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三年六月,在那莊嚴的太極殿內,李淵,端坐於龍椅之上,他的身影在光影交錯中顯得既威嚴又深邃。他的眼神銳利如劍,掃視著殿內肅穆的群臣。


    整個朝堂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壓力所籠罩,連空氣都顯得格外凝重,每個人的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驚擾了這份沉寂。


    “尚書右仆射裴寂,你說說你的看法!”李淵直接點名裴寂,以沉穩而堅定的語氣詢問他對進攻王世充的見解。


    裴寂手持笏板,步履穩健地走出班列,高聲而清晰地說:“臣以為不可!”


    “理由呢?”李淵麵無表情,冷冷地問。


    裴寂高聲說:“臣以為如今進取中原,可不比以前了,以前天下大亂,民心難定,如今,天下勢力一分為四,四方勢力勢均力敵,哪一方都尚未有統一天下之能,若我大唐進攻王世充,無疑是想打破如今的平衡局麵,這樣一來,我方必將成為其他勢力的眼中釘,屆時我方麵對的將不僅僅是王世充一方,而是河南王世充、河北竇建德和江陵蕭銑。我們腹背受敵,危矣!況且洛陽王世充坐擁洛陽這一富庶之地,加之洛陽城高堅固,易守難攻,王世充手下謀士如雲,猛將如虎,不可輕易伐之。”


    裴寂的言辭懇切而沉重,他的話語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讓原本就緊張的氣氛更加凝重。


    上開府儀同三司韋雲起出班附和裴寂說:“國家在經曆戰亂之後,百姓流離失所,未能得到安養。加之連年收成不佳,關內地區饑荒嚴重。京城雖然初定,但民心尚未歸附,小偷小盜之事仍為國之憂患。司竹、藍田穀口等地的盜賊眾多,他們朝夕窺伺,對國家造成極大危害。即便在京城之內,每晚也有盜賊出沒。此外,北方的梁師都勾結胡寇,這是國家的腹心之患。


    若不解決這些內憂,而貿然出兵函洛,一旦內盜乘虛而入,國家將麵臨更大的禍患。王世充遠在千裏之外,且山川阻隔,目前尚不足以對國家構成直接威脅。因此,應待國家有餘力時再考慮討伐。


    如今內憂未除,國家應宏大量力,暫且收斂兵力,致力於農耕,安撫百姓,團結民心。這樣,關中的小盜自然會平息。秦川的將士們士氣高昂,三年後,定能一舉平定天下。如今若急於求成,恐怕並不可取。”


    李淵聽後麵露不悅,他霍然起身,手指著裴寂,說:“你認為隻有天下大亂才是我們的時機嗎?那我們什麽時候才能進取中原?”


    裴寂見狀,連忙躬身施禮,語氣緩和地解釋道:“陛下息怒,臣並非完全反對討伐王世充,隻是認為時機尚未成熟。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而今王世充、蕭銑、竇建德等人均深得民心,此時攻打任何一方,我們都缺乏十足的勝算。臣懇請陛下以民心為重,審慎決策。”


    裴寂說完,群臣紛紛竊竊私語,幾乎全都站在了裴寂一邊。


    這時,李世民挺身而出,他目光炯炯,言辭激昂地反駁:“民心固然重要,但如果我們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那麽,民心自然會歸附我們的,我不懂太多的大道理,但我相信,民心有時候是需要打出來的,而且,我聽說的是王世充不得民心,敢問右仆射,若王世充真得民心,那麽,裴仁基、裴行儼、宇文儒童等為何謀劃誅殺王世充?他若真得民心,為何派王行本毒殺楊侗?他若真得民心,為何他的殿中監豆盧達和羅士信將軍會歸附我大唐?王世充為人殘暴狠毒,百姓對其早已恨之入骨,洛陽城雖然高大堅固,但洛陽城糧食短缺,他的尚書郎盧君業、郭子高竟然能餓死,我想,河南的官員和百姓一定也希望我們能除去王世充這個禍害。如今,關中寧定,軍隊兵鋒正盛,這正是我們進攻中原的絕佳機會,至於你擔心其他勢力會幫助他,那無妨,一起滅了他們!”


