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暹三十餘歲,正值壯年,身形魁梧。
騎乘一匹雄健青灰馬上,也是金甲金盔卻無什麽繡袍,隻外罩一領絳色征袍。
見北麵虎賁竟敢沿著馳道列陣,以橫陣緩緩壓來。
他勒馬對跟在身邊的頭目笑說:“本以為侯氏部曲矯言欺我,不曾想這幫小兒著實狂妄。暗算李樂之餘,還敢來襲我!”
這頭目左手挽著韁繩,右手握持‘征東將軍’戰旗扛在肩膀,也是笑說:“小兒遠道而來,人馬疲敝,是為將軍送馬而來。”
“是啊,奪他馬匹,再去絳邑問趙彥匹夫意欲為何!”
韓暹笑容得意,高聲:“還要與天子問個明白!”
“就是,定要問個明白!”
另一個扛旗的騎將高聲應答:“朝廷有負將軍,非拜大將軍不可!”
他扛著的是一麵‘幽州牧’戰旗,身邊還有一個扛著‘韓’字戰旗的騎將,立刻也大聲瞪眼:“大將軍開府錄尚書台事,將軍可要征辟仆做個掾屬!”
“哈哈!做什麽掾屬,我讓你做將軍!做一方太守!”
韓暹大笑著,右手舉起馬鞭,百餘騎漸漸減速,後方揚塵順風而來。
北麵一裏外,趙基四隊列陣完畢,他扭頭看右邊,騎曹王琦、常茂四隊騎士也迂回到馳道西麵半裏外,開始整隊。
稍稍逆風,揚塵向北。
見對麵騎士有降速、整隊的架勢,趙基歪頭問身邊韓述:“怕不怕?”
韓述愕然,果斷回應:“不怕!”
“我眾敵寡,那就上吧!”
趙基輕踹馬腹,身後戰車上高陽龍高舉一杆新縫製的戰旗,上書四個字:奉詔討賊。
四隊虎賁騎士組成v字雁形陣驅馬上前,談不上陣型齊整。
而趙基就如v字中前端的鑲嵌的金色寶石,身後跟著韓述、裴豹等十幾名騎從。
就連胡班也端著弩,等待接戰射殺敵騎的機會。
讓趙基意外的是對麵百餘騎竟然勒馬不動,難道就這麽等著己方衝擊?
還是說他們料定自己是騎射騷擾?
也對,沒有雙邊馬鐙的當下,隻有真正的驍騎才能驅馬衝擊、馬上搏鬥。
絕大多數騎兵都是遊騎、騎射為主,近身搏殺為輔。
隻有漢胡精銳騎士,才有發動突擊戰術的素質。
對方不肯動,趙基感覺對方是想等己方馬力衰竭,再後發製人。
馳道西麵,莢童持戟斜指南麵正快步行軍的賊軍步兵:“你去侵擾,我率本隊策應趙中郎!”
“是!”
常茂年紀小,手中騎矛一揮驅馬就走,他麾下兩隊騎士跟隨他向南推進。
隨著常茂這裏運動起來,行進中的敵方步兵縱隊扭曲起來。
馳道之西揚塵彌漫,對方行軍縱隊隻能見常茂隊踩踏揚塵而來,看不清楚常茂背後虛實。
出於謹慎,整個步兵行軍縱隊就地防禦,二三百人一陣,形成大致三個戰團。
軍吏頭目呼喝聲中,盾兵列在前,弓兵也列隊拉弦。
而常茂察覺到背後揚塵後,想到一個主意,可惜時間緊迫已經來不及施展。
隻能勒馬減速,控製騎隊相隔二百步盯著對方。
此刻莢童緊張觀望,很希望趙基射殺韓暹。
即便不能射殺,也要攪亂韓暹的騎兵。
此刻韓暹回頭看南邊,見步兵行進縱隊突然停留,罵道:“小兒好膽!”
