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皇帝重新啟用顧氏,此番情形與當初召見之時所引發的影響,可謂天差地別。


    沒有人知道那一日顧康到底與劉莊說了什麽。


    然而,自那日起;


    顧氏仿若瞬間重現往昔榮光,再度綻放耀眼光芒,一切恰似當年顧嘯在世之時。


    不出顧易的預料,顧康與劉莊兩人的性格,不謀而合。


    劉莊是一個對臣子要求極高的人。


    而顧康則是一個務實主義者。


    當兩人都有著相同的誌向時,這兩人便能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作用。


    於大業麵前,任何阻攔都會被他們二人衝破。


    劉莊並未隱瞞自己對顧康的偏愛。


    起步便是讓顧康做議郎,從而直接參加朝廷議事。


    這種起仕的開局。


    可謂是直接開創了先例,讓人瞠目結舌。


    而自領議郎之後,顧康也是全然將自己的政治能力完美的彰顯了出來。


    他從來不是什麽初入朝堂的毛頭小子,而是天生的政客。


    擁有著靈活道德底線的顧康,甫入朝堂,便送給了所有人一份大禮。


    顧氏並不是什麽都沒剩下!


    至少在如今還有人在世的開國功臣之中,當初不知道有多少人受過顧嘯的恩惠。


    在如今這個注重品德的時代,這便是顧氏子弟天生的利器。


    幫助劉莊集權;


    連宗室與功臣,徹底定下恢複冕旒製度之事。


    壓外戚。


    別說什麽皇帝重用顧氏,便是有著啟用外戚的心思。


    顧氏是顧氏,外戚是外戚!


    顧康利用著自己天生的政治嗅覺,幫助劉莊達成一件件的政治目標,讓所有人都明白了這個道理。


    也正是因為如此,短短數月時間,顧康便再次從議郎被提拔到了尚書郎。


    這便是屬於皇帝的寵臣級別了。


    議郎是可以參與朝事議論,而尚書郎則是可以進行實際的操作。


    幫助皇帝起草朝廷製度的詔書。


    隨著如今尚書台的地位越來越高,這個位置早已是朝中上下炙手可熱的存在。


    做到了這個位置,隻要不出現任何的意外,將來的成就至少都會是九卿級別。


    此事一出,朝野巨震。


    雖然眾人都已經看出了皇帝對顧康的恩寵。


    但顧康的晉升速度之快,仍是令人咋舌。


    好歹也先讓顧康去地方曆練一下啊。


    這才剛剛起仕多久便如此了,倘若以後再有功勳又當如何?


    難不成顧氏真是當興?


    繼顧嘯之後,其子還能走到三公不成?


    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當然,也並不是沒有人針對顧氏。


    如今之廟堂,不知有多少人不想要顧氏再次起勢。


    但都不需要劉莊的幫助,擁有著90點政治屬性的顧康便會直接教他們做人。


    似乎是因為顧意當初教育的關係,顧康似乎是已經看清楚了當代大族們的核心。


    不夠牢固的政治同盟...家族內部的各種問題。


    當顧康抓住這其中的任何一點問題時,所有對他的攻擊便都會迎刃而解,反倒是其中會有人受到懲罰。


    簡單來說,就是顧康敢於掀桌子。


    顧氏底蘊不足的問題,在這一刻反倒是成了他的助力。


    他能掀別人,而別人卻掀不動他。


    而這種事發生了兩三次後,也便沒有人再做無用功了。


    顧氏的再次崛起仿佛是已經成了定局,甚至有不少人都擔憂起了顧康會報複。


    但顧康卻沒有心思陪他們鬥。


    徹底站穩腳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不隻是嘴上說說後,他便開始了自己最為擅長之事。


    ——種田!


    那日與劉莊的交談之後,兩人都一致認為要想達成那般偉業的前提必須是要恢複整個大漢的國力。


    其實劉秀的種種政策已經為大漢做好了完美的基礎。


    他完美的讓天下從大亂之後修養了過來。


    直至中元二年那一年,大漢人口已經有了四百多萬戶,人口更是達到了兩千一百多萬。


    如今數年過去,人口更是再次有了一點突破。


    這便有了盛世的基礎。


    劉莊對此也是深以為然。


    隨著劉莊再次下令讓顧康兼領田曹掾屬的那一刻起,這二人便直接開始了對田地的大規模整治。


    當然,這種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


    認知的不足;生產力的限製;再加上各地的田地的不同;


