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南唐皇帝:可斬我兒長安!(2/3)
諸天:從慶餘年到大奉打更人 作者:千山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廬州,南唐深宮。
胖成球的洪家皇帝,正在聽著一位宦官分析形勢。
“陛下,離陽勢大,說不定過兩年就要攻打過來。”
“西楚也不弱,國中尚有十餘萬精兵,也不能得罪。”
皇帝眼珠子滴溜溜一轉,頓時有些糊塗了。
“朕昨日聽你的,已經應下了這聯姻,以後該如何是好?”
那宦官露出一幅老謀深算的神色,“好生款待西楚使團。”
“聯姻暫且答應,借兵馬一概不允諾,不能在這個時候得罪離陽。”
皇帝想了想,覺得還是不妥,“但是聯姻……”
宦官臉上閃過一絲寒意,“陛下,長安是宮女所生,還是幼子。”
“用他和西楚皇帝的掌上明珠聯姻,也不能說咱們有多重視。”
“如果日後離陽朝廷要怪罪,將小皇子交出去行了,陛下仍可以穩坐高台。”
皇帝聽了這番話頓時茅塞頓開,反正不過是宮女之子,不心疼!
當夜,宮廷盛宴。
南唐皇帝親自接待西楚使團,西楚使團規格之高,令人咋舌。
使團正使,乃是太師孫希濟,和兵聖葉白夔並稱為西楚雙璧,是有名的天下名臣。
李長安破天荒的被安排上了宴席,還在比較靠前的位置。
他旁邊坐著的,是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姑娘,身著黃色羅裙。
這小姑娘雖然眼神靈動,但是顯然有些拘謹。
薑姒的確緊張,這麽小就指定夫婿,她還什麽都不懂呢。
南唐朝廷腐朽無能,有點本事的都被排擠在外,殿上大臣多是阿諛奉承之輩。
孫希濟看在眼裏,也是暗暗搖頭。
但是如今天下,能幫西楚一把的隻有南唐一家。
“陛下,如今離陽兵威正盛,已滅五國。”
“我西楚國中尚有精銳十萬,貴國有精卒十萬,水軍十萬。”
“我國建議的聯合禦敵之策,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皇帝笑容憨態可掬,但是就是沒有一句瓷實話。
“孫太師,南唐國小兵疲,這點兵馬鎮守國門猶有不及啊。”
“不過孫太師放心,你我兩家既然約為姻親之國,西楚有難,朕不會袖手旁觀……”
這是明顯的托辭,聯合防禦都做不到,等西楚快亡國了,再救援又哪裏來得及。
以李長安如今的修為,當然是把這話聽得清清楚楚。
李長安雖然是胎穿,但是他的長相其實和前兩世一樣。
係統提示過,這是輪回過程中靈魂強化的原因。
隨著輪回的進行,甚至可以靈肉合一,肉身直接穿越。
李長安雖然才九歲,但是已經生了一副讓宮女看一眼都臉紅心跳的容顏。
他聽著實在無聊,這樣的朝堂上,全是靡靡之音,乏善可陳。
李長安覺著無聊,就開始吃眼前的耙子柑。
這種上輩子沒吃過的水果,是他的最愛之一。
三個耙子柑很快吃完了兩個,隻剩下最後一個了。
他轉頭看了看薑姒眼前,還有三個沒有剝皮的耙子柑。
“薑姒,把你的耙子柑分我一個。”
薑姒看起來正襟危坐,實際上已經偷瞄了李長安好幾眼。
不得不承認,這個哥哥長得很好看。
但是聽到李長安要她的東西,她下意識說道,“不要!”
李長安撇了撇嘴,這小氣鬼,以後還真是個貪錢的命。
李長安衝他微微一笑,小薑姒就不由的呆了呆。
他拿起自己剩下的一個耙子柑,放到薑姒桌上。
薑姒頓時兩眼放光,嘴角已經快壓不住了。
李長安說道,“伱看,現在這四個耙子柑,我們兩個是不是都有份?”