他更氣憤的是步兵的執行力,稍稍逮到機會就開始懈怠。
而這時候聞喜南門開啟,一支百人規模的步騎戰團企圖殺出。
附近一隊虎賁騎士立刻糾纏上去,這對賊兵也不敢步騎脫離作戰,隻能騎兵掩護兩翼,由步兵持強弓步射驅逐虎賁的騷擾。
這一隊虎賁隸屬於敬純,他很快帶著另一隊朝這裏匯合。
而騎曹王琦還握著兩隊虎賁,警惕可能出現在其他變故。
他也觀望馳道南邊一裏外的戰鬥,心情緊張。
“著~!”
趙基抓牛角騎弓拉滿,一箭射出,九十步外韓暹歪頭一躲,他身後一名扛旗騎將腦門中箭。
箭矢射中頭盔正中彈飛出去,這人脖子向後劇烈一仰,瞪著眼睛暈厥,緩緩側翻落馬。
見旗幟要落,身邊另一個騎士探手抓住旗杆,驚駭望著回頭的韓暹。
騎射往往都是三五十步,投矛飛斧更是隻有十幾步,對方八十步、九十步外逆風騎射,已然超出了韓暹周圍人的認知。
步弓往往能比騎弓遠二十步,騎射也不如步射能發強力。
韓暹回頭之際就見趙基又是一箭射來,這次他低頭趴伏,身後一名騎士這次麵門中箭,也是掉落馬下。
“賊子欺我無人!”
韓暹惱怒異常,恨聲之際狠踹馬腹,狠狠拉扯韁繩強拽著馬匹橫著轉向就要走,身邊騎士見狀紛紛打馬向兩側移動。
見對方騎隊向兩翼擴散,趙基盯著三麵戰旗追逐,也不再精細瞄準。
用更多心思控馬保持身形穩定,抓騎弓拉滿就朝戰旗處射擊。
隨著雙方距離迅速拉近,他的射擊準度快速回複。
相距大約三十步時,他身邊韓述持弩瞄著前方扣發機簧。
隨即將弩裝入馬具,取騎弓快速射擊,弓拉六七分滿,以幹擾對方弓手為主。
而裴豹、胡班都持弩不發,隨行的騎奴也不瞄準,都是速射,以壓製對方為主。
箭矢隻要射中對方的馬匹,馬匹受驚難以控製,基本上對方就失去了反擊能力。
兩翼的虎賁騎士仿佛水流一樣,貼近二三十步時向兩翼偏轉,也是張弓速射。
虎賁騎士數量多,時不時有中箭的,但落馬現象較少。
對方也擴散開向兩翼撤離,一時間馬匹驚亂的現象密集,受驚馬匹又幹擾身邊反擊的騎士,反而無法壓製虎賁騎射。
而趙基追逐韓暹,距離十幾步時,每次張弓都能射落對方一人。
一名持‘征東將軍’戰旗的騎士穿戴爛銀鎧,更是被他近距離一箭射中顱後,整個人趴伏馬背上不動了。
手中旗幟墜地,趙基身後一名騎奴見狀鐙裏藏身,探臂抄起這杆旗幟,倒拖著。
這騎奴稍稍回氣,腰腹運勁兩腿夾著馬腹,翻身而起坐穩在馬背上。
不等他麵露笑容,一枚流矢從前方射來,紮在他左肩,險些鬆開韁繩從馬上墜落。
韓暹向西而逃,邊上觀戰的莢童也立刻加入追逐。
韓暹見狀急速調轉馬頭又向東麵而去,那裏涑水洶湧,河麵寬廣。
顧不得會不會淹死,他寧可驅馬躍入涑水去賭命,也不想被虎賁騎士包圍。
落入包圍,虎賁騎士眾多,誰能解救他?
