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來攻。


    劉邦臉色漸漸陰沉了起來,手握著那竹簡發出嘎吱嘎吱的響聲,他的力氣並不小,以至於讓如今聽覺很是靈敏的陸煊察覺到了什麽,停止了講述。


    “發生什麽事情了?”


    “沒事,家裏出現了些小事。”劉邦緩聲道,此時已經沒有心情聽所謂的‘推恩令’之事了。


    匈奴冒頓單於發兵二十萬攻打馬邑,這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目前王朝初建,百廢俱興。


    他不想大動兵戈。


    雖然說,這二十萬匈奴大軍對於漢朝來說,並不是很多,自他為天子後,漢朝實行全民皆兵的兵役製度,成年男子在二十歲後就要在所在的郡國服役一年,到京城和邊塞服役一年。


    全國有四成的土地被他封給了退役將士,可以說現在朝廷可常年可以保持一支百萬級別的大軍。


    但劉邦不想打,也打不起。


    無論勝了還是敗了,都不是他能接受的,漢朝沒有那麽多的糧食,也無法供給源源不斷的消耗糧草,同時各地諸侯國虎視眈眈,暗中招兵買馬,匈奴進攻馬邑他不可能指望著這些諸侯派兵幫助,很有可能他們到時還會倒戈一擊。


    外敵加上內亂,王朝麵對這種情況太脆弱了。


    劉邦心中思緒湧動,張良這個時候忽的拉住了劉邦的手,那意思很明顯。


    陸煊這裏,何時都能顧忌的上,若是想詢問問題,也仍然擁有一定的時間。


    可馬邑那邊,等不了。


    需要立刻商議,做出謀劃。


    “陸君,我和老房先出去一趟。”見狀,劉邦頷首,起身和張良離開陸煊的小屋子,隨後到了無人的區域,劉邦這才道:“馬邑有韓王信鎮守,縱然匈奴將二十萬大軍,也一時之間難以攻破馬邑,不用急。”


    劉邦倒是並未太過慌亂。


    漢朝現在確實窮,可能征善戰之兵將有很多,士兵數量上遠遠強於匈奴,區別隻是他想不想付出一定的代價迎戰匈奴罷了。


    若韓王信那邊能抵擋住匈奴,自然是最好了。


    “可韓王信若不敵呢?其本身就不臣服於我漢朝,隻是被迫麵對大勢從而願意受封王位。”


    “若匈奴攻勢猛烈,馬邑無法抵擋,韓王信必降!”


    張良露出擔憂之色,聞言劉邦哈哈笑道:“降了正好,省的朕不知如何殺了他。”


    “此事若是一個月前發生,朕會禦駕親征,迎擊匈奴。”


    “現在又有並肩王在,朕又會怕那匈奴麽?”


    一個月前,楚王韓信還未受封一字並肩王。


    那個時候匈奴進攻的話,劉邦隻能獨自迎戰,他不敢讓如韓信等諸侯王掌握更多的兵權和軍功,而現在卻不同了。


    論統兵能力,劉邦自認為僅弱於韓信、項羽罷了,他都敢親征匈奴,更何況又有了韓信幫助?


    “臣也懂些兵法,兩族交戰,勝負原因多矣,不可全壓於將領上。”張良勸解道,就算韓信擁有不俗的統兵能力,可未必就能真的做到百戰百勝,一旦麵對匈奴失敗了呢?


    那剛剛興建的大漢王朝將可能化為廢墟啊。


    “打不過,朕就想辦法和那匈奴談和。”


    “之前臣子們不是有言,和匈奴和親,可免於戰火麽?”