    種種問題都注定了這件事隻能慢慢來。


    顧康顯然十分清楚這一點,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他便直接與劉莊建議。


    此次進行肥田的改革先從河北為始,先打開一道良好的局麵。


    至於原因他也說的很清楚。


    因為隨著顧氏在巨鹿的影響漸漸變大,巨鹿郡農戶們的糧產漸漸變高周圍的百姓們是看得到的。


    早已有人開始效仿了起來。


    徹底推行此事的阻力不會太大。


    而且他於巨鹿多年,對河北之地的土地早已了然於胸。


    至於其他各地則是可以先勒令各郡國實行試點。


    顧康顯然是早就已經思考起了如何將自己的技術推廣至全國,做起這些事可謂是得心應手。


    而對於顧康的建議,劉莊自然都應允了。


    他十分明白此事的重要性,甚至劉莊還決定自己要行“親耕禮”,以起表率的作用。


    這就是劉莊此人的不凡之處。


    相比於那些一個個自命不凡的皇帝,他更願意通過自己為表率以促成自己想要達成的目的。


    顧易一直都在默默的注視著一切,情緒有些莫名的複雜。


    似乎一切都在按照著他當初的設想來發展,又一切都截然不同了。


    顧康與劉莊真的成了天生的搭檔。


    雖然這才剛剛開始不久,兩人竟然就已經有了那傳說中的明君賢臣之象,這完全是他之前沒有想象到的。


    哪怕還不知道未來會如何。


    但最起碼現在,顧氏是真的越來越好了。


    而更出乎他預料的自然便是這曲轅犁與肥田之事。


    這真的隻是他當初落下的一步閑棋,隻為了看能不能為自己獲得成就點。


    可如今這造成的影響看起來似乎比之前做的一切還要多。


    雖然以現代的農耕水平來看,顧康與劉莊做的這一切並不算什麽。


    但放在如今的大漢,那意義可就不同了。


    按照原本的曆史發展。


    曲轅犁可是從唐代才被研發出來的;


    這一切如今竟然被提前了!


    若是按照這般蛻變下去...未來到底會發生何種的改變,著實有些難以想象。


    當顧易察覺到這後,他立刻退出了遊戲區仔細的查詢了一下詳細的資料,打算看一看會不會發生變化。


    但可惜的是....這一切注定仍是無法抵抗時間的力量。


    雖然曲轅犁的出現從唐代轉為了東漢。


    但期間的時間卻仿佛是被暫停了,並沒有顧易想象之中的不斷進步。


    曆史自我修正的力量仿佛是暫停了這其中的發展。


    一切....都與原本沒有太大的差異。


    顯然顧氏唯有不斷輝煌向前,才能真正的影響到曆史。


    顧易迅速的冷靜了下來,旋即便再次回到了遊戲之中。......


    ......


    冠軍侯府。


    這是如今顧氏在洛陽的大本營,正是當年劉秀賜給顧嘯的。


    雖然顧氏多年未曾臨京,但此地也始終未曾荒廢過,且足夠大,顧康與顧晟兩人都住在這兒。


    因為當年深得劉秀寵愛的關係。


    侯府距離皇宮極近。


    如今顧康和顧晟都能在這其中便足矣說明了他們到底有多麽受寵。


    當然,最引人注意的還是顧康。


    雖然顧晟如今也有著中軍司馬的官職,但卻並沒有多少人關注。


    沒有人願意相信....


    顧氏兩代人之中會有三人成才。


    “兄長,今日我遇到了一個妙人。”


    顧晟人未至話聲先傳了進來。


    正在看著各地匯報的顧康連頭都未抬一下,當顧晟走進房門內後,道:“什麽妙人?”


    “相麵的說他將來會在萬裏之外封侯。”


    顧晟臉上帶著喜色,笑了兩聲,“相麵的也說我將來會於萬裏之外封侯。”


    聽到這話,顧康這才放下了手中的文書,看向了顧晟,“你信了?”


    “為何不信?”


    顧晟反問,“難不成兄長不相信我能建功立業嘛?”


