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與敵戰,若我軍曾經挫衄,須審察士卒之氣。氣盛,則激勵再戰;氣衰,則且養氣,待其可用而使之。法曰:「謹養勿勞,並氣積力。」
秦始皇問李信曰:「吾欲取荊,度用幾何人?」對曰:「不過二十萬人。」及問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王曰:「將軍老矣!何怯也!」乃命信及蒙恬將二十萬人伐荊。翦因不用,遂謝病歸頻陽。信〔攻平輿〕,蒙恬〔攻寢〕,大破之。〔信又攻鄢郢,破之。〕乃引兵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不頓舍,大敗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信奔還。王怒,自至頻陽見王翦,強起之。對曰:「老臣悖亂,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王從之。翦遂將兵,王送至灞上。荊人聞之,悉兵以禦翦。翦堅壁不戰,日休士卒,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與士卒同甘苦。久之,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翦曰:「可用矣。」荊人既不得戰,乃引而東。翦追擊,大破之。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荊兵遂敗走,翦乘勝略定城邑。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我軍曾經遭受過挫敗,就必須詳細觀察部隊士氣狀祝再采取行動。如部隊士氣仍然旺盛時,就激勵他們同敵人再戰;如士氣已經衰落時,則應暫且養精蓄銳,等到士氣旺盛可用時,再用他們對敵作戰。誠如兵法所說:“注意休整部隊,不使他們過於疲勞;要保持旺盛士氣,積蓄部隊戰鬥力。”秦王嬴政問李信道:“我打算攻取楚國,你估計要使用多少部隊?”李信回答說:“不過二十萬人罷了。”秦王又問大將王翦,王翦卻回答說:“非六十萬人不行。”秦王聽後不無譏諷地說:“王將軍老了,為什麽這樣膽怯呢!”於是,任命李信和蒙恬為將率領二十萬人南下攻打楚國。王翦因為自己的意見不被秦王采納,便托病辭職回了老家頻陽。李信率兵進攻平輿,蒙恬率兵進攻寢邑,皆大敗楚軍。之後,李信又進攻鄢郢,擊敗楚軍後,便領兵西向,與蒙恬在城父會師。楚軍乘李信領兵西向之機,尾隨於後,三天三夜沒有停息,結果把李信軍打得大敗,攻占了兩個營壘,殺死了七個秦國都尉,李信兵敗逃回秦國。秦王得此消息,大發怒火;他親自馳往頻陽見王翦,強行起用王翦為將。王翦無奈,隻好應允說:“老臣體弱多病,昏亂不明。如果大王必不得已而用我的話,那就非六十萬人不可。”秦王采納了王翦的意見和要求。王翦於是率軍出征,秦王親自送行到灞上。楚國聽說了,於是調集全部兵馬抗擊王翦部隊。但王翦采取堅守營壘,不與楚軍交戰之策,天天休整部隊,讓士卒們沐浴健身,並用豐美可口的飲食撫慰關心他們,王翦親自與士卒們同甘共苦。這樣過了很久以後,王翦詢問部隊是否做了遊戲和訓練?部下回答說:“正在投射矢石,練習跳越障礙。”王翦聽後高興地說:“部隊可以投入作戰了。”楚軍由於多次挑戰而秦軍閉壘不出,無奈隻好引軍向東撤退。王翦乘機揮軍追擊,大敗楚軍;追至蘄南,擊斬了楚將項燕。楚軍倉皇潰逃,王翦乘勝攻占了楚國一些城邑。
【賞析】
本篇以《養戰》為題,旨在闡述部隊受挫後怎樣休整和提高士氣準備再戰的問題。它認為,當部隊遭到挫敗以後,務必根據部隊士氣狀況而決定戰守之策。士氣旺盛時,就激勵其再戰;士氣衰落時,就休整部隊,待其精銳氣盛之時,再用以對敵作戰。曆史的經驗表明,世間事物,有張有馳,張馳交替而適度,事物之發展方有生機。軍隊作戰機製的正常運行其理一焉。從部隊實際情況出發,既要注意發揚部隊對敵連續作戰的作風,又能注意適時休整部隊而養精蓄銳,才能使部隊保持旺盛的士氣和強大的戰鬥力。本篇能夠從休整部隊與提高士氣的關係,著重闡明了養精蓄銳的重要性,這是十分可貴的思想。戰國末期,秦將王翦對楚軍的作戰,就是充分體現養精蓄銳以利再戰指導原則的典型事例。老將王翦奉命率領六十萬大軍進至平輿漢,他根據楚國地廣兵多,難以速勝的實際情況,采取了堅壁不戰,以逸待勞的正確方針,抓緊時間整訓部隊,大力開展以“投石超距”為內容的軍事訓練,使秦軍戰鬥力得到極大提高。楚軍因“數挑戰而秦不出”(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下同),無奈隻得引軍東撤。王翦依據新的敵情實際,適時轉守為攻,乘楚軍師老兵疲向後撤退的有利時機,立即揮軍追擊,結果大敗楚軍,擊斬其將項燕,並“乘勝略定荊地城邑”,為爾後俘獲楚王負芻和滅亡楚國,奠定了勝利基礎。
