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雷霆手段
重生劉協,打造日不落大漢 作者:風簾翠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豫章郡衙後院,鎏金香爐升起嫋嫋青煙。
郡丞祁連斜倚在紫檀榻上,兩個衣衫半解的侍女正為他揉捏肩頸。案幾上擺著西域葡萄和冰鎮梅湯,琉璃盞中琥珀色的酒液映出他陰鷙的眉眼——在這赤地千裏的大旱之年,這般奢靡做派顯得格外刺眼。
"大人,城防來報。"親衛跪在珠簾外,鎧甲上還沾著新鮮血漬,"前幾日有支商隊入城,領頭的似乎是個世家子弟。"
祁連眯起眼睛,指尖劃過侍女雪白的手腕:"可查清底細?"
"說是徐州糜氏旁支,給陳大塞了三袋金珠。"親衛捧上沉甸甸的布袋,"這是他們給的買路錢。"
"糜氏?"祁連拈起顆金珠對著燭火端詳,突然冷笑:”徐州糜氏三年前就被曹孟德屠盡,哪來的旁支?“金珠重重砸在青磚上,驚得侍女瑟縮後退,”怕是雒陽來的探子!去把公孫..."
話音未落,遠處突然傳來沉悶的鼓聲。
"咚——咚——咚——"
祁連猛地推開侍女,赤腳踩在冰涼的地磚上。這是郡衙的警訊鼓,自他架空太守以來,已有三年不曾響過。窗欞處隱約傳來金鐵交鳴之聲,混著此起彼伏的驚叫。
"報——"渾身是血的衙役撞開院門,”有...有大軍圍城!打著玄色龍旗!"
......
此刻郡城南門,玄甲軍士如黑雲壓城。
二牛高舉虎符立於陣前,聲若雷霆:“奉天子詔,豫章郡守接駕!”身後三千精兵齊聲呼喝,驚起漫天寒鴉。陽光照在森冷矛尖上,折射出懾人寒芒。
城頭守軍亂作一團,幾個老兵突然指著城牆西側驚呼:“吊橋!吊橋動了!"
隻見城門吊橋轟然落下,周義渾身浴血從門洞衝出,身後跟著百餘手持農具的難民。他手中鋼刀尚在滴血,粗布衣襟被劃開三道裂口:”恩公!東門三百守軍已降!那些畜生聽說天子親至,跑得比兔子還快!"
劉協一襲玄色蟒袍策馬而來,腰間湛盧劍龍吟陣陣。他身後跟著二十名影衛,皆是蓋勳從長安派來的死士,漆黑麵具下隻露寒星般的眸子。百姓們從殘破的屋舍間探出頭,枯槁的臉上泛起希冀的光。
"公子小心!"周義突然暴起,鋼刀劈向劉協身後三寸虛空。
"當"的一聲金鐵交鳴,蒙麵刺客的匕首被震開三丈。孫嬬輕功了得,足尖點地便要遁走,卻被影衛撒出的金絲網罩個正著。網線浸過桐油,越是掙紮纏得越緊。
"孫姑娘,我們又見麵了。”劉協劍未出鞘,目光如炬似要看透麵紗,“這次是黃天教還是越侯府?”他注意到女子袖口暗繡的蟠螭紋——那是前朝皇族的標記。
"狗皇帝!"孫嬬扯下麵紗,絕美容顏因仇恨扭曲,”你屠我孫氏滿門,今日..."她突然噤聲,驚覺四周難民竟齊齊跪倒,朝著劉協高呼萬歲。
寒光乍現,三枚透骨釘直取劉協咽喉!
電光火石間,湛盧劍鏗然出鞘。劍氣如虹,竟將毒釘淩空劈成齏粉。劉協手腕輕抖,劍尖已抵在孫嬬眉心:“建安二年,孫氏私通袁術證據確鑿。朕隻誅首惡,何來滿門?”他刻意加重"首惡"二字,滿意地看著女子瞳孔驟縮。
孫嬬突然想起那夜歸家看到的焦土。管家焦黑的屍身死死護著地窖入口,而本該在裏麵的幼弟卻不知所蹤...
"帶下去。"劉協還劍入鞘,"朕要活的。"
......
郡衙正堂,祁連被押來時還在叫囂:"本官乃朝廷命官,爾等..."聲音戛然而止。明黃詔書懸於堂上,九旒冕下少年天子的眼神,讓他想起三年前在洛陽太廟見過的真龍浮雕——那俯瞰眾生的威儀,竟比先帝更甚。
"豫章郡丞祁連,貪墨賑災糧三十萬石。"劉協的聲音不大,卻字字如刀,"私設刑獄二十七處,強占民田四千頃——"詔書重重拍在案上,驚飛梁間燕雀,"祁連,你可知罪?"
