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先祖夫妻
換婚病危世子,她一胎三寶贏麻了 作者:雨過陽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和曹南華兩人都算計了對方,大家都半斤八兩。
她還想在王府繼續等著,等夫君回來,父王不知道為好。
“走吧,祭祀已經結束,該回府了。”上官子棋留下這句話,幾個起落,先走。
“小姐,為什麽不告訴王爺?”碧荷還有點想不通。
“你想讓你家小姐被休嗎?雖然曹南華有錯在先,我報複回去就沒錯了?笨丫頭。”餘朝陽罵道。
現在的餘朝陽心態和剛嫁進王府時完全不同。
現在的她隻想等著銀玲的孩子出生,然後兩人一起把孩子養大。
偷來的人生,能平安度過就好。
曹南華和餘朝陽先後回到廂房,王妃和餘元箏早就把孩子收拾好,就等她們兩人回來。
“朝陽,你臉怎麽回事?”王妃看到餘朝陽的臉紅紅的,奇怪問道。
“母妃沒事,就是天太冷,兒媳用力搓了搓。”餘朝陽很淡定地撒謊。
王妃在她們主仆臉上掃了兩掃,一看就知道被人打的,再看曹南華,麵無表情。
她就猜到肯定兩人發生了口角,不過沒直接找她說,她也不會管。
隻要沒出什麽大的亂子,隨她們。
她們兩人都不是她的義務。
“走吧,回府。”
上官子棋一人抱兩個孩子,小閨女和小妹。大寶,二寶兩個丫鬟抱上。
平安回到王府,一路上什麽事都沒發生。
王爺還擔心滄瀾國的奸細會不會又趁機再來刺殺皇上,結果這次反而很平靜。
回到府裏,正好吃午餐。
飯後,上官子棋和餘元箏都被王爺叫到書房,並帶上那個裝畫的盒子。
而鐵箱子就放在書房的桌案上。
“見過父王。”
“坐吧。”王爺一臉嚴肅。
兩人坐到桌案對著的窗下。
而暗一就站在王爺身邊。
“暗一,讓暗衛撤出十丈之外。”王爺淡聲吩咐。
“是。”暗一退出書房。
王爺看了餘元箏好幾眼。
“父王?”餘元箏叫了一聲,有點奇怪。
“子棋媳婦,今日明悟大師找你說的事,你可有什麽想法?”王爺收了收心神,才開口問道。
他心裏多少還是有些別扭的,兒媳婦是外娶進上官家的,大師居然看出她能打開,而上官家的子孫反而不行。
這讓他怎麽也想不明白。
但他很相信明悟大師的話。
護國寺裏占卜最準的大師。
也是唯一一個與當年的先祖有一定關係的人。
不然那幅畫也不是他一直保管,就是皇上和自己要看都得找明悟大師借,看過後還得還回去。
“父王,說實話,兒媳一點眉目都沒有。
在荊開城,第一次拿到時,兒媳就試過很多次。
上午明悟大師把這幅畫像給兒媳時,當時兒媳就打開看了,可是也沒看出什麽來。”
餘元箏現在真一點方向都沒有。
王爺聽了並不失望,幾十年都沒人打開,哪有那麽快。
“你把鐵箱子帶回棋雅院,空的時候就多研究研究。爭取能早日打開。
過了年,天暖和起來,估計滄瀾國就會來一次大的進攻。最好能在那之前打開,讓我大魏兒郎少死些。”
“兒媳盡力吧。父王,能否把先祖的事給兒媳講講。兒媳失職,這麽久都沒好好打聽一下先祖的事。”餘元箏有點不好意思。
入了上官家的門,都不去了解上官家的曆史。
以前她沒有這麽大的責任,也就沒那麽大的興趣。
現在這麽重的責任壓到她頭上,她就想了解一下那段曆史,看能不能從中找到一絲靈感。
雖然她早就猜到鐵箱子肯定是穿越人弄出來的。
”我大魏建朝一百五十一年。位於東南麵,土地肥沃。雖土地是三國中最少的,但人口是三國中最多的。
而滄瀾地處北方,土地貧瘠,還有荒漠,所以總想占我大魏的疆土。
一直以來,邊關的戰事就沒斷過。
可是我大魏的兒郎因種族的原因,整體體格不如滄瀾,個子瘦小,和滄瀾牛高馬大的壯漢無法比。
全靠人多來取勝。
但有一年,滄瀾受了很大的天災,幹旱,糧食絕收三成,就想從我大魏搶糧。
所以大舉進攻我大魏,占了我大魏十三個城池。那一年,我大魏死傷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
我上官家的幾個兒郎都戰死沙場,也沒阻擋住滄瀾大軍前進。
那時的上官家並不是榮王府,隻是上官將軍府。
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年。
