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考察調研找一二把手說話
問鼎青雲:從退役功臣到權力之巔 作者:滄海橫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賀時年應了一聲:“好的,吳書記。”
打開車門下了車,周北業已經準備上前去給吳蘊秋開門。
見賀時年下車,他的腳步頓住,準備和賀時年握手。
賀時年卻不敢握,縣委書記還在車上呢!
“周書記,吳書記請你到車上。”
聞言,周北業一愣。
不過他身處官場多年,有很強的應變能力。
小聲問了一句:“老板心情如何?”
賀時年白了他一眼:心情好不好你自己心裏沒數啊?
周北業似乎明白了,小心翼翼拉開了商務車門,鑽了進去。
賀時年尾隨其後。
依維柯可以坐14人,但吳蘊秋並沒有邀請周北業坐下的意思。
他尷尬地站在吳蘊秋麵前,看著那麽多空位,又不敢落座。
吳蘊秋哼了一聲,道:“你站在過道上,讓時年坐哪裏?”
賀時年見狀,指著吳蘊秋側後方的座位說道:“周書記,你請坐。”
周北業感激地看了一眼賀時年,坐下說道:“吳書記,我坐得距離你近一點,方便我檢討。”
吳蘊秋卻冷著臉道:“周大書記,你說是我這個縣委書記的指示不管用呢?還是你周大書記自行其是?”
周北業沒有想到。
一上車,就被吳蘊秋,這個小著他至少六七歲的縣委書記一通責罵。
臉上火辣辣的,滿不是滋味。
不過,他是官場老油條,浸淫官場多年,什麽樣的局麵沒見過?
麵對指責,他連連檢討。
吳蘊秋哼了一聲,繼續道:“政府班子成員集體搞車隊迎接,好大的陣仗,你周大書記真是給官田鎮老百姓長臉呐!”
“我一再強調,要殺一殺這些迎來送往的歪風,邪風,你們官田鎮頂風作案,這是想幹嘛?”
“讓老百姓看你的威風,還是看我吳蘊秋的笑話?”
“吳書記批評的是,我檢討,我檢討。”
周北業的臉色很難看,但嘴角一直掛笑。
吳蘊秋罵了一通後,舒了一口氣,也不再繼續指責,說道:“怎麽安排?”
接下來,周北業說了計劃和安排。
吳蘊秋一聽,就否定了。
“第一道程序我看就免了吧,官田鎮的工作匯報,你抽時間直接到縣委。”
“我們現在直接去看莊子河水庫、溫氏養殖基地以及礦業,中午各位同誌辛苦一下,用中午的時間總結。”
聞言,周北業微微一愣,但還是道:“好,吳書記,我馬上安排。”
“四大班子中,書記和鎮長帶幾個隨行人員就行了,人大政協以及其它同誌回去吧,各幹各的事,不能官僚,不要搞大陣仗。”
吳蘊秋打亂了周北業的計劃,他不得不下車重新安排。
吳蘊秋一直在車上,也沒有下車。
這讓等候在外的一眾人,甚是尷尬。
尤其是鎮長白連鵬,臉色極為難看。
不多會兒,周北業就安排好。
車子井然有序朝著莊子河的方向而去。
接下來,按照安排,吳蘊秋視察了莊子河水庫、溫氏養殖場以及幾家礦業公司。
邊看邊問邊指示。
視察結束已經十二點。
在莊子河水庫的一個漁莊吃過午飯,吳蘊秋要了一個單獨的房間,和黨政一二手談話。
第一個談話的自然是周北業。
兩人談話的時候,賀時年在外和白連鵬等人聊著天。
正在這時,賀時年的手機響了。
是歐華盛打來的。
不用猜,賀時年也知道怎麽回事。
吳蘊秋變更了歐華盛的行程安排,這是來責問賀時年了。
賀時年壓低聲音道:“歐主任有什麽事嗎?”
歐華盛質問道:“吳書記怎麽突然改變了行程?既然行程變了,你怎麽不提前和我說?”
賀時年道:“這是吳書記的意思,剛才忙著,我還沒來得及通知歐主任。”
“哼,你作為書記秘書,第一時間向我匯報書記行程變化,這是你的本職工作,你悶聲不出氣,讓縣委辦很被動,知不知道?”
“好的,歐主任。”
賀時年隨後敷衍了一句。
歐華盛嚴聲道:“後麵的安排,吳書記的行程,做了哪些事,見了哪些人,你要第一時間向我報告,聽見沒有?”