凡與敵戰,若我軍曾經挫衄,須審察士卒之氣。氣盛,則激勵再戰;氣衰,則且養氣,待其可用而使之。法曰:「謹養勿勞,並氣積力。」
秦始皇問李信曰:「吾欲取荊,度用幾何人?」對曰:「不過二十萬人。」及問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王曰:「將軍老矣!何怯也!」乃命信及蒙恬將二十萬人伐荊。翦因不用,遂謝病歸頻陽。信〔攻平輿〕,蒙恬〔攻寢〕,大破之。〔信又攻鄢郢,破之。〕乃引兵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不頓舍,大敗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信奔還。王怒,自至頻陽見王翦,強起之。對曰:「老臣悖亂,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王從之。翦遂將兵,王送至灞上。荊人聞之,悉兵以禦翦。翦堅壁不戰,日休士卒,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與士卒同甘苦。久之,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翦曰:「可用矣。」荊人既不得戰,乃引而東。翦追擊,大破之。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荊兵遂敗走,翦乘勝略定城邑。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我軍曾經遭受過挫敗,就必須詳細觀察部隊士氣狀祝再采取行動。如部隊士氣仍然旺盛時,就激勵他們同敵人再戰;如士氣已經衰落時,則應暫且養精蓄銳,等到士氣旺盛可用時,再用他們對敵作戰。誠如兵法所說:“注意休整部隊,不使他們過於疲勞;要保持旺盛士氣,積蓄部隊戰鬥力。”秦王嬴政問李信道:“我打算攻取楚國,你估計要使用多少部隊?”李信回答說:“不過二十萬人罷了。”秦王又問大將王翦,王翦卻回答說:“非六十萬人不行。”秦王聽後不無譏諷地說:“王將軍老了,為什麽這樣膽怯呢!”於是,任命李信和蒙恬為將率領二十萬人南下攻打楚國。王翦因為自己的意見不被秦王采納,便托病辭職回了老家頻陽。李信率兵進攻平輿,蒙恬率兵進攻寢邑,皆大敗楚軍。之後,李信又進攻鄢郢,擊敗楚軍後,便領兵西向,與蒙恬在城父會師。楚軍乘李信領兵西向之機,尾隨於後,三天三夜沒有停息,結果把李信軍打得大敗,攻占了兩個營壘,殺死了七個秦國都尉,李信兵敗逃回秦國。秦王得此消息,大發怒火;他親自馳往頻陽見王翦,強行起用王翦為將。王翦無奈,隻好應允說:“老臣體弱多病,昏亂不明。如果大王必不得已而用我的話,那就非六十萬人不可。”秦王采納了王翦的意見和要求。王翦於是率軍出征,秦王親自送行到灞上。楚國聽說了,於是調集全部兵馬抗擊王翦部隊。但王翦采取堅守營壘,不與楚軍交戰之策,天天休整部隊,讓士卒們沐浴健身,並用豐美可口的飲食撫慰關心他們,王翦親自與士卒們同甘共苦。這樣過了很久以後,王翦詢問部隊是否做了遊戲和訓練?部下回答說:“正在投射矢石,練習跳越障礙。”王翦聽後高興地說:“部隊可以投入作戰了。”楚軍由於多次挑戰而秦軍閉壘不出,無奈隻好引軍向東撤退。王翦乘機揮軍追擊,大敗楚軍;追至蘄南,擊斬了楚將項燕。楚軍倉皇潰逃,王翦乘勝攻占了楚國一些城邑。
【賞析】
本篇以《養戰》為題,旨在闡述部隊受挫後怎樣休整和提高士氣準備再戰的問題。它認為,當部隊遭到挫敗以後,務必根據部隊士氣狀況而決定戰守之策。士氣旺盛時,就激勵其再戰;士氣衰落時,就休整部隊,待其精銳氣盛之時,再用以對敵作戰。曆史的經驗表明,世間事物,有張有馳,張馳交替而適度,事物之發展方有生機。軍隊作戰機製的正常運行其理一焉。從部隊實際情況出發,既要注意發揚部隊對敵連續作戰的作風,又能注意適時休整部隊而養精蓄銳,才能使部隊保持旺盛的士氣和強大的戰鬥力。本篇能夠從休整部隊與提高士氣的關係,著重闡明了養精蓄銳的重要性,這是十分可貴的思想。戰國末期,秦將王翦對楚軍的作戰,就是充分體現養精蓄銳以利再戰指導原則的典型事例。老將王翦奉命率領六十萬大軍進至平輿漢,他根據楚國地廣兵多,難以速勝的實際情況,采取了堅壁不戰,以逸待勞的正確方針,抓緊時間整訓部隊,大力開展以“投石超距”為內容的軍事訓練,使秦軍戰鬥力得到極大提高。楚軍因“數挑戰而秦不出”(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下同),無奈隻得引軍東撤。王翦依據新的敵情實際,適時轉守為攻,乘楚軍師老兵疲向後撤退的有利時機,立即揮軍追擊,結果大敗楚軍,擊斬其將項燕,並“乘勝略定荊地城邑”,為爾後俘獲楚王負芻和滅亡楚國,奠定了勝利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