六歲的薑泥點了點頭,心想這人還挺好的。
雖然是兩人的東西,但是放在了一起,幼女的心裏就是升騰出一股滿足感。
李長安循循善誘的說道,“兩個人東西,當然應該平分了。”
趁薑姒沒有反應過來,李長安立刻說道,“但是,我會再送你半根香蕉。”
薑姒剛剛覺得不太對,就瞬間被半根香蕉吸引了,又有便宜占了!
“好啊!”
薑姒上當了,但卻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那這樣,你兩個耙子柑,我兩個耙子柑,長安哥哥再送你半根香蕉,你是不是賺了?”
李長安一邊說話,一邊掰了半根香蕉遞給薑姒。
薑姒驕傲的接過香蕉喂進嘴裏,甜甜的笑道,“多謝長安哥哥。”
李長安拿走了兩個耙子柑,然後迅速吃掉。
薑姒這小家夥,眼裏隻在意占了便宜,暗地裏吃了虧卻沒有發現。
剛剛吃完耙子柑,李長安就聽到皇帝醉醺醺的喊他。
“長安,這幾天你陪太平公主好好逛逛廬州,盡盡地主之誼啊!”
李長安抬起頭,發現皇帝正指著一個太監發號施令。
李長安上輩子也有不少兒子,但是每一個都認得清清楚楚。
這個糊塗皇帝,難怪亡國啊。
接下來幾天,李長安帶著薑姒,在廬州城內逛了好幾天。
實際上,李長安是在發現人才,他將發現的人才讓曹正淳記下,暗地裏發展錦衣衛。
但是在這幾天裏,薑姒卻對李長安產生了不小的依賴。
這也是必然的,李長安隨口說個道理講個故事,都足以讓薑姒思考半天。
李長安知道,這個小迷妹可是先天劍胚,是個劍道天才。
這個亡國公主,以後會被徐驍心懷鬼胎的留下來,放在府中給徐鳳年當丫鬟。
看在她是自己小迷妹的份上,以後有機會可以把她救出來。
畢竟,先天劍胚可是陸地劍仙胚子,不能便宜了徐鳳年。
最終,西楚使團除了聯姻定親成功,就得到了南唐皇帝的空口承諾。
一年後,西楚國都神凰城被攻破,西楚皇帝皇後,宮中數百人自殺殉國。
之後,徐驍被封北涼王。
次年,新任大將軍顧劍棠大軍南下,遇上了南唐大將軍顧大祖。
南北兩顧,都是當世名將。
隻可惜,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將領,而是朝堂和國力。
離陽大軍南下之時,顧大祖提出不能坐守一隅。
敵來之路多達十四處不止,四麵拮據。
他認為要守住南唐,務必要戰於南唐境外。
可惜洪家皇帝不聽勸,空有精兵三十萬困守酒江廬州兩地。
在這期間,南唐水師名將杜建康詐死,離陽水師信以為真輕敵冒進。
大將軍顧大祖親率南唐水師在波陽湖上,大戰離陽水軍。
他先佯裝撤退馳援酒江,誘敵深入,親率三千親衛死士,將湖口狹窄水卡堵住。
這一計成,使得離陽水師攔腰斬斷,杜建康突然現身,率領南唐水師援軍血戰離陽水師。
顧大祖的兩個兒子小舟裝滿油壇,放火燒船與巨艦同歸於盡,將勢不可擋的離陽水師全部截殺在波陽湖上。這一場南唐舉國可見的大火,燒了三天三夜。
此戰,顧大祖兒子死絕,兩個出身江湖世家的兒媳婦一起殉情波陽湖。
顧大祖滿門忠烈,一人白發送滿門黑發人。
此戰之後,名將杜建康繼續掌管水軍。
