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沒有航標的河流》可是與《芙蓉鎮》、《巴山夜雨》這些耳熟能詳的作品,相提並論的存在。


    那麽小說肯定也能打動編輯。


    林俊升給《滬上文學》的第兩篇《棋王》、《樹王》都是尋根文學。


    《棋王》主要講述了一個棋呆子王一生的故事。


    王一生癡迷下棋,無論到哪裏都隨身攜帶一副棋,逮著時間到處找人下棋。


    在王一生眼中,人生中兩個事情最重要,一個下棋,二是吃飯。


    書中描寫王一生的吃飯場景令人拍案叫絕:


    “拿到飯後,馬上就開始吃,吃得很快,喉結一縮一縮的,臉上繃滿了筋......若飯粒兒落在了衣服上,馬上一按,拈進嘴裏。


    若一個沒按住,飯粒兒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即雙腳不再移動,轉了上身找。


    這時候他若碰上了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


    為什麽雙腳不再移動,因為怕踩壞了飯粒,糟蹋了珍貴而難得的糧食。


    王一生的窘迫,王一生的自尊,躍然紙上。


    後來王一生與作者“我”分到了不同的農場。


    農場的日子很無聊,“我”天天盼著王一生的到來,有一天果真盼來了。


    “我”熱情款待了王一生。經大家引薦,王一生認識了隊裏唯一能下棋的“腳卵”倪斌。


    腳卵告知區裏即將要舉辦運動會,王一生聽後十分感興趣,但是後來因為一些事情錯過時間沒有報上名。


    腳卵聽後甚感可惜,便答應想辦法幫助王一生參賽。


    沒成想,腳卵是要用祖傳的“明朝烏木棋”跟書記求情,來換取王一生的參賽資格。


    王一生得知後直接回絕了腳卵的好意:“我反正是不賽了......這樣賽,被人戳脊梁骨。”


    說完這句話,眾人中不知誰小聲嘟囔了一句“呆子”。


    可王一生就是這樣的“呆子”,哪怕再癡迷下棋,都有自己的底線,知道什麽可為,什麽不可為。


    等到比賽結束後,出來了冠亞季軍。


    王一生嗜棋如命,他最熱衷的就是找各路高手過招。雖然他拒絕了腳卵的一番好意,但是他依然想通過合法合規則的途徑跟獲勝者好好下一場。


    他私下找到了亞軍、季軍,但由於兩人急著回去,王一生見狀便說:“我不耽誤你們,與你們兩人同時下”。


    後來冠軍家裏也差了人過來說要應戰,王一生先前已答應了亞季軍不耽誤時間,便提出要一對三,同時下。


    消息傳出來,“眾人都轟動了,到了街上,百十人走成一片。”


    又有好事者來挑戰,最後竟然達到了“一對九”。也就是說,王一生需要以一己之力對戰九名下棋高手,這裏麵就包括了比賽頭三名。


    並且,更絕的是,王一生與他們下的是“盲棋”(盲棋指眼睛不看棋盤而下的棋,不是大神級別根本做不到)。


    腳卵也說道:“這種陣勢,我也從來沒見過,你想想看,九個人與他一個人下,九局連環!車輪大戰!”


    書中對王一生專注比賽的描寫更是堪稱經典:


