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衛國手提自己精心製作的饅頭,踏上了去看望母親的路途。一路上,陽光熾熱地灑在地麵,泛起層層熱浪,仿佛要將整個世界融化在這高溫之中。
母親正躺在那陳舊的躺椅上,聽到聲響,她艱難地挪動著身軀,雙手撐著扶手,試圖站起身來。每一個動作都顯得極為吃力,像是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拉扯著她,使她的起身變得異常緩慢。好不容易站穩,她邁著蹣跚的步伐,如同企鵝行走一般,一步一步緩緩地朝曾衛國走來。
“這麽熱的天,兒啊,以後就別做饅頭了,出去買點吃的,方便得很。”母親的聲音略帶沙啞,卻充滿了關切,那眼神裏滿是對兒子的疼愛,仿佛這炎炎烈日下趕路的辛苦,她都能感同身受。
自退休以後,曾衛國便鑽研起了廚藝,饅頭、蛋糕、麵包這些麵食,他都做得有模有樣。他微微揚起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說道:“沒事,媽,做這個不麻煩,挺簡單的。我平時也沒什麽要緊事可做,您就放心吃吧。”
母親的腿疼日益嚴重,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疼痛難忍,這使得她無法像從前那樣到外麵去散步,享受陽光與新鮮空氣。每日三餐過後,她便隻能靜靜地躺在這躺椅上,打發著漫長而又無聊的時光。一年前,母親的眼前突然出現了陰影,去醫院一檢查,竟是患上了老年黃斑病,從此,那電視屏幕上的精彩世界也與她隔絕了。
母親的生活變得如同一潭死水,單調而又寂寞。吃完這一頓,便隻能等著下一頓;夜晚躺在床上,望著漆黑的天花板,盼著天亮,周而複始,無盡的空虛與孤獨將她緊緊包圍。
曾衛國深知母親的寂寞,隻要自己一有時間,就會過來陪母親坐坐,靜靜地聆聽母親如祥林嫂般反複念叨著那些往昔的瑣事。在母親的回憶裏,時光仿佛倒流,那些早已塵封的歲月再次鮮活起來。
母親偏愛稀飯饅頭,對於母親來說,這簡單的食物裏,藏著她一生的回憶與情感。在曾衛國兒時最早的記憶中,六歲那年,一家人住在沈陽北大營。那裏,一排排紅磚灰瓦的房子錯落有致,房子之間,高聳入雲的白楊樹像是忠誠的衛士,守護著這片寧靜的家園。夏天的時候,樹上會掉下一些看上去有些可怖的毛毛蟲,這曾是他童年的小小恐懼。而家門前那座燒煤的爐子,總是散發著溫暖與煙火氣。母親用鋁製的雙層大鍋蒸出的饅頭,又白又大,那香甜的味道,至今仍縈繞在他的心頭,成為他童年記憶裏最溫暖的味道。
那時,父親在祁家堡808上班,工作繁忙,隻能偶爾在周末回家。每次父親回來,兜裏總會揣著幾塊硬糖,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硬糖對於孩子們來說,無疑是珍貴的奢侈品,是童年裏最甜蜜的期待。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鄰居們陸陸續續地搬走了,曾經熱鬧的住所變得冷清起來。夜晚,黑暗籠罩著一切,年幼的曾衛國心中充滿了恐懼,總是擔心燈光會從窗戶透到外麵,引來未知的危險。於是,他總會小心翼翼地用厚布將窗戶遮擋得嚴嚴實實,在這小小的黑暗空間裏,尋找著一絲安全感。
直到有一天,一輛解放牌的大卡車緩緩駛來,打破了這份寧靜。卡車將一家人連同所有的家具都拉到了808廠。808廠最初是負責踩石頭的,那些石頭被用於修建飛機場,後來逐漸發展為給飛機配套做機電開關。
在那個小山溝裏,一家人一住就是十年。那十年的時光,如同璀璨的星辰,在曾衛國的記憶長河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在那裏,他和小夥伴們上山采蘑菇、摘山裏紅、榛子、核桃、鬆子,那些大自然的饋贈,成為了他們童年最歡樂的寶藏。上學的路上,他們在冰麵上滑冰板,盡情地享受著冬日的快樂;也曾調皮地跑到玉米地裏偷玉米,在那片金黃的玉米地裏,留下了他們一串串稚嫩的笑聲。甚至,還曾偷偷地把爸爸的手槍拿出來放上幾槍,那驚險刺激的瞬間,至今仍讓他心跳加速,成為童年裏最冒險的回憶。
