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此人乃棟梁之才啊!
我為公子扶蘇,打造大秦最強盛世 作者:西戌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斯說完。
秦始皇似乎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便點頭道:“是這個理!”
“每個皇子都應該為我大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公子高最近在幹什麽呢?”秦始皇問。
魏忠這次沒說話,他也學精了,不能什麽倒黴的事情都自己上吧!
畢竟他負責的事情,有很多是和趙高重合的。
趙高見魏忠不開口,他隻是等了三秒鍾,就立馬開口道:“啟稟陛下,公子高殿下因為前些日子捐糧捐錢,府內的積蓄已經空了。”
“這些天公子高殿下正在想辦法如何為我大秦商業繁茂貢獻一份力量!”
秦始皇聽到此話,才略微滿意的道:“我記得當初號召大家捐糧捐款的時候,他最積極了,好像說是拿出了自己積蓄的八成金銀!”
“有心了!”
“那就這樣,讓公子高主持接待西南域使團的事情吧!”
“黃斌,你來輔佐他,切不可讓這些外邦之人小瞧了我大秦!”
黃斌立馬立馬點頭道:“微臣領命!”
秦始皇看著黃斌離去,這才看向蒙毅問道:“蒙恬最近可有跟你有書信來往?”
蒙毅笑著點頭道:“陛下,自從嶺南府開始產出“天雷”後,我阿哥連續給我寫了三封書信,說的都是這“天雷”的巨大作用!”
“上次的那兩匹寶馬,就是我阿哥親自讓人送到都城給扶蘇殿下準備的賀禮!”
“這“天雷”幫了他大忙了!”
“長城這一階段性的目標,今年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秦始皇聽到此話,很是開心的道:“我就知道,蒙恬這家夥用了“天雷”,一定會高興壞的!”
蒙毅笑著點頭道:“陛下,我阿哥讓我問您一句….”
“你說?”
蒙毅猶豫了下,還是如實開口道:“陛下,我阿哥想問,什麽時候將扶蘇殿下發配邊疆啊!”
“他已經等不及了…...”
“哼!”秦始皇笑容一斂,冷哼道:“你去給我告訴蒙恬這個傻愣子,他想得太美了!”
蒙毅露出苦笑。
我看吧!
陛下怎麽舍得將扶蘇殿下發配邊境,還非得囑托我問一下。
這下子好了吧!
直接惹了陛下不高興,小心陛下扣你的軍糧!
蒙毅內心中腹誹著他的阿哥。
這時候。
王翦急匆匆的走了進來,臉色難看的行禮道:“啟稟陛下,大事不好了!”
“蒙武他…….”
“蒙武???”秦始皇微微一怔。
這個老將軍,他可是記得,蒙家三代忠良,從蒙驁開始,蒙家就一直為大秦攻城略地,征戰四方。
秦始皇依然記得蒙驁的音容相貌,那是一位堪稱奇才的大將軍,是他打的趙國差點滅國,讓信陵君不得不靠竊符才得以救趙。
最後,更是逼的五國不得不聯合起來一同對抗蒙驁,才得以苟延殘喘。
若非蒙驁因為長年征戰,舊傷複發,那麽秦朝統一,這位的功績將會是最大的。
可惜蒙驁終究是沒有看到如今一統的大秦……
除了蒙驁能征善戰外,他還是秦始皇最忠實的擁護者,若非很多關鍵時候,有這位大將軍給他助陣。
秦始皇很可能早就被人拉下了皇位。
所以。
秦始皇對蒙家很是看重,不僅重用蒙驁的兒子蒙武,更是對其兩個孫子也是極為看重。
蒙武雖然不如蒙驁驚才絕豔,也不如他的兩個兒子天賦異稟。
但蒙武有一個特點!
那就是穩!
他在朝堂的時候,朝堂就會特別穩,他在軍隊的時候,軍隊就會特別穩。
所以每次王翦帶領大軍出征,秦始皇就會讓蒙武做副將,這樣秦始皇才會放心將軍隊交給王翦。
不是秦始皇不信任王翦,而是秦始皇太信任蒙武了。
這麽多年,蒙武不顯山不露水,甚至知名度也沒有他的兩個兒子高。
可蒙武對大秦的重要性,卻是無人能夠替代的。
故而。
秦始皇在聽到蒙武出事了,便有些緊張的問:“武城候,蒙武大將軍怎麽了??”