    李世民的挺身而出使得這場朝議達到了高潮。他的反駁如同一道閃電劃破長空,讓原本沉悶的氣氛瞬間變得激昂起來,不少大臣,尤其是武將們紛紛擊笏表示讚同。


    李淵看見終於熱烈起來的朝堂,轉頭又問李建成,說:“太子,你意下如何?”


    李建成說:“兒臣認為,秦王剛剛剿滅劉武周,士氣高漲,時機應該到了!”


    李淵又看向了齊王李元吉,李元吉心領神會,立刻說:“兒臣附議!”


    看到兄弟三人如此團結一心,李淵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毅然決然地宣布了出征的決定,說:“朕意已決,由秦王領兵,齊王佐之,擇吉日討伐王世充,收複中原!”


    可尚書右仆射裴寂卻沒能領會李淵的意思,他提高了音量,固執地說:“陛下,臣以為,目前這種平衡不可打破,或者不應由我們打破,不然我們將成眾矢之的。”


    李淵並不答話,繼續說:“即日起,眾愛卿同心協力,各司本職,全力支持東征,若有影響軍心者,嚴懲不貸!”


    看到李淵已經下定決心,裴寂低下了頭,不敢再說什麽,隻是內心感到一種莫名的失落。自己向來是李淵的“智囊”,似乎他的話李淵從來都是讚同的,可這一次,他不明白,為何今天的李淵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當所有人都漸漸離開朝堂,他慢慢地站起身,緩緩地向殿外走去,那一刻,他心中滿是疑慮和不安。


    散朝後,李淵留住太子和李世民,三人一同向兩儀殿走去。


    太子李建成說:“父皇,裴寂為什麽不同意出兵?他不同意出兵我們能打贏王世充嗎?我們的後勤供給會不會出問題?”


    李淵笑了笑,用手指了指李世民,說:“二郎,你說說!”


    李世民不假思索的說:“裴寂不同意出兵原因有二,第一,於公,正如他所說,現在各方勢力雖暗流湧動,但誰也不想率先發難,這是事實,如果我們攻打王世充兩敗俱傷,那麽,蕭銑、竇建德一定會立即出兵,共同搶占我們和王世充的地盤,這一點來說,我們會很危險。第二,於私,太子可否記得當年曹操率大軍南下江東,東吳張昭主張投降一事?如今裴寂位高權重,一旦我們兵敗,他如今的榮華富貴便將煙消雲散,他不敢賭!為了他的權位,他也不會賭。至於他會不會用心經營後方,這是肯定的,一旦我們決定開戰,那麽,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不成過眼煙雲,他一定會全力以輔助我們,換句話說,他如果能勸我們不出兵最好,如果勸不住他也必會鼎力相助。”


    李淵聽完李世民的話,哈哈大笑,並說:“二郎啊!什麽時候開始研究起裴寂來的啊!”


    李世民說:“兒臣並未刻意研究裴寂,隻是相處久了,可能會忍不住猜一猜他心中所想。”


    太子聽完李世民的回答,立刻恍然大悟,說:“父皇,既然裴寂有如此想法,那為何不處置他?”


    “處置?為何處置?”李淵反問。


    “他忤逆聖意!”


    李淵笑了笑,說:“難道日後我們聽不得不同聲音嗎?何況,戰與不戰,本就在可與不可之間,也許事情的最後正如裴寂所言呢?”


    “那他作為宰相,他的意見會不會影響軍心?”太子繼續問。


    “不會!”李淵嚴肅地繼續說,“當朝將領個個渴望建立軍功,他們會不希望打仗?”


    聽完李淵的回答,李建成沉默了,他清楚作為未來君主,自己目前政治眼光尚且稚嫩,以後還需要多向李淵學習。


    談話間,李淵三人便來到了兩儀殿,三人席地而坐。


    李淵說:“二郎,此次出征,朕給你大軍十萬,如何?”


    李世民立刻說:“謝父皇!”


    太子聽完便小聲地問:“父皇,要不再多派點兵吧!畢竟王世充可非泛泛之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太宗貞觀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尚金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尚金龍並收藏唐太宗貞觀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