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漫畫銷量的火爆,自然也觸動了一部分人的神經。


    當初《風雲》在上美出版社初審時,那些不讚成《風雲》出版的同誌們。


    得知這部漫畫銷量火爆,一個個臉色也很難看,尤其那位姓江的副總編。


    他還是托了人,好不容易才弄到了一本《風雲》漫畫,當他得知新華書店還要加印五萬冊時,整張臉就跟吃了黃連一樣。


    因為他的連環畫,因為不好賣的緣故,迄今還堆積在新華書店的倉庫裏。


    臨近過年這些天,他氣到甚至不願意開口說話,出版社的陳總編明麵上很尊重他們這些老同誌。


    可私底下,小動作卻不少,直接把《風雲》交給了先進出版社,還給他們開了後門。


    歸根結底還不是想扶持那個叫鄭非的年輕人,又想把自己的責任撇幹淨。


    江維山看著手裏的漫畫,覺得此風斷然不可長,不然絕對是連環畫的末路。


    他跟幾位老同誌已經想好了對策,這些天,他哪裏都沒去,而是一直坐在書桌前。


    拿起筆並不是為了畫畫,而是打算寫一篇批評文章,可他好幾次拿起筆,又放了下來。


    始終找不到切入的點。


    剛好這兩天,看到有幾個學生也在看《風雲》,瞬間就來了靈感。


    【書包裏到底裝著什麽?】


    今日我在街上,見孩子掏出書包後,並不是課本,而是花花綠綠的《新型連環畫》......


    那看起來很華麗的打鬥場麵,不就是暴力的體現,我們一定要警惕新型鴉片的出現......給祖國的花朵們,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


    .......


    .......


    臨近過年這幾天。


    鄭非已經停筆了。


    這些天,街道那邊給他家也發了一張大票證,上麵不單有糧票、菜票,還有肉票。


    想要用的話,得自己拿著剪刀剪開,當然不剪開也可以。


    菜市場那邊準備好一份“大雜燴”差不多跟大票證上的東西等值,直接把票證給他們。


    就會獲得一份春節大禮包。


    往年呢,收到大票證的鄭非,會直接前往十六鋪那裏。


    因為那裏有不少包著頭巾的村妹子,他們拎著雞蛋鴨蛋,是專門來跟他們換各種票證的。


    而在過年這會,這種明目張膽的賣票行為,大家都是睜一眼閉一隻眼的。


    畢竟大家也才剛過上好日子,誰也不願意在過年這會發難,一張大票證的話,差不多可以換到兩籃雞蛋。


    像鄭非這種有票沒錢的人,就特別適合去換雞蛋。


    往年呢,鄭非換到雞蛋後,就又回到弄堂裏跟大家換各種東西,比如八寶飯、湯團和麵食。


    今年他不打算換了。


    臘月二十八。


    天都還沒亮,鄭書瑤四點鍾就爬起來,拿著大票證,提著籃子跑到菜市場那裏,打算買一份“大雜燴”回來。


    可等到天亮那會。


    鄭書瑤空著籃子回來了,雙眼都給哭紅了,因為她排了兩個多鍾頭,眼瞧就要輪到她了。


    結果營業員來一句:後頭不要排了,菜籃子賣光了,明天再來排。


    “哥,我應該早點起床的。”


    鄭非安慰了下小妹,這種情況還是挺經常發生的,畢竟過年這會票證管夠,可物資供應卻一直都是個問題。


    尤其潭子灣這個地方,當年就是硬塞給pt區的,屬於爹不疼,媽不愛的那種。


    哪怕春節有物資供應,他們這裏也隻能分到一些羹而已。


    總之呢,過年這會,有票有錢不一定能買得到年貨,這也導致住在三灣一弄棚戶區的人,每到過年都要把領導家人給問候一遍。


    就當小妹懊惱沒有早起去排隊時,鄭非從房間角落拖了一籮筐的東西出來。


    看到籮筐裏的東西,鄭書瑤嘴巴張得老大,裏麵不單有大白菜,甚至還有豬蹄.....甚至連大黃魚都有。


    “哥,這些......哪裏來的?”