"臣...臣..."祁連突然指向公孫也,"都是這武夫脅迫!他手握兵權..."
"放屁!"公孫也目眥欲裂,"那些歌姬明明是你..."他突然僵住,咽喉插著半截斷箭。鮮血噴濺在祁連臉上,嚇得他癱坐在地。
劉協冷冷掃過簷角掠過的黑影,心知這是有人滅口。他拂袖起身:"傳朕口諭:祁連革職查辦,家產充公。公孫也革去都尉之職,押送長安。”頓了頓,看向堂外黑壓壓的百姓,“開官倉,放糧!"
"陛下聖明!”山呼海嘯般的呐喊震得梁塵簌簌。白發老嫗捧著剛領的粟米泣不成聲,幾個總角小兒追著運糧車雀躍歡呼。
角落裏,賈詡將一切盡收眼底。當他看到劉協特意留下越侯府的罪證時,終於露出會心微笑——原來少年天子要的不隻是豫章,更是整個江東世家盤根錯節的罪證。這局棋,竟是從三年前孫氏滅門就開始布局了。
......
是夜,郡衙地牢。
孫嬬望著牢門外的食盒,突然嗅到熟悉的桂花香。最底層竟藏著她兒時最愛的栗子糕,酥皮上還印著孫府獨有的梅紋。記憶如潮水湧來——每年生辰,母親都會親手做這道點心...
"孫姑娘。"劉協的聲音從暗處傳來,"你可知這糕點從何而來?"
暗室石門緩緩開啟,昏黃燭光裏走出個佝僂老仆。孫嬬手中的栗子糕啪嗒落地:"福伯?您不是..."
"老奴帶著小公子躲在地窖三天三夜。“老人老淚縱橫,”是影衛大人循著密道找來..."他顫抖著從懷裏掏出半塊玉佩,與孫嬬頸間掛著的嚴絲合縫。
牢外忽起喧嘩,有獄卒驚呼:“糧倉走水了!”劉協按住劍柄,卻見賈詡匆匆而來,袖中露出半截黃帛——那是黃天教的檄文。
"陛下,越侯府動了。“謀士眼中精光閃爍,”他們要燒的恐怕不止糧倉..."
郡丞祁連斜倚在紫檀榻上,兩個衣衫半解的侍女正為他揉捏肩頸。案幾上擺著西域葡萄和冰鎮梅湯,琉璃盞中琥珀色的酒液映出他陰鷙的眉眼——在這赤地千裏的大旱之年,這般奢靡做派顯得格外刺眼。
"大人,城防來報。"親衛跪在珠簾外,鎧甲上還沾著新鮮血漬,"前幾日有支商隊入城,領頭的似乎是個世家子弟。"
祁連眯起眼睛,指尖劃過侍女雪白的手腕:"可查清底細?"
"說是徐州糜氏旁支,給陳大塞了三袋金珠。"親衛捧上沉甸甸的布袋,"這是他們給的買路錢。"
"糜氏?"祁連拈起顆金珠對著燭火端詳,突然冷笑:”徐州糜氏三年前就被曹孟德屠盡,哪來的旁支?“金珠重重砸在青磚上,驚得侍女瑟縮後退,”怕是雒陽來的探子!去把公孫..."
話音未落,遠處突然傳來沉悶的鼓聲。
"咚——咚——咚——"
祁連猛地推開侍女,赤腳踩在冰涼的地磚上。這是郡衙的警訊鼓,自他架空太守以來,已有三年不曾響過。窗欞處隱約傳來金鐵交鳴之聲,混著此起彼伏的驚叫。
"報——"渾身是血的衙役撞開院門,”有...有大軍圍城!打著玄色龍旗!"
......
此刻郡城南門,玄甲軍士如黑雲壓城。
二牛高舉虎符立於陣前,聲若雷霆:“奉天子詔,豫章郡守接駕!”身後三千精兵齊聲呼喝,驚起漫天寒鴉。陽光照在森冷矛尖上,折射出懾人寒芒。
城頭守軍亂作一團,幾個老兵突然指著城牆西側驚呼:“吊橋!吊橋動了!"
隻見城門吊橋轟然落下,周義渾身浴血從門洞衝出,身後跟著百餘手持農具的難民。他手中鋼刀尚在滴血,粗布衣襟被劃開三道裂口:”恩公!東門三百守軍已降!那些畜生聽說天子親至,跑得比兔子還快!"