父親是個傳統的人,在他的觀念裏,家務事似乎是母親的分內之事。他下班後,總是習慣性地拿起報紙,沉浸在那個文字的世界裏,而母親則在下班後,匆忙地走進廚房,忙著為一家人準備飯菜。早餐是簡單的饅頭稀飯,中午是母親親手擀的麵條,那麵條勁道十足,飽含著母親的愛;晚上則是玉米大餅子,雖然樸實無華,但卻有著家的味道。
那個年代,所有的東西都是憑票定量供應的,生活雖然艱苦,但一家人卻緊緊相依,相互溫暖。父親因為工作的原因,細糧的份額會多一些,而餃子,隻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因此,小時候的曾衛國,總是特別盼望著過年,盼望著那一頓美味的餃子,盼望著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的溫馨時刻。
“最困難的那段日子,是在三叉子。”母親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淡淡的憂傷,仿佛那段艱難的歲月又重新浮現在眼前,“剛到那裏的時候,我們沒有戶口,隻能借住在老百姓家裏。為了生計,我就在田邊地頭開荒,種上玉米、地瓜。你爸在部隊食堂吃飯,他心疼我們,經常把省下來的饅頭帶回家。”
母親的話語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那段塵封已久的曆史之門。“當時,三叉子有一萬多人在挖山洞,那場麵十分壯觀,但也伴隨著危險,經常有坍塌事故發生。你爸在463醫院當軍醫,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母親微微頓了頓,像是在回憶那些細節,“醫院裏的被子都是老百姓拿回家去洗,我為了多掙些錢,一天能洗二十條呢。而且都是打水井水洗,洗完曬幹縫好,一條能掙七毛錢。”母親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自豪的笑容,那笑容裏,有著對過去艱辛歲月的坦然,也有著為家庭付出的驕傲。
靠著這些辛苦掙來的錢,他們才能從老百姓手裏買些糧食,維持一家人的生計。然而,三叉子對於曾衛國來說,卻沒有任何記憶,那段歲月,在他的腦海裏是一片空白。
在808的日子,對於母親來說,是充滿美好的回憶。那時的母親,年輕、漂亮、能幹,身材苗條,是家裏的頂梁柱,操持著家中的一切大小事務。她的身影在曾衛國的記憶中,總是充滿了活力與溫暖,是他童年最堅實的依靠。
而如今,歲月無情地在母親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母親的背駝得厲害,像是被生活的重擔壓彎了脊梁;體重也增加到了一百四十斤,身體變得臃腫不堪。因肥胖引起的高血壓、心髒病、高血脂、脂肪肝、高尿酸等疾病,如同惡魔一般,侵蝕著母親的身體,讓她的晚年生活充滿了痛苦與不便。
曾衛國看著母親臃腫的身體,心中滿是擔憂,他多次勸母親吃飯隻吃七分飽,盡量將體重減到一百斤左右,他深知,對於母親這樣的身體狀況,要想長命百歲,這是必要的措施。
“不吃飽會餓的。”母親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恐懼,仿佛饑餓的陰影一直籠罩著她,“人活著,不就為了吃飽肚子嗎?”也許是在老家曾經經曆過饑餓的日子,讓母親對饑餓有著深深的恐懼,這種恐懼已經深深地烙印在她的靈魂深處,難以消除。
