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假千金才是真團寵?全家跪求原諒 作者:無心人無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紫宸殿。
宸貴妃半倚在榻上,由著侍女給自己的十個指甲都染上紅豔豔的蔻丹,望上去華貴而嫵媚。
她神色慵懶,細看之下卻又隱含了一股莫名的怒氣。
及至十個指甲都上了色,她這才淺淺抬眼,望了一眼大殿下跪著的昭王,淡淡道,“可知錯了?”
“不知。”昭王的神色也是淡淡的,說出來的話卻是寸步不讓。
宸貴妃頓時氣結。
她也是傍晚時分才得知,自己這好兒子竟不打一聲招呼便自己去了國公府,還向喬夫人提出了要退親!
她當即便命人把昭王從街上壓了回來,強令他去國公府賠罪道歉,說今日之事隻是一時糊塗。
可,昭王抵死了就是不肯。
“母妃,孟長樂是個什麽玩意兒您心知肚明,這樣的人,如何做得昭王妃?難道您希望您未來的兒媳,便是這樣一個口蜜腹劍,膚淺張狂之人麽?”
宸貴妃有片刻的靜默。
昭王眼巴巴看著她。
可是下一瞬,宸貴妃微微蹙了眉,毫不留情便駁了回去,“且不論這樁婚事是你們自幼便定下的,我與喬夫人是至交好友,若是退親豈非傷了兩家情分?況且.....”
宸貴妃頓了頓,眼中閃過一抹淩厲,“無論孟長樂其人如何,可她背後代表著的是國公府!喬家煊赫盛極,喬夫人母家更是有兵權在手,若能娶到這樣人家的女兒為王妃,於你的前途亦是大有裨益的........”
宸貴妃這話說的很直白,就差沒直說若孟長樂成了王妃,於昭王奪嫡有益了。
天家娶親,哪有那麽多的情愛真心,無非都是權衡利弊下的抉擇罷了。
宸貴妃相信,昭王該明白這其中的利弊與糾葛。
昭王確實明白。
可正是因為明白,他才愈發覺得無法接受,“若母妃是看中了喬家的兵權,那日後若真是娶了孟長樂進門,豈非還要當個活祖宗供起來,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與怠慢?”
這樣的日子他隻是略略一想,便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母妃,京城貴女這樣多,不是隻有一個孟長樂......”
宸貴妃當即沉下了臉,“京城貴女雖多,卻無人比喬家女兒的身份與你更適配!這門親事絕不能退!”
母子兩人幾番爭執不下,誰也不肯讓誰。
這一來二去,昭王便被自己親娘罰跪在了紫宸殿前。
可即使已經跪了一個時辰,他仍然半分也沒有要鬆口的意思,就這麽挺著身板與宸貴妃對峙。
夜漸沉,直至一名侍女步伐略有些遲疑的走進,而後附在宸貴妃耳邊,輕輕說了句什麽。
宸貴妃的臉色變了。
目光下意識便落到了昭王身上,旋即便若無其事移開了視線,隻問道,“當真麽?何時動的身?”
侍女畢恭畢敬的答,“申時二刻便動身了,約摸著現下已經到了青雲觀了。”
宸貴妃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另一邊,昭王卻是蹙起了眉,“什麽青雲觀?”
“方才淮南侯府傳來消息,說他們送了孟清月去道觀。”
此話一出,昭王登時愣了,想想卻又覺得不可置信,下意識想說什麽,腦中千頭萬緒,一時間卻又是無從說起。
她為什麽要去道觀?
難道今日在國公府那場風波之下,這便是她的應對之策麽?
可,這算什麽良策?她苦心孤詣這些時日,難道隻是為了去道觀做姑子?她這是想嫁自己還是不想嫁?
