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提高畝產
抄家流放?不怕!奶包囤糧滿倉肉 作者:抹茶紅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是,我跟你說啊,你瞧著吧,等過兩年,我們村不一定比你們村差。”馮蘭眼裏滿懷著期待,亮晶晶的,襯得她也很好看。
馮月笑著道:“那可太好了,我巴不得你日子過起來呢,聽你說的顧家人真不錯,不像我們村那個黎家,我跟你說啊,日子過的啥也不是,比我們這些老百姓都差遠了。”
她看了眼手帕包著的銅板,“拿著吧,我男人知道,他說了咱倆是親姐妹,相互幫襯著應該的。”
馮月搖搖頭,“不要了,今年過後能好一些,今年多虧了打土匪那幾百文錢,我沒花,留著呢。”
“外甥不是要讀書嗎?識兩個字也是好的。”
“不花錢的。”馮蘭笑道。
“不要錢?顧家白教啊?”馮月激動地問道,聲音都劈叉了,“顧家咋想的,再說了,讀書不要錢,筆墨紙硯的總要錢吧?也不知道需要多少,你收下吧。”
“那些也不要錢,顧家給的。”
馮月眼睛都瞪圓了,“我的個娘啊,那顧家真是活菩薩啊,不要錢是隻能你們村的娃娃,還是別的村都行啊,姐,要不……把我家那小子也送你這兒來吧,嘿嘿,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
馮蘭點點頭,卻沒有立刻答應下來,“那你跟我一起去吧,去問問顧家大嫂子,被拒絕了你也別不高興。”
“那哪能啊,我可不是那人。”
“他們家人好,何況你這回也幫了他們的忙。”
“早知道我就不收這個好處了。”馮月拍著大腿,兒子的前程可比這一兩銀子要貴重多了。
“沒關係的,別光顧著你家小子,丫頭也問問,我們村的女娃娃好些都去讀書了,這才多久啊,我瞧著一個個的都不一樣了,以前那小臉髒乎乎的,如今也眉清目秀了起來,這讀書啊還真養人。”
“是嗎?丫頭也能讀書?”馮月激動地道:“就是家裏少了個幹活的。”
“你這想法就不對,我們村的女人跟著瀾兒姑娘做事,沒找賺錢,就是我手笨,做不來這細致的活兒,我聽說顧家的鋪子要招人呢,我打算過去試試。”
馮月越聽越心動,恨不得也搬到這個村子裏來,這好處也忒多了。
姐妹倆等不及了,直接來了顧家。
張儀正在教孩子們讀書,馮月也聽不懂,可就覺得好,她呲著牙,想著自家閨女兒子也在這學堂裏的畫麵。
有人提醒張儀外頭有人站著。
“是我娘和二姨。”徐旺說道。
“你們把我剛剛教的詩文讀幾遍,回頭我會抽查你們的背誦情況。”張儀說完便打開們朝著二人走了過來。
馮月看待了,人長得美不說,就走起路來哪哪都是美的。
她偷摸地學了下,然後噗嗤一聲笑了,她還真學不來。
“有事兒嗎?”張儀柔聲問道。
馮月點頭又搖頭,倒是馮蘭已經跟顧家熟悉了,便直言道:“顧大嫂,我妹子是清水村的,家裏有兩個娃,一男一女,跟我家徐旺差不多大,她聽說您這教書,想著……想著……”
馮蘭用胳膊肘拐了下妹妹,“你自己個說吧。”
“我就是想問問您,能不能也讓我家那倆娃也來這兒。”
張儀略一沉思,“來倒是可以,不過孩子們能吃得了這個苦嗎?從你們村子裏過來,每天來回要走好幾裏路,遇上風雪天,很危險的。”
“不用,可以住我家,跟徐旺一起。”馮蘭期待地看著張儀。
馮月也緊張地大氣不敢出。
“那當然可以了,反正學堂裏還有位置,那就來吧。”
“這就同意了?”馮月激動地把心裏話說了出來。
張儀輕笑,“不然呢?”
