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選擇了一個最不起眼的角落坐下,即便有同學來到咖啡館裏,也很難發現他們的存在。他要了兩杯咖啡和一些點心,十六世紀的法國還沒有喝咖啡的習慣,所以瑪格麗特是皺著眉頭喝下第一杯的,她並不知道這種飲料早已為他們歐洲人喜愛上百年了。


    匆匆吃一些點心作為午飯,然後讓服務生把桌子擦幹淨,林海緩緩地掏出了那封信。信封的封口依然很牢固,他小心翼翼地把信拆開,從信封裏取出了一疊文稿紙。


    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年,但保險箱使這些紙張還像新的一樣,藍色的鋼筆字跡清晰地顯現著,林海確定這是爺爺的筆跡。


    究竟這封信裏藏著什麽重要的信息,值得讓爺爺保存得如此秘密?林海又深深吸了一口氣,顫抖地讀起了這封遲到了十年的信-


    林海吾孫:


    當你讀到這封信的時候,爺爺早已經去世多年了,但爺爺會在另一個世界看著你,看著你在今天所經曆的一切。


    昨天,爺爺看到了醫院的報告,知道自己活不久了,死神很快就會把爺爺帶走。對於死亡,我從來都不恐懼,但我恐懼的是其他一些事情,是從多年前一直隱藏至今的秘密,那些秘密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有些人到死都不會甘心。幾十年以來,我一直保守著秘密,絕不向任何人泄露半句,當我進入墳墓的那一刻,那些秘密將隨之永遠埋葬。


    可我真的要永遠埋葬那些秘密嗎?對於世界上的其他人來說,這也許是不公平的,我沒有權利把秘密帶進墳墓。所以,我要在此把秘密記錄下來,我相信你一定有機會看到這封信的。


    林海,爺爺從來沒有說起過自己的過去,你也不知道爺爺年輕時的經曆。其實,爺爺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曾經在法國留學過四年,那段經曆是刻骨銘心的。19年,我從上海美專畢業,便踏上了去法國勤工儉學的輪船。剛到法國巴黎不久,我就幸運地考入了伏爾泰大學美術係,我是沒有背景的窮學生,隻能白天在學校學習,晚上到酒館或咖啡店裏打工。


    生活在巴黎的環境中,迫使我很快就學會了法語。我忽然發現自己對法國文學的喜愛,便經常到舊書攤上去買法國小說看。有時我也會去蒙特馬爾,在那裏經常會遇到畢加索等人,但我學習的是古典主義的寫實油畫,並沒有被現代主義的畫家們所接受。我覺得我生錯了時代,我太喜歡十九世紀以前的大師們的作品了,便把心思放到了博物館裏,經常到盧浮宮去看古典主義的油畫。


    有一次,我去了有名的聖路易博物館,因為那裏收藏著一些法國宮廷畫,其中有一幅名叫《瑪格麗特》的油畫。已經過去將近六十年了,至今我也難以忘記那一刹那,當我看到那幅畫的第一眼,仿佛麵對著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她的名字叫瑪格麗特!是的,我被這幅油畫深深地震撼了,那簡直就不是一幅畫,而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自四百多年前起就從沒熄滅過,讓一切看到她的人為之傾倒。


    當時,我在油畫前傻了足足有幾十分鍾,仿佛畫裏有種魔力緊抓住我,一下子就把我的三魂六魄給勾走了。當我重新清醒過來時,才看清了下麵的作品簡介,原來這幅畫裏的女子,是十六世紀末的法國王後瑪格麗特。我被畫中的人所深深吸引了,離開聖路易博物館後,我就立刻去伏爾泰大學的圖書館,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終於找到了幾本關於瑪格麗特的書,知道了曆史上瑪格麗特王後的一些情況。同時,我也發現了《紅與黑》這本書裏也提到了瑪格麗特,特別是關於德·拉莫爾這個人。


    此後的幾天裏,我眼前總是浮現起油畫裏瑪格麗特的影子,我發覺自己已經被這畫中人迷住了,我不能自已地又一次去了聖路易博物館。那天已經很晚了,我在《瑪格麗特》油畫前站了半個小時,等博物館關門把我趕出來時,夜色已經降臨了。我剛一走出博物館大門,就看到旁邊小巷裏閃過一個黑色人影,我下意識地朝前走了幾步,那人影竟向我走了過來。旁邊正好有一盞煤氣路燈,照亮了那個人影的臉龐,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那居然是個美麗的法國女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瑪格麗特的秘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蔡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蔡駿並收藏瑪格麗特的秘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