顧大祖心灰意冷,遁入江湖不知所蹤。
此時的錦衣衛,已經有數千人規模,不少人都是一腔熱血。
但是李長安知道,自己武功未成,離陽氣運正盛,而且南唐積弱昏聵,不如砸爛了重頭再來。
在保存實力的前提下,錦衣衛精英刺殺了好幾位作風殘忍的離陽將領。
波陽湖大敗,再加上錦衣衛的刺殺和破壞,讓顧劍棠放緩了進攻的步伐。
李長安知道,舊南唐保不住。
但是,南唐滅亡的方式,實在太憋屈。
因為顧大祖滿門忠烈和錦衣衛暗中刺殺的激勵,南唐上下激起了反抗浪潮。
離陽皇帝趙禮采用了謀士元本溪的策略,直接給南唐皇帝下了一道聖旨。
“若南唐歸附,可封南唐國主為唐王,繼續鎮守南唐疆土。”
曹正淳帶來這個消息時候,李長安就知道大勢已去。
原著中,趙禮給洪家皇帝的承諾不過一個南國公,就讓南唐歸降了。
現在直接許諾了王爵,那不要臉的南唐皇帝,還不立刻開城投降。
杜建康率領殘餘的南唐水師上岸,火速馳援廬州。
杜建康入廬州,飲了皇帝陛下的歡迎酒。
本以為此酒下肚,將是為國死戰之時。
但是完全想不到酒中有毒,一代名將就死喪命。
洪家皇帝披麻衣,開城門,捧匣請罪,跪迎離陽軍,南唐國滅。
離陽皇子趙毅、大將軍顧劍棠在廬州城外,準備接受南唐投降。
忽然間,風雨大作,沙塵蔽天。
離陽眾將心生惶恐,唯有天象境的大將軍顧劍棠穩如泰山。
“顧大祖!”
“南唐亡了,你不服嗎?”
“看看吧,這就是你效忠的洪家皇帝!”
風雨暫歇,一把大刀擱在了洪家皇帝的脖子上。
顧大祖看著皇帝手中盒子裏,正是杜建康的首級。
心如刀絞,淚如雨下!
顧劍棠知道顧大祖是忠臣,就故意激他。
“斬吧,斬下去!這狗皇帝死不足惜!”
顧大祖突然仰天大笑,發出一聲泣血控訴!
天象境之威,廬州城滿城皆聞。
“自此天下人,恥於姓洪矣!”
罵完之後,嘔血三升,蕭然而去。
趙毅對顧劍棠說道,“大將軍,何不命大軍合圍他?”
顧劍棠誌得意滿的笑道,“顧大祖忠於南唐,但南唐又是這麽個玩意。”
“就在剛剛,他已經跌落到指玄境,心已死,不過行屍走肉爾。”
離陽,太安城。
南唐亡,天下一統,歸於離陽。
離陽朝普天同慶,舉辦盛大的慶祝儀式。
北涼王徐驍,大將軍顧劍棠兩大功臣,趙淳、趙毅、趙衡諸皇子全部參加。
連剛剛投降的南唐皇帝,如今的唐王也在末座謀了一個席位。
皇帝趙禮大宴群臣,酒至半酣,突然看到了坐在角落的唐王。
“唐王,為何獨見杜建康頭顱,不見顧大祖首級?”
杜建康、顧大祖兩人,折了離陽十萬水師。
讓趙禮在徐驍麵前,丟了麵子,趙禮很不高興。
洪家皇帝拜服在地,高聲答道,“臣歸附天朝之心,由來已久!”
“顧大祖已經隱世,臣歸國之後,一定將其捉拿!”
趙禮微笑著說道,“歸附之心已久?”
“朕怎麽聽說,你還曾與西楚聯姻,相約共抗我朝天軍?”
聽到趙禮的話,洪家皇帝汗流浹背,抖如篩糠。
“陛下,那時西楚派孫希濟前來逼迫,臣是不得已應付他們的。”
此時的孫希濟,在西楚滅亡後,仍然被趙禮重用,就在現場。
趙禮笑著說道,“孫希濟,聽聽!你聽聽!”
“南唐當時在哄騙你們,哈哈哈!”