韓暹急忙調頭之際,身邊又一個扛韓字戰旗的親隨後背中箭,整個人立刻栽落,旗幟脫手,偏偏左腳被單邊皮革馬鐙纏住,整個人跌落後剛彈起,就被馬匹拖拽滑行。
韓暹回頭觀察趙基,餘光也瞥到了這倒黴的騎從。
又看到另一個騎從丟棄‘幽州牧’戰旗,不顧一切向南奔逃。
馳道距離涑水也就三裏路程,韓暹驅馬躍入稻田中,不想水田泥濘,馬蹄陷入。
趙基追到水田邊上,見韓暹握馬鞭狠抽坐騎,艱難跋涉,彼此不過相距三十步。
於是趙基抬腿一躍跳下馬,從馬具裏抽出畫弓,抽一支箭,弓拉圓滿,輕輕撒放。
箭矢在他視線內拖動殘影,摜入韓暹肩背。
韓暹整個人身形一振,不等他轉頭,趙基第二箭射來,正中韓暹盔後,直接洞穿韓暹後腦。
“他死的真痛快。”
趙基轉身觀察附近,見遠處還有一個敵騎,張弓滿弦又是一箭射出。
看也不看結果,就將畫弓裝入馬具,重新上馬,見胡班跟上來時還端著弩:“大兄怎麽不射?”
“賊到十步內,一擊殺傷才有意義。”
胡班氣喘籲籲,麵色漲紅:“與阿季同伴殺賊,實在暢快!”
幾個騎奴已經下馬,踩著水田爛泥去拖拽屍體。
還有幾個騎奴驅馬走田埂土壟繞行去抓韓暹的那匹健碩好馬。
趙基觀察後方,就見裴豹在四五十步外下馬,正用環首刀剁首級。
而附近掉落的戰旗就那麽靜靜躺著,裴豹根本不清楚這麵旗幟意味著什麽。
深吸兩口氣,趙基還是腦袋有些懵,想不明白對方怎麽這麽不經打。
他的認知裏,不管有沒有突騎,都該對衝才對。
韓暹竟然放棄了騎兵最重要的機動力,失去機動力,連人帶馬不就是巨大的靶子?
騎士中箭有鎧甲護身,多少還能忍受,並控馬撤離。
可馬匹沒有這種自控力,中箭基本上就會驚亂,還會連累夥伴。
而結隊奔跑時的馬匹中箭,與佇立不動時中箭,又是兩種反應。
或許是韓暹已經習慣了匈奴人的遊騎戰法,沒想到自己騎射會這麽凶猛。
騎乘一匹雄健青灰馬上,也是金甲金盔卻無什麽繡袍,隻外罩一領絳色征袍。
見北麵虎賁竟敢沿著馳道列陣,以橫陣緩緩壓來。
他勒馬對跟在身邊的頭目笑說:“本以為侯氏部曲矯言欺我,不曾想這幫小兒著實狂妄。暗算李樂之餘,還敢來襲我!”
這頭目左手挽著韁繩,右手握持‘征東將軍’戰旗扛在肩膀,也是笑說:“小兒遠道而來,人馬疲敝,是為將軍送馬而來。”
“是啊,奪他馬匹,再去絳邑問趙彥匹夫意欲為何!”
韓暹笑容得意,高聲:“還要與天子問個明白!”
“就是,定要問個明白!”
另一個扛旗的騎將高聲應答:“朝廷有負將軍,非拜大將軍不可!”
他扛著的是一麵‘幽州牧’戰旗,身邊還有一個扛著‘韓’字戰旗的騎將,立刻也大聲瞪眼:“大將軍開府錄尚書台事,將軍可要征辟仆做個掾屬!”
“哈哈!做什麽掾屬,我讓你做將軍!做一方太守!”
韓暹大笑著,右手舉起馬鞭,百餘騎漸漸減速,後方揚塵順風而來。
北麵一裏外,趙基四隊列陣完畢,他扭頭看右邊,騎曹王琦、常茂四隊騎士也迂回到馳道西麵半裏外,開始整隊。
稍稍逆風,揚塵向北。
見對麵騎士有降速、整隊的架勢,趙基歪頭問身邊韓述:“怕不怕?”
韓述愕然,果斷回應:“不怕!”
“我眾敵寡,那就上吧!”
