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及眾人的目光,齊聚向了蕭和。


    於禁既已求降,殺是不可能殺的,不符合劉備的風格。


    用肯定也是不能用。


    畢竟於禁乃曹操從龍之臣,外姓諸將中資曆最老之將,且家眷都還在許昌。


    你敢用於禁,於禁就敢跑給你看。


    除了監禁關押到死,眾人想不出於禁還能有什麽用。


    “主公不提,我險些給忘了。”


    蕭和放下酒杯,目光看向劉備:


    “先前在城頭時,和曾聽主公提到過徐元直,我想問主公一句,想不想讓那徐元直重歸於主公麾下?”


    此言一出。


    劉備麵露驚喜,不假思索便點頭:


    “當初若非曹操挾持元直母親,元直絕不可能離備而去,被迫去往曹營。”


    “若有可能,備自然盼著元直能歸來!”


    蕭和微微點頭,遂是笑著反問:


    “既然如此,主公何不派人往曹營,用於禁來換回徐元直母子呢?”


    劉備先是一怔,旋即狂喜。


    堂中一片驚喜。


    關羽等眾人,終於也明白了蕭和用意。


    “於禁乃曹操心腹重臣,外姓諸將中資曆最老一個,曹操必會答應以元直換回於禁!”


    孫乾麵帶喜色,語氣篤定。


    “於禁追隨曹操近二十年,可謂勞苦功高,曹操若是不答應,必會寒了曹軍人心,就算他再不樂意,也不得不答應。”


    “主公,伯溫此計可行!”


    糜竺亦是連連點頭。


    劉備是喜上眉梢,嘖嘖大讚道:


    “伯溫竟能想到以於禁換回元直,當真是深謀遠慮。”


    “好好好,就依伯溫之計,即刻派使者前往曹營,用於禁換回元直!”


    計策商定,孫乾自告奮勇,即刻動身前往曹營。


    “今日雲長大破曹操水軍,又有了換回元直的希望,當真是雙喜臨門。”


    “來來來,伯溫啊,備要與你喝個盡興!”


    心情振奮的劉備,大笑著高舉酒杯。


    “實不瞞主公,適才陪子敬時,我這肚子已經吃的有點撐了。”


    “不過,難得主公今日高興,我怎麽也得舍命陪君子才是!”


    蕭和笑著高舉酒杯。


    主臣二人相視大笑,一飲而盡。


    堂中氣氛也漸漸沸騰,眾人把酒言歡,開懷暢飲。


    唯有魯肅把玩著空酒杯,目光暗暗打量著蕭和,眼眸中閃過一絲微妙神色。


    “這蕭伯溫雖聲名不顯,卻當真是一位奇士,言行舉止著實深不可測。”


    “劉玄德先得孔明,又得此人輔佐,主公將來若想與之爭奪荊州,隻怕要慎之又慎呀……”


    魯肅眉宇間流轉著幾分忌憚,陷入沉思之中。


    …


    曹營,中軍大帳。


    “孤大軍兵臨荊州已近一月,十五萬大軍連攻樊城不下,今又折了五千水軍,孤威名何在!”


    “爾等有何良策,速速道來!”


    曹操臉色鐵青,拍著案幾衝著眾謀士們喝問。


    帳前這些人精們都看得出來,曹操這是有些急眼了。


    滅袁氏,破烏桓,橫掃河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以這樣的威勢,統十五萬大軍南下,拿下荊州不該是摧枯拉朽,易如反掌嗎?


    沒成想卻連荊州的大門都進不去,被劉備五千人馬就卡在了樊城。


    拿不下樊城也就罷了,現下還被劉備滅了水軍,生擒了大將於禁。


    以曹操現在這種膨脹程度,被劉備狠狠抽了這麽兩個嘴巴子,能不急眼才怪。


    眾謀士們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


    有人把希望寄托在劉琮蔡瑁方麵能有所進展。


    有人主張再派使者往江東,以重利說服孫權發兵攻打江夏。


    亦有人認為不能操之過急,應當拿出當年打官渡之戰的耐心,跟劉備耗下去。


    畢竟曹操家大業大,有整個北方做後盾,優勢遠勝當年之袁紹。


    劉備手中所握,不過區區一襄陽而已。


    就這麽耗下去,最先熬不住的,自然是劉備。


    “劉琮蔡瑁無能,孫權那碧眼兒甚是奸滑,想誘使與劉備反目談何容易,這幾個宵小是休要指望了。”


    曹操否了前兩個提議,接著冷哼道:


    “至於你們說與劉備鏖兵樊城,那就更是荒唐可笑。”


    “劉備有幾斤幾兩,也配和孤再打一場官渡之戰?”


    “孤十五萬大軍南下,一年之內孤就要蕩平荊州江東,一統江南!”


    最後一樁獻策也被曹操否決。


    眾謀士彼此對視,皆是沉默了下來。


    他們的曹丞相是自信心嚴重膨脹,早已沒了當年打官渡時那份耐心毅力。


    讓他跟劉備打持久戰?


    開玩笑!


    “元直,你有何良策?”


    曹操見眾謀士不作聲,目光射向了徐庶。


    徐庶麵如平湖,淡淡道:


    “庶才智庸碌,眾同僚皆無良策,庶自然也束手無策。”


    曹操咽了口唾沫,心中有火。


    自被他以計誆入曹營後,這個劉備曾經謀主,便是裝聾作啞,一計不出。


    曹操也知徐庶是身在曹營心在劉,可他心中有愧,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沒辦法,誰讓他是用不光彩的手段,逼迫徐庶為救母而入他麾下呢。


    現下若非是苦無良策,曹操自然不會嘴欠到主動去向徐庶問計。


    “束手無策?哼!”


    “恐怕元直你就算有良策,也會閉口不言吧。”


    曹操陰陽了徐庶一句,爾後目光瞥向賈詡:


    “文和,你有何良策,非要等孤問你,你才會說嗎?”


    賈詡被諷刺,隻得幹咳了幾聲,說道:


    “丞相誤會了,詡並非是有計不言,而是心中雖想到一策,卻尚有一難題不能解決,故而不敢擅自向丞相進言。”


    曹操眼眸一亮,忙道:


    “文和有什麽計策,不妨先說來叫眾人參詳參詳。”


    眾人目光,齊聚向了賈詡。


    “以現下形勢來看,我們想要速破樊城,希望不大。”


    “而水軍覆沒後,我們想越過樊城,襲取襄陽,也已沒有了機會。”


    “詡思前想後,唯一能速戰勝決的辦法,隻有誘使劉備主動出擊,率軍過江一戰。”


    “如此一來,我們就有機會一舉重創劉備,殲其主力。”


    “劉備主力喪盡,樊城守軍定軍心大亂,我軍再攻定然是摧枯拉朽,輕易可破。”


    “樊城一破,襄陽彈指可下也!”


    賈詡捋著半白細髯,不緊不慢的道出了自己的計策。


    帳中氣氛立時振奮起來。


    曹操臉色轉陰為晴,連連點頭:


    “文和這一招引蛇出洞之計,確實不失為一招破局良策也!”


    賈詡卻又歎了一聲,說道:


    “這條引蛇出洞之計,最大的難題,便是如何將劉備引過漢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嶽父關羽,我開局勸劉備奇襲襄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命不在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命不在身並收藏嶽父關羽,我開局勸劉備奇襲襄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