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答應來福入鏢局,鏢行鏢規一條條
由那洞中出來,無奈何雙眼盡是沙塵。
張小寧在這座島上陪了孫國風一個月,在這期間他好像變了一個人,每日墳前坐守,在離去的時候還順便將那巨石之下的白骨草草安埋。
回到劍城劉府時已是深秋,一進門,家丁們像是躲避瘟神一般,一見他便逃之夭夭。
“小寧哥哥,你可終於回來了!”
“嗬嗬。”
摸了摸劉小喜可愛的腦瓜子,張小寧的嘴角終於浮起了一絲微笑。
“舅舅在家嗎?”
“我爹在書房。”
“恩,我有些事情給舅舅說,一會兒再陪你玩。”
“好,這回你可要說話算數啊,可別像上次一樣讓我等你等了一個下午。”
“好。”
張小寧有些尷尬,隨即他重重的點了點頭,肯定的道:“放心吧,這回我一定說話算數!”
“好,那我就在那裏等你!”
說著,劉小喜伸手指向了荷塘之上的荷亭。
“咚咚。”
叩門聲方起,房內便傳來了一聲低沉的悶哼。
“進來。”
“舅舅。”
張小寧束手而立,身後背著的正是孫國風遺留給他的火雲刀。
“小寧……”
劉來福有些慌張,他緊緊的拉著張小寧的手,眼中也好似落出了淚水。
“你回來怎麽不說一聲啊,那日你走得匆忙,舅舅還以為你再也不會回來了。來,來,快坐下,這些天受苦了吧。”
“舅舅,我沒事,我隻是去安葬了師父。舅舅,我找你是有事情給你說。”
“你說,你說。”
“舅舅知不知道祁連大俠的下落?”
“你怎麽問起這個了?”
“小寧想去找祁連大俠。”
“以你現在的能力,你恐怕沒有命見到他吧?”
說著,劉來福嚴肅了起來,這是張小寧第一次見他如此。
“江湖險惡,勾心鬥角,你年紀輕輕,這一次走鏢你也看見了。即使你有能力,那江湖之大,你又去何處尋他。要知道,不僅僅隻是你一個人在找他。當年祁連大俠不願當這武林盟主,一心決意退隱江湖。舅舅也隻知道他在祁連大山之中。但如今那祁連山早已是紫沄山莊冷氏的地盤,他們近水樓台都不得月,你又去何處尋他?”
“這……”
張小寧怔住了,他並不知道這江湖原來會有這麽大,他一直以為,江湖隻不過是一片好玩而又有趣的地方。
“舅舅,我還能去走鏢嗎?”
“隻要你願意,從今天起我就教你如何打理鏢局。”
“小寧願意,哦,舅舅,能不能等到明天?”
“為什麽?”
劉來福有些疑惑。張小寧卻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腦袋,回道:“我答應了小喜,今天要陪他玩。”
“哈哈……”
劉來福不由得笑得有些爽朗。
“去吧,去吧,舅舅就放你去休息幾天。”
“一天,一天就好了……”
走馬揚鏢,得饒人處且饒人,和樂為貴,有朋遠走四方……琳琳朗朗一大串,這隻不過是走鏢之人需要牢記和謹行的些許信條。
隻見,四闊嚴整一大院,門頭高掛金字招牌。左起對聯曰:一局鎮東合吾一聲鏢車走;右曰:八方平遠半年江湖平安回。
往內走去則是一演武場,場中石柱石凳,各種刀兵直衝雲霄,霍霍生寒。往左邊是鏢師、趟子手、掌櫃、夥計和雜役們居住的廂房,右邊則是落地極好的馬棚。一眼望去,一字排開全是腳力極佳的良駒和質量上乘的鏢車。
“小寧,這邊。”
劉來福走在前,張小寧走在後。在把這鎮遠鏢局全部看了一個遍之後,從這一日起,張小寧就屬於了這一行的人。
鏢局保物,鏢局亦保人,在這保人與保物之間,條條順順的規矩不計其數。
鏢局,受人錢財,憑藉武功,專門為人保護財物或人身安全的行業就叫鏢局,所以又叫做鏢行。
鏢師上路,不但要會武功,還必須懂得與各路豪傑打交道,說行話,以及行中規矩。鏢局要想坐得穩,首先得有三硬。一為官府靠山;二為綠林關係;三為身家武功。
“小寧,以下我說的東西你可都要記牢咯。倘若有差有漏,行鏢半途出了差錯以後,舅舅不僅不會可憐你,反而還會重罰。”
“是,舅舅!”
