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還蒙蒙亮的時候,林宇就已經起了個大早。


    洗漱完畢後,他坐在桌前,匆匆吃完了早飯,卻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急著往碼頭趕去。


    今天呀,另有安排。


    他先是走到馬車旁,拿起梳子,仔仔細細地給馬梳理起馬毛來,那動作輕柔又嫻熟,一下又一下,順著馬毛生長的方向梳理著,仿佛對待一件無比珍貴的寶貝一般。


    把馬毛梳理得順滑光亮後,他又去拿來飼料,細心地喂著馬,看著馬吃得津津有味,還不忘在一旁叮囑著:“吃慢點,別噎著了,今天可得辛苦你跑一趟了。”


    喂完了馬,他又拎來一桶水,放在馬能輕鬆喝到的地方,這才算是把馬這邊的事兒都安置妥當了。


    今天他們不打算出海,而是計劃著去大鐵村,一來是要給王大春去提親,二來也打算順便在那邊購買一些秸稈飼料之類的東西,好給家裏的馬備著。


    這邊林宇剛忙活完,王大春就趕來了。


    今天他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穿上了平時都舍不得穿的那件幹淨衣裳,整個人看著清爽利落了不少,透著一股精氣神兒。手裏拎著兩條魚,那魚在清晨的陽光下泛著淡淡的光澤,看著挺新鮮的。


    王大春一進院子,瞧見林宇,頓時就一臉興奮,三步並作兩步地走上前去,臉上洋溢著抑製不住的激動,說道:“兄弟,我都準備好了,咱啥時候出發呀?我這心裏上躥下跳的,都有點等不及了。”


    看著王大春那副樣子,林宇忍不住笑。


    昨天晚上,手裏一下子有了錢的王大春,頓時有了底氣,立馬就跑去跟王玉芬好說歹說,非要讓王玉芬今天去給他提親。


    林宇心裏也琢磨著,昨天送去國營飯店的海參數量可不少,就他們那銷量,估計這一兩天不見得能賣完。就算自己再弄到了海參,也隻能送到別的地方去賣,還不一定能順利賣掉。


    而且要是短時間內弄太多海參往外賣,說不定還會影響海參的價格,到時候可就是得不償失了。


    於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了一番後,就決定今天不出海,先去給王大春提親,也好了了王大春的一樁心事。


    見王大春那著急的模樣,林宇嗬嗬一笑,勸說道:“別著急呀,大春哥,我媽在屋裏收拾準備呢。再說了,咱們這去得太早,是不是有些唐突?哪有一大早就上門提親的,顯得咱多沒分寸呢。”


    王大春卻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急切地說道:“那唐突啥?咱要是不早點去,萬一小翠父母都不在家,出去幹活兒了或者走親戚啥的,那可咋辦?咱這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去提親,可不能白跑一趟。”


    林宇聽了這話,仔細想想,好像還真沒法反駁,畢竟王大春說的也是實際情況。


    於是他嗬嗬一笑,說道:“那行吧,我這就去套車,你進屋看看,我媽準備好了沒有,要是準備好了,咱就趕緊出發。”


    “好嘞!”


    王大春應了一聲,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撒腿就往屋裏跑去,邊跑還邊大聲喊著:“師娘,師娘,咱啥時候能走呀?”


    那聲音裏都透著掩飾不住的興奮勁兒。


    林宇則快步走到馬車旁,熟練地開始套車,他先把韁繩理順,又將各種套具仔細地固定在馬身上,檢查了一遍又一遍,確保萬無一失。


    等林宇把車套好的時候,母親王玉芬他們也從屋裏出來。


    此時的母親王玉芬精心打扮了一番,她穿上了那件新衣裳,那衣裳的顏色雖然素淨,卻透著一種這個年代獨有的質樸韻味,顯得整個人端莊又大方。


    腳上還穿上了林宇給買的新鞋,走起路來,身姿都比平日裏更加挺拔了些。


    王玉芬的胳膊上挎著一個籃子,籃子裏裝著兩塊肉,這顯然是給王大春帶的提親禮,在這個時候,能拿出這樣的禮物,足夠體現誠意。


    “小宇,車套好了沒有?”王玉芬一邊走,一邊問道。


    林宇趕忙點頭,回答道:“套好了,媽,快上車吧。”


    說著,林宇朝著屋裏看了一眼,又問道:“瑤瑤和楠楠呢?怎麽沒見他倆呀?”


