根本不了解這首詩,甚至可能連背下來都做不到。
所以這董佳慧是想借此機會為難自己,想讓自己下不來台。
真沒想到這娘們心胸這麽狹隘,
自己就是出言糾正她的錯誤,就讓她懷恨在心了。
不過李澤自然不怕她的刁難,
待會誰難堪,誰下不來台,還說不定呢?
董佳慧的問題,也引起了台下觀眾的好奇心,他們期待的看著李澤。
而董佳琪嘴角卻是忍不住的浮現一抹譏笑,準備看李澤的笑話,
在她看來,走後門的李澤,大概率是要尷尬收場了。
“老郭,李澤知道這首詩吧?”萬振邦湊到郭萬良耳邊小聲問道。
“應該……知道吧,我那天跟他簡單說了一嘴。”郭萬良模棱兩可的說道。
其實他也記不清自己那天有沒有給李澤講解這首詩了。
心裏不禁替李澤捏了一把汗,
真怕他對這首詩了解的不夠深刻,會鬧出什麽笑話。
早知道,自己那天就應該給他選個高中課本裏有的詩詞了。
韓鳳霞的眉頭也是皺了起來,看向身邊的下屬問道:“誰讓她這麽問的?”
“不知道啊,之前對稿時沒有這一趴啊?”
韓鳳霞麵色一沉,感覺這主持人似乎有些臨場發揮了,
這李澤要是答不上來,可能就要鬧了笑話啊。
她雖然以前瞧不上李澤,但畢竟是親屬,她也不希望李澤丟人。
更何況這是自己主辦的活動,她可不想出現任何不好的情況。
但就在她思索該怎麽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時。
就見李澤不慌不忙,微微欠身,向觀眾致意後,緩緩開口:“我選擇的這首詩,名為《夜泊牛渚懷古》,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李澤聲情並茂的背誦了一下這首詩。
背誦完畢,李澤稍作停頓,讓詩詞的韻味在會場中回蕩,也在等待眾人掌聲平息。
然後繼續說道:“這首詩是李白在夜泊牛渚時,觸景生情,懷念古代名將謝尚而作。”
“謝尚乃是東晉時期的一位傑出人物,他不僅武藝高強,胸懷坦蕩,更善於識才。”
李澤故意在胸懷坦蕩上加重了語氣。
“相傳他曾在月夜泛舟,聽到船上有人吟誦《詠史》詩,便邀其相見,發現是一位年輕的書生袁宏。
兩人一見如故,從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李白在詩中,就是通過追憶謝尚與袁宏的故事,來表達了自己對知音難覓、懷才不遇的感慨。
同時,也寄托了他對理想的追求和對未來的憧憬。”
說到這裏,李澤的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他的聲音也變得更加堅定有力:“在我看來,這首詩詞不僅僅是對曆史的追憶,更是對人性光輝的頌揚。
它告訴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向往,對於知音的渴望與珍惜,都是永恒不變的主題。所以這就是我選擇這首詩的原因。”
隨著李澤的講述,台下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