孫希濟作為降臣,哪裏還敢多說什麽。
“陛下天威浩蕩,當時唐王言辭鑿鑿,老臣真的相信了。”
孫希濟如此說,洪家皇帝就更緊張了。
他突然大聲喊道,“臣對陛下的忠心,天日可表!”
“陛下若不信,臣歸國後,可斬我兒長安,以明心智!”
聽到洪家皇帝的話,連徐驍這樣的離陽屠夫都愣了愣。
“咦!這孫子,虎毒還不食子咧!”
趙禮更是露出了鄙夷的笑容,“人之無情,乃至於此啊!”
“唐王,你不用歸國了,就在太安城住下吧。”
“南唐舊地由我兒趙毅前去鎮守吧。”
洪家皇帝心中一凜,但是轉念一想,亡國之君又怎能居於舊地。
自己是主動投降的,連大將的頭顱都獻上了,連兒子頭也願意獻上,趙禮還有什麽不放心的。
當夜,洪家皇帝在太安城王府,壽終正寢。
次日,趙禮召來了老夥伴元本溪。
元本溪,與李義山、黃龍士、納蘭右慈並稱春秋四大謀士。
“本溪啊,洪家皇帝活著,南唐那邊總有人心心念念複國。”
“所以,他還是死了的好。”
“但是,朕又曾經公告天下,南唐國主投降可為王。”
“天下初定,我朝需要的是人心歸附,你看該當如何?”
元本溪眼珠急轉,什麽意思,既要又要?
“陛下,唐王子嗣,留一個最無用的繼承王爵,其餘人全部殺絕!”
趙禮沉吟道,“不如就把唐王要殺的那個兒子洪長安留下,再把唐王要殺他的事情告訴他。”
“還得想個辦法,讓南唐遺民斷了複國念想。”
元本溪道,“有兩策可行。”
“其一,將洪長安改姓李,寓意離開故土,離心離德!”
“其二,新唐王李長安不能留在南唐舊地,要他去雍州。”
趙禮聽到這兩個主意,不禁眼前一亮。
“雍州,北涼邊上……妙啊!”
ps:雪中地圖。
(本章完)
胖成球的洪家皇帝,正在聽著一位宦官分析形勢。
“陛下,離陽勢大,說不定過兩年就要攻打過來。”
“西楚也不弱,國中尚有十餘萬精兵,也不能得罪。”
皇帝眼珠子滴溜溜一轉,頓時有些糊塗了。
“朕昨日聽你的,已經應下了這聯姻,以後該如何是好?”
那宦官露出一幅老謀深算的神色,“好生款待西楚使團。”
“聯姻暫且答應,借兵馬一概不允諾,不能在這個時候得罪離陽。”
皇帝想了想,覺得還是不妥,“但是聯姻……”
宦官臉上閃過一絲寒意,“陛下,長安是宮女所生,還是幼子。”
“用他和西楚皇帝的掌上明珠聯姻,也不能說咱們有多重視。”
“如果日後離陽朝廷要怪罪,將小皇子交出去行了,陛下仍可以穩坐高台。”
皇帝聽了這番話頓時茅塞頓開,反正不過是宮女之子,不心疼!