    我找了點兒涼水來,悄悄走近他,在他眼前一擋,他抖了一下,眼睛刀子似的看了我一下,一會兒才認出是我,就幹幹地笑了一下。


    我指指水碗,他接過去,正要喝,一個局號報了棋步。


    他把碗高高地平端著,水紋絲兒不動。他看著碗邊兒,回報了棋步,就把碗緩緩湊到嘴邊兒。


    這時下一個局號又報了棋步,他把嘴定在碗邊兒,半晌,回報了棋步,才咽一口水下去,“咕”的一聲兒,聲音大得可怕,眼裏有了淚花。


    一番激戰後,八人陸續招架不住,紛紛敗退。


    隻剩下王一生與冠軍對峙。


    而此時冠軍的棋局也處於劣勢。


    過了半天,隻見門外來了一老者,在旁人攙扶下,來找王一生“平手言和,給一點麵子”。


    原來此人正是冠軍,也是一個世家後人,頗有名望。


    王一生由於激烈的對戰,消耗了大量體力,半天才緩過勁來,最後嗚嗚著說:“和了吧”。老者很感動,遂邀請王一生前往家中做客。


    但王一生以不能拋下朋友為由,婉拒了。


    王一生的一生,不卑不亢,不驕不躁,淡泊名利。


    他是一個普通人,也是一個不普通的人,他身上有著諸多打動人心的閃光點。


    從他拒絕腳卵為了他能夠參賽而不惜送掉祖傳棋就可知,他是一個正直善良,不願意犧牲別人的利益來成就自己的人。


    他尊重對手,在明知道自己大概率能贏的情況下,也依然願意與老者握手言和,給老者留下麵子。


    本來窮小子王一生有很好的機會可以結交權貴,沒準可以自此轉運不用再回農場幹繁重的體力活。


    但是這“呆子”卻婉拒了,最後選擇跟共患難的朋友在一起,哪怕晚上要睡在小劇場的地板上。


    王一生,是棋場上真正的無冕之王。


    這也是所有編輯都把阿城《棋王》這部作品,當作是尋根文學的代表作了。


    在細節描寫上太像是古人寫的小說,與《水滸傳》中的刻畫太像了。


    而《樹王》是一個稍沉重的故事。


    主角肖疙瘩是一個退伍軍人。


    作者“我”和同伴剛到農場的時候,他被村裏派來幫助我們幹各種雜活。


    一開始時肖疙瘩沉默不言,隻埋頭幹活,力氣大得很,一副“生人莫近”的模樣。後來“我”故意找機會跟肖疙瘩攀談,並很快熟絡起來。


    混熟以後,肖疙瘩過往慢慢解開。


    原來他以前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偵察兵,因為頑勇善攀登,便提拔為偵察班長。一次,他帶隊外出偵查,由於一路山高無水,眾人又渴又餓。


    後來他們回程時經過一片橙樹林,同行的隊友實在渴得不行,央求肖疙瘩能不能通融一下,就摘一兩個橙子吃。


    肖疙瘩起初不答應,說是違反紀律,又想想部下實在不容易,就說:“吃一個吧,放錢在樹下。”


    一行人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回到部隊,正當領導表揚之際,卻發現隊友的衣袋裏,藏著一個橙子。“肖疙瘩當即血就上頭,不容分說,跨上一步,抬腿就是一腳。”


    那名隊友當即腿骨折斷,倒在地下。事後,肖疙瘩選擇離開隊伍去了農場。


    到農場後,肖疙瘩一直充當著“深林守護之王”的角色。


    但是我們一行人卻是接到命令被派來砍樹的人。


    隨著命令執行,山上的樹逐漸被砍得七七八八。


    最後,山頂上隻留下一棵“百米高的一擎天傘”似的大樹。


    肖疙瘩說這棵樹是“樹王”,砍不得,眾人不聽勸。


    最終大樹還是被砍了,肖疙瘩大病一場,叫來“我”交代了後事。


    原來,肖疙瘩一家人一直過著貧苦的生活,是因為肖疙瘩每個月都將錢寄給了當年被他踢斷腿的隊友,肖疙瘩對當年的事一直心中有愧,囑咐我給隊友寫信道歉並說明現在的情況。


    在森林火光衝天中,肖疙瘩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樹倒了,樹王也倒了。


    阿城的兩部作品都有著極為細節的刻畫。


    而林俊升此時寫的《沒有航變的河流》,卻是不再關注這些細節刻畫問題。


    因為是一部反思文學,重要的描寫當年的那些故事。


    所以筆名的話,也得換一下。


    就像古代的武學門派,那一招一式,別人一看就知道是哪個門派的弟子。


    阿城的書特點鮮明,要是後麵知道這些風格的書都是林俊升寫的。


    免不了會引發質疑。


    不過這些都是後麵該去思考的。


    得先把《沒有航變的河流》的故事寫出來。


    《沒有航變的河流》以大學生冬平乘坐木排去上大學的視角,通過盤老五和瀟水河,進而勾勒了一幅動亂時期的社會縮影。


    這裏的一切都混亂了、顛倒了,醜的在炫耀,美的遭踐踏。


    盡管醜對美的掃蕩十分瘋狂,而美好的東西並非喪失殆盡,它以頑強的生命力在抗爭著。


    徐書記在生命垂危之際,仍記掛著周圍人們的生活,堅定著他的信念。


    孑然一身的盤老五,嫉惡如仇、見義勇為,在粗暴、狂放的脾性中深藏著善良、正直、豪爽的天性。


    這給那個沉悶年代的人們,帶來的是一股多麽強勁的生氣。


    一個盤老五,畫出了一個時期的農民形象,一條瀟水河,映現了一個世界的人情世態。


    以個人悲劇提出對時代的詰問,沒有過於苦大仇深的展示,反而用一種文學性極強的語調,訴出了那些消失於時代洪流中的芸芸眾生。


    選擇這部作品,林俊升也是有考量的。


    當年他覺得這部作品比《芙蓉鎮》、《巴山夜雨》要好的多。


    用小人物映射大時代,粗礪的肉體對抗粗重的人生。


    不斷閃回穿插兩代人的情感之路,吳愛花和盤老五的愛情悲劇,改秀和石牯的冒險躍進。


    盼水水流,靠山山崩,人情紙樣薄。


    應了那句話“這年頭,就是真話講不得”。


    林俊升這一寫,就花了好幾天功夫,才把《沒有航變的河流》寫好。


    門外突然傳來了一個熟悉的呼喊聲。


    “小王八羔子,快出來。還不來跪迎你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豪198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月冬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月冬筍並收藏文豪198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