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進取中原
重生之回到隋末之長孫皇後 作者:千葉杏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安大興宮太極殿
七月,這天早朝,大唐皇帝李淵坐在主位上,在眾臣的臉上環顧一圈,緩緩開口。
“今天早朝朕想跟大家探討一下進取中原的事。當初建立大唐,朕本是無奈之舉,隻想著割據一方,偏安一隅。可隨著滅掉薛舉、薛仁杲、劉武周、宋金剛之後,咱們的地盤不斷擴大,軍力不斷增強,朕也有了奪取中原的打算。現在中原有河北的夏王竇建德以及河南的鄭王王世充,你們說咱們先攻打哪一個?”
跪坐在殿下上的大臣們麵麵相覷,誰也不願第一個發言。這時,秦王李世民起身來到大殿中央。
“陛下,臣以為應該先攻打洛陽王世充。”
李淵一挑眉,饒有興趣道:“哦?理由呢?”
“洛陽距離咱們長安不遠,就近原則攻打洛陽,不需遠征,糧草運輸便利,後勤可以得到保障。如果先攻打河北竇建德,就需要遠征渡過黃河,糧草運輸困難,還容易被敵軍伏擊,分兵殲滅之。並且洛陽王世充也有可能趁機偷襲長安,這樣我們就腹背受敵。所以隻能是先攻取洛陽,日後再圖謀河北。”
李淵讚同地點點頭,道:“秦王言之有理,大家意下如何?”
“臣附議。”
“臣附議。”眾人紛紛附和一聲。
“好,那就聽秦王的,先攻取洛陽,再圖謀河北。朕命秦王為此次東征大元帥,親率八萬大軍奔赴洛陽,命齊王從旁輔助。”
“臣領命。”李世民雙手抱拳,道。
“臣領命。”齊王李元吉道。
長安秦王府
夜晚,秦王夫婦躺在床榻上,長孫無憂攤在李世民的懷中,抱著李世民的腰,將小臉枕在其胸膛上,聽著那強而有力的心跳聲,心生安全感。
“殿下,明天就出征了,這一走估計又要好久。”無憂略微不舍。
“是啊,估計跟打劉武周的時間差不多。王世充不好打,洛陽易守難攻,這又是場硬仗。”
“你打劉武周剛結束,還不到一個月,就又出征了。”
聽得出無憂語氣中的不舍,李世民抱著無憂的手緊了緊,安慰道:“沒辦法,現在正是奪取天下的時機,趁著我年富力強,要加快腳步,我可不想回到三國。如今我們李唐坐鎮關中,竇建德雄踞河北,王世充虎踞洛陽,蕭銑在南方不足為懼,早晚被吞並,隻有竇建德和王世充實力最為雄厚,也不易攻破。”
“這個竇建德我聽說在河北相當得民心,出了很多惠民政策,深受河北百姓愛戴。”
“是,這個竇建德出身寒微,不是什麽世家大族,但卻有一股子豪俠之氣,有點漢高祖劉邦的味道。”
無憂笑了下,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要我看呐,要一統中原,不是咱們李唐,就是河北竇建德。”
李世民一挑眉,好奇道:“為什麽不能是王世充?”
“我聽說王世充在洛陽不得民心啊!此人陰險狡詐、虛偽做作,在掌握大權前,為了表現自己廣開言路,在太尉府門口立了三塊牌子,上麵是寫著求才、求勇、求伸冤等內容,每日上書者達百餘人,他雖一一接見並好言撫慰,但確口惠而實不至,從未真正解決問題,讓民眾和官員失望。而且他還是通過政變篡權上位,難以獲得民眾支持。在軍事上,王世充雖然打敗了李密,可損失慘重,死傷數萬人,而且戰爭期間橫征暴斂,加重了百姓的負擔。用人方麵,王世充對待部下將領和士兵,隻是甜言蜜語來取悅,並無實際的恩澤和賞賜,使得將領離心離德,秦叔寶和成知節不就是因此反叛,才選擇投奔大唐的嘛!”
李世民眸子一亮,欣賞道:“說的不錯,王世充他得不了天下,大唐真正的威脅是竇建德。”
“不過,王世充雖然不得民心,但的確擅長用兵,盡管打敗李密是慘勝,但畢竟還是贏了,殿下不可輕敵。”
“那是自然。自打那年我慘敗給薛舉之後,我就斷不會掉以輕心了,戰敗的代價太大,我個人聲望受損是小,犧牲數萬將士的生命是大,這些將士的背後,是一個個支離破碎的家庭,那都是民心呐!”
“殿下能顧慮民心、百姓,這是大唐之福!”
過了一會兒,李世民突然想到什麽,囑咐一句:“對了,無憂,我出征之後,這府裏就交給你了,承乾和李泰他們太小,尤其是李泰,你好生照料。”
“放心吧,我會的。前陣子李泰剛到王府,還不適應陌生的環境,每天大哭不止,現在好了,都正常了。”
李世民欣慰地笑笑,他知道無憂斷不會慢待孩子的。
“靜待一樹花開,盼你葉落歸來!”雖然這也不是李世民第一次出征了,但這次無憂明顯很舍不得李世民。
李世民低頭親吻了一下無憂的額頭,抱著無憂的手又緊了緊。
第二天,秦王李世民便率唐軍八萬向洛陽進發,洛陽王世充得知唐軍來襲,不敢大意,也是厲兵秣馬,枕戈待旦,準備大戰。
七月,這天早朝,大唐皇帝李淵坐在主位上,在眾臣的臉上環顧一圈,緩緩開口。
“今天早朝朕想跟大家探討一下進取中原的事。當初建立大唐,朕本是無奈之舉,隻想著割據一方,偏安一隅。可隨著滅掉薛舉、薛仁杲、劉武周、宋金剛之後,咱們的地盤不斷擴大,軍力不斷增強,朕也有了奪取中原的打算。現在中原有河北的夏王竇建德以及河南的鄭王王世充,你們說咱們先攻打哪一個?”