當夜,宮廷盛宴。
南唐皇帝親自接待西楚使團,西楚使團規格之高,令人咋舌。
使團正使,乃是太師孫希濟,和兵聖葉白夔並稱為西楚雙璧,是有名的天下名臣。
李長安破天荒的被安排上了宴席,還在比較靠前的位置。
他旁邊坐著的,是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姑娘,身著黃色羅裙。
這小姑娘雖然眼神靈動,但是顯然有些拘謹。
薑姒的確緊張,這麽小就指定夫婿,她還什麽都不懂呢。
南唐朝廷腐朽無能,有點本事的都被排擠在外,殿上大臣多是阿諛奉承之輩。
孫希濟看在眼裏,也是暗暗搖頭。
但是如今天下,能幫西楚一把的隻有南唐一家。
“陛下,如今離陽兵威正盛,已滅五國。”
“我西楚國中尚有精銳十萬,貴國有精卒十萬,水軍十萬。”
“我國建議的聯合禦敵之策,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皇帝笑容憨態可掬,但是就是沒有一句瓷實話。
“孫太師,南唐國小兵疲,這點兵馬鎮守國門猶有不及啊。”
“不過孫太師放心,你我兩家既然約為姻親之國,西楚有難,朕不會袖手旁觀……”
這是明顯的托辭,聯合防禦都做不到,等西楚快亡國了,再救援又哪裏來得及。
以李長安如今的修為,當然是把這話聽得清清楚楚。
李長安雖然是胎穿,但是他的長相其實和前兩世一樣。
係統提示過,這是輪回過程中靈魂強化的原因。
隨著輪回的進行,甚至可以靈肉合一,肉身直接穿越。
李長安雖然才九歲,但是已經生了一副讓宮女看一眼都臉紅心跳的容顏。
他聽著實在無聊,這樣的朝堂上,全是靡靡之音,乏善可陳。
李長安覺著無聊,就開始吃眼前的耙子柑。
這種上輩子沒吃過的水果,是他的最愛之一。
三個耙子柑很快吃完了兩個,隻剩下最後一個了。
他轉頭看了看薑姒眼前,還有三個沒有剝皮的耙子柑。
“薑姒,把你的耙子柑分我一個。”
薑姒看起來正襟危坐,實際上已經偷瞄了李長安好幾眼。
不得不承認,這個哥哥長得很好看。
但是聽到李長安要她的東西,她下意識說道,“不要!”
李長安撇了撇嘴,這小氣鬼,以後還真是個貪錢的命。
李長安衝他微微一笑,小薑姒就不由的呆了呆。
他拿起自己剩下的一個耙子柑,放到薑姒桌上。
薑姒頓時兩眼放光,嘴角已經快壓不住了。
李長安說道,“伱看,現在這四個耙子柑,我們兩個是不是都有份?”
六歲的薑泥點了點頭,心想這人還挺好的。
雖然是兩人的東西,但是放在了一起,幼女的心裏就是升騰出一股滿足感。
李長安循循善誘的說道,“兩個人東西,當然應該平分了。”
趁薑姒沒有反應過來,李長安立刻說道,“但是,我會再送你半根香蕉。”
薑姒剛剛覺得不太對,就瞬間被半根香蕉吸引了,又有便宜占了!
“好啊!”
薑姒上當了,但卻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那這樣,你兩個耙子柑,我兩個耙子柑,長安哥哥再送你半根香蕉,你是不是賺了?”
李長安一邊說話,一邊掰了半根香蕉遞給薑姒。
薑姒驕傲的接過香蕉喂進嘴裏,甜甜的笑道,“多謝長安哥哥。”
李長安拿走了兩個耙子柑,然後迅速吃掉。
薑姒這小家夥,眼裏隻在意占了便宜,暗地裏吃了虧卻沒有發現。
剛剛吃完耙子柑,李長安就聽到皇帝醉醺醺的喊他。
“長安,這幾天你陪太平公主好好逛逛廬州,盡盡地主之誼啊!”