    王玉芬擺了擺手,說道:“咱們去人家提親,帶著兩個孩子鬧鬧哄哄的不合適,況且,回來的時候咱們肯定還要帶不少東西,哪有他們坐的地方呀?讓他們姐弟兩個在家呆著就行,瑤瑤也大了,能照顧好自己。”


    林宇聽了,心裏卻有些不放心,畢竟兩個孩子年紀還太小,把他倆單獨留在家裏,萬一出點什麽事兒可怎麽辦。


    就在林宇正發愁,不知道該怎麽辦好的時候,二妮進了院子。


    二妮一進來,就瞧見林宇一家人穿得幹淨利落,手裏還拿著東西,馬車都套好了,頓時一臉奇怪,好奇地問道:“嬸子,你們這是要去哪?”


    “去給大春提親呢,二妮,你來的正好,瑤瑤和楠楠自己在家,嬸子有些不放心,你能不能幫嬸子照顧一下?”王玉芬趕忙說道。


    “提親?”二妮一聽這話,先是愣了一下,隨後下意識地看了王大春一眼,那目光把王大春看得臉一下子就紅了起來,像個熟透的蘋果似的。


    二妮見狀,“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然後一口答應下來,脆生生地說道:“行,沒問題,嬸子,你們放心去就行,瑤瑤和楠楠交給我,我肯定照顧好他們,你們就安心去辦正事兒。”


    眼瞅著二妮答應下來,王玉芬心裏的一塊大石頭也就落了地,臉上露出了放心的笑容。在王大春的攙扶下,她穩穩地坐上了馬車。


    林宇也跳上了馬車,說了一句讓二妮等他回來,然後拿起韁繩,輕輕一抖,吆喝了一聲,馬車便緩緩啟動,一家人徑直朝著大鐵村的方向行去。


    頓時,馬蹄聲“噠噠噠”地響著,在村道上奏響著歡快的旋律一樣。


    清晨的大鐵村,宛如一幅寧靜而質樸的田園畫卷,在晨曦的微光中慢慢舒展開來。


    大鐵村距離漁村並不算遠,可風貌卻有著別樣的不同,漁村靠海,彌漫著大海鹹濕的氣息,而大鐵村則是以種地為主,四周皆是廣袤無垠的平原,一眼望去,大片大片的玉米田就像綠色的海洋,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著,那滿眼的翠綠,仿佛給大地披上了一件生機勃勃的外衣。


    此時的玉米,已經到了收獲的時節,一株株玉米稈挺拔地站立在田間,足有一人多高。


    它們的葉子寬大而舒展,有的已經微微泛黃,在晨風中沙沙作響,像是在低聲訴說著豐收的喜悅。每一株玉米稈上,都結著飽滿的苞米棒子,那裹著層層外皮的苞米,頂端還露著些許金黃的玉米粒,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半遮半掩地藏在綠葉之中,看著就讓人滿心歡喜。


    田間,此時已經有不少農民早早地開始忙活起來了。


    他們頭戴草帽,彎著腰,揮舞著手中鋒利的鐮刀,熟練地砍著苞米杆子,那動作幹脆利落,一鐮刀下去,一株苞米杆子便應聲倒下。


    在東北,人們習慣把這玉米秸稈稱作“苞米杆子”,這砍下的苞米杆子,被整齊地堆放在田間,一堆堆、一垛垛的,就像一個個訓練有素的士兵,排列得整整齊齊。


    而那些已經砍倒的玉米,農民們會把苞米棒子一個個掰下來,然後用麻袋裝好,直接扛在肩上,邁著堅實的步伐往家走去,那沉甸甸的苞米棒子,承載著他們一年的辛勤勞作和對豐收的殷切期盼。


    剩下的苞米杆子,則會被集中堆放在一起,它們越堆越高,最後竟堆得像一座座蒙古包一樣,圓滾滾的形狀,在這田間地頭顯得格外醒目,又別具一番鄉村獨有的韻味。


    林宇他們趕著馬車,沿著鄉間的小路緩緩前行,馬蹄聲在這寂靜的清晨格外清脆,一路上,微風拂過,還能隱隱聞到那玉米秸稈散發出來的陣陣芳香,那味道混合著泥土的氣息,清新又好聞,讓人仿佛整個身心都融入了這鄉村的美好之中。


    等林宇他們的馬車來到小翠家的時候,正巧碰到小翠父母帶著小翠要出門。


    小翠父母的手上都拿著鐮刀,那鐮刀在陽光下泛著冷冷的光,顯然是要去地裏繼續割苞米杆子。小翠跟在父母身後,紮著兩條麻花辮,臉上帶著些許羞澀,一抬眼瞧見林宇他們的馬車,眼神裏滿是驚訝,站在那兒有些不知所措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80:從漁村趕海到縱橫大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性感小刁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性感小刁民並收藏重回80:從漁村趕海到縱橫大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