“不是,我不是那個意思,錢的話……”
“跟他們一樣。”張儀柔聲說道。
“可我們不是這個村的。”馮月問。
她不是傻,還是把話說明白的好,免得到時候孩子們被趕出來。
“無妨,孩子們都是一樣的,不過我有個要求,那就是既然來了,就得好好讀書,認真對待,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半途而廢。”
“絕對不會,我發誓。”馮月激動地道:“您真是大好人。”
張儀笑了笑,她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但是搬出的事兒卻讓人內心溫暖。
“顧大嫂,您忙吧,我們去找暮暮……”
張儀眼珠轉了轉,“去吧。”
學堂到顧家沒幾步了,可是馮月卻激動地說個不停。
馮蘭都笑她跟個孩子似的。
黎暮暮正在看舅舅們采購回來的種子,別人都是自家留了種子的,可是顧家之前沒種過地,也就沒有種子,而且他們要的不隻是糧食種子。
黎暮暮還想種些不一樣的。
“暮暮,在家呢,冷不冷啊?”馮蘭笑嘻嘻地走了進來。
“徐大娘。”黎暮暮奶聲奶氣地跟人打了招呼,有看到馮月,也乖巧地喊了聲,馮姨母。
“這孩子,真乖。”
黎暮暮看到她們姐妹來就知道怎麽回事兒了,“事情辦妥了?”
“辦妥了!”馮月道,順勢把那一兩銀子也拿了出來,“暮暮啊,這錢我不能收。”
“為什麽?”
“我剛剛見過顧大嫂了,我們家倆娃能夠拉這兒讀書還不收錢,我……我感激不盡,這錢可不能要。”
“這錢是給您的辛苦錢,您收著吧,讀書的事兒可跟我沒關係。”黎暮暮笑著道。
沒錯,她就是要斷了黎淵和黎昭昭的後路。
這事兒是她跟馮蘭說的,要不是知道她們姐妹兩個的為人,她也不會找他們辦事。
“這……這也太不好意思了,我不過是說了幾句話,哪裏就值這麽多錢了?”
“值的。”黎暮暮笑著道。
馮蘭的眼睛眼睛看向了顧家剛剛買回來的種子上頭,忍不住歎了口氣:“哎呀,這玉米種子不太好啊。”
“我家的也不行,畝產太低了,也就三百斤,地也不行。”
馮月也歎了口氣,“種子不都是這樣的,誰家也不高,就是我們村的地能好一點,多一點,三百斤你還嫌少啊,你還想一千斤啊?”
黎暮暮眼前一亮,畝產一千斤,這在現代是很常見的事兒啊?
馮月笑著道:“那可太好了,我巴不得你日子過起來呢,聽你說的顧家人真不錯,不像我們村那個黎家,我跟你說啊,日子過的啥也不是,比我們這些老百姓都差遠了。”
她看了眼手帕包著的銅板,“拿著吧,我男人知道,他說了咱倆是親姐妹,相互幫襯著應該的。”
馮月搖搖頭,“不要了,今年過後能好一些,今年多虧了打土匪那幾百文錢,我沒花,留著呢。”
“外甥不是要讀書嗎?識兩個字也是好的。”
“不花錢的。”馮蘭笑道。
“不要錢?顧家白教啊?”馮月激動地問道,聲音都劈叉了,“顧家咋想的,再說了,讀書不要錢,筆墨紙硯的總要錢吧?也不知道需要多少,你收下吧。”
“那些也不要錢,顧家給的。”
馮月眼睛都瞪圓了,“我的個娘啊,那顧家真是活菩薩啊,不要錢是隻能你們村的娃娃,還是別的村都行啊,姐,要不……把我家那小子也送你這兒來吧,嘿嘿,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
馮蘭點點頭,卻沒有立刻答應下來,“那你跟我一起去吧,去問問顧家大嫂子,被拒絕了你也別不高興。”
“那哪能啊,我可不是那人。”
“他們家人好,何況你這回也幫了他們的忙。”
“早知道我就不收這個好處了。”馮月拍著大腿,兒子的前程可比這一兩銀子要貴重多了。
“沒關係的,別光顧著你家小子,丫頭也問問,我們村的女娃娃好些都去讀書了,這才多久啊,我瞧著一個個的都不一樣了,以前那小臉髒乎乎的,如今也眉清目秀了起來,這讀書啊還真養人。”
“是嗎?丫頭也能讀書?”馮月激動地道:“就是家裏少了個幹活的。”