如果再沒有轉機,我大魏將不複存在。
而就在大戰的第三年,我上官家最小的嫡係子孫上官毅歸來。
他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家人送出去學藝。
回來時還帶著一個女子,說是他娶的妻,叫金紅梅。
家裏看到他回來,毫不猶豫讓他快帶上妻子走,再也不要回上官家。
上官家想給自己留個後。
如果滄瀾攻入京城,上官家的人一個都別想活。
但先祖哪裏肯聽,他就是受師父之命,回來救國的。
而就在這時,這位女子站出來,她說她有好東西能助大魏打退滄瀾。
然後她就自己找了些東西做試驗,不讓任何人參與,隻她一個人。
上官家隻需給她提供她想要的東西即可。
那東西,先祖母說叫炸彈。當第一個做出來試驗時,震驚了所有人。
自此,他們夫妻一起上了戰場,一個在後麵做炸彈,一個在前麵指揮抗敵,那東西真是所向披靡,戰爭很快扭轉局勢,經過一年的拚死抗敵。終於把滄瀾敵人打出了大魏。
又反攻下他們四個城池。
滄瀾在炸彈的威力下,死了很多人。再也不敢抵抗,遞了降書。
但因為滄瀾的入侵,導致我大魏民不了生,先祖被氣得狠了,帶著妻子又悄悄潛入滄瀾,用一種很特殊的武器殺了他們的皇上和皇後。
等他們凱旋回京,先祖被封為榮王,並世襲罔替。
皇家與榮王府共同治理大魏江山,一個治國,一個守疆。
隻要大魏朝在,這個約定永不變。但榮王府不掌兵權,隻出征時才拿大印,回歸即刻交與皇上。
而他正是上官家在京城的第三代,所以一直稱其為第三代榮王,實際封王是第一代,以前是上官將軍府。
其妻才是最大的功臣,但她不要什麽榮譽,戰爭結束後,她安心做了個後宅女子,生兒育女。
榮王妃的地位僅次於皇後。
當時的先皇親自授予她超一品親王妃印。
當年在與滄瀾和談時,滄瀾割城賠錢,並與大魏簽下五十年不犯邊的協議。
但他們有一個要求,大魏不得再用那殺人利器。當時南蜀也強烈要求大魏不得再使用炸彈。
其實先王妃本就沒打算再用,那東西確實太過厲害,不適合存於世,但又怕多年以後滄瀾撕毀協議,所以就把秘方裝進一個鐵箱子裏。
然後留給後人,並留下話,有緣人可以打開。
所以大魏就靠這個一直震懾著滄瀾。”
她還想在王府繼續等著,等夫君回來,父王不知道為好。
“走吧,祭祀已經結束,該回府了。”上官子棋留下這句話,幾個起落,先走。
“小姐,為什麽不告訴王爺?”碧荷還有點想不通。
“你想讓你家小姐被休嗎?雖然曹南華有錯在先,我報複回去就沒錯了?笨丫頭。”餘朝陽罵道。
現在的餘朝陽心態和剛嫁進王府時完全不同。
現在的她隻想等著銀玲的孩子出生,然後兩人一起把孩子養大。
偷來的人生,能平安度過就好。
曹南華和餘朝陽先後回到廂房,王妃和餘元箏早就把孩子收拾好,就等她們兩人回來。
“朝陽,你臉怎麽回事?”王妃看到餘朝陽的臉紅紅的,奇怪問道。
“母妃沒事,就是天太冷,兒媳用力搓了搓。”餘朝陽很淡定地撒謊。
王妃在她們主仆臉上掃了兩掃,一看就知道被人打的,再看曹南華,麵無表情。
她就猜到肯定兩人發生了口角,不過沒直接找她說,她也不會管。
隻要沒出什麽大的亂子,隨她們。
她們兩人都不是她的義務。
“走吧,回府。”
上官子棋一人抱兩個孩子,小閨女和小妹。大寶,二寶兩個丫鬟抱上。
平安回到王府,一路上什麽事都沒發生。
王爺還擔心滄瀾國的奸細會不會又趁機再來刺殺皇上,結果這次反而很平靜。
回到府裏,正好吃午餐。
飯後,上官子棋和餘元箏都被王爺叫到書房,並帶上那個裝畫的盒子。
而鐵箱子就放在書房的桌案上。
“見過父王。”
“坐吧。”王爺一臉嚴肅。
兩人坐到桌案對著的窗下。
而暗一就站在王爺身邊。
“暗一,讓暗衛撤出十丈之外。”王爺淡聲吩咐。
“是。”暗一退出書房。
王爺看了餘元箏好幾眼。
“父王?”餘元箏叫了一聲,有點奇怪。
“子棋媳婦,今日明悟大師找你說的事,你可有什麽想法?”王爺收了收心神,才開口問道。
他心裏多少還是有些別扭的,兒媳婦是外娶進上官家的,大師居然看出她能打開,而上官家的子孫反而不行。
這讓他怎麽也想不明白。
但他很相信明悟大師的話。
護國寺裏占卜最準的大師。
也是唯一一個與當年的先祖有一定關係的人。