趙基輕踹馬腹,身後戰車上高陽龍高舉一杆新縫製的戰旗,上書四個字:奉詔討賊。
四隊虎賁騎士組成v字雁形陣驅馬上前,談不上陣型齊整。
而趙基就如v字中前端的鑲嵌的金色寶石,身後跟著韓述、裴豹等十幾名騎從。
就連胡班也端著弩,等待接戰射殺敵騎的機會。
讓趙基意外的是對麵百餘騎竟然勒馬不動,難道就這麽等著己方衝擊?
還是說他們料定自己是騎射騷擾?
也對,沒有雙邊馬鐙的當下,隻有真正的驍騎才能驅馬衝擊、馬上搏鬥。
絕大多數騎兵都是遊騎、騎射為主,近身搏殺為輔。
隻有漢胡精銳騎士,才有發動突擊戰術的素質。
對方不肯動,趙基感覺對方是想等己方馬力衰竭,再後發製人。
馳道西麵,莢童持戟斜指南麵正快步行軍的賊軍步兵:“你去侵擾,我率本隊策應趙中郎!”
“是!”
常茂年紀小,手中騎矛一揮驅馬就走,他麾下兩隊騎士跟隨他向南推進。
隨著常茂這裏運動起來,行進中的敵方步兵縱隊扭曲起來。
馳道之西揚塵彌漫,對方行軍縱隊隻能見常茂隊踩踏揚塵而來,看不清楚常茂背後虛實。
出於謹慎,整個步兵行軍縱隊就地防禦,二三百人一陣,形成大致三個戰團。
軍吏頭目呼喝聲中,盾兵列在前,弓兵也列隊拉弦。
而常茂察覺到背後揚塵後,想到一個主意,可惜時間緊迫已經來不及施展。
隻能勒馬減速,控製騎隊相隔二百步盯著對方。
此刻莢童緊張觀望,很希望趙基射殺韓暹。
即便不能射殺,也要攪亂韓暹的騎兵。
此刻韓暹回頭看南邊,見步兵行進縱隊突然停留,罵道:“小兒好膽!”
他更氣憤的是步兵的執行力,稍稍逮到機會就開始懈怠。
而這時候聞喜南門開啟,一支百人規模的步騎戰團企圖殺出。
附近一隊虎賁騎士立刻糾纏上去,這對賊兵也不敢步騎脫離作戰,隻能騎兵掩護兩翼,由步兵持強弓步射驅逐虎賁的騷擾。
這一隊虎賁隸屬於敬純,他很快帶著另一隊朝這裏匯合。
而騎曹王琦還握著兩隊虎賁,警惕可能出現在其他變故。
他也觀望馳道南邊一裏外的戰鬥,心情緊張。
“著~!”
趙基抓牛角騎弓拉滿,一箭射出,九十步外韓暹歪頭一躲,他身後一名扛旗騎將腦門中箭。
箭矢射中頭盔正中彈飛出去,這人脖子向後劇烈一仰,瞪著眼睛暈厥,緩緩側翻落馬。
見旗幟要落,身邊另一個騎士探手抓住旗杆,驚駭望著回頭的韓暹。
騎射往往都是三五十步,投矛飛斧更是隻有十幾步,對方八十步、九十步外逆風騎射,已然超出了韓暹周圍人的認知。
步弓往往能比騎弓遠二十步,騎射也不如步射能發強力。
韓暹回頭之際就見趙基又是一箭射來,這次他低頭趴伏,身後一名騎士這次麵門中箭,也是掉落馬下。
“賊子欺我無人!”