“你這想法就不對,我們村的女人跟著瀾兒姑娘做事,沒找賺錢,就是我手笨,做不來這細致的活兒,我聽說顧家的鋪子要招人呢,我打算過去試試。”
馮月越聽越心動,恨不得也搬到這個村子裏來,這好處也忒多了。
姐妹倆等不及了,直接來了顧家。
張儀正在教孩子們讀書,馮月也聽不懂,可就覺得好,她呲著牙,想著自家閨女兒子也在這學堂裏的畫麵。
有人提醒張儀外頭有人站著。
“是我娘和二姨。”徐旺說道。
“你們把我剛剛教的詩文讀幾遍,回頭我會抽查你們的背誦情況。”張儀說完便打開們朝著二人走了過來。
馮月看待了,人長得美不說,就走起路來哪哪都是美的。
她偷摸地學了下,然後噗嗤一聲笑了,她還真學不來。
“有事兒嗎?”張儀柔聲問道。
馮月點頭又搖頭,倒是馮蘭已經跟顧家熟悉了,便直言道:“顧大嫂,我妹子是清水村的,家裏有兩個娃,一男一女,跟我家徐旺差不多大,她聽說您這教書,想著……想著……”
馮蘭用胳膊肘拐了下妹妹,“你自己個說吧。”
“我就是想問問您,能不能也讓我家那倆娃也來這兒。”
張儀略一沉思,“來倒是可以,不過孩子們能吃得了這個苦嗎?從你們村子裏過來,每天來回要走好幾裏路,遇上風雪天,很危險的。”
“不用,可以住我家,跟徐旺一起。”馮蘭期待地看著張儀。
馮月也緊張地大氣不敢出。
“那當然可以了,反正學堂裏還有位置,那就來吧。”
“這就同意了?”馮月激動地把心裏話說了出來。
張儀輕笑,“不然呢?”
“不是,我不是那個意思,錢的話……”
“跟他們一樣。”張儀柔聲說道。
“可我們不是這個村的。”馮月問。
她不是傻,還是把話說明白的好,免得到時候孩子們被趕出來。
“無妨,孩子們都是一樣的,不過我有個要求,那就是既然來了,就得好好讀書,認真對待,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半途而廢。”
“絕對不會,我發誓。”馮月激動地道:“您真是大好人。”
張儀笑了笑,她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但是搬出的事兒卻讓人內心溫暖。
“顧大嫂,您忙吧,我們去找暮暮……”
張儀眼珠轉了轉,“去吧。”
學堂到顧家沒幾步了,可是馮月卻激動地說個不停。
馮蘭都笑她跟個孩子似的。
黎暮暮正在看舅舅們采購回來的種子,別人都是自家留了種子的,可是顧家之前沒種過地,也就沒有種子,而且他們要的不隻是糧食種子。
黎暮暮還想種些不一樣的。
“暮暮,在家呢,冷不冷啊?”馮蘭笑嘻嘻地走了進來。
“徐大娘。”黎暮暮奶聲奶氣地跟人打了招呼,有看到馮月,也乖巧地喊了聲,馮姨母。
“這孩子,真乖。”
黎暮暮看到她們姐妹來就知道怎麽回事兒了,“事情辦妥了?”
“辦妥了!”馮月道,順勢把那一兩銀子也拿了出來,“暮暮啊,這錢我不能收。”
“為什麽?”
“我剛剛見過顧大嫂了,我們家倆娃能夠拉這兒讀書還不收錢,我……我感激不盡,這錢可不能要。”
“這錢是給您的辛苦錢,您收著吧,讀書的事兒可跟我沒關係。”黎暮暮笑著道。
沒錯,她就是要斷了黎淵和黎昭昭的後路。
這事兒是她跟馮蘭說的,要不是知道她們姐妹兩個的為人,她也不會找他們辦事。
“這……這也太不好意思了,我不過是說了幾句話,哪裏就值這麽多錢了?”
“值的。”黎暮暮笑著道。
馮蘭的眼睛眼睛看向了顧家剛剛買回來的種子上頭,忍不住歎了口氣:“哎呀,這玉米種子不太好啊。”
“我家的也不行,畝產太低了,也就三百斤,地也不行。”
馮月也歎了口氣,“種子不都是這樣的,誰家也不高,就是我們村的地能好一點,多一點,三百斤你還嫌少啊,你還想一千斤啊?”
黎暮暮眼前一亮,畝產一千斤,這在現代是很常見的事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