母親做菜總是喜歡多燒幾個,炒菜的時候,油放得如同水一般多。而且,剩菜從來都不會倒掉,熱了又吃,吃不完再熱,循環往複,一點都不舍得浪費。在母親的觀念裏,浪費食物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這是她多年來養成的習慣,難以改變。
曾衛國無奈地看著母親,心中的擔憂愈發強烈,但他卻又無能為力。“媽,您現在燒菜還行嗎?”他輕聲問道,眼神中充滿了關切。
“燒一兩個菜還行,就是站久了腿疼得厲害。”母親微微皺了皺眉頭,臉上露出一絲痛苦的神情。
“那您叫衛軍燒吧。”曾衛國提議道。
“他呀?”母親輕輕地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笑容,“他說他像你爸,可我看啊,他連你爸都不如。我要是走了,他怕是連飯都沒地方吃。”母親當然是在說氣話,言語中卻也透露出對大兒子的擔憂與無奈。
曾衛軍一直未婚,年輕的時候,他也曾談過一個女朋友,兩人情投意合,但最終卻因為沒有房子,女方的父母堅決反對,這段感情無疾而終。曾衛軍是個心氣高的人,他一直懷揣著賺大錢的夢想,渴望幹出一番大事業。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在捉弄他,機緣和運氣都沒有站在他這一邊。他前麵投資的海潤科公司上市失敗,後麵接連投資的網絡平台太木穀和商友圈,也因為老板被判非法經營罪,平台轟然倒塌。這一係列的打擊,讓他的資金周轉陷入了困境,最終不得不賣掉房子來償還債務。
曾衛軍一心撲在他所謂的“大事”上,對於買菜做飯這些瑣碎的家務事,他總是不屑一顧,認為這是浪費他的時間和精力,在他的心中,有著更廣闊的天地等待他去闖蕩,卻不曾想,生活的瑣碎最終也成為了他無法跨越的障礙。
曾衛國靜靜地坐在母親身邊,突然,一種強烈的內疚感湧上心頭。他不禁想到,如果自己先走一步,母親該怎麽辦?誰來照顧她的晚年生活?誰來聽她嘮叨那些往昔的故事?這一個個問題,如同尖銳的針,刺痛著他的心,讓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責與擔憂之中。
母親正躺在那陳舊的躺椅上,聽到聲響,她艱難地挪動著身軀,雙手撐著扶手,試圖站起身來。每一個動作都顯得極為吃力,像是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拉扯著她,使她的起身變得異常緩慢。好不容易站穩,她邁著蹣跚的步伐,如同企鵝行走一般,一步一步緩緩地朝曾衛國走來。
“這麽熱的天,兒啊,以後就別做饅頭了,出去買點吃的,方便得很。”母親的聲音略帶沙啞,卻充滿了關切,那眼神裏滿是對兒子的疼愛,仿佛這炎炎烈日下趕路的辛苦,她都能感同身受。
自退休以後,曾衛國便鑽研起了廚藝,饅頭、蛋糕、麵包這些麵食,他都做得有模有樣。他微微揚起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說道:“沒事,媽,做這個不麻煩,挺簡單的。我平時也沒什麽要緊事可做,您就放心吃吧。”
母親的腿疼日益嚴重,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疼痛難忍,這使得她無法像從前那樣到外麵去散步,享受陽光與新鮮空氣。每日三餐過後,她便隻能靜靜地躺在這躺椅上,打發著漫長而又無聊的時光。一年前,母親的眼前突然出現了陰影,去醫院一檢查,竟是患上了老年黃斑病,從此,那電視屏幕上的精彩世界也與她隔絕了。
母親的生活變得如同一潭死水,單調而又寂寞。吃完這一頓,便隻能等著下一頓;夜晚躺在床上,望著漆黑的天花板,盼著天亮,周而複始,無盡的空虛與孤獨將她緊緊包圍。
曾衛國深知母親的寂寞,隻要自己一有時間,就會過來陪母親坐坐,靜靜地聆聽母親如祥林嫂般反複念叨著那些往昔的瑣事。在母親的回憶裏,時光仿佛倒流,那些早已塵封的歲月再次鮮活起來。