王翦歎了口氣,看了看李斯等人,沒有開口。
蒙毅卻是坐不住了,立馬問道:“武成侯,我父親他怎麽了?”
王翦搖了搖頭道:“沒事,沒什麽大事,就是我在跟你父親聊天的時候,對咱大秦的軍隊有了新的想法。”
秦始皇見狀,知道王翦這是故意找借口了。
於是。
秦始皇看向其他人道:“諸位,今日議事就到此為止吧!”
“大家先把已經敲定的政務,盡快落實吧!”
“諾!!”
蒙毅見狀,朝著秦始皇行了一禮,就急匆匆的朝著家裏趕去了。
隨著一眾官員離開,秦始皇這才看向了武成侯問道:“到底怎麽了?”
王翦臉色瞬間難看了起來,再也沒有剛剛風輕雲淡的模樣,而是有些擔憂的道:“我害怕蒙武老弟熬不過這個春天了!”
“什麽????”秦始皇大驚!
他立馬抓住了武城候的衣袖道:“你是怎麽知道的?”
王翦歎了口氣道:“陛下,我今天去蒙家做客,本來準備顯擺一下糧價大勝的事情,誰知蒙武犯病了。”
“老臣正好看到了蒙武的傷勢,很重!”
“背疽之毒!”
此話一出。
秦始皇渾身一顫,眼內帶著震驚之色道:“確認是背疽??”
王翦立馬點頭道:“早年他的背部受過傷,曾被箭矢擊中過,我以為已經好了。”
“沒想到這兩年竟然在傷口處長了背疽!”
秦始皇身軀微微一顫,整個人也是感覺不好了。
背疽之證,可謂是很難醫治的。
如果化了膿,那幾乎就是死症了。
秦始皇趕忙問道:“可有化膿?”
王翦一臉擔憂的點了點頭道:“已經潰爛化膿多日了!”
“希望陛下能夠派出禦醫,前去醫治,不然蒙武危矣!”
秦始皇立馬喊道:“來人,來人,讓太醫令夏無且帶著禦醫去蒙府看看”
“務必要保證蒙老將軍的性命無恙!”
“諾!”
……
鹹陽城外,某個不知名的大山中。
張良正拿著一壺酒精,往手上倒了倒,然後就拍在了大漢的後背上。
一道觸目驚心的刀傷,已經被縫合。
張良不敢用酒精直接倒在傷口上,隻敢在其周圍消毒後,然後抹上了剛剛搗碎的藥草。
大漢哼哼唧唧的,愣是一聲沒叫。
等到給大漢上好了藥。
張良才歎了口氣道:“應該沒事了。”
“這蘇楠紙業的酒精果然有奇效,一般消過毒後的針線,再給你縫合傷口,感染率將會極大的降低。”
大漢名為鐵牛,乃是十裏八鄉有名的大力士,這些年一直跟隨張良走南闖北,完成了很多危險的計劃。
可是。
這一次。
他跟隨張良策劃謀殺扶蘇,不僅沒有得逞,反倒被人認出了身份。
如今已然躲在這山澗裏麵一個多月了。
鐵牛的這個傷口,就是前幾日出去,遇到了匪徒,一番惡戰下來,受了點傷。
按理說,他們早就能出去了。
可張良卻是不肯。
他說他想不明白一個問題。
等他想明白了,再出去。
鐵牛坐在大石頭上,看著張良拿著魚竿,正在遠處的水塘內靜靜地坐著。
他身上有傷,也懶得動,靠在大石頭上就閉上了眼休息。
忽然。
有腳步聲從遠處傳來,張良耳朵一動,放下了魚竿。
鐵牛猛的扭頭看了過去。
隻見一個身穿麻布長袍的中年人,正笑著道:“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
張良神色動容,不由得也是跟著念了起來。
直至中年人坐在了張良的麵前,才停止了吟誦道:“子房賢弟,好久不見!”
張良行了禮道:“倉海兄,我等你很久了。”
倉海君拿出一摞紙張道:“你想要的信息都在這裏,不知還有其他什麽需要的嗎?”
張良沒有去看紙張,而是皺眉問道:“剛剛你念得是什麽?”
