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村子裏就像被按下了平靜的開關,一切都恢複了往昔的日常節奏。


    天還沒亮透,男人們就紛紛起身,簡單收拾一番後,便如往常一樣,扛著漁具,邁著堅實的步伐朝著海邊走去,然後駕船出海,去那片浩瀚的大海裏尋找收獲。


    林宇,則是一大早就得去大鐵村拉秸稈和購買糧食,所以沒辦法跟王大春他們一起出海。


    大鐵村那邊的秸稈質量挺不錯,林宇這次可沒少買,前前後後已經拉回了十幾車,那秸稈在院子裏堆得像小山似的,把原本寬敞的院子都占得滿滿當當的,足夠家裏的馬舒舒服服地過冬吃了。


    除了秸稈,林宇還精心挑選購買了足夠的苞米和高粱,看著那些飽滿的糧食顆粒,林宇心裏踏實了不少,想著這些糧食儲備起來,也足夠他們一家四口順順當當度過這個冬天了。


    這天,林宇又如往常一樣從大鐵村回來,熟練地把車上的秸稈卸下來,再一捆一捆地堆好。剛忙活完,就看見母親王玉芬拎著水桶,一手拉著林瑤,一手拉著楠楠,正準備出門。


    “媽,這是幹啥去呀?”林宇一邊利落地栓著馬,一邊疑惑地問道。


    王玉芬一邊把水桶換了個手,一邊說道:“趕海呀,最近這段時間,海裏能弄到不少海腸、蟶子、蝦爬子之類的,咱這幾天弄了些,要是再多弄點,過冬吃是足夠了。不過,還得弄一些海帶回來,咱們漁村過日子,平日裏做菜、燉湯啥的,沒這海帶可不行呐。哦對了,你最近出海弄回來的魚,就都別賣了,咱家還沒晾曬魚幹也沒醃鹹魚呢,這冬天可長著呢,得多備點吃的才好。”


    “好嘞,媽,去哪弄海帶呀,我也跟著你們一起去吧,反正我現在沒事。”


    王玉芬看了看林宇,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點頭說道:“行,那趕緊的吧,咱們這都已經行動晚了,這個時候,幾乎每天都有人趕海,海貨都被撈得差不多了,海帶估計也不好找了,哎。”


    王玉芬說著,忍不住歎了口氣,心裏有些擔憂今天這一趟能不能有個好收成。


    其實也是,這段時間村裏的海岸邊,天一亮就熱鬧起來了,男女老少都拿著工具來趕海,大家都想著趁著還沒到深冬,多儲備些海貨,所以這海貨自然就變得搶手又稀缺了,想要找到足夠的海帶,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媽,不用擔心,如果弄不到,明天我跟大春哥去附近的海島轉轉,肯定能弄到。”


    林宇說著,趕忙把馬喂好,又簡單收拾了一下,就跟著母親和兩個小家夥一起朝著海邊走去了。


    一路上,林瑤和楠楠嘰嘰喳喳地說著話,一會兒猜測今天能弄多少海貨,一會兒又好奇海帶長啥樣,那清脆的童聲在這海邊的小路上飄蕩著,倒也讓這帶著些許擔憂的趕海之旅多了幾分輕鬆的氛圍。


    然而,當一家人來到海邊後,沿著那長長的海岸走了好長時間,幾乎把所有那些平日裏知道的、可能生長海帶的地方都轉了個遍,可大家瞪大了眼睛仔細尋找,卻愣是沒有任何發現。


    那原本海帶應該生長得鬱鬱蔥蔥的礁石上,如今隻剩下空蕩蕩的一片,顯然,都已經被先來趕海的人給弄走了呀。


    王玉芬看著這情形,臉上滿是無奈,忍不住深深地歎了口氣,嘴裏念叨著:“哎,果然還是來晚了,這海帶都被撈得幹幹淨淨的了,這可咋整呢。”


    王玉芬語氣裏滿是失落,畢竟這海帶對家裏過冬來說,可是重要的儲備物資。


    林宇見狀,趕忙上前安慰母親,笑著說道:“媽,你別著急了,今天弄不到就算了唄。明天我和大春哥一起出海,專門去弄一些海帶回來就好啦,肯定能讓咱家有足夠的海帶過冬的,你就放心吧。”


    王玉芬聽了,也隻能無奈地點了點頭,說道:“看來也隻能這樣了,那明天你可得多弄點回來,你大春哥自己一個人,這些事兒肯定都想不到,得多準備一些,把他那份給帶出來。另外,那個守山大哥,他不是喜歡吃海鮮嗎?不過他肯定不會吃,媽多準備一些,都醃製好了,給他也拿去一些。”