    這可能是如今顧氏這一脈的通病了。


    顧康對自己的才能自信。


    而顧晟則是對自己的武功自信。


    “相麵之事不可為真。”顧康再次搖了搖頭,認真的說道。


    他這一點完全不符合當代的天下人,並不信所謂的什麽妖魔鬼怪。


    其實這也是因為顧易。


    當初他通過顧嘯帶著顧康去田地裏之時,曾問他若是天不下雨或是旱災之類的問題。


    而顧康當初也給出了符合時代的回答。


    那就是求神。


    顧易當時便跟他說了“敬鬼神而遠之”的道理,這才造就了如今顧康對於這些事的態度。


    “唉...兄長。”


    顧晟無奈的歎了口氣,“我知道這些並不可信,但我與那人聊了聊,發覺此人確實不凡。”


    “他家境十分困難...”


    “要不你幫他向陛下舉薦一下?讓他來我軍中任職?”


    聽到這話,顧康微微皺了皺眉。


    舉薦之事在大漢並不是什麽罕見的事。


    但是在如今可不同,劉莊對官員的態度十分嚴格,被舉薦之人若是才能不行就連舉薦的人都要一起受罰。


    此舉雖大大的提高了舉薦官員的質量。


    但也同時讓舉薦之事變得不像是當初那般沒什麽壓力了。


    但對於顧晟這個弟弟,顧康還是十分放心的。


    別看平日裏性子顯得有些自傲。


    但是在軍事能力上。


    顧康自認為自己是比不過顧晟的,要想贏他唯有用計於廟堂之上。


    他舉薦的人....


    顧康沉默了一下,旋即才再次開口:“你且說說,到底是何人。”


    “此人名為班超,字仲升。”


    見顧康有答應的意思,顧晟立馬又笑了起來,道:“平陵人士,世代修史。”


    “父親乃是班彪,兄長名為班固,如今正任校書郎一職。”


    “而他現在正在幫官府抄書。”


    “兄長...你不知道,我和他聊了很久,看他的樣子就知道他不適合當個文生。”


    顧晟的表情是越說越認真。


    而聽到這話,顧康也是立刻便想了起來。


    班固?


    不就是之前那個因撰寫《漢書》被捕,後經皇帝赦免之人嘛....


    作為一個近臣,對於這才發生不久的事,顧康記得頗為清楚。


    班固能夠被釋放。


    便是因為其弟來京伸冤才有的後續之事。


    想起了這事,顧康也是不再猶豫,直接就點了點頭,“好,我會與陛下說起此事。”


    他都不想浪費時間去考校。


    顧晟若是連看個人會不會打仗都看不出來。


    以後還怎麽成大事?


    且當今皇帝推崇仁孝,班超的這種行為,舉薦定會被同意,有什麽好考校的。


    “謝兄長!”


    顧晟大笑了兩聲,旋即見顧康又要拿起文書來,他連忙說起了自己的另一個目的。


    “兄長....你能不能幫我和陛下說說...”


    “別讓我在練兵了....”


    說起這事兒來,顧晟也是不由得歎了口氣。


    雖然知道自己的兄長很厲害。


    但前後的差別也太大了吧。


    自來了洛陽之後,他就一直擔任著這中軍司馬,訓練中軍。


    這對於顧晟這種還未立過戰功,且又不想白白浪費此生之人來說是一種折磨。


    “之前燒當羌襲我隴西,陛下就說過他日會重要我。”


    “這都這麽久了....”


    有的人注定就是這樣。


    很會打仗,但政治頭腦卻有著明顯的不足。


    顧晟顯然就是如此。


    顧康看著眼前這個愚蠢的弟弟,直接擺了擺手,讓他出去。


    他都懶得與顧晟解釋這其中的原由。


    小仗有什麽好打的?


    他日大漢國力完全恢複,還有數不清的大仗可以讓你打。


    何須急這一時?


    見狀,顧晟無奈的歎了口氣,雖然還有話想說,但眼見著顧康已經拿起了文書,便隻能悻悻的退了出去。


    顧易一直都在看著他們,此時表情亦是有些無奈。


    我顧氏怎麽就不能出一個全能的人才呢?


    這偏科也太嚴重了吧?


    文臣能立的功擺在那...且劉莊想治天下,提拔自然要快一些。


    而武將自然與文臣不同。


    劉莊心有大誌,且顯然已經看出了他的本事...


    竟然連這點時間都熬不住...


    顧易暗暗吐槽,但心中對顧晟將來的成就卻是愈發期待。


    竟能遇到班超!


    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誰能料到,顧氏如今竟然要成了班超的舉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魚羽漁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魚羽漁鈺並收藏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