李長安抬起頭,發現皇帝正指著一個太監發號施令。
李長安上輩子也有不少兒子,但是每一個都認得清清楚楚。
這個糊塗皇帝,難怪亡國啊。
接下來幾天,李長安帶著薑姒,在廬州城內逛了好幾天。
實際上,李長安是在發現人才,他將發現的人才讓曹正淳記下,暗地裏發展錦衣衛。
但是在這幾天裏,薑姒卻對李長安產生了不小的依賴。
這也是必然的,李長安隨口說個道理講個故事,都足以讓薑姒思考半天。
李長安知道,這個小迷妹可是先天劍胚,是個劍道天才。
這個亡國公主,以後會被徐驍心懷鬼胎的留下來,放在府中給徐鳳年當丫鬟。
看在她是自己小迷妹的份上,以後有機會可以把她救出來。
畢竟,先天劍胚可是陸地劍仙胚子,不能便宜了徐鳳年。
最終,西楚使團除了聯姻定親成功,就得到了南唐皇帝的空口承諾。
一年後,西楚國都神凰城被攻破,西楚皇帝皇後,宮中數百人自殺殉國。
之後,徐驍被封北涼王。
次年,新任大將軍顧劍棠大軍南下,遇上了南唐大將軍顧大祖。
南北兩顧,都是當世名將。
隻可惜,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將領,而是朝堂和國力。
離陽大軍南下之時,顧大祖提出不能坐守一隅。
敵來之路多達十四處不止,四麵拮據。
他認為要守住南唐,務必要戰於南唐境外。
可惜洪家皇帝不聽勸,空有精兵三十萬困守酒江廬州兩地。
在這期間,南唐水師名將杜建康詐死,離陽水師信以為真輕敵冒進。
大將軍顧大祖親率南唐水師在波陽湖上,大戰離陽水軍。
他先佯裝撤退馳援酒江,誘敵深入,親率三千親衛死士,將湖口狹窄水卡堵住。
這一計成,使得離陽水師攔腰斬斷,杜建康突然現身,率領南唐水師援軍血戰離陽水師。
顧大祖的兩個兒子小舟裝滿油壇,放火燒船與巨艦同歸於盡,將勢不可擋的離陽水師全部截殺在波陽湖上。這一場南唐舉國可見的大火,燒了三天三夜。
此戰,顧大祖兒子死絕,兩個出身江湖世家的兒媳婦一起殉情波陽湖。
顧大祖滿門忠烈,一人白發送滿門黑發人。
此戰之後,名將杜建康繼續掌管水軍。
顧大祖心灰意冷,遁入江湖不知所蹤。
此時的錦衣衛,已經有數千人規模,不少人都是一腔熱血。
但是李長安知道,自己武功未成,離陽氣運正盛,而且南唐積弱昏聵,不如砸爛了重頭再來。
在保存實力的前提下,錦衣衛精英刺殺了好幾位作風殘忍的離陽將領。
波陽湖大敗,再加上錦衣衛的刺殺和破壞,讓顧劍棠放緩了進攻的步伐。
李長安知道,舊南唐保不住。
但是,南唐滅亡的方式,實在太憋屈。
因為顧大祖滿門忠烈和錦衣衛暗中刺殺的激勵,南唐上下激起了反抗浪潮。
離陽皇帝趙禮采用了謀士元本溪的策略,直接給南唐皇帝下了一道聖旨。
“若南唐歸附,可封南唐國主為唐王,繼續鎮守南唐疆土。”
曹正淳帶來這個消息時候,李長安就知道大勢已去。
原著中,趙禮給洪家皇帝的承諾不過一個南國公,就讓南唐歸降了。
現在直接許諾了王爵,那不要臉的南唐皇帝,還不立刻開城投降。
杜建康率領殘餘的南唐水師上岸,火速馳援廬州。
杜建康入廬州,飲了皇帝陛下的歡迎酒。
本以為此酒下肚,將是為國死戰之時。
但是完全想不到酒中有毒,一代名將就死喪命。
洪家皇帝披麻衣,開城門,捧匣請罪,跪迎離陽軍,南唐國滅。
離陽皇子趙毅、大將軍顧劍棠在廬州城外,準備接受南唐投降。
忽然間,風雨大作,沙塵蔽天。
離陽眾將心生惶恐,唯有天象境的大將軍顧劍棠穩如泰山。
“顧大祖!”
“南唐亡了,你不服嗎?”
“看看吧,這就是你效忠的洪家皇帝!”
風雨暫歇,一把大刀擱在了洪家皇帝的脖子上。
顧大祖看著皇帝手中盒子裏,正是杜建康的首級。
心如刀絞,淚如雨下!
顧劍棠知道顧大祖是忠臣,就故意激他。
“斬吧,斬下去!這狗皇帝死不足惜!”
顧大祖突然仰天大笑,發出一聲泣血控訴!