倉海君笑著道:“一首最近在大秦很火的詩詞歌賦!”
“阿房宮如今已經停工,怎麽還有人能夠寫出這等絕妙的詩詞歌賦呢?”張良不解的問。
倉海君搖了搖頭道:“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叫停阿房宮和寫出這首詩詞歌賦的都是出自同一人。”
“嗯?”
倉海君見張良目有疑惑,這才拍了拍身邊的紙張道:“一切的答案都在這裏麵。”
“你看完再說。”
張良這才拿起紙張,開始一一翻看了起來。
直至看到了《阿房宮賦》完整的篇幅後,張良瞪大了雙眼,不可思議的道:“這…...”
“此賦在不長的篇幅中,將宮殿建築之恢弘壯觀,後宮之充盈嬌美,寶藏之珍貴豐奢,表現得層次分明而具體形象化。”
“由此得出之所以統治不能久遠,即在於暴民取材、不施仁愛的結論,為所有人提供了深刻的教訓和警示。”
“這是誰寫的???”張良露出震驚之色,整個人明顯激動了起來。
倉海君笑著拿過魚竿,開始拋線道:“繼續看!”
張良再度看了下去,他看到了怒發衝冠憑欄處,也看到了不教胡馬度陰山……
最後。
張良的目光停留在了會向瑤台月下逢……
直至看到了這裏,張良才深吸一口氣道:“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乃是不可多得的棟梁啊!”
倉海君點點頭道:“沒錯,如此大才,正是你前些日子刺殺的那人啊!”
“幸虧你沒有刺殺成功!”
“不然,你就看不到那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倉海君說著,說著就再度吟誦了起來。
張良卻是整個人怔住了。
他愣愣的呆在了原地,過了許久,才猛的抓住了倉海君的脖領道:“你說什麽??”
“這些詩詞歌賦都是扶蘇做的??”
倉海君笑著點了點頭。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張良立馬搖頭道:“扶蘇懦弱,看似寬仁,實則是婦人之仁!”
“若是大秦未來到了他的手裏,遲早又是禍害天下的存在!”
“所以,我才會提早將其擊殺!”
“以免百姓再度陷入到水深火熱之中!”
秦始皇似乎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便點頭道:“是這個理!”
“每個皇子都應該為我大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公子高最近在幹什麽呢?”秦始皇問。
魏忠這次沒說話,他也學精了,不能什麽倒黴的事情都自己上吧!
畢竟他負責的事情,有很多是和趙高重合的。
趙高見魏忠不開口,他隻是等了三秒鍾,就立馬開口道:“啟稟陛下,公子高殿下因為前些日子捐糧捐錢,府內的積蓄已經空了。”
“這些天公子高殿下正在想辦法如何為我大秦商業繁茂貢獻一份力量!”
秦始皇聽到此話,才略微滿意的道:“我記得當初號召大家捐糧捐款的時候,他最積極了,好像說是拿出了自己積蓄的八成金銀!”
“有心了!”
“那就這樣,讓公子高主持接待西南域使團的事情吧!”
“黃斌,你來輔佐他,切不可讓這些外邦之人小瞧了我大秦!”
黃斌立馬立馬點頭道:“微臣領命!”
秦始皇看著黃斌離去,這才看向蒙毅問道:“蒙恬最近可有跟你有書信來往?”
蒙毅笑著點頭道:“陛下,自從嶺南府開始產出“天雷”後,我阿哥連續給我寫了三封書信,說的都是這“天雷”的巨大作用!”
“上次的那兩匹寶馬,就是我阿哥親自讓人送到都城給扶蘇殿下準備的賀禮!”
“這“天雷”幫了他大忙了!”
“長城這一階段性的目標,今年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秦始皇聽到此話,很是開心的道:“我就知道,蒙恬這家夥用了“天雷”,一定會高興壞的!”
蒙毅笑著點頭道:“陛下,我阿哥讓我問您一句….”
“你說?”
蒙毅猶豫了下,還是如實開口道:“陛下,我阿哥想問,什麽時候將扶蘇殿下發配邊疆啊!”
“他已經等不及了…...”
“哼!”秦始皇笑容一斂,冷哼道:“你去給我告訴蒙恬這個傻愣子,他想得太美了!”