劉來福少見的嚴肅,張小寧則是一直以來的謙遜。
“咱們鏢局要想立足,那就必須要與各式各樣的人打好交道。常言雲有朋者走遍四方,說的便是這個道理。所以鏢局對一個鏢師的要求是非常之嚴格的,怎麽說呢?舅舅給你打一個比方,一個人要想當鏢師,首先他的武功底子要好,然後品德忠誠守信,遇強敵而不知逃逸、恐懼,崇仰‘人在鏢在’。其次則是不進女色,這些你都能做到嗎?”
“舅舅,第二和第三小寧沒有問題,隻是這第一,恐怕……我恐怕……”
“功夫可練,人品難修。”
“是。”
“鏢局還有許多規矩,我先從這鏢局的起源給你說起吧……”說著,劉來福飲了一口清茶,緊接著便是他綿綿長長的述說。他說了很久,張小寧聽了很久,不僅聽得仔細,而且漸漸的,不知不覺的還改變了以前對劉來福的看法。
他是被劉來福帶到劉家的,可以說他的命正是劉來福救下的,但是他從來沒有對劉來福感謝過。劉來福並不欠他,但是他就是提不上感恩。如今兩人亭樹下,一個教得仔細,一個學得認真。好像他們之間的關係也正在慢慢的轉變著,但最終能變成什麽卻是無人能夠預測。
“好了,今天就先到這裏吧。”
眼望日落西山,張小寧也隻好恭敬的起身行禮。從這一天起,張小寧就住在了鏢局裏麵。每天一大早,兩人便會聚到此處,一教一學。從處世之道教到鏢行鏢規,再到禮智勇義信。其間鎮遠鏢局又來了兩個新任鏢頭,一人曰狄武,乃是東海青鯉門之人;一人曰楊乘鶴,江湖人稱“長眉道長”,乃是當年名揚天下的武當七子之一。也不知道他究竟是為了什麽,一代名門之後,到老了竟然會選擇來這鏢行奔波。
雖然時過三月,但是兩人的“傳教”還在風雨無阻的繼續。不僅如此,每天張小寧還必須在“長眉道長”楊乘鶴和其他鏢頭的指引之下進修武功。時間安排得很緊湊,日子也過得飛快。沒想到,那一日與劉小喜玩耍之後,卻是張小寧人生之中最後的一次玩耍。
水路三大規,晝寢夜不眠。
人身不離船,不瞟“江山船”。(水上怡紅院)
陸路四不離,武器隨身帶。
和衣天為被,人不離車馬。(指夜晚守車之人,萬事皆不離車馬)
馬不離鞍珈。
進店三要看,一看內“異象”,以防賊“瞟上”。
二要看店外,三巡確“異風”,不可賊“貼邊”。
三需進廚房,酒菜有“異味“,可能賊“黑食”。(毒藥)
行鏢三會一不可,四野荒地搭火爐。
鞋破不用求裁縫,頭亂寒刃鋒可理。
灰沙土臉不可掀,倘若清晨滌輕塵,乃是揚鏢歸來時。(洗臉代表回家)
保人保物三大忌,一忌囊中羞澀物,相逢雇主不相聞。二忌雇主之“寶眷”,眉來眼去不可取。三忌半途行討賞,若犯此忌八代冤。(祖宗八代受人唾罵)
行鏢千萬裏,三分保平安。
逢人三分笑,遇事三分禮。
路飲三分酒,藝搏讓三招……
長長串串如南無,句句點點乃變通。常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些東西也正是一家鏢局能夠在江湖之中立足的根本。
由那洞中出來,無奈何雙眼盡是沙塵。
張小寧在這座島上陪了孫國風一個月,在這期間他好像變了一個人,每日墳前坐守,在離去的時候還順便將那巨石之下的白骨草草安埋。
回到劍城劉府時已是深秋,一進門,家丁們像是躲避瘟神一般,一見他便逃之夭夭。
“小寧哥哥,你可終於回來了!”