韓暹惱怒異常,恨聲之際狠踹馬腹,狠狠拉扯韁繩強拽著馬匹橫著轉向就要走,身邊騎士見狀紛紛打馬向兩側移動。
見對方騎隊向兩翼擴散,趙基盯著三麵戰旗追逐,也不再精細瞄準。
用更多心思控馬保持身形穩定,抓騎弓拉滿就朝戰旗處射擊。
隨著雙方距離迅速拉近,他的射擊準度快速回複。
相距大約三十步時,他身邊韓述持弩瞄著前方扣發機簧。
隨即將弩裝入馬具,取騎弓快速射擊,弓拉六七分滿,以幹擾對方弓手為主。
而裴豹、胡班都持弩不發,隨行的騎奴也不瞄準,都是速射,以壓製對方為主。
箭矢隻要射中對方的馬匹,馬匹受驚難以控製,基本上對方就失去了反擊能力。
兩翼的虎賁騎士仿佛水流一樣,貼近二三十步時向兩翼偏轉,也是張弓速射。
虎賁騎士數量多,時不時有中箭的,但落馬現象較少。
對方也擴散開向兩翼撤離,一時間馬匹驚亂的現象密集,受驚馬匹又幹擾身邊反擊的騎士,反而無法壓製虎賁騎射。
而趙基追逐韓暹,距離十幾步時,每次張弓都能射落對方一人。
一名持‘征東將軍’戰旗的騎士穿戴爛銀鎧,更是被他近距離一箭射中顱後,整個人趴伏馬背上不動了。
手中旗幟墜地,趙基身後一名騎奴見狀鐙裏藏身,探臂抄起這杆旗幟,倒拖著。
這騎奴稍稍回氣,腰腹運勁兩腿夾著馬腹,翻身而起坐穩在馬背上。
不等他麵露笑容,一枚流矢從前方射來,紮在他左肩,險些鬆開韁繩從馬上墜落。
韓暹向西而逃,邊上觀戰的莢童也立刻加入追逐。
韓暹見狀急速調轉馬頭又向東麵而去,那裏涑水洶湧,河麵寬廣。
顧不得會不會淹死,他寧可驅馬躍入涑水去賭命,也不想被虎賁騎士包圍。
落入包圍,虎賁騎士眾多,誰能解救他?
韓暹急忙調頭之際,身邊又一個扛韓字戰旗的親隨後背中箭,整個人立刻栽落,旗幟脫手,偏偏左腳被單邊皮革馬鐙纏住,整個人跌落後剛彈起,就被馬匹拖拽滑行。
韓暹回頭觀察趙基,餘光也瞥到了這倒黴的騎從。
又看到另一個騎從丟棄‘幽州牧’戰旗,不顧一切向南奔逃。
馳道距離涑水也就三裏路程,韓暹驅馬躍入稻田中,不想水田泥濘,馬蹄陷入。
趙基追到水田邊上,見韓暹握馬鞭狠抽坐騎,艱難跋涉,彼此不過相距三十步。
於是趙基抬腿一躍跳下馬,從馬具裏抽出畫弓,抽一支箭,弓拉圓滿,輕輕撒放。
箭矢在他視線內拖動殘影,摜入韓暹肩背。
韓暹整個人身形一振,不等他轉頭,趙基第二箭射來,正中韓暹盔後,直接洞穿韓暹後腦。
“他死的真痛快。”
趙基轉身觀察附近,見遠處還有一個敵騎,張弓滿弦又是一箭射出。
看也不看結果,就將畫弓裝入馬具,重新上馬,見胡班跟上來時還端著弩:“大兄怎麽不射?”
“賊到十步內,一擊殺傷才有意義。”
胡班氣喘籲籲,麵色漲紅:“與阿季同伴殺賊,實在暢快!”
幾個騎奴已經下馬,踩著水田爛泥去拖拽屍體。
還有幾個騎奴驅馬走田埂土壟繞行去抓韓暹的那匹健碩好馬。
趙基觀察後方,就見裴豹在四五十步外下馬,正用環首刀剁首級。
而附近掉落的戰旗就那麽靜靜躺著,裴豹根本不清楚這麵旗幟意味著什麽。
深吸兩口氣,趙基還是腦袋有些懵,想不明白對方怎麽這麽不經打。
他的認知裏,不管有沒有突騎,都該對衝才對。
韓暹竟然放棄了騎兵最重要的機動力,失去機動力,連人帶馬不就是巨大的靶子?
騎士中箭有鎧甲護身,多少還能忍受,並控馬撤離。
可馬匹沒有這種自控力,中箭基本上就會驚亂,還會連累夥伴。
而結隊奔跑時的馬匹中箭,與佇立不動時中箭,又是兩種反應。
或許是韓暹已經習慣了匈奴人的遊騎戰法,沒想到自己騎射會這麽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