母親偏愛稀飯饅頭,對於母親來說,這簡單的食物裏,藏著她一生的回憶與情感。在曾衛國兒時最早的記憶中,六歲那年,一家人住在沈陽北大營。那裏,一排排紅磚灰瓦的房子錯落有致,房子之間,高聳入雲的白楊樹像是忠誠的衛士,守護著這片寧靜的家園。夏天的時候,樹上會掉下一些看上去有些可怖的毛毛蟲,這曾是他童年的小小恐懼。而家門前那座燒煤的爐子,總是散發著溫暖與煙火氣。母親用鋁製的雙層大鍋蒸出的饅頭,又白又大,那香甜的味道,至今仍縈繞在他的心頭,成為他童年記憶裏最溫暖的味道。
那時,父親在祁家堡808上班,工作繁忙,隻能偶爾在周末回家。每次父親回來,兜裏總會揣著幾塊硬糖,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硬糖對於孩子們來說,無疑是珍貴的奢侈品,是童年裏最甜蜜的期待。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鄰居們陸陸續續地搬走了,曾經熱鬧的住所變得冷清起來。夜晚,黑暗籠罩著一切,年幼的曾衛國心中充滿了恐懼,總是擔心燈光會從窗戶透到外麵,引來未知的危險。於是,他總會小心翼翼地用厚布將窗戶遮擋得嚴嚴實實,在這小小的黑暗空間裏,尋找著一絲安全感。
直到有一天,一輛解放牌的大卡車緩緩駛來,打破了這份寧靜。卡車將一家人連同所有的家具都拉到了808廠。808廠最初是負責踩石頭的,那些石頭被用於修建飛機場,後來逐漸發展為給飛機配套做機電開關。
在那個小山溝裏,一家人一住就是十年。那十年的時光,如同璀璨的星辰,在曾衛國的記憶長河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在那裏,他和小夥伴們上山采蘑菇、摘山裏紅、榛子、核桃、鬆子,那些大自然的饋贈,成為了他們童年最歡樂的寶藏。上學的路上,他們在冰麵上滑冰板,盡情地享受著冬日的快樂;也曾調皮地跑到玉米地裏偷玉米,在那片金黃的玉米地裏,留下了他們一串串稚嫩的笑聲。甚至,還曾偷偷地把爸爸的手槍拿出來放上幾槍,那驚險刺激的瞬間,至今仍讓他心跳加速,成為童年裏最冒險的回憶。
父親是個傳統的人,在他的觀念裏,家務事似乎是母親的分內之事。他下班後,總是習慣性地拿起報紙,沉浸在那個文字的世界裏,而母親則在下班後,匆忙地走進廚房,忙著為一家人準備飯菜。早餐是簡單的饅頭稀飯,中午是母親親手擀的麵條,那麵條勁道十足,飽含著母親的愛;晚上則是玉米大餅子,雖然樸實無華,但卻有著家的味道。
那個年代,所有的東西都是憑票定量供應的,生活雖然艱苦,但一家人卻緊緊相依,相互溫暖。父親因為工作的原因,細糧的份額會多一些,而餃子,隻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因此,小時候的曾衛國,總是特別盼望著過年,盼望著那一頓美味的餃子,盼望著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的溫馨時刻。
“最困難的那段日子,是在三叉子。”母親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淡淡的憂傷,仿佛那段艱難的歲月又重新浮現在眼前,“剛到那裏的時候,我們沒有戶口,隻能借住在老百姓家裏。為了生計,我就在田邊地頭開荒,種上玉米、地瓜。你爸在部隊食堂吃飯,他心疼我們,經常把省下來的饅頭帶回家。”
母親的話語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那段塵封已久的曆史之門。“當時,三叉子有一萬多人在挖山洞,那場麵十分壯觀,但也伴隨著危險,經常有坍塌事故發生。你爸在463醫院當軍醫,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母親微微頓了頓,像是在回憶那些細節,“醫院裏的被子都是老百姓拿回家去洗,我為了多掙些錢,一天能洗二十條呢。而且都是打水井水洗,洗完曬幹縫好,一條能掙七毛錢。”母親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自豪的笑容,那笑容裏,有著對過去艱辛歲月的坦然,也有著為家庭付出的驕傲。