“嗬嗬。”
摸了摸劉小喜可愛的腦瓜子,張小寧的嘴角終於浮起了一絲微笑。
“舅舅在家嗎?”
“我爹在書房。”
“恩,我有些事情給舅舅說,一會兒再陪你玩。”
“好,這回你可要說話算數啊,可別像上次一樣讓我等你等了一個下午。”
“好。”
張小寧有些尷尬,隨即他重重的點了點頭,肯定的道:“放心吧,這回我一定說話算數!”
“好,那我就在那裏等你!”
說著,劉小喜伸手指向了荷塘之上的荷亭。
“咚咚。”
叩門聲方起,房內便傳來了一聲低沉的悶哼。
“進來。”
“舅舅。”
張小寧束手而立,身後背著的正是孫國風遺留給他的火雲刀。
“小寧……”
劉來福有些慌張,他緊緊的拉著張小寧的手,眼中也好似落出了淚水。
“你回來怎麽不說一聲啊,那日你走得匆忙,舅舅還以為你再也不會回來了。來,來,快坐下,這些天受苦了吧。”
“舅舅,我沒事,我隻是去安葬了師父。舅舅,我找你是有事情給你說。”
“你說,你說。”
“舅舅知不知道祁連大俠的下落?”
“你怎麽問起這個了?”
“小寧想去找祁連大俠。”
“以你現在的能力,你恐怕沒有命見到他吧?”
說著,劉來福嚴肅了起來,這是張小寧第一次見他如此。
“江湖險惡,勾心鬥角,你年紀輕輕,這一次走鏢你也看見了。即使你有能力,那江湖之大,你又去何處尋他。要知道,不僅僅隻是你一個人在找他。當年祁連大俠不願當這武林盟主,一心決意退隱江湖。舅舅也隻知道他在祁連大山之中。但如今那祁連山早已是紫沄山莊冷氏的地盤,他們近水樓台都不得月,你又去何處尋他?”
“這……”
張小寧怔住了,他並不知道這江湖原來會有這麽大,他一直以為,江湖隻不過是一片好玩而又有趣的地方。
“舅舅,我還能去走鏢嗎?”
“隻要你願意,從今天起我就教你如何打理鏢局。”
“小寧願意,哦,舅舅,能不能等到明天?”
“為什麽?”
劉來福有些疑惑。張小寧卻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腦袋,回道:“我答應了小喜,今天要陪他玩。”
“哈哈……”
劉來福不由得笑得有些爽朗。
“去吧,去吧,舅舅就放你去休息幾天。”
“一天,一天就好了……”
走馬揚鏢,得饒人處且饒人,和樂為貴,有朋遠走四方……琳琳朗朗一大串,這隻不過是走鏢之人需要牢記和謹行的些許信條。
隻見,四闊嚴整一大院,門頭高掛金字招牌。左起對聯曰:一局鎮東合吾一聲鏢車走;右曰:八方平遠半年江湖平安回。
往內走去則是一演武場,場中石柱石凳,各種刀兵直衝雲霄,霍霍生寒。往左邊是鏢師、趟子手、掌櫃、夥計和雜役們居住的廂房,右邊則是落地極好的馬棚。一眼望去,一字排開全是腳力極佳的良駒和質量上乘的鏢車。
“小寧,這邊。”
劉來福走在前,張小寧走在後。在把這鎮遠鏢局全部看了一個遍之後,從這一日起,張小寧就屬於了這一行的人。
鏢局保物,鏢局亦保人,在這保人與保物之間,條條順順的規矩不計其數。
鏢局,受人錢財,憑藉武功,專門為人保護財物或人身安全的行業就叫鏢局,所以又叫做鏢行。
鏢師上路,不但要會武功,還必須懂得與各路豪傑打交道,說行話,以及行中規矩。鏢局要想坐得穩,首先得有三硬。一為官府靠山;二為綠林關係;三為身家武功。
“小寧,以下我說的東西你可都要記牢咯。倘若有差有漏,行鏢半途出了差錯以後,舅舅不僅不會可憐你,反而還會重罰。”
“是,舅舅!”
