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裏,姐妹兩人都有些不可思議的互相看了好久好久。


    眼看著,家裏的其它人都離開了,她們才放心的開始討論了起來。


    安鬆香放低了聲音問著:“姐,你挪戶口的事情,要怎麽辦?”


    “這事我得先問問學校才知道。”安鬆雨也不是很清楚。


    畢竟前世她幾乎沒有操心過這些事情。


    從學校畢業後,她就按照學校的雙選政策,直接進入了南市的大酒店從前台服務員做起。


    並且在明年,就會與丈夫在南市組成小家庭。


    要說起來,對於順城未來一二十年的發展,安鬆雨所了解的並不是特別細致。


    也就是江村的拆遷,是涉及了她們一大家子命運的轉折點。


    不然安鬆雨即使重新來過。


    也不能完全確定拆遷的確切時間。


    “那你得趕緊去辦!”安鬆香趕緊催促著。


    她心中對於父親的想法也有幾分猜測。


    但不管怎麽樣,如果江村注定了會拆遷,她們姐妹倆隻憑戶口在村裏,也都能額外得到一份安置費。


    這隻有占便宜的事情,安鬆香肯定不想錯過。


    安鬆雨的想法也與妹妹沒什麽差別。


    她趕緊點了頭:“我回去就跟霞姐打招呼,讓她盡量給我排到最近休息。”


    “最好是明天……那樣的話,我們倆的戶口就能一起處理。”安鬆香頗有些向往。


    卻也更怕這事出紕漏。


    畢竟她們父親明顯是避開了母親來通知兩人。


    要是為了處理兩人戶口的事情,請太多假,說不定就會被母親知道。


    要按照畢麗珠的性子。


    這種又不是把屬於兒子的利益分給女兒,她應該也會極力為女兒們爭取才是。


    可現在不是情況特殊,姐妹倆也不敢在這種時候,隨便惹她的眼。


    姐妹倆再心急,這事也得等安鬆雨下午上班的時候才能去處理。


    於是,兩人也幹脆鎖了門,離開了家。


    雖然拆遷的消息不能打聽,可一些相關聯的其它消息也不是不能關注。


    而在姐妹倆各自忙碌的時候,安建平三人也到了江村。


    在江村村口下了公交車,安建平看向兒子,問著:


    “鬆林,小宣,我要先去隊長家裏一趟,你們是跟我一起,還是先去其它地方?”


    安鬆林與夫婚妻互視了一眼,不約而同的拒絕著:


    “爸/伯父,我們想先隨便看看!”


    安建平也不意外,向兩人點了點頭後,就直接去了村委。


    今天他來江村,確實有正事要處理。


    江村的村委就在村口不遠處,是一棟建了明顯有些時間的二層小樓。


    安建平敲響二樓最裏麵的辦公室。


    裏麵早已經在等著的村長江文林抬起頭來。


    看到安建平後,立刻招呼起來:“建平,你到了啊!快進來坐!”


    “林叔!”安建平也客氣的招呼了一聲。


    等兩人分別坐下,並泡上茶了之後,江文林才沉吟了一番,問著:


    “建平,我好似聽你哥說,你準備把村裏的兩塊宅基地都讓出來?”


    安建平頗有些不好意思的搖了搖頭:


    “林叔,現在倒沒有這種想法了。就是當時……有些急了,才會想到這些。”


    江文林微鬆了口氣,格外語重心長的道:


    “建平啊,要說起來我們兩家也不算是外人。”


    “你家要是真有急用錢的地方,回村子裏來說一聲。”


    “畢竟前些年,村裏哪一家沒有受過你的幫助。”


    “相信隻要你願意開口,多的沒有,一家千百塊的還是能給你湊上的。”


    “那不用那不用!”安建平趕緊直擺手。


    想了想,他幹脆趁這個機會,試探的問著:


    “對了,林叔,聽說村裏有不少魚塘、桑田、花田一類的都沒有承包出去?”


    江文林無奈的看了一眼安建平。


    他以為這隻是江建平不願意提缺錢的事情,才隨意找了個話事情來轉移話題。


    不過這事,基本長期在村裏的都知道。


    江文林也就順著安建平的問題聊了起來:


    “村裏確實還有不少魚塘跟桑田、花田等都沒有承包出去。”


    “不過這些沒有承包出去的位置,都不是特別好。”


    “建平你大多數時間在城裏,可能不知道村裏現如今的情況。”


    “村裏現如今絕大多數人都在辦農家樂或者是特色采摘,為了更好的招待客人,大家即使自家也有地,都寧願去承包距離村口更近的位置。”


    “畢竟這些位置,交通更方便,也更容易招呼客人。”


    江村在還沒有實行家庭承包製之前。


    就以種植桑林、養蠶采繭,成了附近頗為有名的富村。


    在安建平中專畢業,且以優異的成績被留在城裏的絲織廠後。


    江村的蠶繭更是可以直供絲織廠。


    於是,江村也更加大力的發展起了桑基魚塘的模式。


    這樣的模式,甚至就是在實行家庭承包製之後,也都沒有改變。


    不過當時江村分地時,也采取了兩種模式。


    一種是適合種植糧食、蔬菜的,直接分給了各家。


    另外一種,則是原本那些不適合種植的低窪、荒地等徹底開發出來,發展出來的桑基魚塘。


    還是由各家出人,進行集中管理。


    所以在江村,屬於村集體的土地麵積一直不小。


    後來,江村找到了更好的發展方向,可大部分的桑基魚塘也一直沒有動過。


    隻不過分配給各家的土地,變成了一塊塊的花田、果園。


    再到現如今的農家樂開始興起。


    村裏各家的事情都已經忙不完。


    原本帶領著整個村子致富的那些桑基魚塘,花田等,就慢慢的荒廢了。


    最近這兩年,村裏的幹部們一直在想辦法。


    想要把這些逐漸荒廢的土地重新利用起來。


    隻是那些因地勢而改造的桑基魚塘,實在是不太適合重新改成菜地、果園等。


    那些荒廢的花田,也都距離村子較遠。


    即使村幹部們帶頭去承包,也都難以改變村裏的這種情況。


    江文林想著,就忍不住歎息了起來。


    安建平原本也知道一些村裏的情況。


    卻並不知道村裏幹部們的態度。


    現如今看到江文林的樣子,心中的某個想法又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十年代拆遷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涼不是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涼不是秋並收藏九十年代拆遷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