靠著這些辛苦掙來的錢,他們才能從老百姓手裏買些糧食,維持一家人的生計。然而,三叉子對於曾衛國來說,卻沒有任何記憶,那段歲月,在他的腦海裏是一片空白。
在808的日子,對於母親來說,是充滿美好的回憶。那時的母親,年輕、漂亮、能幹,身材苗條,是家裏的頂梁柱,操持著家中的一切大小事務。她的身影在曾衛國的記憶中,總是充滿了活力與溫暖,是他童年最堅實的依靠。
而如今,歲月無情地在母親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母親的背駝得厲害,像是被生活的重擔壓彎了脊梁;體重也增加到了一百四十斤,身體變得臃腫不堪。因肥胖引起的高血壓、心髒病、高血脂、脂肪肝、高尿酸等疾病,如同惡魔一般,侵蝕著母親的身體,讓她的晚年生活充滿了痛苦與不便。
曾衛國看著母親臃腫的身體,心中滿是擔憂,他多次勸母親吃飯隻吃七分飽,盡量將體重減到一百斤左右,他深知,對於母親這樣的身體狀況,要想長命百歲,這是必要的措施。
“不吃飽會餓的。”母親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恐懼,仿佛饑餓的陰影一直籠罩著她,“人活著,不就為了吃飽肚子嗎?”也許是在老家曾經經曆過饑餓的日子,讓母親對饑餓有著深深的恐懼,這種恐懼已經深深地烙印在她的靈魂深處,難以消除。
母親做菜總是喜歡多燒幾個,炒菜的時候,油放得如同水一般多。而且,剩菜從來都不會倒掉,熱了又吃,吃不完再熱,循環往複,一點都不舍得浪費。在母親的觀念裏,浪費食物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這是她多年來養成的習慣,難以改變。
曾衛國無奈地看著母親,心中的擔憂愈發強烈,但他卻又無能為力。“媽,您現在燒菜還行嗎?”他輕聲問道,眼神中充滿了關切。
“燒一兩個菜還行,就是站久了腿疼得厲害。”母親微微皺了皺眉頭,臉上露出一絲痛苦的神情。
“那您叫衛軍燒吧。”曾衛國提議道。
“他呀?”母親輕輕地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笑容,“他說他像你爸,可我看啊,他連你爸都不如。我要是走了,他怕是連飯都沒地方吃。”母親當然是在說氣話,言語中卻也透露出對大兒子的擔憂與無奈。
曾衛軍一直未婚,年輕的時候,他也曾談過一個女朋友,兩人情投意合,但最終卻因為沒有房子,女方的父母堅決反對,這段感情無疾而終。曾衛軍是個心氣高的人,他一直懷揣著賺大錢的夢想,渴望幹出一番大事業。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在捉弄他,機緣和運氣都沒有站在他這一邊。他前麵投資的海潤科公司上市失敗,後麵接連投資的網絡平台太木穀和商友圈,也因為老板被判非法經營罪,平台轟然倒塌。這一係列的打擊,讓他的資金周轉陷入了困境,最終不得不賣掉房子來償還債務。
曾衛軍一心撲在他所謂的“大事”上,對於買菜做飯這些瑣碎的家務事,他總是不屑一顧,認為這是浪費他的時間和精力,在他的心中,有著更廣闊的天地等待他去闖蕩,卻不曾想,生活的瑣碎最終也成為了他無法跨越的障礙。
曾衛國靜靜地坐在母親身邊,突然,一種強烈的內疚感湧上心頭。他不禁想到,如果自己先走一步,母親該怎麽辦?誰來照顧她的晚年生活?誰來聽她嘮叨那些往昔的故事?這一個個問題,如同尖銳的針,刺痛著他的心,讓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責與擔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