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k在看嗎?”楊帆敏銳地察覺到了異樣,不禁脫口而出。


    “走吧,我們回去,這裏已經沒有繼續調查的必要了,直接去找他!”陸遠舟語畢,便果斷轉身離去。


    對於陸遠舟這突如其來的決定,盡管眾人心中疑惑重重,卻也沒有提出異議,隻是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後。


    他們這一走,崔國華卻愣住了:“這就……走了?不繼續查了?”


    坐進車裏,陸遠舟神情凝重地開了口:“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們,這個老k,絕非當年的那個老k。”


    未等眾人反應,他便繼續解釋道:“但他必然與老k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他刻意以老k的身份示眾,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我們的注意,乃至整個社會的目光。而現在,他已經成功了。”


    “那他到底為什麽這麽做?”周婷婷滿臉困惑地問道。


    “首先,他肯定是要複仇,而在這複仇的執念之下,更深層次地,是他對這個社會複雜而微妙的怨懟與不滿。畢竟,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裏,絕對的公平正義如同海市蜃樓,遙不可及,人們往往隻能在現實的泥沼中掙紮求存,心中那份對公正的渴望漸漸被生活的瑣碎與冷漠所侵蝕。


    或許他曾經也懷揣夢想與純真的靈魂,卻在現實的碰撞中逐漸扭曲,心中那份對社會不公的憤懣如同野草般瘋長,直至有一天,他決定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去觸碰、去揭露那些隱藏於人性深處的醜陋與陰暗。於是,這場被命名為“人性遊戲”的遊戲便悄然拉開序幕,它不僅僅是一場遊戲,更是一次對社會道德底線的極限挑戰。


    為何選擇全程直播?這背後藏著他對人性深刻而冷酷的洞察,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唯有直觀而震撼的畫麵才能穿透人們的麻木與冷漠,喚醒他們內心深處沉睡已久的正義感與良知。他精心設計的遊戲規則,讓參與者們在生死邊緣徘徊,每一次選擇都如同在道德的天平上加減砝碼,人性的光輝與陰暗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赤裸裸地展現在世人麵前。


    而遊戲的名字,“人性遊戲”,更是意味深長。它不僅僅是對人性的一次測試,更像是一場無聲的控訴,控訴著這個社會中那些被忽視的不公,那些被遺忘的角落,以及那些在人性的陰暗麵中蠢蠢欲動的惡。他希望通過這場遊戲,讓大眾看到,即便是在最極端的環境下,人性的複雜與多麵依然能夠震撼人心,引發人們對自我、對社會的深刻反思。


    隨著遊戲的深入,每一個參與者的選擇,每一次人性的抉擇,都如同多米諾骨牌般引發連鎖反應,不僅牽動著遊戲內的生死存亡,更在現實世界激起了層層漣漪,引發了一場關於正義、道德與人性的全民討論。”陸遠舟長篇大論般的講述了這麽多天來,他根據線索以及老k所作所為所推斷出來老k的目的。


    簡而言之,老k的行動雖然起源於個人報複的動機,但其更深層次的目的是以一種極端的方式,揭露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不公與人性的陰暗麵,從而喚醒公眾的良知,促使全社會對正義、道德以及人性複雜性的深刻反思。


    在他那雙沾滿鮮血的手中,逝去的幾乎都是那些道德淪喪、良知泯滅之徒。


    先不說十三年前,僅就近期的案件而言,就足以令人不寒而栗。


    聶曉光,一個多次欺淩弱小、實施校園霸淩的惡棍。


    若非經過深入調查,人們簡直難以相信這樣的惡行竟出自一個孩子之手。


    他的行為不僅給受害者帶來了身心的雙重創傷,更是對社會道德底線的公然踐踏。


    襄城八中的教導主任許利國,更是禽獸不如。


    他多次性侵女學生,項曉楠的悲慘遭遇便是因他而起。


    然而,這樣一位罪大惡極之人,卻未能受到應有的懲罰,反而逍遙法外,繼續危害社會,這不也是問題所在嗎?


    至於聶曉娥,她的遭遇固然令人痛心疾首,但她所犯下的過錯也同樣令人無法原諒。


    然而,她的經曆不也正好從一個側麵反映了人性的扭曲嗎?


    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老k無疑被視為一位為民除害的“英雄”。


    但從法律的角度來看,他就是一個殺人犯。


    盡管這些人罪有應得,但老k的行為並不能成為他殺人的借口。


    任何人都不能淩駕於法律之上,這是社會的基本準則。


    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因為有了老k這樣的極端行為,這些深藏的罪惡才得以被揭露於世,但老k這麽做肯定是不對的。


    這不禁讓陸遠舟回想起一樁同樣觸目驚心的校園霸淩案件。


    在那起案件中,兩名孩子因長期進行校園霸淩並最終殘忍殺害了另一名受害者,而他們最終被判處的十幾年有期徒刑,在公眾輿論中引發了廣泛爭議。


    眾多網友紛紛表示,這樣的判決似乎過於寬容。


    有人擔憂,即便是在漫長的無期徒刑中,若表現良好,罪犯仍有可能在年富力強的年紀重獲自由。


    考慮到他們犯罪時的年幼與手段的殘忍,許多人認為,不施以極刑,至少也應實施終身監禁,以防他們未來再次危害社會。


    麵對此類低齡未成年人犯下的惡性犯罪,公眾的不滿情緒凸顯了一個核心問題:我國刑法對於未成年罪犯的死刑限製。


    這一規定,體現了法律對未成年人成長潛力的保護與對生命尊嚴的尊重,但同時也引發了關於如何有效懲治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刻討論。


    陸遠舟深思後,腦海中浮現出一句擲地有聲的話語,它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這一複雜議題:“法律雖非萬能,無法解決所有社會問題,但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培養對人對己的尊重至關重要。而法律所能且必須做到的,是對那些犯下嚴重罪行的人施以必要的懲罰,因為唯有懲罰,方能開啟改造與救贖的大門。”


    網友的的擔憂不就是正是老k現在正在做的?


    可老k的行為,盡管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卻終究隻是以暴製暴的極端表現,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畢竟,如果人人都效仿老k,那社會豈不是亂了套了?


    而老k最終目的,如果真是因為十三年前的那起懸案的話,其實就跟陸遠舟方才想的這個案件一模一樣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追凶十三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武侯清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武侯清煙並收藏追凶十三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