不然那幅畫也不是他一直保管,就是皇上和自己要看都得找明悟大師借,看過後還得還回去。
“父王,說實話,兒媳一點眉目都沒有。
在荊開城,第一次拿到時,兒媳就試過很多次。
上午明悟大師把這幅畫像給兒媳時,當時兒媳就打開看了,可是也沒看出什麽來。”
餘元箏現在真一點方向都沒有。
王爺聽了並不失望,幾十年都沒人打開,哪有那麽快。
“你把鐵箱子帶回棋雅院,空的時候就多研究研究。爭取能早日打開。
過了年,天暖和起來,估計滄瀾國就會來一次大的進攻。最好能在那之前打開,讓我大魏兒郎少死些。”
“兒媳盡力吧。父王,能否把先祖的事給兒媳講講。兒媳失職,這麽久都沒好好打聽一下先祖的事。”餘元箏有點不好意思。
入了上官家的門,都不去了解上官家的曆史。
以前她沒有這麽大的責任,也就沒那麽大的興趣。
現在這麽重的責任壓到她頭上,她就想了解一下那段曆史,看能不能從中找到一絲靈感。
雖然她早就猜到鐵箱子肯定是穿越人弄出來的。
”我大魏建朝一百五十一年。位於東南麵,土地肥沃。雖土地是三國中最少的,但人口是三國中最多的。
而滄瀾地處北方,土地貧瘠,還有荒漠,所以總想占我大魏的疆土。
一直以來,邊關的戰事就沒斷過。
可是我大魏的兒郎因種族的原因,整體體格不如滄瀾,個子瘦小,和滄瀾牛高馬大的壯漢無法比。
全靠人多來取勝。
但有一年,滄瀾受了很大的天災,幹旱,糧食絕收三成,就想從我大魏搶糧。
所以大舉進攻我大魏,占了我大魏十三個城池。那一年,我大魏死傷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
我上官家的幾個兒郎都戰死沙場,也沒阻擋住滄瀾大軍前進。
那時的上官家並不是榮王府,隻是上官將軍府。
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年。
如果再沒有轉機,我大魏將不複存在。
而就在大戰的第三年,我上官家最小的嫡係子孫上官毅歸來。
他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家人送出去學藝。
回來時還帶著一個女子,說是他娶的妻,叫金紅梅。
家裏看到他回來,毫不猶豫讓他快帶上妻子走,再也不要回上官家。
上官家想給自己留個後。
如果滄瀾攻入京城,上官家的人一個都別想活。
但先祖哪裏肯聽,他就是受師父之命,回來救國的。
而就在這時,這位女子站出來,她說她有好東西能助大魏打退滄瀾。
然後她就自己找了些東西做試驗,不讓任何人參與,隻她一個人。
上官家隻需給她提供她想要的東西即可。
那東西,先祖母說叫炸彈。當第一個做出來試驗時,震驚了所有人。
自此,他們夫妻一起上了戰場,一個在後麵做炸彈,一個在前麵指揮抗敵,那東西真是所向披靡,戰爭很快扭轉局勢,經過一年的拚死抗敵。終於把滄瀾敵人打出了大魏。
又反攻下他們四個城池。
滄瀾在炸彈的威力下,死了很多人。再也不敢抵抗,遞了降書。
但因為滄瀾的入侵,導致我大魏民不了生,先祖被氣得狠了,帶著妻子又悄悄潛入滄瀾,用一種很特殊的武器殺了他們的皇上和皇後。
等他們凱旋回京,先祖被封為榮王,並世襲罔替。
皇家與榮王府共同治理大魏江山,一個治國,一個守疆。
隻要大魏朝在,這個約定永不變。但榮王府不掌兵權,隻出征時才拿大印,回歸即刻交與皇上。
而他正是上官家在京城的第三代,所以一直稱其為第三代榮王,實際封王是第一代,以前是上官將軍府。
其妻才是最大的功臣,但她不要什麽榮譽,戰爭結束後,她安心做了個後宅女子,生兒育女。
榮王妃的地位僅次於皇後。
當時的先皇親自授予她超一品親王妃印。
當年在與滄瀾和談時,滄瀾割城賠錢,並與大魏簽下五十年不犯邊的協議。
但他們有一個要求,大魏不得再用那殺人利器。當時南蜀也強烈要求大魏不得再使用炸彈。
其實先王妃本就沒打算再用,那東西確實太過厲害,不適合存於世,但又怕多年以後滄瀾撕毀協議,所以就把秘方裝進一個鐵箱子裏。
然後留給後人,並留下話,有緣人可以打開。
所以大魏就靠這個一直震懾著滄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