賀時年卻道:“改變行程,吳書記可能臨時起意,我有時不方便,要不我先問問吳書記的意思?”
一聽,歐華盛就火了,一雙眼睛瞪成了青蛙眼,卻不得不壓製著怒火。
這件事如果請示了吳蘊秋,落得個監視吳蘊秋的名頭,那還得了?
“算了算了,先這樣吧!”
說完,啪的一聲掛斷了電話。
賀時年掛斷電話,見到周北業從房間走了出來,看著心情挺不錯。
第二個談話的是鎮長白連鵬。
相比周北業,他的談話時間僅僅10分鍾,但他離開時,感覺整個人都放鬆了不少。
這就是權力帶來的壓迫感嗎?
賀時年暗想,自己每天跟著吳蘊秋,那種權力壓迫感小得多。
但下麵的官員很難能見書記一麵,壓迫感自然不言而喻。
和黨政一二把手談完話,吳蘊秋並沒有再停留,而是趕往了下一站。
下一站是去雲頭鄉。
在車上,賀時年原本想說一說歐華盛打電話的事,但楊巧玲也在車上,就選擇了緘口。
雲頭鄉相比於官田鎮,落後得多。
這裏少數民族聚集,民風彪悍,治安相對弱了很多。
考察完,吳蘊秋隻給了一個指示。
穩定壓倒一切。
雲頭鄉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和中心工作。
都是團結和穩定,在穩定中求發展,在團結中求進步。
離別之前,黨委書記範成明將賀時年悄悄拉到一旁,小聲說道:“賀秘,你給老哥出出主意。”
賀時年道:“有什麽指示,範書記盡管說。”
“哎喲喂,我的老弟,我哪敢指示你呀!縣領導下鄉,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空手而來,但不能空手而回,鄉裏準備了一些土特產,你看這事......應該怎麽辦?”
中國是禮尚往來的人情社會。
下鄉視察工作,情理上帶點東西回去,符合官場規矩,也無傷大雅。
換做其他領導,可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了。
但吳蘊秋不同,她是京圈子女,從小錦衣玉食,不可能差什麽。
更不可能輕易接受別人送的禮物。
賀時年隻能站在吳蘊秋的角度考慮問題,想了想道:“範書記,我勸你最好別這樣。”
打開車門下了車,周北業已經準備上前去給吳蘊秋開門。
見賀時年下車,他的腳步頓住,準備和賀時年握手。
賀時年卻不敢握,縣委書記還在車上呢!
“周書記,吳書記請你到車上。”
聞言,周北業一愣。
不過他身處官場多年,有很強的應變能力。
小聲問了一句:“老板心情如何?”
賀時年白了他一眼:心情好不好你自己心裏沒數啊?
周北業似乎明白了,小心翼翼拉開了商務車門,鑽了進去。
賀時年尾隨其後。
依維柯可以坐14人,但吳蘊秋並沒有邀請周北業坐下的意思。
他尷尬地站在吳蘊秋麵前,看著那麽多空位,又不敢落座。
吳蘊秋哼了一聲,道:“你站在過道上,讓時年坐哪裏?”
賀時年見狀,指著吳蘊秋側後方的座位說道:“周書記,你請坐。”
周北業感激地看了一眼賀時年,坐下說道:“吳書記,我坐得距離你近一點,方便我檢討。”
吳蘊秋卻冷著臉道:“周大書記,你說是我這個縣委書記的指示不管用呢?還是你周大書記自行其是?”
周北業沒有想到。
一上車,就被吳蘊秋,這個小著他至少六七歲的縣委書記一通責罵。
臉上火辣辣的,滿不是滋味。
不過,他是官場老油條,浸淫官場多年,什麽樣的局麵沒見過?
麵對指責,他連連檢討。
吳蘊秋哼了一聲,繼續道:“政府班子成員集體搞車隊迎接,好大的陣仗,你周大書記真是給官田鎮老百姓長臉呐!”
“我一再強調,要殺一殺這些迎來送往的歪風,邪風,你們官田鎮頂風作案,這是想幹嘛?”
“讓老百姓看你的威風,還是看我吳蘊秋的笑話?”
“吳書記批評的是,我檢討,我檢討。”
周北業的臉色很難看,但嘴角一直掛笑。
吳蘊秋罵了一通後,舒了一口氣,也不再繼續指責,說道:“怎麽安排?”