劉來福少見的嚴肅,張小寧則是一直以來的謙遜。
“咱們鏢局要想立足,那就必須要與各式各樣的人打好交道。常言雲有朋者走遍四方,說的便是這個道理。所以鏢局對一個鏢師的要求是非常之嚴格的,怎麽說呢?舅舅給你打一個比方,一個人要想當鏢師,首先他的武功底子要好,然後品德忠誠守信,遇強敵而不知逃逸、恐懼,崇仰‘人在鏢在’。其次則是不進女色,這些你都能做到嗎?”
“舅舅,第二和第三小寧沒有問題,隻是這第一,恐怕……我恐怕……”
“功夫可練,人品難修。”
“是。”
“鏢局還有許多規矩,我先從這鏢局的起源給你說起吧……”說著,劉來福飲了一口清茶,緊接著便是他綿綿長長的述說。他說了很久,張小寧聽了很久,不僅聽得仔細,而且漸漸的,不知不覺的還改變了以前對劉來福的看法。
他是被劉來福帶到劉家的,可以說他的命正是劉來福救下的,但是他從來沒有對劉來福感謝過。劉來福並不欠他,但是他就是提不上感恩。如今兩人亭樹下,一個教得仔細,一個學得認真。好像他們之間的關係也正在慢慢的轉變著,但最終能變成什麽卻是無人能夠預測。
“好了,今天就先到這裏吧。”
眼望日落西山,張小寧也隻好恭敬的起身行禮。從這一天起,張小寧就住在了鏢局裏麵。每天一大早,兩人便會聚到此處,一教一學。從處世之道教到鏢行鏢規,再到禮智勇義信。其間鎮遠鏢局又來了兩個新任鏢頭,一人曰狄武,乃是東海青鯉門之人;一人曰楊乘鶴,江湖人稱“長眉道長”,乃是當年名揚天下的武當七子之一。也不知道他究竟是為了什麽,一代名門之後,到老了竟然會選擇來這鏢行奔波。
雖然時過三月,但是兩人的“傳教”還在風雨無阻的繼續。不僅如此,每天張小寧還必須在“長眉道長”楊乘鶴和其他鏢頭的指引之下進修武功。時間安排得很緊湊,日子也過得飛快。沒想到,那一日與劉小喜玩耍之後,卻是張小寧人生之中最後的一次玩耍。
水路三大規,晝寢夜不眠。
人身不離船,不瞟“江山船”。(水上怡紅院)
陸路四不離,武器隨身帶。
和衣天為被,人不離車馬。(指夜晚守車之人,萬事皆不離車馬)
馬不離鞍珈。
進店三要看,一看內“異象”,以防賊“瞟上”。
二要看店外,三巡確“異風”,不可賊“貼邊”。
三需進廚房,酒菜有“異味“,可能賊“黑食”。(毒藥)
行鏢三會一不可,四野荒地搭火爐。
鞋破不用求裁縫,頭亂寒刃鋒可理。
灰沙土臉不可掀,倘若清晨滌輕塵,乃是揚鏢歸來時。(洗臉代表回家)
保人保物三大忌,一忌囊中羞澀物,相逢雇主不相聞。二忌雇主之“寶眷”,眉來眼去不可取。三忌半途行討賞,若犯此忌八代冤。(祖宗八代受人唾罵)
行鏢千萬裏,三分保平安。
逢人三分笑,遇事三分禮。
路飲三分酒,藝搏讓三招……
長長串串如南無,句句點點乃變通。常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些東西也正是一家鏢局能夠在江湖之中立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