劉協一襲玄色蟒袍策馬而來,腰間湛盧劍龍吟陣陣。他身後跟著二十名影衛,皆是蓋勳從長安派來的死士,漆黑麵具下隻露寒星般的眸子。百姓們從殘破的屋舍間探出頭,枯槁的臉上泛起希冀的光。
"公子小心!"周義突然暴起,鋼刀劈向劉協身後三寸虛空。
"當"的一聲金鐵交鳴,蒙麵刺客的匕首被震開三丈。孫嬬輕功了得,足尖點地便要遁走,卻被影衛撒出的金絲網罩個正著。網線浸過桐油,越是掙紮纏得越緊。
"孫姑娘,我們又見麵了。”劉協劍未出鞘,目光如炬似要看透麵紗,“這次是黃天教還是越侯府?”他注意到女子袖口暗繡的蟠螭紋——那是前朝皇族的標記。
"狗皇帝!"孫嬬扯下麵紗,絕美容顏因仇恨扭曲,”你屠我孫氏滿門,今日..."她突然噤聲,驚覺四周難民竟齊齊跪倒,朝著劉協高呼萬歲。
寒光乍現,三枚透骨釘直取劉協咽喉!
電光火石間,湛盧劍鏗然出鞘。劍氣如虹,竟將毒釘淩空劈成齏粉。劉協手腕輕抖,劍尖已抵在孫嬬眉心:“建安二年,孫氏私通袁術證據確鑿。朕隻誅首惡,何來滿門?”他刻意加重"首惡"二字,滿意地看著女子瞳孔驟縮。
孫嬬突然想起那夜歸家看到的焦土。管家焦黑的屍身死死護著地窖入口,而本該在裏麵的幼弟卻不知所蹤...
"帶下去。"劉協還劍入鞘,"朕要活的。"
......
郡衙正堂,祁連被押來時還在叫囂:"本官乃朝廷命官,爾等..."聲音戛然而止。明黃詔書懸於堂上,九旒冕下少年天子的眼神,讓他想起三年前在洛陽太廟見過的真龍浮雕——那俯瞰眾生的威儀,竟比先帝更甚。
"豫章郡丞祁連,貪墨賑災糧三十萬石。"劉協的聲音不大,卻字字如刀,"私設刑獄二十七處,強占民田四千頃——"詔書重重拍在案上,驚飛梁間燕雀,"祁連,你可知罪?"
"臣...臣..."祁連突然指向公孫也,"都是這武夫脅迫!他手握兵權..."
"放屁!"公孫也目眥欲裂,"那些歌姬明明是你..."他突然僵住,咽喉插著半截斷箭。鮮血噴濺在祁連臉上,嚇得他癱坐在地。
劉協冷冷掃過簷角掠過的黑影,心知這是有人滅口。他拂袖起身:"傳朕口諭:祁連革職查辦,家產充公。公孫也革去都尉之職,押送長安。”頓了頓,看向堂外黑壓壓的百姓,“開官倉,放糧!"
"陛下聖明!”山呼海嘯般的呐喊震得梁塵簌簌。白發老嫗捧著剛領的粟米泣不成聲,幾個總角小兒追著運糧車雀躍歡呼。
角落裏,賈詡將一切盡收眼底。當他看到劉協特意留下越侯府的罪證時,終於露出會心微笑——原來少年天子要的不隻是豫章,更是整個江東世家盤根錯節的罪證。這局棋,竟是從三年前孫氏滅門就開始布局了。
......
是夜,郡衙地牢。
孫嬬望著牢門外的食盒,突然嗅到熟悉的桂花香。最底層竟藏著她兒時最愛的栗子糕,酥皮上還印著孫府獨有的梅紋。記憶如潮水湧來——每年生辰,母親都會親手做這道點心...
"孫姑娘。"劉協的聲音從暗處傳來,"你可知這糕點從何而來?"
暗室石門緩緩開啟,昏黃燭光裏走出個佝僂老仆。孫嬬手中的栗子糕啪嗒落地:"福伯?您不是..."
"老奴帶著小公子躲在地窖三天三夜。“老人老淚縱橫,”是影衛大人循著密道找來..."他顫抖著從懷裏掏出半塊玉佩,與孫嬬頸間掛著的嚴絲合縫。
牢外忽起喧嘩,有獄卒驚呼:“糧倉走水了!”劉協按住劍柄,卻見賈詡匆匆而來,袖中露出半截黃帛——那是黃天教的檄文。
"陛下,越侯府動了。“謀士眼中精光閃爍,”他們要燒的恐怕不止糧倉..."