接下來,周北業說了計劃和安排。
吳蘊秋一聽,就否定了。
“第一道程序我看就免了吧,官田鎮的工作匯報,你抽時間直接到縣委。”
“我們現在直接去看莊子河水庫、溫氏養殖基地以及礦業,中午各位同誌辛苦一下,用中午的時間總結。”
聞言,周北業微微一愣,但還是道:“好,吳書記,我馬上安排。”
“四大班子中,書記和鎮長帶幾個隨行人員就行了,人大政協以及其它同誌回去吧,各幹各的事,不能官僚,不要搞大陣仗。”
吳蘊秋打亂了周北業的計劃,他不得不下車重新安排。
吳蘊秋一直在車上,也沒有下車。
這讓等候在外的一眾人,甚是尷尬。
尤其是鎮長白連鵬,臉色極為難看。
不多會兒,周北業就安排好。
車子井然有序朝著莊子河的方向而去。
接下來,按照安排,吳蘊秋視察了莊子河水庫、溫氏養殖場以及幾家礦業公司。
邊看邊問邊指示。
視察結束已經十二點。
在莊子河水庫的一個漁莊吃過午飯,吳蘊秋要了一個單獨的房間,和黨政一二手談話。
第一個談話的自然是周北業。
兩人談話的時候,賀時年在外和白連鵬等人聊著天。
正在這時,賀時年的手機響了。
是歐華盛打來的。
不用猜,賀時年也知道怎麽回事。
吳蘊秋變更了歐華盛的行程安排,這是來責問賀時年了。
賀時年壓低聲音道:“歐主任有什麽事嗎?”
歐華盛質問道:“吳書記怎麽突然改變了行程?既然行程變了,你怎麽不提前和我說?”
賀時年道:“這是吳書記的意思,剛才忙著,我還沒來得及通知歐主任。”
“哼,你作為書記秘書,第一時間向我匯報書記行程變化,這是你的本職工作,你悶聲不出氣,讓縣委辦很被動,知不知道?”
“好的,歐主任。”
賀時年隨後敷衍了一句。
歐華盛嚴聲道:“後麵的安排,吳書記的行程,做了哪些事,見了哪些人,你要第一時間向我報告,聽見沒有?”
賀時年卻道:“改變行程,吳書記可能臨時起意,我有時不方便,要不我先問問吳書記的意思?”
一聽,歐華盛就火了,一雙眼睛瞪成了青蛙眼,卻不得不壓製著怒火。
這件事如果請示了吳蘊秋,落得個監視吳蘊秋的名頭,那還得了?
“算了算了,先這樣吧!”
說完,啪的一聲掛斷了電話。
賀時年掛斷電話,見到周北業從房間走了出來,看著心情挺不錯。
第二個談話的是鎮長白連鵬。
相比周北業,他的談話時間僅僅10分鍾,但他離開時,感覺整個人都放鬆了不少。
這就是權力帶來的壓迫感嗎?
賀時年暗想,自己每天跟著吳蘊秋,那種權力壓迫感小得多。
但下麵的官員很難能見書記一麵,壓迫感自然不言而喻。
和黨政一二把手談完話,吳蘊秋並沒有再停留,而是趕往了下一站。
下一站是去雲頭鄉。
在車上,賀時年原本想說一說歐華盛打電話的事,但楊巧玲也在車上,就選擇了緘口。
雲頭鄉相比於官田鎮,落後得多。
這裏少數民族聚集,民風彪悍,治安相對弱了很多。
考察完,吳蘊秋隻給了一個指示。
穩定壓倒一切。
雲頭鄉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和中心工作。
都是團結和穩定,在穩定中求發展,在團結中求進步。
離別之前,黨委書記範成明將賀時年悄悄拉到一旁,小聲說道:“賀秘,你給老哥出出主意。”
賀時年道:“有什麽指示,範書記盡管說。”
“哎喲喂,我的老弟,我哪敢指示你呀!縣領導下鄉,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空手而來,但不能空手而回,鄉裏準備了一些土特產,你看這事......應該怎麽辦?”
中國是禮尚往來的人情社會。
下鄉視察工作,情理上帶點東西回去,符合官場規矩,也無傷大雅。
換做其他領導,可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了。
但吳蘊秋不同,她是京圈子女,從小錦衣玉食,不可能差什麽。
更不可能輕易接受別人送的禮物。
賀時年隻能站在吳蘊秋的角度考慮問題,想了想道:“範書記,我勸你最好別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