天象境之威,廬州城滿城皆聞。
“自此天下人,恥於姓洪矣!”
罵完之後,嘔血三升,蕭然而去。
趙毅對顧劍棠說道,“大將軍,何不命大軍合圍他?”
顧劍棠誌得意滿的笑道,“顧大祖忠於南唐,但南唐又是這麽個玩意。”
“就在剛剛,他已經跌落到指玄境,心已死,不過行屍走肉爾。”
離陽,太安城。
南唐亡,天下一統,歸於離陽。
離陽朝普天同慶,舉辦盛大的慶祝儀式。
北涼王徐驍,大將軍顧劍棠兩大功臣,趙淳、趙毅、趙衡諸皇子全部參加。
連剛剛投降的南唐皇帝,如今的唐王也在末座謀了一個席位。
皇帝趙禮大宴群臣,酒至半酣,突然看到了坐在角落的唐王。
“唐王,為何獨見杜建康頭顱,不見顧大祖首級?”
杜建康、顧大祖兩人,折了離陽十萬水師。
讓趙禮在徐驍麵前,丟了麵子,趙禮很不高興。
洪家皇帝拜服在地,高聲答道,“臣歸附天朝之心,由來已久!”
“顧大祖已經隱世,臣歸國之後,一定將其捉拿!”
趙禮微笑著說道,“歸附之心已久?”
“朕怎麽聽說,你還曾與西楚聯姻,相約共抗我朝天軍?”
聽到趙禮的話,洪家皇帝汗流浹背,抖如篩糠。
“陛下,那時西楚派孫希濟前來逼迫,臣是不得已應付他們的。”
此時的孫希濟,在西楚滅亡後,仍然被趙禮重用,就在現場。
趙禮笑著說道,“孫希濟,聽聽!你聽聽!”
“南唐當時在哄騙你們,哈哈哈!”
孫希濟作為降臣,哪裏還敢多說什麽。
“陛下天威浩蕩,當時唐王言辭鑿鑿,老臣真的相信了。”
孫希濟如此說,洪家皇帝就更緊張了。
他突然大聲喊道,“臣對陛下的忠心,天日可表!”
“陛下若不信,臣歸國後,可斬我兒長安,以明心智!”
聽到洪家皇帝的話,連徐驍這樣的離陽屠夫都愣了愣。
“咦!這孫子,虎毒還不食子咧!”
趙禮更是露出了鄙夷的笑容,“人之無情,乃至於此啊!”
“唐王,你不用歸國了,就在太安城住下吧。”
“南唐舊地由我兒趙毅前去鎮守吧。”
洪家皇帝心中一凜,但是轉念一想,亡國之君又怎能居於舊地。
自己是主動投降的,連大將的頭顱都獻上了,連兒子頭也願意獻上,趙禮還有什麽不放心的。
當夜,洪家皇帝在太安城王府,壽終正寢。
次日,趙禮召來了老夥伴元本溪。
元本溪,與李義山、黃龍士、納蘭右慈並稱春秋四大謀士。
“本溪啊,洪家皇帝活著,南唐那邊總有人心心念念複國。”
“所以,他還是死了的好。”
“但是,朕又曾經公告天下,南唐國主投降可為王。”
“天下初定,我朝需要的是人心歸附,你看該當如何?”
元本溪眼珠急轉,什麽意思,既要又要?
“陛下,唐王子嗣,留一個最無用的繼承王爵,其餘人全部殺絕!”
趙禮沉吟道,“不如就把唐王要殺的那個兒子洪長安留下,再把唐王要殺他的事情告訴他。”
“還得想個辦法,讓南唐遺民斷了複國念想。”
元本溪道,“有兩策可行。”
“其一,將洪長安改姓李,寓意離開故土,離心離德!”
“其二,新唐王李長安不能留在南唐舊地,要他去雍州。”
趙禮聽到這兩個主意,不禁眼前一亮。
“雍州,北涼邊上……妙啊!”
ps:雪中地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