    林宇點了點頭。


    見實在弄不到海帶,一家人便在海邊又轉了一圈,權當是散散心了,隨後也就轉身往家走去。


    回到家後,母親王玉芬便坐在院子裏,繼續拿起織網的工具忙活起來。她的手指靈活地穿梭在網線之間,一邊織網,一邊想著家裏的事兒。


    妹妹林瑤和楠楠則在院子裏麵嬉笑玩耍著,他們拿著小石子在地上畫畫,清脆的笑聲回蕩在院子裏,給這平淡的日子增添了幾分熱鬧的氣息。


    林宇在院子裏左右無事,便想著把從大鐵村買的苞米處理一下。


    那些苞米一袋又一袋地堆在角落裏,都是已經扒好的苞米粒,雖然是去年剩下的,但好在省去了晾曬和脫粒的這個麻煩過程。


    隻是,這些苞米現在這樣是沒法直接吃的,必須得拉去打成大碴子和苞米麵才行。


    打大碴子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裏麵有著一道道繁瑣的工序。


    首先就得精心挑選,要選擇那些顆粒飽滿、無雜質的苞米,把混在苞米當中的塵土、砂石等雜物一點一點地去除幹淨。


    這活兒可得細致著來,林宇坐在院子裏,耐心地把每一粒苞米都檢查了一遍,剔除那些看著不太好的,確保留下的都是品質上乘的苞米。


    接著,就是浸泡這一環節了。


    林宇把目光投向了院子裏那口有些年頭、邊緣都已經有些破損了的大缸,這大缸平日裏雖然看著舊了些,但用來浸泡苞米倒是正合適。


    林宇先是費了好大勁兒把大缸仔仔細細地衝洗了一遍,把缸壁上附著的灰塵、青苔之類的都洗刷掉,直到那缸裏裏外外都幹幹淨淨了,這才將那些挑選好的苞米都一股腦兒地倒進了大缸當中。


    隨後,林宇便提著水桶,一趟一趟地往返於水缸和水井之間,一桶一桶地打水,再小心翼翼地把水倒入大缸裏,那清澈的水“嘩嘩”地流進缸中,逐漸沒過了苞米,不一會兒,大缸就被灌滿了。


    看著那滿滿一缸浸泡著苞米的水,林宇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心裏想著,這接下來的日子可得記得按時換水,可千萬不能讓苞米在這浸泡的過程中變了質。


    這浸泡的時間還得根據氣溫情況來定,一般來說得5到20天左右。


    要是天氣暖和些,時間就短一點;要是天冷,那時間就得長一些。


    在這期間,可得多上點心,每天都得過來看看,按照要求經常換水,畢竟這浸泡可是關乎著後麵能不能順利打出好的大碴子的重要一步。


    等把苞米浸泡好了,還得把它們從缸裏撈出來,再用清水衝洗幹淨,然後才能進入下一個步驟,也就是使用石磨或水磨等工具,把苞米磨成碎塊,這過程在村裏俗稱“推粉子”。


    這“推粉子”可不容易,推動那石磨可是個力氣活,在農村通常都是婦女和兒童一起配合著來完成,畢竟一般最少得要兩個人才能推動那沉甸甸的磨盤。


    “哥,你泡苞米粒做什麽?”


    這時候,楠楠不知道什麽時候邁著小短腿,晃晃悠悠地來到了林宇身後,他正裹著手指頭,把手指頭含在嘴裏,一雙大眼睛裏滿是好奇,奶聲奶氣地問道。


    林宇聽到聲音,轉過身來,看著楠楠那可愛又懵懂的模樣,臉上露出了寵溺的笑容,伸手輕輕地摸了摸他的頭,笑著說道:“這些呀,是用來打大碴子吃的呢,等打好了,讓媽給咱們做,老香啦。”


    林宇的話音剛落,站在後麵的林瑤就噘著小嘴,嘟囔著說道:“大碴子不好吃,我可不喜歡吃那個,我喜歡吃大米。”


    那小模樣,透著一股小孩子的任性勁兒。


    一聽這話,正在一旁織網的王玉芬停下了手裏的活兒,抬起頭來,看著林瑤,佯裝生氣地說道:“你這孩子,嘴這麽饞,誰家能天天吃大米白麵?咱們這過日子,可得懂得知足,有啥吃啥才對。再說了,大碴子也好吃著,回頭媽給你好好做一頓,保準你愛吃。”


    林瑤聽了母親的話,還是有點不情願,撇著嘴說道:“可是大碴子吃著一點都不軟,嚼起來可費勁了,哪有大米飯好吃。”


    王玉芬站起身來,走到林瑤身邊,輕輕點了一下她的額頭,說道:“你這丫頭,忘了以前餓肚子的時候?那時候能吃上一碗大碴粥,能撐破你的小肚皮,現在日子好了,你就挑嘴,這可不行,人不能忘本,你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多少人家吃不起飯呢。”


    被王玉芬這麽一教訓,林瑤那白皙的小臉“唰”的一下就紅成了一片,她低著頭,兩隻小手不安地揪著衣角,聲音裏帶著一絲委屈,趕緊認錯道:“媽,我知道錯了,我再也不挑嘴了,你別生氣了。”


    王玉芬看著林瑤這副模樣,原本佯裝出來的嚴肅神情也一下子緩和了許多,她走過去,輕輕拉過林瑤的手,拍了拍,語重心長地說道:“瑤瑤,知道錯就好,這些糧食都是你哥忙前忙後換來的,都來之不易,你現在有的吃,就應該更加珍惜對不對?”


    林瑤乖巧地點點頭,小聲說道:“嗯,媽,我明白了,以後不管吃啥我都會好好吃的,不挑三揀四了。”


    “這才是媽的乖女兒嘛。”


    王玉芬笑著摸了摸林瑤的頭,臉上滿是欣慰,“等這苞米打成大碴子了,媽給你們變著法兒做,讓你們吃得開開心心的。”


    楠楠在一旁看著姐姐認錯的樣子,雖然還似懂非懂的,但也跟著附和道:“姐姐,咱們不挑嘴,吃啥都香。”


    他那一本正經的小模樣,把大家都給逗樂了,院子裏原本因為教訓而略顯緊張的氣氛一下子又變得輕鬆愉快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80:從漁村趕海到縱橫大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性感小刁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性感小刁民並收藏重回80:從漁村趕海到縱橫大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