蒙毅露出苦笑。
我看吧!
陛下怎麽舍得將扶蘇殿下發配邊境,還非得囑托我問一下。
這下子好了吧!
直接惹了陛下不高興,小心陛下扣你的軍糧!
蒙毅內心中腹誹著他的阿哥。
這時候。
王翦急匆匆的走了進來,臉色難看的行禮道:“啟稟陛下,大事不好了!”
“蒙武他…….”
“蒙武???”秦始皇微微一怔。
這個老將軍,他可是記得,蒙家三代忠良,從蒙驁開始,蒙家就一直為大秦攻城略地,征戰四方。
秦始皇依然記得蒙驁的音容相貌,那是一位堪稱奇才的大將軍,是他打的趙國差點滅國,讓信陵君不得不靠竊符才得以救趙。
最後,更是逼的五國不得不聯合起來一同對抗蒙驁,才得以苟延殘喘。
若非蒙驁因為長年征戰,舊傷複發,那麽秦朝統一,這位的功績將會是最大的。
可惜蒙驁終究是沒有看到如今一統的大秦……
除了蒙驁能征善戰外,他還是秦始皇最忠實的擁護者,若非很多關鍵時候,有這位大將軍給他助陣。
秦始皇很可能早就被人拉下了皇位。
所以。
秦始皇對蒙家很是看重,不僅重用蒙驁的兒子蒙武,更是對其兩個孫子也是極為看重。
蒙武雖然不如蒙驁驚才絕豔,也不如他的兩個兒子天賦異稟。
但蒙武有一個特點!
那就是穩!
他在朝堂的時候,朝堂就會特別穩,他在軍隊的時候,軍隊就會特別穩。
所以每次王翦帶領大軍出征,秦始皇就會讓蒙武做副將,這樣秦始皇才會放心將軍隊交給王翦。
不是秦始皇不信任王翦,而是秦始皇太信任蒙武了。
這麽多年,蒙武不顯山不露水,甚至知名度也沒有他的兩個兒子高。
可蒙武對大秦的重要性,卻是無人能夠替代的。
故而。
秦始皇在聽到蒙武出事了,便有些緊張的問:“武城候,蒙武大將軍怎麽了??”
王翦歎了口氣,看了看李斯等人,沒有開口。
蒙毅卻是坐不住了,立馬問道:“武成侯,我父親他怎麽了?”
王翦搖了搖頭道:“沒事,沒什麽大事,就是我在跟你父親聊天的時候,對咱大秦的軍隊有了新的想法。”
秦始皇見狀,知道王翦這是故意找借口了。
於是。
秦始皇看向其他人道:“諸位,今日議事就到此為止吧!”
“大家先把已經敲定的政務,盡快落實吧!”
“諾!!”
蒙毅見狀,朝著秦始皇行了一禮,就急匆匆的朝著家裏趕去了。
隨著一眾官員離開,秦始皇這才看向了武成侯問道:“到底怎麽了?”
王翦臉色瞬間難看了起來,再也沒有剛剛風輕雲淡的模樣,而是有些擔憂的道:“我害怕蒙武老弟熬不過這個春天了!”
“什麽????”秦始皇大驚!
他立馬抓住了武城候的衣袖道:“你是怎麽知道的?”
王翦歎了口氣道:“陛下,我今天去蒙家做客,本來準備顯擺一下糧價大勝的事情,誰知蒙武犯病了。”
“老臣正好看到了蒙武的傷勢,很重!”
“背疽之毒!”
此話一出。
秦始皇渾身一顫,眼內帶著震驚之色道:“確認是背疽??”
王翦立馬點頭道:“早年他的背部受過傷,曾被箭矢擊中過,我以為已經好了。”
“沒想到這兩年竟然在傷口處長了背疽!”
秦始皇身軀微微一顫,整個人也是感覺不好了。
背疽之證,可謂是很難醫治的。
如果化了膿,那幾乎就是死症了。
秦始皇趕忙問道:“可有化膿?”
王翦一臉擔憂的點了點頭道:“已經潰爛化膿多日了!”
“希望陛下能夠派出禦醫,前去醫治,不然蒙武危矣!”
秦始皇立馬喊道:“來人,來人,讓太醫令夏無且帶著禦醫去蒙府看看”
“務必要保證蒙老將軍的性命無恙!”