    “朕覺得這個建議很不錯,和親不過是送一個女人罷了,卻可以保住眾多將士性命,也可讓朕的漢朝休養生息,使得百姓耕於田地、糧食豐盈。”


    “朕不在乎這所謂的顏麵,和親也是送朕的女兒,丟人也就丟人了,等漢朝國力強大了,再讓後世子孫為朕報回來這個仇就好了。”


    劉邦擺了擺手。


    他的心很大。


    勝了,自然最好。


    敗了,那就想辦法求和。


    打不過,硬打,哭的是皇帝,是臣子,更多的依舊是百姓。


    其實他也覺得和親並不是很光彩的事情,但心中也覺得若是能用一個女人換來和平,換來無數將士的命,換來百姓休養生息,那為什麽不換?


    “對了,朕問問陸煊,這和親的想法後世人是如何評價的,是否丟人。”雖然說劉邦不在乎這些,但心中確實很好奇。


    張良心中有些無奈,現在隻希望韓王信能守下馬邑了。


    不然,是戰是和,都非好事啊。


    “陸君,為你準備的院子清掃的差不多了,這兩日就可以搬過去了。”劉邦進入屋內露出微笑來,拉著陸煊的手。


    感受到那大手的溫暖,陸煊心中很感激。


    難得能在這古代中遇到好心人啊。


    “對了陸君,你說和異族采取和親之策,丟不丟人?”


    “你們後世是如何評價這種行為的?”


    劉邦很是直接了當的詢問,主要也確實是時間有限,他想從陸煊這裏弄清楚後世對於‘和親’的看法,如果後世人也不在乎的話,那到時候打不過匈奴,他就和親了。


    反正他也不在乎自身麵子。


    和親之策?


    陸煊心中一頓。


    他立刻想起了後世網絡上流傳的,關於明朝的一句話。


    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事實上,縱觀整個明朝的曆史,也確實相應的做到了這一切。


    至於和親之策到底丟不丟人。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尤其是漢族政權統治時期,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存在著強烈的華夷之辨觀念,在這種觀念下,和親被視為一種不得已的妥協行為,中原王朝的統治者往往自認為是華夏正統,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和親,可能會被看作是向“夷狄”低頭。


    在漢朝初期,匈奴勢力強大,漢朝為了邊境的和平,采取和親政策,這在當時一些士大夫眼中是一種無奈之舉,甚至被認為是一種屈辱,因為從傳統觀念來講,中原王朝應該是以自身的強大文化和軍事力量來使周邊民族臣服,而不是通過嫁公主這種相對“示弱”的方式來換取和平。


    但從後世視角和利益角度來看,和親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外交手段,在古代,它是通過婚姻紐帶建立起中原王朝與周邊民族的友好關係,促進文化交流和經濟往來;實際上,和親在很多時候也為中原王朝帶來了諸多利益。


    如唐朝時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給鬆讚幹布,這一和親事件加強了唐朝和吐蕃之間的聯係,文成公主帶去了大量的中原文化、技術,促進了吐蕃地區的發展。


    同時,雙方的邊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和平穩定,這有利於雙方的貿易和人民生活。


    所以,和親在客觀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種羞辱性的行為。


    若是陸煊依舊身處於後世,可能會因為這個問題和現代人好生辯駁一番,因為和親之策站在古代既是屈辱的同時,也確確實實帶來了許多好處,而有的人總是下意識的認為和親就是丟人的行為,而無腦吹捧明朝的不和親政策。


    可陸煊現在是身處於明朝。


    並且,他這個現代人將帶著自己的知識、文化等等,改變這個大明王朝。


    日後,大明王朝將屹立於世界之巔。


    這種情況下,和親?


    和什麽親,堂堂正正的打過去!


    根本不需要和親,哪個異族若動了忤逆的念頭,他必創造出各種火藥技術,讓異族知道知道厲害。


    心中這般想,陸煊立刻道:“和親政策確實有著不可反駁的好處,但是在我們後世人看來。”


    “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才是鐵血華夏!”


    “和什麽親?堂堂正正的打過去!就因為我朝國策中的不和親、不納貢之策被曆代君王所在遵守,我朝才被後世人所敬仰、喜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劇透明史,可這裏是大漢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字王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字王詔並收藏開局劇透明史,可這裏是大漢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