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伯溫,你何以料定,那孫仲謀會派魯肅此人前來?”


    劉備問出了三人共同心聲。


    “這個嘛…”


    蕭和呷起酒來,以拖延時間醞釀說詞。


    魯肅這事確實得好好說道說道,不然關銀屏稍後又得追根剜底的問,他是不是仙人弟子了。


    醞釀組織了片刻後,蕭和方才開口道:


    “是這樣的,據和所知,江東可分為三派人,鷹派,鴿派和務實派,這個魯肅屬於…”


    “且慢。”


    劉備卻出言打斷,一臉茫然道:


    “伯溫,你說那鷹…鷹派,鴿派又是何意?”


    趙雲和關銀屏亦是一頭霧水。


    蕭和又組織醞釀了片刻,才解釋道:


    “所謂鷹派,也可以叫主戰派,這一派以周瑜為首,多為武將。”


    “這一派顧名思義,自然是主張以武力奪取荊州,主公也好,劉琦也罷,誰攔著他們奪取荊州,他們就跟誰開戰。”


    “哪怕是強如曹操,周瑜這幫鷹派也毫無所懼,開戰就開戰。”


    呷一口酒潤了潤嗓了,蕭和繼續說道:


    “這鴿派嘛,也可以叫主和派,以張昭為首,多為文官,其中包括了不少江東士家豪姓。”


    “這幫人認為曹操已一統北方,踏平南方一統天下隻是早晚的事情,主張孫權當順應大勢歸降曹操,以換取保住身家性命,得一個榮華富貴。”


    前兩派說完,蕭和開始加重語氣:


    “至於這個魯肅,則屬於務實派。”


    “所謂務實,既是講求實際,既不畏曹如虎怯戰投降,又不盲目自信輕啟戰端。”


    “以荊州現今形勢,倘若我們為曹操所滅,縱然孫權打下江夏,緊接著就要直麵曹操十五萬大軍,感受到什麽叫唇亡齒寒。”


    “故從務實的角度來看,此時並非是孫權染指荊州的時機,最明智的選擇是與主公結盟,讓我們頂在北邊,幫他擋住曹操兵鋒。”


    “待曹操這個共同的大敵退走後,再根據現實情況,決定是否與主公翻臉,以奪取荊州。”


    聽到這裏,劉備臉上掠起了豁然明朗之色,其中還夾雜著深深驚歎。


    江東的豪傑人物,他自然是耳熟能詳。


    周瑜,張昭,程普…乃至於這個名氣不太響亮的魯肅,亦是有所耳聞。


    也僅僅是耳聞。


    蕭和卻竟將這些人分門別類,劃分出什麽鷹派,鴿派,務實派。


    甚至對這些人的立場理念,竟皆是了如指掌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沒想到,伯溫不光對荊襄了如指掌,對江東亦是洞若觀火,他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劉備心神澎湃,再次打量起了蕭和,越發覺得深不可測。


    半晌後。


    劉備心緒方才稍稍平伏,便又問道:


    “那依伯溫之見,那位江東之主孫仲謀,又屬於哪一派?”


    問及孫權,蕭和隻冷笑一聲:


    “這個孫權嘛,哪一派也不屬於,他自成一派,叫作投機派。”


    投機派?


    劉備剛剛明朗的眼神,再次渾濁起來。


    “所謂投機,便是投機取巧之意。”


    “依和所知,孫權此人毫無立場理念可言,開戰也好,結盟也罷,求和也好,怎麽有利他就怎麽來。”


    “如今曹操十五萬大軍南下,號稱要踏平江南,一統天下,於孫權而言,眼前之利就是趕走曹操,先守住自己的江東一隅。”


    “那麽孫權的心思,便正好與魯肅的務實想契合,兩人必是一拍即刻。”


    “這便是和敢斷言,孫權定會主動找主公結盟共抗曹賊,也一定會派魯肅前來出使的原由。”


    說罷蕭和是長吐一口氣,仰頭連灌了兩杯酒。


    總算是首尾呼應,自圓其說了。


    “聽君一席話,備茅塞頓開,終於對江東主臣了然於心了。”


    劉備眼中疑雲盡散,眼中皆是奇歎之色。


    “伯溫,你到底是如何…”


    劉備原想問蕭和,到底是怎麽做到,身在山野隱居,卻對千裏之外的江東洞察秋毫。


    是當真有一身未卜先知,能掐會算的神仙手段?


    還是身在深山,卻眼觀四方,時刻監察著天下之人?


    “孔明軍師曾言,伯溫身懷異才,深不可測,既是有意避而不談,我問了也是白問…”


    念及於此,劉備便索性壓下好奇,隻問道:


    “既是這魯肅是奉孫權之命,前來與備聯手,那依伯溫之見,備當如何回應?”


    蕭和又假意呷起了酒。


    有偷襲江陵,背刺美髯公的血淋淋例子,得有多傻才把孫權當盟友?


    不過以眼下這種局勢,有曹操這個共同的敵人大軍壓境,暫時互相利用一下倒也不是不可以。


    酒杯放下,蕭和便不緊不慢道:


    “咱們現下首要之事,才是集中全力,先守住襄樊,擊退曹操。”


    “而孫權又想利用我們,來為他抗住曹操,免得他直麵曹軍兵鋒。”


    “既是有共同的利益,暫時與孫權聯手,也算是雙贏的選擇。”


    劉備微微點頭,顯然也認可蕭和主張。


    畢竟手中隻有三萬兵馬,既要抵擋十五萬曹軍,又要在南麵阻擋劉琮的三萬荊州兵,壓力可謂山大。


    能少一個敵人,盡量就少一個敵人。


    “不過,稍後主公與魯肅談判之時,務必要守住一個底線。”


    “孫權的江東軍,絕不可派一兵一卒入江夏!”


    蕭和又語氣極為堅決的補充道。


    劉備眼眸微闔,一時未能領悟。


    “孫權對荊州始終心存覬覦,勢必會以助戰為由,派兵入江夏協防。”


    “其目的,一方麵是若我軍形勢不利,則迅速派兵沿漢水北上襄樊增援。”


    “另一方麵,則是趁勢將觸手伸入江夏,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江東軍一旦駐紮在了江夏,還想輕易將他們掃地出門嗎?”


    “他日主公擊退曹操,孫權倘若翻臉,隨時能奪取夏口,一夜之間全據江夏。”


    “到時江東的精銳水軍,兩日之內可抵襄陽截斷漢水,三日之內可至江陵封鎖長江,我們豈非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所以,主公的底線就是:聯手可以,江東卻一兵一卒不可入江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嶽父關羽,我開局勸劉備奇襲襄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命不在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命不在身並收藏嶽父關羽,我開局勸劉備奇襲襄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