“諾!”
……
鹹陽城外,某個不知名的大山中。
張良正拿著一壺酒精,往手上倒了倒,然後就拍在了大漢的後背上。
一道觸目驚心的刀傷,已經被縫合。
張良不敢用酒精直接倒在傷口上,隻敢在其周圍消毒後,然後抹上了剛剛搗碎的藥草。
大漢哼哼唧唧的,愣是一聲沒叫。
等到給大漢上好了藥。
張良才歎了口氣道:“應該沒事了。”
“這蘇楠紙業的酒精果然有奇效,一般消過毒後的針線,再給你縫合傷口,感染率將會極大的降低。”
大漢名為鐵牛,乃是十裏八鄉有名的大力士,這些年一直跟隨張良走南闖北,完成了很多危險的計劃。
可是。
這一次。
他跟隨張良策劃謀殺扶蘇,不僅沒有得逞,反倒被人認出了身份。
如今已然躲在這山澗裏麵一個多月了。
鐵牛的這個傷口,就是前幾日出去,遇到了匪徒,一番惡戰下來,受了點傷。
按理說,他們早就能出去了。
可張良卻是不肯。
他說他想不明白一個問題。
等他想明白了,再出去。
鐵牛坐在大石頭上,看著張良拿著魚竿,正在遠處的水塘內靜靜地坐著。
他身上有傷,也懶得動,靠在大石頭上就閉上了眼休息。
忽然。
有腳步聲從遠處傳來,張良耳朵一動,放下了魚竿。
鐵牛猛的扭頭看了過去。
隻見一個身穿麻布長袍的中年人,正笑著道:“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
張良神色動容,不由得也是跟著念了起來。
直至中年人坐在了張良的麵前,才停止了吟誦道:“子房賢弟,好久不見!”
張良行了禮道:“倉海兄,我等你很久了。”
倉海君拿出一摞紙張道:“你想要的信息都在這裏,不知還有其他什麽需要的嗎?”
張良沒有去看紙張,而是皺眉問道:“剛剛你念得是什麽?”
倉海君笑著道:“一首最近在大秦很火的詩詞歌賦!”
“阿房宮如今已經停工,怎麽還有人能夠寫出這等絕妙的詩詞歌賦呢?”張良不解的問。
倉海君搖了搖頭道:“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叫停阿房宮和寫出這首詩詞歌賦的都是出自同一人。”
“嗯?”
倉海君見張良目有疑惑,這才拍了拍身邊的紙張道:“一切的答案都在這裏麵。”
“你看完再說。”
張良這才拿起紙張,開始一一翻看了起來。
直至看到了《阿房宮賦》完整的篇幅後,張良瞪大了雙眼,不可思議的道:“這…...”
“此賦在不長的篇幅中,將宮殿建築之恢弘壯觀,後宮之充盈嬌美,寶藏之珍貴豐奢,表現得層次分明而具體形象化。”
“由此得出之所以統治不能久遠,即在於暴民取材、不施仁愛的結論,為所有人提供了深刻的教訓和警示。”
“這是誰寫的???”張良露出震驚之色,整個人明顯激動了起來。
倉海君笑著拿過魚竿,開始拋線道:“繼續看!”
張良再度看了下去,他看到了怒發衝冠憑欄處,也看到了不教胡馬度陰山……
最後。
張良的目光停留在了會向瑤台月下逢……
直至看到了這裏,張良才深吸一口氣道:“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乃是不可多得的棟梁啊!”
倉海君點點頭道:“沒錯,如此大才,正是你前些日子刺殺的那人啊!”
“幸虧你沒有刺殺成功!”
“不然,你就看不到那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倉海君說著,說著就再度吟誦了起來。
張良卻是整個人怔住了。
他愣愣的呆在了原地,過了許久,才猛的抓住了倉海君的脖領道:“你說什麽??”
“這些詩詞歌賦都是扶蘇做的??”
倉海君笑著點了點頭。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張良立馬搖頭道:“扶蘇懦弱,看似寬仁,實則是婦人之仁!”
“若是大秦未來到了他的手裏,遲早又是禍害天下的存在!”
“所以,我才會提早將其擊殺!”
“以免百姓再度陷入到水深火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