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前兩天,正好輪到安鬆雨休息。


    她特意坐車去了江村。


    經過足足一個月的努力,江村的四棟宅基地已經完成了基礎的施工。


    接下來聽說主體施工的速度就會快很多。


    基本上,按照天氣跟人工、材料等來計劃,最快能夠做到一星期一層。


    最慢也不會超過十天。


    除此之外,安建平已經在開始尋找適合的裝修師傅了。


    至於裝修材料,他們倒是去了隔壁的林村求教。


    畢竟,林村預備要做出租房生意的,可不是一兩家。


    盡管,大多數人都限於資金的不足,都寧願選擇多建一層,也不想花費那個錢來進行簡單的裝修。


    但也有一些想要做精品出租生意的,還是花了點錢去進行簡單裝修。


    安建平手上的錢不多。


    也不準備弄的太精致,隻是想要爭取這個未裝修跟裝修間的賠償差別罷了。


    除此之外,安建平還拜托了在良地搬家公司上班的安家老四安建安。


    但凡搬家時遇上能夠使用的家具,都麻煩幫他留著。


    小件就先幫忙收集一下,大件他下班後就想辦法弄回來。


    現如今,收回來的那些舊家具,雜七雜八的堆在安爺爺安奶奶的老房子旁邊。


    用東西好好的蓋著。


    等到時候房子建好了,再看看哪些適合擺放。


    給他們家建房子的都是熟手。


    聽說這兩年基本都是在林村、江村兩個地方幹。


    安鬆雨大概的看了一圈後,就趕緊去蠶房那邊給爺爺奶奶幫忙了。


    現如今,正是蠶房最忙碌的時候。


    安鬆雨到的時候,就看到別說蠶房的兩個固定工人,就是爺爺奶奶,都在給架子上的蠶添加桑葉。


    一筐子一筐子才剛采回來不久的桑葉,在四個人的手上很快就清空了。


    所幸,蠶房的蠶匾上都已經鋪上了充足的桑葉。


    史又琴捶了捶酸疼的腰站了起來,就正好看到站在蠶房門口的安鬆雨。


    她揮了揮手:“這邊的蠶剛好加上桑葉,你就不用管了,去後麵的其它蠶房看看吧!”


    安鬆雨點了點頭,微微遲疑了一下,才不好意思的叮嚀著:


    “奶奶不要太辛苦了。”


    “你以為我想辛苦?”史又琴沒好氣的白了眼孫女:


    “還不是你爸那邊一直都沒有找到適合的人。”


    安鬆雨瞬間無話可說了。


    想到現如今的蠶剛好進入四齡期,每天隻是喂桑葉都得兩三次,也難怪奶奶辛苦了。


    至於找人這事……


    當初她爸還真是想的太好了。


    整個四百來畝的桑園。


    其中大大小的魚塘所占麵積,達到百分之六十左右。


    唯有剩下的百分之四十,才是桑田。


    安建平根據村裏人的指點,在四個麵積較大的魚塘邊,修建了四個大型蠶房。


    那是長20米,寬10米,高3米的寬大棚子。


    花費最多的不是搭建的人工,而是材料。


    除此之外,還根據地利,在其它較小的魚塘旁,分別建立了百來平的中型蠶房,跟幾十平的小型蠶房。


    當然,這麽多的蠶房,最初時能夠兩人打理。


    後麵肯定不行了。


    除此之外,還得招收一些摘桑葉的臨時工。


    這個是按照摘取桑葉的重量算錢。


    甚至找的是江村另外一個方向的婦女,或者是江村一些不放假時,自家農家樂沒什麽活,又閑不住的本村婦女。


    安鬆雨先去其它幾個大型蠶房看了一遍,盡管沒有看到人影。


    但每張蠶匾裏麵的桑葉都是鋪好的。


    她對養蠶不算精通,也沒有辦法觀察仔細了。


    於是,她又去了那些小型跟中型的蠶房。


    在這裏,才發現養蠶人的身影。


    他們早已經不隻一次看到安鬆雨,互相間打了招呼,就一起忙碌了起來。


    “最近蠶齡大了一些,你們忙的過來嗎?”安鬆雨一邊忙碌著,一邊還順便關心著。


    由最初來的兩人介紹過來的中年婦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這還好!”


    看安鬆雨好似不是很能理解的樣子,她又仔細解釋了一句:


    “蠶越大就越能吃。”


    “但蠶大了,喂養就方便了很多。”


    “以前蠶小,桑葉都得切碎了才能喂。”


    “現在蠶已經到了四齡期了,摘桑葉的時候注意一些,就能夠直接喂了。”


    “而且,蠶越小喂養的次數就越多。”


    “現在蠶大了,喂養的次數反倒減少了不少。”


    說完,婦人好似更加不好意思了,微動了動嘴唇,才下定決心說著:“這些,還都是嬸子教給我們的。”


    “怕我們隻是聽不懂,昨天喂養的時候都帶著我們一起。”


    “每個蠶房,叔嬸也都會一一檢查。”


    “前幾天的病蠶,就是叔最先發現的。”


    說完,她才反應過來,給主家說這樣的事情,那不是表明了她自身實力的不足?


    可想想好似有病蠶這事,應該也瞞不過主家。


    隻是這家的姑娘年紀也不大,估計也不是很懂而已。


    安鬆雨更加慚愧,可她也實在是抽不出時間來幫助爺爺奶奶。


    倒是等到她三個月實習期滿之後。


    這一次,安鬆雨並不準備參加學校舉行的校園招聘。


    前世,她在南市第一酒店做了足足二十來年,從最初的前台小員工。


    做到了大堂經理,甚至是後來的vip的客房管家。


    要說有什麽收獲,估計就是除了工資之外,就是一個累字吧!


    做服務這一行,特別是酒店這一行。


    輪班都是一個常態。


    別人的加班才會熬夜,她的職業生涯中,輪班時的夜班是必不可少的。


    不輪班也不過是後麵升職後的幾年。


    而她的記憶沒有錯的話,江村的拆遷應該是在國慶節之前。


    至於具體時間,當初還在南市上班的安鬆雨,並不是特別清楚。


    她隻知道國慶放假時回來,他們家以及整個江村的天都變了。


    所以,安鬆雨已經下定了決心。


    等她實習結束後,回學校去完成畢業手續,拿到畢業證她就會先回村裏來。


    在拆遷前,她就先幫著打理村裏的事情。


    至於其它,就等到拆遷之後了。


    重新再來一次,安鬆雨原本的想法也不多。


    可既然能夠回到拆遷前,她覺得……或許她也可以多想一點。


    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她們村拆遷後,除了極少部分人沒能把拆遷款好好利用。


    大多數人家,都把拆遷款用到了不錯的地方。


    江家的某兩家,聽說有一個嫁到隔壁市的親戚,她家那邊距離海邊不遠。


    他們村拆遷的時候,正好趕上那邊海邊開發。


    於是,兩家一起,再拉了幾家去那邊買地建了公寓。


    然後就變成了公寓式酒店。


    安鬆雨也不貪心其它的。


    就希望再來一回,她曾經努力花費了好幾年的學習,不再白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十年代拆遷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涼不是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涼不是秋並收藏九十年代拆遷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