另一邊,青雲觀。
窗戶似是沒有關緊,冷風從外頭的山林裏嘩啦啦灌進來,吹堂入室,裹在被中的孟清月下意識打了個寒噤。
睡在床腳一側的翠兒很快清醒過來,躡手躡腳起了身,想去關窗。
及至行至窗戶前,才發現窗戶本就是關著的,是那窗紙沒有糊緊,冷風是透過縫裏灌進來的。
大晚上的,自是無處去尋窗紙,翠兒站在冷風直吹的窗前,一時間有些不知該怎麽辦。
孟清月夠著頭,看她一眼,而後歎了一口氣,“無妨,翠兒,你來睡吧。”
翠兒卻覺得是自己沒照顧好小姐,有些自責,卻也隻得依言來睡下了。
青雲觀地處山腰,平素除了上香朝拜的香客之外少有人知,因此修的也並不算氣派,不過是聊有一地棲身罷了。
孟清月與翠兒住的這所廂房,便隻有一張床榻,一方長桌,並兩三個椅子,和一處供香爐的案幾而已。
主仆兩人如今擠在一張床上,翻身都有些束縛,可孟清月卻難得的覺出一股久違的安寧來。
終於,再也不用受人欺淩,看人冷眼了。
終於再也不用一覺睡醒,永遠不知曉明日又有什麽新陷阱等著自己去鑽了。
終於不需要忍受父母無休止的偏心,不需要再日日相對孟長樂那張偽善的臉,不需要被迫和孟行舟以兄妹相稱,人前做出一副粉飾太平的模樣。
終於,這一切的醃臢與虛偽,都隨著她來了這一方小小的道觀,徹底離她遠去。
窮點苦點又何妨呢?總歸還是有一個翠兒陪在她身邊的,她也不算全無依靠。
來青雲觀的第一個晚上,孟清月睡了個好覺,滿心都是對未來的期盼。
翌日,她是被一盆冷水澆醒的。
刺骨的寒涼,冰水順著鬢發落入被褥,很快便凝了一層濕噠噠的絨團,她大腦尚有幾分混沌,睜眼,起身。
“都日上三竿了,還不起來做活?當自己還是淮南侯府千尊萬貴的二小姐呐!”
眼前是穿著道服的三名姑子,為首的一個長了雙鷹眼,長臉,十足的刻薄相,說出來的話更是陰陽怪氣,“隻可惜啊——有些人有福沒命享,被自己的親爹親娘給趕出家門,從千金淪落為奴婢咯!”
身後一個圓臉的姑子很快接話,“姑姑說笑了,她如今隻怕是連奴婢都不如呢,一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嬌嬌女,當真是半分用處也沒有的!”
兩人說著,語氣愈發得意了幾分,望向孟清月的眼中更是毫不掩飾的嫌棄與鄙夷。
孟清月此刻終於後知後覺的回過了味來。
若說昨夜她對道觀還有著那麽幾分憧憬,覺得出家人皆是慈悲為懷,那麽今日她見著了這幾個姑子,她便知曉是自己想得簡單了。
“姑姑們安好,不知你們一大早過來,是有什麽事情麽?”
宸貴妃半倚在榻上,由著侍女給自己的十個指甲都染上紅豔豔的蔻丹,望上去華貴而嫵媚。
她神色慵懶,細看之下卻又隱含了一股莫名的怒氣。
及至十個指甲都上了色,她這才淺淺抬眼,望了一眼大殿下跪著的昭王,淡淡道,“可知錯了?”
“不知。”昭王的神色也是淡淡的,說出來的話卻是寸步不讓。
宸貴妃頓時氣結。
她也是傍晚時分才得知,自己這好兒子竟不打一聲招呼便自己去了國公府,還向喬夫人提出了要退親!
她當即便命人把昭王從街上壓了回來,強令他去國公府賠罪道歉,說今日之事隻是一時糊塗。
可,昭王抵死了就是不肯。
“母妃,孟長樂是個什麽玩意兒您心知肚明,這樣的人,如何做得昭王妃?難道您希望您未來的兒媳,便是這樣一個口蜜腹劍,膚淺張狂之人麽?”
宸貴妃有片刻的靜默。
昭王眼巴巴看著她。
可是下一瞬,宸貴妃微微蹙了眉,毫不留情便駁了回去,“且不論這樁婚事是你們自幼便定下的,我與喬夫人是至交好友,若是退親豈非傷了兩家情分?況且.....”
宸貴妃頓了頓,眼中閃過一抹淩厲,“無論孟長樂其人如何,可她背後代表著的是國公府!喬家煊赫盛極,喬夫人母家更是有兵權在手,若能娶到這樣人家的女兒為王妃,於你的前途亦是大有裨益的........”
宸貴妃這話說的很直白,就差沒直說若孟長樂成了王妃,於昭王奪嫡有益了。
天家娶親,哪有那麽多的情愛真心,無非都是權衡利弊下的抉擇罷了。
宸貴妃相信,昭王該明白這其中的利弊與糾葛。
昭王確實明白。
可正是因為明白,他才愈發覺得無法接受,“若母妃是看中了喬家的兵權,那日後若真是娶了孟長樂進門,豈非還要當個活祖宗供起來,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與怠慢?”
這樣的日子他隻是略略一想,便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母妃,京城貴女這樣多,不是隻有一個孟長樂......”
