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非頭尾用了一個小時,賺到三毛錢和兩張全國通用三市斤糧票。


    開門紅都有了。


    接下來,就好辦了。


    剛才圍觀的路人甲乙丙丁,見他是真有幾把刷子,明明就一根筆,卻把人畫得跟真的一樣,尤其那眼睛真的非常有神。


    給人一種比照片還要好看的感覺,讓他們也非常心動。


    “加背景要四毛,是嗎?”


    “沒錯。”


    “那給我也畫一張,要外白渡橋當背景。”說這話的,是一位提著公文包幹部打扮的中年人。


    鄭非看了他一眼,再次強調道:“我就隻收你材料和工筆費......”


    “知道了,阿拉又不會搞你,磨磨唧唧的,趕緊的,等會我還要趕火車呢。”


    “對了,等會畫的時候,把我的頭發畫得濃密一點。”


    聽到這話,在場不少人笑出聲來,讓他多少有點尷尬。


    “你們別笑,等到了年紀,你也會跟我一樣的,說不定比我還少。”


    有了新客人後,鄭非又花了將近一個小時,總算把這位“地中海”同誌的肖像畫給畫好了,順便還幫他補了一頭茂密的頭發。


    看著畫中的自己,這位中年同誌那叫一個激動,當場稱讚道:“小同誌,你這人可以處啊,我就喜歡你這樣的。”


    鄭非笑了笑。


    這年頭沒有ps技術,要是拍照的話,禿頂就是禿頂,除非戴帽子,不然還真沒法改。


    可人物素描的話,他想怎麽改都是可以的,他隻是給大叔稍稍潤色了下。


    沒想,把他高興成這樣。


    剛給中年大叔畫完,鄭非還打算休息一會,可沒想,一對母子在鄭非麵前坐下來,立馬問道:“兩個人一起,怎麽收費啊。”


    鄭非思考了會:“兩個人也是一樣的價格,我就收一個材料和工筆費,加背景的話,還是四毛。”


    “同誌,你人真好。”


    “走進群眾,為人民服務。”


    “對對對。”


    “藝術就應該接地氣。”


    又花了將近一小時,鄭非才給這對母子畫完肖像畫,三個小時的全神貫注,讓他稍稍有點疲倦。


    可大家見到鄭非的畫功後,還有好幾個排隊,想讓他幫忙畫肖像畫,趕忙說道:“天快黑了,我最多隻能再畫兩位了。”


    “大家改天再來吧。”


    鄭非現在有點後悔了,一開始要是用速寫就好了,速寫雖然沒有素描細膩,但比較快,他差不多二三十分鍾,就能畫一張肖像畫。


    鄭非看了眼不遠處拿著照相機的那些人,這年頭給人畫畫,真不如給人拍照來的賺錢,在外灘這個地方隻要足夠黑。


    拍一張照,哪怕收三塊也是有人掏錢的,主要是成本很高,現如今國產的樂凱還沒有問世。


    用的全都是進口膠卷,不是柯達就是富士,一卷就要二十多塊。


    再加上衝印的成本,外加郵寄費用,一張照片平均差不多能賺個幾毛到一塊。


    鄭非算過在這裏,當攝影師的話,每個月至少能掙個大幾百塊,兩年差不多就能當上萬元戶。


    可想在這個地方混,沒有想象的那麽簡單,乞丐和掏糞的都有地盤,更別說如此暴利的行當。


    他在這裏畫畫,估計沒人管他,可真拿個照相機過來賺錢的話,估摸著,立馬有人過來招呼他的。


    想在這裏賺錢,估摸著要拜碼頭,繳納一定保護費的。


    這個年代當畫師,確實沒啥出路,沒記錯的話,這個時候繪畫大師李可染的畫是30元一平尺。


    而他那幅拍出1.84億的《萬山紅遍》在這個年代,說不定隻用不到一百塊就能買到。


    可哪怕是這樣,還是有很多人覺得貴,因為這年頭炒畫是會鋃鐺入獄的。


    另外,收藏界有個說法,大師的作品,都要等到他去世後,才會值錢的。


    所以這年頭,畫師最賺錢的方法,就是去畫連環畫,可連環畫想出版的話,也不是那麽簡單的事。


    就在離外灘裏四公裏左右,靜安寺附近的長樂路上,那裏就有一家上海人美出版社,專門搞連環畫出版的。


    鄭非簡單思考了下,在這裏給人畫遊客肖像,並不是長久之計,等賺到生活費後。


    還是得去承接寺廟壁畫生意,畢竟在他的認知裏,有幾種人的錢最好賺;


    第一是雞娃的家長。


    第二是女人。


    第三是養寵物的。


    當然還有一種,那就有信仰的,很多村裏人不舍得給自己花錢,但神明的錢,卻是一分都不會少。


    再加上那些年,也不知道有多少廟宇被摧毀了,現如今限製放開了,很多村裏麵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寺廟修繕起來。


    ......


    等到太陽下山那會,鄭非總共畫了五張肖像畫,手裏有現金一塊二,剩下的,大多都是各種票券。


    糧票、肉票、菜票......


    現如今一個滿師後的工人,每月差不多也就是四十多塊。


    鄭非這一天的收入,在上海的話,也算是沒有拖後腿了。


    拿著手裏的各種票據,鄭非打算去買一些好吃的,他這個身子板真的太瘦了。


    一米七七的身高,才一百二不到,真就瘦得就跟竹竿似的,怎麽說也得有一百五才差不多。


    從外灘那邊回來後,鄭非準備去糧站買點大米,總不能天天蹭飯吃吧。


    偶爾蹭一蹭還是可以,但經常蹭的話,會給人造成麻煩的,倒是爐頭和鐵鍋的話,可以蹭一下鄰居黃大娘的。


    扛著畫架的鄭非回到譚子灣時,意外發現糧站這裏居然排起了隊伍來。


    碰到這種情況,鄭非想都沒想,立馬加入了長長的隊伍裏。


    以前幫忙到糧站來買米,鄭非早就總結出了經驗。


    很多人排隊買米,那肯定是放新米了,正常情況下,米價都是一毛五的,幾乎都是陳年老米,發黃的很,一鏟子下去全都是米蟲。


    要是米價變成一毛六,可能是這兩年的米,可要是米價上了一毛八,那就是妥妥的新米。


    等於老天給福利了,正常情況下,隻有過年那會,糧站才會把新米放出來。


    今天也不知道是什麽日子,居然把新米放出來賣了。


    鄭非排了半個多小時,看到那白花花的大米,不禁吞了吞口水。


    “給我來六斤。”


    花費一塊八分,買了六斤新米,口袋裏還剩下一毛八。


    緊接著,又去路邊買了隻全新的橡皮擦,下次碰到那個娃後,還他一塊全新的。


    剩下的全買配菜了,上海老榨菜和醬瓜,雖然也很想要乳腐,鹹菜炒毛豆,可真的沒錢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重生了,誰還搞連環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不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不渡並收藏都重生了,誰還搞連環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