    “噓,小聲點,小心隔牆有耳。”


    鄭書瑤趕緊捂著嘴巴。


    四下探望了起來,隨後對著鄭非豎起了大拇指。


    鄭非笑了笑,他才不會跟小妹講,有錢能使鬼推磨這種大道理。


    隻能說,那些淩晨兩三點就去菜市場排隊的,不一定都是真正“買菜”的,也有人混雜著一些不可告人的念頭。


    今天淩晨,鄭書瑤前腳才剛走,陶陶和秋生就偷摸摸給他運來了一籮筐過年的年貨。


    陶陶嬉皮笑臉道:


    “非哥,你畫的那本《風雲》有沒有貨啊,要是挑出去賣的話,肯定非常好賣。”


    見陶陶有這個想法,鄭非猛地嚴肅了起來:“你們可以賣瓜子、賣花生,甚至搗騰一點日常用品,但刊物、書本,千萬別去碰。”


    “為什麽,這個不能碰。”


    “這個沒法跟你解釋,反正絕對不能碰就對了。”鄭非以前有聽說過,在國內,有些底線是絕對不能碰的。


    他們要是挑著書去賣,這個往小了說,就是投機倒把,可往大了說,就可就非常嚴重了,關他們個一二十年都不是問題。


    見鄭非變得這麽嚴肅,陶陶也不敢再提這件事,而是從口袋裏掏出了十張大團結出來。


    “非哥,這是你這兩個月的分紅,前期被教育的有點多,所以就少了點。”


    “被教育了那麽多次,沒虧錢,還讓你們賺錢了,已經很不錯了。”


    “都是非哥教的好,現在隻要我們拿出那些報紙後,他們就不敢再隨便扣我們的瓜子、花生了。”


    王秋生哼了聲。


    “那群王八蛋,每次把我們東西扣了後,壓根就沒有上繳,而是直接就分贓了。”


    鄭非也沒有客氣,把這筆錢收了下來。


    就跟當初三人決定合作畫寺廟壁畫一樣,這次換鄭非作為投資人,前期總共投了兩百塊。


    三人約定好,鄭非可以分到20%的利潤。


    這次能分到一百塊,也就說,這兩個月陶陶和秋生一共賺到了五百塊。


    也就是說,平均下來,他們每人每月至少賺到了一百塊,這一點也不比鐵飯碗差多少。


    鄭非現如今有個漫畫家的身份,哪怕大手大腳花錢,也沒有人去追究他。


    可這兩人手裏雖然有錢,卻隻能在那裏裝窮,每次他們的東西被神秘組織沒收後。


    就哭得比誰都慘,說什麽,一條活路都不給他們走。


    可事實上,王主任為了收編這兩個惹事精,早就讓街道生產組給他們安排了兩個名額,讓他們也去纏毛線球。


    可已經嚐到甜頭的兩人,哪裏看得上每個月到手還不到二十的生產組。


    繼續一邊哭窮,一邊幹著個體戶的勾當,且過年這會,他們膽子更大,跑到菜市場附近擺地攤去了。


    陶陶一臉激動說著,昨天在菜市場那裏就擺了兩小時的地攤,他跟秋生兩人就賣了近一百塊的瓜子,利潤直逼五十。


    要不是擔心個體戶的大錘隨時向他們砸過來,擺滿一天地攤的話,賣個三四百塊的瓜子還真不是難事。


    鄭非見兩人有點上頭,便向他們潑了些冷水降降溫。


    錢可以賺,但絕不能成為賺最多的那個,因為棒槌打下來時,首先會打到最高的那位。


    如果沒算錯時間的話,wlmq路“味美館”的陳老板,就因為賺太多了,現如今應該正在蹲號子,寫思想報告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重生了,誰還搞連環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不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不渡並收藏都重生了,誰還搞連環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