跪坐在殿下上的大臣們麵麵相覷,誰也不願第一個發言。這時,秦王李世民起身來到大殿中央。
“陛下,臣以為應該先攻打洛陽王世充。”
李淵一挑眉,饒有興趣道:“哦?理由呢?”
“洛陽距離咱們長安不遠,就近原則攻打洛陽,不需遠征,糧草運輸便利,後勤可以得到保障。如果先攻打河北竇建德,就需要遠征渡過黃河,糧草運輸困難,還容易被敵軍伏擊,分兵殲滅之。並且洛陽王世充也有可能趁機偷襲長安,這樣我們就腹背受敵。所以隻能是先攻取洛陽,日後再圖謀河北。”
李淵讚同地點點頭,道:“秦王言之有理,大家意下如何?”
“臣附議。”
“臣附議。”眾人紛紛附和一聲。
“好,那就聽秦王的,先攻取洛陽,再圖謀河北。朕命秦王為此次東征大元帥,親率八萬大軍奔赴洛陽,命齊王從旁輔助。”
“臣領命。”李世民雙手抱拳,道。
“臣領命。”齊王李元吉道。
長安秦王府
夜晚,秦王夫婦躺在床榻上,長孫無憂攤在李世民的懷中,抱著李世民的腰,將小臉枕在其胸膛上,聽著那強而有力的心跳聲,心生安全感。
“殿下,明天就出征了,這一走估計又要好久。”無憂略微不舍。
“是啊,估計跟打劉武周的時間差不多。王世充不好打,洛陽易守難攻,這又是場硬仗。”
“你打劉武周剛結束,還不到一個月,就又出征了。”
聽得出無憂語氣中的不舍,李世民抱著無憂的手緊了緊,安慰道:“沒辦法,現在正是奪取天下的時機,趁著我年富力強,要加快腳步,我可不想回到三國。如今我們李唐坐鎮關中,竇建德雄踞河北,王世充虎踞洛陽,蕭銑在南方不足為懼,早晚被吞並,隻有竇建德和王世充實力最為雄厚,也不易攻破。”
“這個竇建德我聽說在河北相當得民心,出了很多惠民政策,深受河北百姓愛戴。”
“是,這個竇建德出身寒微,不是什麽世家大族,但卻有一股子豪俠之氣,有點漢高祖劉邦的味道。”
無憂笑了下,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要我看呐,要一統中原,不是咱們李唐,就是河北竇建德。”
李世民一挑眉,好奇道:“為什麽不能是王世充?”
“我聽說王世充在洛陽不得民心啊!此人陰險狡詐、虛偽做作,在掌握大權前,為了表現自己廣開言路,在太尉府門口立了三塊牌子,上麵是寫著求才、求勇、求伸冤等內容,每日上書者達百餘人,他雖一一接見並好言撫慰,但確口惠而實不至,從未真正解決問題,讓民眾和官員失望。而且他還是通過政變篡權上位,難以獲得民眾支持。在軍事上,王世充雖然打敗了李密,可損失慘重,死傷數萬人,而且戰爭期間橫征暴斂,加重了百姓的負擔。用人方麵,王世充對待部下將領和士兵,隻是甜言蜜語來取悅,並無實際的恩澤和賞賜,使得將領離心離德,秦叔寶和成知節不就是因此反叛,才選擇投奔大唐的嘛!”
李世民眸子一亮,欣賞道:“說的不錯,王世充他得不了天下,大唐真正的威脅是竇建德。”
“不過,王世充雖然不得民心,但的確擅長用兵,盡管打敗李密是慘勝,但畢竟還是贏了,殿下不可輕敵。”
“那是自然。自打那年我慘敗給薛舉之後,我就斷不會掉以輕心了,戰敗的代價太大,我個人聲望受損是小,犧牲數萬將士的生命是大,這些將士的背後,是一個個支離破碎的家庭,那都是民心呐!”
“殿下能顧慮民心、百姓,這是大唐之福!”
過了一會兒,李世民突然想到什麽,囑咐一句:“對了,無憂,我出征之後,這府裏就交給你了,承乾和李泰他們太小,尤其是李泰,你好生照料。”
“放心吧,我會的。前陣子李泰剛到王府,還不適應陌生的環境,每天大哭不止,現在好了,都正常了。”
李世民欣慰地笑笑,他知道無憂斷不會慢待孩子的。
“靜待一樹花開,盼你葉落歸來!”雖然這也不是李世民第一次出征了,但這次無憂明顯很舍不得李世民。
李世民低頭親吻了一下無憂的額頭,抱著無憂的手又緊了緊。
第二天,秦王李世民便率唐軍八萬向洛陽進發,洛陽王世充得知唐軍來襲,不敢大意,也是厲兵秣馬,枕戈待旦,準備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