宸貴妃當即沉下了臉,“京城貴女雖多,卻無人比喬家女兒的身份與你更適配!這門親事絕不能退!”
母子兩人幾番爭執不下,誰也不肯讓誰。
這一來二去,昭王便被自己親娘罰跪在了紫宸殿前。
可即使已經跪了一個時辰,他仍然半分也沒有要鬆口的意思,就這麽挺著身板與宸貴妃對峙。
夜漸沉,直至一名侍女步伐略有些遲疑的走進,而後附在宸貴妃耳邊,輕輕說了句什麽。
宸貴妃的臉色變了。
目光下意識便落到了昭王身上,旋即便若無其事移開了視線,隻問道,“當真麽?何時動的身?”
侍女畢恭畢敬的答,“申時二刻便動身了,約摸著現下已經到了青雲觀了。”
宸貴妃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另一邊,昭王卻是蹙起了眉,“什麽青雲觀?”
“方才淮南侯府傳來消息,說他們送了孟清月去道觀。”
此話一出,昭王登時愣了,想想卻又覺得不可置信,下意識想說什麽,腦中千頭萬緒,一時間卻又是無從說起。
她為什麽要去道觀?
難道今日在國公府那場風波之下,這便是她的應對之策麽?
可,這算什麽良策?她苦心孤詣這些時日,難道隻是為了去道觀做姑子?她這是想嫁自己還是不想嫁?
另一邊,青雲觀。
窗戶似是沒有關緊,冷風從外頭的山林裏嘩啦啦灌進來,吹堂入室,裹在被中的孟清月下意識打了個寒噤。
睡在床腳一側的翠兒很快清醒過來,躡手躡腳起了身,想去關窗。
及至行至窗戶前,才發現窗戶本就是關著的,是那窗紙沒有糊緊,冷風是透過縫裏灌進來的。
大晚上的,自是無處去尋窗紙,翠兒站在冷風直吹的窗前,一時間有些不知該怎麽辦。
孟清月夠著頭,看她一眼,而後歎了一口氣,“無妨,翠兒,你來睡吧。”
翠兒卻覺得是自己沒照顧好小姐,有些自責,卻也隻得依言來睡下了。
青雲觀地處山腰,平素除了上香朝拜的香客之外少有人知,因此修的也並不算氣派,不過是聊有一地棲身罷了。
孟清月與翠兒住的這所廂房,便隻有一張床榻,一方長桌,並兩三個椅子,和一處供香爐的案幾而已。
主仆兩人如今擠在一張床上,翻身都有些束縛,可孟清月卻難得的覺出一股久違的安寧來。
終於,再也不用受人欺淩,看人冷眼了。
終於再也不用一覺睡醒,永遠不知曉明日又有什麽新陷阱等著自己去鑽了。
終於不需要忍受父母無休止的偏心,不需要再日日相對孟長樂那張偽善的臉,不需要被迫和孟行舟以兄妹相稱,人前做出一副粉飾太平的模樣。
終於,這一切的醃臢與虛偽,都隨著她來了這一方小小的道觀,徹底離她遠去。
窮點苦點又何妨呢?總歸還是有一個翠兒陪在她身邊的,她也不算全無依靠。
來青雲觀的第一個晚上,孟清月睡了個好覺,滿心都是對未來的期盼。
翌日,她是被一盆冷水澆醒的。
刺骨的寒涼,冰水順著鬢發落入被褥,很快便凝了一層濕噠噠的絨團,她大腦尚有幾分混沌,睜眼,起身。
“都日上三竿了,還不起來做活?當自己還是淮南侯府千尊萬貴的二小姐呐!”
眼前是穿著道服的三名姑子,為首的一個長了雙鷹眼,長臉,十足的刻薄相,說出來的話更是陰陽怪氣,“隻可惜啊——有些人有福沒命享,被自己的親爹親娘給趕出家門,從千金淪落為奴婢咯!”
身後一個圓臉的姑子很快接話,“姑姑說笑了,她如今隻怕是連奴婢都不如呢,一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嬌嬌女,當真是半分用處也沒有的!”
兩人說著,語氣愈發得意了幾分,望向孟清月的眼中更是毫不掩飾的嫌棄與鄙夷。
孟清月此刻終於後知後覺的回過了味來。
若說昨夜她對道觀還有著那麽幾分憧憬,覺得出家人皆是慈悲為懷,那麽今日她見著了這幾個姑子,她便知曉是自己想得簡單了。
“姑姑們安好,不知你們一大早過來,是有什麽事情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